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略论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谭鑫培《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开始,到192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的萌生期,主要倾向是追求赢利。这一时期论者们认为电影的优点在于逼真,并在电影摄制的实践中学会了一些电影技法。自1930年罗明佑的《故都春梦》上映,至1940年代末,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二时期,政治角力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这一时期成长起一批有成绩的导演与演员,电影的技法被认识得更为清楚,并完成了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在国难深重的形势下,左翼力量在电影界相当活跃。从1950年代到1976年,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三时期,与话剧拉开距离的电影理论,在民族化浪潮中又向中国戏曲靠拢。而在政治的强势作用下,1930年代文艺,从1950年代初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到最终被批为黑线。1976年至世纪末是中国电影史的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从1976年到1983年,电影中的虚假现象遭到观众普遍的批评,求艺术手段之新、淡化戏剧性与对民族历程的反思这三点,成为这一阶段电影发展的新的动向。从1984年到1987年,是探索片强劲崛起并迅速退潮的阶段;从1988年到世纪末,合拍片的兴起及其落潮,第六代导演的出现,是这一阶段的两项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史学研究不能回避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的深度在于平凡之中的深意,理论的创新也在于对具体研究独具慧眼的提炼。在采用传统史学基本方法的同时,史学研究需要有新史学相关的社会史、社会经济史和区域史的研究方法。区域史明白宣示是通过“区域”这种方法来实现其研究目标,年鉴学派“对地理的介绍几乎成了清规戒律”,这为史学研究找到一个活水源头。史学研究应该扩大文字史料的范围,重视对诸如账本、行车时刻表等“边角料”的搜集和运用,依靠文学性题材之史料,并提倡应用口述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活史料”,进而重返历史之乡的“历史现场”。
版本问题是《芥子园画传初集》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通过辨析上海图书馆、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及日本所藏《芥子园画传初集》的版本,确定上海图书馆所藏《芥子园画传初集》是现存最好的版本(原刻本),另外,上海图书馆藏《原板初印芥子园画谱》为原刻影印本。
中国大陆民族音乐学(含比较音乐学)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曾直接受益于日本民族音乐学的影响和帮助。1920年即有杨昭恕、王露、萧友梅等中国学者以及日本的田边尚雄等从事过中西音乐比较研究,王光祈则后来者居上。1980年代,由罗传开、董维松、沈洽等中国音乐学者主持,陆续编译了一些民族音乐参考资料,并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了该学科的研究工作。此时中国学界接触民族音乐学方法的具体路径,并不都是直接来自欧美,而较多是先从上述翻译自西文著作的日译本转而获得。20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力图培养出自己可在国际学术界进行公平对话
传统中国女性是在家庭背景内进行诗歌写作,自17世纪以降,特别是明代覆亡后,在没有家庭纽带关系的诗人群体中出现了重要的文学联系。这些诗人可在家庭背景外进行写作并希冀获得声名。这一关系结构为“文学网络”。网络采取正式的诗社形式,其组织的建立依不同群体而互不相同,但网络发展的总体模式并不受这些变体的影响。在个体相识者间,其距离可能会很远,书信便成为联结网络会员的关键手段。此外还有其他相关因素,诸如袁枚的倡导也很重要,袁枚鼓励女性读书、交游、出版作品。他是18世纪中期以来倡导女性读书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努力结束了1
捷克著名的晚期浪漫主义、颓废主义作家尤利乌斯·泽耶尔(Julius Zeyer,1841—1901)是中国文学及其他东方各国文学的热情读者,他所写的小说、戏剧及诗歌等文学作品取材于各种文学资源,如埃及、亚述和巴比伦、希伯来、印度、波斯、阿拉伯、亚美尼亚,以及中国和日本。“泽耶尔作品里有大量东方素材和主题”。帕维尔·布查(Pavel Poucha)教授于1942年写道,“这在所有捷克文人里首屈一指”。
牲体礼是指有关牺牲的割解、陈载以及骨体使用的礼规。周代礼仪中,对牺牲有房膂、豚解、体解、骨折等割解方式,不同部位的骨体有尊卑之别,且有不同的升鼎、载俎之法。周人重俎,牲体的使用方式具有别吉凶、人鬼、尊卑,贵贱等礼制意义。此外,牲体礼也体现了周礼尚文的特征,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在周代宗法社会以“亲亲”、“尊尊”纲纪天下的文化背景下,祭祀、燕飨等礼仪中的俎实有助于“合同、建德”,增强同姓宗亲以及异姓亲戚之间的亲合力。儒家认为,祭祀之俎可“见政事之均”,有德之君藉祭祀班胙于下,为“惠下之道”,是仁政的体现。
由于地理环境、政策导向、对外关联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源自炎、黄两种传统的齐、鲁文化形成了在产业特点、社会构成、人格发育和精神气质等诸多方面的两种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比较而言,前者发育在沿海地区,产业选择多样化,社会结构多元化,政策导向上重功利,励变革,崇民主,尚开放,形成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传统;后者发育在内陆地区,产业相对单一,即以农耕为主,相应地在政策上比较保守,实行中央集权,崇尚道德伦理和秩序,形成了中华民族守成、以德治国的传统。这两种传统依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要而各显优劣,在漫长的以农本
认识19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状况的重要性,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都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最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个被视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奇迹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成为今日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摆脱了以往中国史研究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这个奇迹的根源在于中国内部。在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外因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归根结底,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演变所创造的各种有利于近代经济增长的要素。这些要素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造成了今
清代江南的粮食短缺及其与其他经济区的粮食贸易是江南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课题。直至18世纪末,作为一个整体,江南的米粮供应缺口不太大,存在严重粮食短缺现象的是江宁、苏州、杭州、太仓州以及松江东部,粮食短缺主要原因是庞大的城市人口的存在,太仓州和松江府东部诸县则是因为“土不宜稻”,而其余地区尚有余粮可以供应别地。因此18世纪江南的粮食短缺并不严重,常年数百万石的供给缺口,在丰年基本能够自给。18世纪大量关于江南米严重不足的记载,不是今天习称的“江南”全境。对于这些严重缺粮的地方来说,供给缺口的填补并不是全部依靠长
据2004年11月教育部通知,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评选中,我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栏目通过积极申报、严格评审和激烈竞争,喜获双重入选殊荣。在第一批16个“名栏”中,该栏目是唯一入选的艺术类学报栏目。同时,学报还喜获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