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公案,弟子问师父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师父回答说: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个公案说的就是要有一颗专注的心,每时每刻的心都在当下,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不想得,不想失,不想是,不想非,就注意当下。专注当下既能做好当下的事,也少了很多烦恼。如果吃饭的时候还留意着,我这一碗饭里只有青菜几片,你那一碗是大鱼大肉,则马上生起了是非心、人我心、攀比心,痛苦马上随之而来。你只专注吃你碗里的饭就好了,不要管别人的碗里是什么,没有分别计较的心,自然就没有痛苦了。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有人仍觉得不幸福,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幸福感的增长并不一致,物质财富只能满足外在的和感官的需求,幸福感则来自于内心世界。第二,人们对物质财富有攀比心,这就会引起内心的冲突。
幸福感要从内心来培养,要从知足常乐中来培养。
“不断追求”就是不断痛苦
人生的痛苦是一个永恒问题,想一劳永逸地让人们内心充满阳光,这大概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已。痛苦产生的原因也在变化。过去能吃饱三餐就很幸福,现在吃饱了但没房子、没车子还会痛苦,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无止境。这就要从心理上来疏导,减轻大家精神压力。传统文化和宗教道德在这个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保持平静和喜乐,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现在媒体报道总是在引导大家要努力,要进步,要发展,要有追求,这本身就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什么时候才是发展的尽头?现在提倡的是永不满足,永不满足就是永远有痛苦,现在的思潮就是引导大家天天痛苦,而不是天天幸福。
古人讲“知足者常乐”,这和现在提倡的“不断追求”是完全相反的理论。现在整个社会逆向的思维太少,对不健康的社会现象批判的力度不够。
我提倡“生活禅”,就是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能觉悟,心里就有阳光;有奉献,心里就有快乐。心里有满足感,知道惜福、惜缘,才会觉得痛苦少,幸福多。
心态超然,做事轻松
另外,社会大众对出世和入世往往有一些误解,以为出世就是离开世间。所谓出世是指精神的超越,不为物累。以无我无求的心,做自利利他的事。这就是一种出世的精神。
世间的人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那些有出世情怀的人才真正充满幸福感。但同时,我们只有把世间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了位,才能出世间。六祖大师说:“欲要修行,在家亦得。”在家里人同样可以修行,你能尽到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以一颗善良的心、报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情,这就是修行。离开了世间的一切善法就无修行可说,修行就是要尽到世间的责任。现在有些人不愿尽自己的责任,孩子不愿养,公婆不孝顺,家庭不照顾,这不仅不是修行,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都做不到,怎么会快乐呢?不但自己不快乐,家庭也不快乐,还拖累了社会。
佛教鼓励学佛的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是要有超越的心态,超越是非利害的关系,这样做事情就会很轻松。相反,做事情的目的性越强,痛苦就越多。具有出世情怀的人随缘做事,随缘放下,随遇而安,不要太执着。执着就是一种痛苦。
生活禅就是要在世俗生活中修行,在世俗生活中自利利他,这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在修行中生活,就是要把出世和入世结合起来,时时观照,时时反省,这就有幸福感,有知足感,就多一些幸福,少一些痛苦。
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分享的心,要有包容的心,要有结缘的心。能怀着这样的心态做人做事,就会有幸福感。不要事事都和个人的利害得失挂钩,这样就会很痛苦。不要要求做每一件事都有回报,要有奉献的心。
禅在微笑中产生
有人和我探讨“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这个公案本身是一个寓意,其含义却非言语所能表述。世尊拈花和迦叶微笑都是一种身体语言,即使是“拈花微笑”四个字对佛祖来讲也是多余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佛祖知、迦叶知,怎样表达?“会心一笑”而已。勉强要解释,只能用“如此而已”四个字来概括。到底会的是什么意?只有他们二人知道,到达了那个境界的历代祖师都知道。“拈花微笑”就是禅的起源,禅就是在微笑中产生的。我们要用微笑来面对世界和人生,我们就会有幸福。
禅宗是最适合现代人修行的法门,因为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接人心,见性成佛,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的规矩约束。现代人追求单纯,有一个能解决当下痛苦的方法就可以了。禅宗不过多地依靠经教,没有太多的宗教形式和仪轨,也不需要天天到寺院里去,这很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参禅打坐,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照一个法门去修就可以了,能当下安顿我们的生命,能当下满足心灵的需求,让生活充满阳光,我们就有幸福感。我之所以提倡这个法门,就是因为禅宗有这些特点。禅宗认为佛就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用此佛,直了成佛。乃至四祖大师提倡念佛禅时认为: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念佛的人内心世界就已经是佛国净土。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我在《禅堂夜话》里讲到,我们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善用其心”就是要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善待一切”就是要不断和谐自他关系。
