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当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的梁思成收到父亲寄来的《营造法式》时,先是惊喜,随之而来的是莫大的失望和烦恼。充斥其中的术语,字典辞书中都无法查到。这本巨著对他而言,如天书一般。《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的著作,这本书,汇集古今建筑制度、源流、布局、构造、用材、配料等,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建筑营造集大成之作。
3年后,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婚期定在3月21日。这一天是宋代记载李诫的去世日期。他们的儿子取名“从诫”,意为“师从李诫”。又过了3年,他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北方大地的寺庙阁殿中勘探测绘,一点点破解“天书”的奥秘。
“天书”初现
梁启超给儿子的那本《营造法式》,是朱启钤送给他的。袁氏当国时,朱启钤是交通部部长和内务总长。1919年春,朱启钤代表总统徐世昌,赴上海出席南北议和会议,途经南京,在图书馆浏览古籍,发现了影宋抄本《营造法式》,当即将书借出,影印出版。
1930年,朱启钤发起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名“营造”,一则致敬李诫,二则不唯建筑,“凡彩绘、雕塑、染织、檬漆、铸冶、传值,一切考工之事,皆本社所有之事。凡信仰传说仪文乐歌,一切无形之思想背景,属于民俗学家之事,亦皆本社所应旁搜远绍者”。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加入营造学社,次年,在中央大学建筑系当教授的刘敦桢应邀加盟,自此开启“北梁南刘”时代。他们放弃了大学教职和建筑事务所的优厚回报,将才华与精力投注在一个尚无人问津的研究领域。
19世纪后半叶,东洋、西洋学者陆续渗透到中国各地。1901年,伊东忠太受日本内阁派遣,对紫禁城进行拍摄和测绘,次年开始考察,在山西大同附近找到了云冈石窟,震动中外学界。他的学弟关野贞紧随其后,于1906年开始了中国古建筑考察。
早在1905年,伊东忠太就读到了《营造法式》,却颇为轻视,认为它“不独解释困难,且无科学的组织”。1930年,他在中国营造学社做过一场学术报告,扬言研究中国古建筑“在中国方面,以调查文献为主,日本方面,以研究遗物为主”。
这些言论,对梁思成、林徽因这些刚加入学社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刺激和挑战。1932年4月,学社在北平之外进行的第一次野外调查,就选择了一年前关野贞曾探访过的河北蓟县独乐寺。
驴背上的颠簸
这趟今天开车不足两小时的路程,当年他们颠簸了整整一天。当晚梁思成给北平打回电话:“没有土匪,四个人住店,一宿一毛五。”
站在独乐寺面前,看到扑面而来的山门,“檐出如翼,斗栱雄大”,让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的独乐寺,比《营造法式》颁行早116年,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对于一心想破解“营造天书”的梁思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偷心”“替木”“鸳鸯交首栱”“角柱生起”……书中这些如武功心法般费解的名词,在这座古木建筑中,一一印证。
发现远不止于此。独乐寺观音阁有成千上万个构件,却只有大小6种规格,梁思成由此领悟到中国古建之精髓——“以材为组”,也就是“木材之标准化”。“用现代建筑的术语来说,‘材就是木结构建筑的基本‘模数’。在这种高度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量木构件均可以批量生产、加工,甚至无需在工地进行。”
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代田野调查由此开始。
从1932年到1937年,学社成员共调查县市190余个,实地勘察古建殿堂房舍1823座。他们总是行旅匆匆,只为在战火蔓延的短暂安宁中急起直追,“搜寻证据考据,作有价值的研究探讨,更正外人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在连绵不断的民族危机中,他们试图回答的,是“何谓中国、何谓中国人,何谓中国文化”这一终极命题。
历史却没留给他们太多时间。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与学社成员来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早晚攀登工作,与蝙蝠臭虫为伍,终于确认,这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唐代木构建筑。
7月12日,一行人离开五台山,骑骡子走到代县,看到旧报纸,才知道5天前,“七七”事变爆发了。
流亡西南
“今晉省沦陷已七年,豆村曾为敌寇进攻台怀据点。名刹存亡,已在未知之数。吾人对此唐代木建孤例之惴惧忧惶,又宁能自已。”当梁思成在贫病交加中写下《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时,已是1944年。
7年前,老社长朱启钤决定留下。1941年,他请建筑师张鎛将北京城中轴线建筑逐一测绘下来,历时4年,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绘图600余张——即使城烧光了,凭这些真迹图卷,也能原样再建起来。
