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开展全面护理的方法及价值评估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cs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分别为(32.15±1.08)min、(11.02±3.18)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9.98±5.08)mL,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干预的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胆结石;常规护理;全面护理模式;临床指标;并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u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l intervention.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care. Group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operation and hospital stay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32.15±1.08)min and(11.02±3.18)d, which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29.98±5.08)mL, which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7%,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22.73%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is ideal.
  [Key words] Gallstones; Routine Care; Comprehensive Care Model; Clinical Indicators; Complication; Nursing Effect
  臨床上,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管或者胆囊内出现结石的疾病,以发病部位为依据,可分为胆管结石与胆囊结石[1]。胆囊内有结石形成之后,会对胆囊黏膜形成刺激,不仅会引发胆囊慢性炎症,当结石在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嵌顿之后,还会导致激发感染,出现胆囊急性炎症[2-3]。该疾病发病和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常见的包括遗传因素、肝硬化、餐后体位、不吃早餐、体质肥胖与喜静少动等[4-5]。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为了将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全面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视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出现手术指征;②经B超等检查确诊为胆石症;③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合并心脏疾病;③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44例,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23~65岁,平均(46.58±3.1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5.12±1.08)年。对照组共44例,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24~63岁,平均(46.52±3.11)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5.09±1.05)年。对比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术前严密监控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术中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术后为患者提供常规饮食、用药与出院指导。
  观察组行全面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定期监测患者脉搏、体温与心率等体征,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提前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以及术中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帮助患者建立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以此来将机体免疫力提高,嘱咐患者术前避免摄入易产气食物,例如豆浆等,嘱咐患者术前8h禁食;术前除了关注患者生理状态外,还需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关注,通常胆结石患者术前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为了避免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关注,及时疏导不良心理,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将其配合度与依从性提高。(2)术中护理:麻醉之前医护人员需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提高患者的手术信心,使其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提前准备好术中用品与器械,术后对其进行仔细核对与记录。(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为患者供应氧气,并对体位进行合理调整,将头部偏向一侧,等到麻醉效果消失之后,将体位调整为半卧位,注意定期帮助患者更换卧床姿势,协助患者翻身,加强咳嗽与呼吸指导;等到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协助其下床活动,促进肠胃蠕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呼吸、意识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了避免患者术后胃肠产气,需嘱咐患者术后7d之内避免摄入产气食物,为了避免机体营养缺乏,需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同时还需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对患者术后钾元素水平进行测定,若结果显示钾元素过低,则需及时补钾;手术结束之后,若不为患者提供精细护理,则极易引发切口疼痛感、出血等并发症,故术后需对切口愈合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确保伤口一直处于无菌状态,敷料定期更换,对包扎松紧度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引发伤口疼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行数据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见表1。
  2.2并发症 对照组切口出血患者5例,切口疼痛患者3例,呕吐患者2例,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切口疼痛,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22.73%(χ2=12.589,P<0.05)。
  3 讨论
  胆结石在临床十分常见,是因患者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发生改变,对胆汁流动产生影响而引发[6]。一般而言,大部分胆结石患者不会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与异常感觉,大多在体检或手术时被发现,小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或者急性炎症,表现为胆汁积液、上腹隐痛与胆绞痛等。现阶段,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加强全面护理干预十分必要[7]。本研究中,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提示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干預的护理效果理想,利于促进手术顺利开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全面护理模式具有整体性、科学性的特点,从术前、术中与术后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服务。术前不仅对患者生理状况进行重视,同时也十分关注心理因素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故术前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此来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治疗信心。其次,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在麻醉之前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信心,对手术器械与用品进行认真清点,利于确保手术精准性,防止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为患者提供体位、饮食、运动与并发症等各方面的护理服务,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干预的护理效果理想,利于促进手术顺利开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玲. 全面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15): 2094-2096.
  [2] 于银平, 朱佳立. 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24): 60-61.
  [3] 梁婷婷, 司水清. 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胆结石患者腹腔镜围术期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12): 112-114.
  [4] 戴婷, 张红辉, 石泽亚, 等.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肝胆结石病区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2): 325-327.
  [5] 郭玛娜. 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急诊胆结石护理效果的对比[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22): 2843-2845.
  [6] 刘辉英. PDCA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0): 86-88.
  [7] 景彩云, 石学英.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5): 2692-269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膀胱黏膜上皮组织病理学与超微病理的改变与特征。方法:收集16例女性IC患者的膀胱黏膜标本为IC组,16例女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标本为对照组。IC患者临床表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由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抽取出44例患者进行研究,按单双号法与干预方式分组,行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两组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动脉压(90.7±5.1)mmHg、心率(76.7±6.5)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于产后6~8周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产后9~13周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和盆底肌力。结果: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较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Ⅰ类肌纤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诊的黄疸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数量都为3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展开常规性护理方法与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检测所有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和观察组并无区别,护理后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