“善用其心”就是“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就是大智慧,没有大智慧就不能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就是大慈悲,有了慈悲心才能善待一切,没有慈悲心连自己都善待不了,怎么能善待他人。“善待一切”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我们要从这两个方向去努力,这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做好了这两件事,人格也就圆满了。
责任编辑:李 靖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有人仍觉得不幸福,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幸福感的增长并不一致,物质财富只能满足外在的和感官的需求,幸福感则来自于内心世界。第二,人们对物质财富有攀比心,这就会引起内心的冲突。
幸福感要从内心来培养,要从知足常乐中来培养。
“不断追求”就是不断痛苦
人生的痛苦是一个永恒问题,想一劳永逸地让人们内心充满阳光,这大概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已。痛苦产生的原因也在变化。过去能吃饱三餐就很幸福,现在吃饱了但没房子、没车子还会痛苦,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无止境。这就要从心理上来疏导,减轻大家精神压力。传统文化和宗教道德在这个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保持平静和喜乐,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现在媒体报道总是在引导大家要努力,要进步,要发展,要有追求,这本身就造成了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什么时候才是发展的尽头?现在提倡的是永不满足,永不满足就是永远有痛苦,现在的思潮就是引导大家天天痛苦,而不是天天幸福。
古人讲“知足者常乐”,这和现在提倡的“不断追求”是完全相反的理论。现在整个社会逆向的思维太少,对不健康的社会现象批判的力度不够。
我提倡“生活禅”,就是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能觉悟,心里就有阳光;有奉献,心里就有快乐。心里有满足感,知道惜福、惜缘,才会觉得痛苦少,幸福多。
心态超然,做事轻松
另外,社会大众对出世和入世往往有一些误解,以为出世就是离开世间。所谓出世是指精神的超越,不为物累。以无我无求的心,做自利利他的事。这就是一种出世的精神。
世间的人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那些有出世情怀的人才真正充满幸福感。但同时,我们只有把世间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了位,才能出世间。六祖大师说:“欲要修行,在家亦得。”在家里人同样可以修行,你能尽到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以一颗善良的心、报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情,这就是修行。离开了世间的一切善法就无修行可说,修行就是要尽到世间的责任。现在有些人不愿尽自己的责任,孩子不愿养,公婆不孝顺,家庭不照顾,这不仅不是修行,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都做不到,怎么会快乐呢?不但自己不快乐,家庭也不快乐,还拖累了社会。
佛教鼓励学佛的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是要有超越的心态,超越是非利害的关系,这样做事情就会很轻松。相反,做事情的目的性越强,痛苦就越多。具有出世情怀的人随缘做事,随缘放下,随遇而安,不要太执着。执着就是一种痛苦。
生活禅就是要在世俗生活中修行,在世俗生活中自利利他,这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在修行中生活,就是要把出世和入世结合起来,时时观照,时时反省,这就有幸福感,有知足感,就多一些幸福,少一些痛苦。
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分享的心,要有包容的心,要有结缘的心。能怀着这样的心态做人做事,就会有幸福感。不要事事都和个人的利害得失挂钩,这样就会很痛苦。不要要求做每一件事都有回报,要有奉献的心。
禅在微笑中产生
有人和我探讨“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这个公案本身是一个寓意,其含义却非言语所能表述。世尊拈花和迦叶微笑都是一种身体语言,即使是“拈花微笑”四个字对佛祖来讲也是多余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佛祖知、迦叶知,怎样表达?“会心一笑”而已。勉强要解释,只能用“如此而已”四个字来概括。到底会的是什么意?只有他们二人知道,到达了那个境界的历代祖师都知道。“拈花微笑”就是禅的起源,禅就是在微笑中产生的。我们要用微笑来面对世界和人生,我们就会有幸福。
禅宗是最适合现代人修行的法门,因为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接人心,见性成佛,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的规矩约束。现代人追求单纯,有一个能解决当下痛苦的方法就可以了。禅宗不过多地依靠经教,没有太多的宗教形式和仪轨,也不需要天天到寺院里去,这很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参禅打坐,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照一个法门去修就可以了,能当下安顿我们的生命,能当下满足心灵的需求,让生活充满阳光,我们就有幸福感。我之所以提倡这个法门,就是因为禅宗有这些特点。禅宗认为佛就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用此佛,直了成佛。乃至四祖大师提倡念佛禅时认为: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念佛的人内心世界就已经是佛国净土。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我在《禅堂夜话》里讲到,我们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善用其心”就是要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善待一切”就是要不断和谐自他关系。
“善用其心”就是“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就是大智慧,没有大智慧就不能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就是大慈悲,有了慈悲心才能善待一切,没有慈悲心连自己都善待不了,怎么能善待他人。“善待一切”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我们要从这两个方向去努力,这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做好了这两件事,人格也就圆满了。
责任编辑: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