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三农问题”就成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打破旧的小农经济模式,依托国家高效化农业发展政策,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
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合作社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抗风险能力弱,不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此外,由于农民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存在很多不守诚信事件。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多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劳动力缺失;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农民会盲目跟风,致使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调,給农民带来损失;农民种植农作物种类繁多,但是分布复杂、规模下,很难形成大型市场;农业主体经营模式落后,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组织,没有抱团意识;村寨交通落后;没有科学、合理并且符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规划。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贷款歧视
为了加快我国乡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农业贷款获得资金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农业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银行相关部门对个体农户、农业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很小,并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如果不能正常在银行获得贷款,只通过民间融资获取资金,将会大大削弱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2、政策僵化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应用到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中,但是我国的金融部门,仍然是以农作物种植周期来确定贷款期限,并没有根据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投入对贷款期限进行调整。其次,农业种植周期较长,按季付息并不适合农业资金回流的现状,以至于银行方面对贷款的发放和审核上异常严格。最后,农业贷款相对于商业贷款具有更高的风险性,这样贷款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农业作为需要重点扶持的行业,相关部门不能以常规的风险性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3、银行收缩网点
银行收缩网点非常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各大银行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纷纷进行了转型,低效网点、精简员工等等,以至于乡级以下行政区域多是以自动存取款机为主。对于向农业团体进行贷款,各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吸引农村资金用于城市贷款。这样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农业贷款的难度。
4、人才匮乏
据有关数据表明,几年来我国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样的情况虽然使得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对于乡村农业的发展却是致命打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目前中国真正在务农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9%,其中还是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这类人群不具备科学的专业技能,也不能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养殖,还是金融、销售都严重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才,这是影响我国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
1、做好农村资金引流
政府部门应根据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引导金融行业的资金逐渐流入乡村农业经济建设。金融行业应对新型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相应调整,可通过税收、奖补等方式,鼓励银行向新型农业主体开展信贷业务,职业农村新型经济建设。金融管理部门应积极平衡农业贷款问题,将农业农村贷款纳入全年资金调度的版图。
2、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法
以法律为前提,根据当前的土地政策制定一套相对应的土地流转方案,这对农村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非常适合新型农业生产特色。此外,变通土地流转方式,可以使区域整体化,实现固定土地效益到整体土地效益的转变。这样,一方面,乡村农民更加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村里最具影响力的人,这样成立村级合作社就显得很重要,这也是限制外来农业经营者租赁土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村级合作社的存在,不仅可以解决双方的信任危机,还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登记在册的农民可以发放相对应的土地价值证,等到农产品成熟收成之时,再根据土地价值证进行土地分红。这样既提高了农业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让土地经营者权利发展新型农业。
3、信息技术与新型农业经济相结合
政府可以根据新型农业搭建相应的云服务平台,根据实际需要将各个农业板块进行组合,实现新型农业的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可分为生产端口、销售端口、服务端口、深加工端口和旅游端口等,不同端口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生产端口可以查询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类、产量以及质量等;销售端口可以查询各个地区农作物的销售情况等。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需要庞大的经济支撑,为了减少资金投入,可以将各个区域板块集中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再有专业人员进行大力,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4、根据市场规律,强化审查制度
首先,必须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参加过相对应的技术培训,确保整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运作质量。再次,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最低最大化用于农业生产。最后、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案,可以定期与各个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峰会,共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积极推进特色生产可持续发展。
5、引入下乡新农人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很大一批农民无法在城市中安家落户,这就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契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以从就业导向出发,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给农村劳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务农人员的教育、医疗以及养老条件。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工作,提供更加优厚的工作条件,主张科技带动农村生产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改变旧的经营模式,并且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新型农业生产中去。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多向维度思考农业生产组织的走向,才能培育和发展出适合长远发展和多元价值追求的新型农业主体类型。
(作者单位:266200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合作社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抗风险能力弱,不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此外,由于农民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存在很多不守诚信事件。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多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劳动力缺失;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农民会盲目跟风,致使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调,給农民带来损失;农民种植农作物种类繁多,但是分布复杂、规模下,很难形成大型市场;农业主体经营模式落后,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组织,没有抱团意识;村寨交通落后;没有科学、合理并且符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规划。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贷款歧视
为了加快我国乡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农业贷款获得资金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农业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银行相关部门对个体农户、农业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很小,并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如果不能正常在银行获得贷款,只通过民间融资获取资金,将会大大削弱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2、政策僵化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应用到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中,但是我国的金融部门,仍然是以农作物种植周期来确定贷款期限,并没有根据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投入对贷款期限进行调整。其次,农业种植周期较长,按季付息并不适合农业资金回流的现状,以至于银行方面对贷款的发放和审核上异常严格。最后,农业贷款相对于商业贷款具有更高的风险性,这样贷款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农业作为需要重点扶持的行业,相关部门不能以常规的风险性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3、银行收缩网点
银行收缩网点非常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各大银行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纷纷进行了转型,低效网点、精简员工等等,以至于乡级以下行政区域多是以自动存取款机为主。对于向农业团体进行贷款,各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吸引农村资金用于城市贷款。这样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农业贷款的难度。
4、人才匮乏
据有关数据表明,几年来我国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样的情况虽然使得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对于乡村农业的发展却是致命打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目前中国真正在务农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9%,其中还是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这类人群不具备科学的专业技能,也不能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养殖,还是金融、销售都严重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才,这是影响我国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
1、做好农村资金引流
政府部门应根据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引导金融行业的资金逐渐流入乡村农业经济建设。金融行业应对新型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相应调整,可通过税收、奖补等方式,鼓励银行向新型农业主体开展信贷业务,职业农村新型经济建设。金融管理部门应积极平衡农业贷款问题,将农业农村贷款纳入全年资金调度的版图。
2、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法
以法律为前提,根据当前的土地政策制定一套相对应的土地流转方案,这对农村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非常适合新型农业生产特色。此外,变通土地流转方式,可以使区域整体化,实现固定土地效益到整体土地效益的转变。这样,一方面,乡村农民更加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村里最具影响力的人,这样成立村级合作社就显得很重要,这也是限制外来农业经营者租赁土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村级合作社的存在,不仅可以解决双方的信任危机,还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登记在册的农民可以发放相对应的土地价值证,等到农产品成熟收成之时,再根据土地价值证进行土地分红。这样既提高了农业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让土地经营者权利发展新型农业。
3、信息技术与新型农业经济相结合
政府可以根据新型农业搭建相应的云服务平台,根据实际需要将各个农业板块进行组合,实现新型农业的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可分为生产端口、销售端口、服务端口、深加工端口和旅游端口等,不同端口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生产端口可以查询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类、产量以及质量等;销售端口可以查询各个地区农作物的销售情况等。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需要庞大的经济支撑,为了减少资金投入,可以将各个区域板块集中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再有专业人员进行大力,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4、根据市场规律,强化审查制度
首先,必须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参加过相对应的技术培训,确保整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运作质量。再次,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最低最大化用于农业生产。最后、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案,可以定期与各个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峰会,共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积极推进特色生产可持续发展。
5、引入下乡新农人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很大一批农民无法在城市中安家落户,这就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契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以从就业导向出发,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给农村劳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务农人员的教育、医疗以及养老条件。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工作,提供更加优厚的工作条件,主张科技带动农村生产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改变旧的经营模式,并且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新型农业生产中去。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多向维度思考农业生产组织的走向,才能培育和发展出适合长远发展和多元价值追求的新型农业主体类型。
(作者单位:266200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