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开放式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开放式”阅读教学,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阅读教学在大语文教育观、大课程观的指导下,打破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置于一种动态、自由、多元、广阔的阅读环境中,使学科间融合、课内外结合、阅读与体验活动相结合,学生在开放的阅读背景下,自主阅读,自主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同时还指出“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所以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学生的阅读其实就是一个知识、能力的建构过程,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必须是开放的、多元的、富有创造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一个开放性的语文课堂阅读环境
  
  阅读。按习惯的分法,分为“泛读”、“精读”。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是课文,哪怕是生动曲折的小说,学生都缺乏兴致,而对课外的一些快餐类读物,学生却兴致勃勃。课文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呀,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怨不得学生,而是因为我们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专制所致:着意于对课堂的充分驾驭。使学生在每一次阅读课文甚至阅读课文的每一个段落时都要带着明确的任务,再加上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一遍遍“引诱”或“审问”出自己制定的“标准”答案,使原本轻松活泼的阅读享受变成了学生的“苦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阅读课文失去兴趣。客观地说,这种课堂阅读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但如果过于泛滥,结果就是牺牲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辨能力,不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鉴于此,如何创设一个开放性的语文课堂阅读环境,让师生互动,共同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它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生机与活力、闪耀着智慧与思想火花的课堂。而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让学生产生创造力,教师就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理想,有情感,有独立的人格,也有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认识到由于学生人生历程、知识积累、性格爱好、心理机能等方面的不同所带来的认知层面的差别,并且在客观上承认这种差别。所以教师在确立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式上就大可不必整齐划一,更无须一切代劳,而应更多地给他们提供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探索新方法、得出新结论的健康而肥沃的阅读土壤,给学生一个广阔而崭新的阅读思维空间。
  
  二、淡化阅读标准,寻找阅读构想
  
  至于怎样进行开放式课堂阅读,我认为关键在于淡化阅读标准,寻找阅读构想。所谓淡化阅读标准,就是去掉“惟一”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去掉阅读束缚,让学生纵横驰骋,捕捉稍纵即逝的阅读灵感;所谓寻找阅读构想。就是让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建立阅读框架。这样做是为了激励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让学生从收集事实到运用想像力进行推想开始。对此,美国著名学者奥斯本作了若干揭示:
  (1)为什么?(2)为什么这样?(3)倘若……将会怎么样?(4)这仅次于什么?(5)这能与什么相配?(6)在这以前或以后发生了什么?(7)这比什么小,比什么大?(8)这像什么?(9)这在性质上与什么相似?(10)这与……一样吗?(儿)它的构成如何?(12)这与什么不同?(13)不同之处何在?(14)与这相反的是什么?(15)这与那能相互取代吗?(引自《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刘永康著)
  当然就阅读文章本身而言,可以是对一个观点的是否赞同进行讨论,对一段语言是否精彩进行赏析,一个词是否合理运用进行交流,甚至可以是把整篇文章推倒,重新进行构思的再创作。每位学生经过用心的思考讨论后,应该都有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
  
  三、留给学生一个交汇和静思的过程
  
  为加深阅读印象,检验阅读成果,还必须留给学生一个交汇和静思的过程,具体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诵读文章精彩部分。学生在完成个性阅读后。对文章的创作目的、语言特点应该有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教师可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读,深切体会文章。
  
  2 探讨文章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任何一篇文章,都应有其现实意义。学生的阅读目的就是要挖掘它,联系自身情况,在知识上、价值观念上、生活中为己所用。
  
  3 将所得诉诸文字。这是个性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过富有主动性的参与后,学生对阅读材料应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而且由于探询的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应该有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可以是几句话的收获。可以是一整篇的感受,也可以是模仿材料重新写一篇风格迥异的文章。不管怎样,这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体现,既加深了阅读印象,又完成了练笔。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应多些开放性。以纠其偏。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少布置些任务,让学生自由挖掘。读后让学生自由交流,相互沟通,最后老师引导整理、深挖、纠偏、补充。就像放羊,松开绳子,让羊儿自己去找爱吃的草吃。长此以往,羊儿肥了,找草的能力也提高了。
  “误尽苍生是语文”,这似乎是一句言过其实的话。但冷静下来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感到语文教育对人的培养责任重大,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开放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为实行开放的教育在各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
其他文献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一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接受,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机械的,完全没有自主性。现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改变,认为学生应为学习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我认为这才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认清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加强。那么,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学生的管理呢?    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们的课
最近,参与了“同题课研究展示”活动。多名老师执教同一题材的课,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留给了我很多的思索。其中,有几例对相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方法处瑚的细节,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甄别、雕琢这些细微的教学环节,将有益于提升我们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把握动态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生成。
信贷融资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是"僧多粥少"的资源分配格局使得中小企业常常遭遇"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规模歧视"和"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其发展面临融资难困
急迫性尿失禁(UUI)是尿失禁的常见类型,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较男性更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UUI的特点是有强烈尿意,但尿液不能随意志控制而经尿道流出。UUI严重
话题作义,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像、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近几年来,“话题作义”这种写作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语义试卷特别是中考、高考卷中,引起中学语文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小学作义教学中,话题作文也应该进行必要的渗透,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网络课程的定义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以e-Learning为主要特征的远程教育在国外迅速发展,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带来了丰富的社
摘要 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这是面向21世纪的重大语文课程改革行动。体现了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在新教材中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一、情景创设及其注意点    情景创设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真实的情景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最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通过情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反思与批判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选择好的情最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一)要“
目的优选失眠贴中黄连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连总碱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总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优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