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是学生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反过来人类又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并改造自然,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不囿成见,认真挖掘和利用这一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
1要改变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
提起创新教育,有些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搞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误解,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单就义务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探索精神等等。这些东西尽管还不是创新品质,但却是创新品质的源头活水。没有它们,或者它们受到过分的压抑,就不会有后来创新人才的成长。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刚上初中的学生认为老师是最完美的,课本是绝对正确的。为使学生得以改变这种观念,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和自我创造的能力,我在具体教学上开始会故意夸张地讲错一两个问题,诱使学生发现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甚至故意犯一个较大的错误,并请同学们随时指出或课后指出,指出者为良,纠正者为优,并记入平时课堂成绩考核。此法使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问题了,这一过程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人类一旦失去想象力,创造力便随之枯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这一点,经常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就有学生向我提出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为什么温度计里不装水呢?于是我邀请学生与老师一同想象分析:第一、水的比热较大。以水和水银相比较,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吸收相等的热量,由于水银吸收热量能力没有水强,所以水银温度变化大,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大,它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就越显著。第二、水有反常膨胀现象。水在4℃以上,跟一般物体一样,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0℃到4℃之间却是热缩冷胀的,无法标出0℃到4℃之间的刻度。第三、由于水的凝固点是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更不能测量0℃以下或100℃以上的温度。学生听后,心悦诚服,既解决了问题,又巩固了已掌握的知识。教材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其中也包含着对学生进行思路、方法、技巧、思维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对后一方面应该充分地重视。
实际教学中,也可能有学生把老师的话题打断或扯的很远,但如果为了求得一节顺畅的教学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应积极引导,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当然,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对此我们绝然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多赞扬,引导他们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4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4.1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下面的做法:首先,认真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方法。把演示实验改为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演示实验无法取代的。如:“利用医用注射器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弄清了“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问题。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第三,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方面,我有时会做一些改进活动。如“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用一只可乐瓶和一个乒乓球。用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使学生认识到水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4.2加强学生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更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还是学生实验。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预想实验的操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时更加明确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不仅强调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而且强调闭合开关前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改变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知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培养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交流。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尽量使实验贴近生活、贴近当地教学的实际特点。自治区教研室搞的“小专题”研究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验进行评估交流的录像我觉得非常有借鉴意义,能使教师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认识的独立性、怀疑态度;同时尽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把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且对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必须规范操作,从严要求,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做实验的要领和技能,达到操作规范、准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如:“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先对天平进行调节,然后再称量物体质量,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若加上最小的砝码天平还不平衡,应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若物体和砝码颠倒过来了,则被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实验完毕应先将砝码取下,然后再取物体。取物体时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要用镊子。
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也逐步形成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发挥物理学科优势,进行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才能落到实处。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初期,我们作为教师,务必抓住这一时期,切莫错失良机。
1要改变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
提起创新教育,有些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搞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误解,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单就义务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探索精神等等。这些东西尽管还不是创新品质,但却是创新品质的源头活水。没有它们,或者它们受到过分的压抑,就不会有后来创新人才的成长。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刚上初中的学生认为老师是最完美的,课本是绝对正确的。为使学生得以改变这种观念,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和自我创造的能力,我在具体教学上开始会故意夸张地讲错一两个问题,诱使学生发现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甚至故意犯一个较大的错误,并请同学们随时指出或课后指出,指出者为良,纠正者为优,并记入平时课堂成绩考核。此法使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问题了,这一过程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人类一旦失去想象力,创造力便随之枯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这一点,经常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就有学生向我提出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为什么温度计里不装水呢?于是我邀请学生与老师一同想象分析:第一、水的比热较大。以水和水银相比较,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吸收相等的热量,由于水银吸收热量能力没有水强,所以水银温度变化大,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大,它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就越显著。第二、水有反常膨胀现象。水在4℃以上,跟一般物体一样,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0℃到4℃之间却是热缩冷胀的,无法标出0℃到4℃之间的刻度。第三、由于水的凝固点是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更不能测量0℃以下或100℃以上的温度。学生听后,心悦诚服,既解决了问题,又巩固了已掌握的知识。教材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其中也包含着对学生进行思路、方法、技巧、思维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对后一方面应该充分地重视。
实际教学中,也可能有学生把老师的话题打断或扯的很远,但如果为了求得一节顺畅的教学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应积极引导,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当然,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对此我们绝然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多赞扬,引导他们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4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4.1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下面的做法:首先,认真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方法。把演示实验改为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演示实验无法取代的。如:“利用医用注射器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弄清了“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问题。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第三,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方面,我有时会做一些改进活动。如“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用一只可乐瓶和一个乒乓球。用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使学生认识到水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4.2加强学生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更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还是学生实验。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预想实验的操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时更加明确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不仅强调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而且强调闭合开关前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改变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知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培养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交流。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尽量使实验贴近生活、贴近当地教学的实际特点。自治区教研室搞的“小专题”研究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验进行评估交流的录像我觉得非常有借鉴意义,能使教师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认识的独立性、怀疑态度;同时尽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把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且对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必须规范操作,从严要求,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做实验的要领和技能,达到操作规范、准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如:“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先对天平进行调节,然后再称量物体质量,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若加上最小的砝码天平还不平衡,应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若物体和砝码颠倒过来了,则被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实验完毕应先将砝码取下,然后再取物体。取物体时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要用镊子。
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也逐步形成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发挥物理学科优势,进行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才能落到实处。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初期,我们作为教师,务必抓住这一时期,切莫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