梁思成一家则决定南行,此后流亡于西南。在云南昆明,学社成员们再度聚首。1939年秋,梁思成和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一起,开始了西南古建筑考察,前后历时半年,经过云南、四川、陕西、西康共36个县,调查古建筑、悬墓、汉阙、摩崖石刻约730余处。他们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脱了鞋袜站在水盆里,抖动衣裤,不一会儿,水面上就浮了一层跳蚤。白天劳顿,夜晚也不得安宁,听到空袭警报,就要到屋外、甚至城外田野躲避,徘徊月下,直至天明。
1940年8月,同济大学、中研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从昆明迁往南溪县李庄镇。营造学社也随之一同入川。几个月里,李庄的人口从3600人激增到15000人,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抗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物资紧缺,物价飞涨,梁思成每月收到薪金,立刻买米买面,稍有延迟就是一堆废纸。他的体重降到47公斤,开始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林徽因则学会了针线活儿,每天强撑病体,给孩子们缝补那几件小得几乎穿不下的衣服。
1944年,在菜油灯的微光里,梁思成完成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终于达成。
1946年春天,寓居李庄6年的文化人终于等来了北归的时刻。正是在这个小镇里,梁思成忍着颈椎灰质化病的痛苦,穿着厚重的钢背心,用把下巴抵在花瓶口上的姿势,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董作宾,在斗室里不舍昼夜地研究甲骨文,完成了《殷历谱》;陈盘完成了他的《左氏春秋义例辨》等论文;史语所的同仁们还石印了两册学术论文专辑,每一篇都是学术史上的扛鼎之作。
这一年,中国营造学社的历史也落下帷幕。它未完成的使命,分别被梁思成和刘敦桢们带到新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在波折与翻覆中展开中国建筑史的新一页。
摘自《环球人物》
3年后,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婚期定在3月21日。这一天是宋代记载李诫的去世日期。他们的儿子取名“从诫”,意为“师从李诫”。又过了3年,他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北方大地的寺庙阁殿中勘探测绘,一点点破解“天书”的奥秘。
“天书”初现
梁启超给儿子的那本《营造法式》,是朱启钤送给他的。袁氏当国时,朱启钤是交通部部长和内务总长。1919年春,朱启钤代表总统徐世昌,赴上海出席南北议和会议,途经南京,在图书馆浏览古籍,发现了影宋抄本《营造法式》,当即将书借出,影印出版。
1930年,朱启钤发起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名“营造”,一则致敬李诫,二则不唯建筑,“凡彩绘、雕塑、染织、檬漆、铸冶、传值,一切考工之事,皆本社所有之事。凡信仰传说仪文乐歌,一切无形之思想背景,属于民俗学家之事,亦皆本社所应旁搜远绍者”。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加入营造学社,次年,在中央大学建筑系当教授的刘敦桢应邀加盟,自此开启“北梁南刘”时代。他们放弃了大学教职和建筑事务所的优厚回报,将才华与精力投注在一个尚无人问津的研究领域。
19世纪后半叶,东洋、西洋学者陆续渗透到中国各地。1901年,伊东忠太受日本内阁派遣,对紫禁城进行拍摄和测绘,次年开始考察,在山西大同附近找到了云冈石窟,震动中外学界。他的学弟关野贞紧随其后,于1906年开始了中国古建筑考察。
早在1905年,伊东忠太就读到了《营造法式》,却颇为轻视,认为它“不独解释困难,且无科学的组织”。1930年,他在中国营造学社做过一场学术报告,扬言研究中国古建筑“在中国方面,以调查文献为主,日本方面,以研究遗物为主”。
这些言论,对梁思成、林徽因这些刚加入学社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刺激和挑战。1932年4月,学社在北平之外进行的第一次野外调查,就选择了一年前关野贞曾探访过的河北蓟县独乐寺。
驴背上的颠簸
这趟今天开车不足两小时的路程,当年他们颠簸了整整一天。当晚梁思成给北平打回电话:“没有土匪,四个人住店,一宿一毛五。”
站在独乐寺面前,看到扑面而来的山门,“檐出如翼,斗栱雄大”,让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的独乐寺,比《营造法式》颁行早116年,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对于一心想破解“营造天书”的梁思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偷心”“替木”“鸳鸯交首栱”“角柱生起”……书中这些如武功心法般费解的名词,在这座古木建筑中,一一印证。
发现远不止于此。独乐寺观音阁有成千上万个构件,却只有大小6种规格,梁思成由此领悟到中国古建之精髓——“以材为组”,也就是“木材之标准化”。“用现代建筑的术语来说,‘材就是木结构建筑的基本‘模数’。在这种高度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量木构件均可以批量生产、加工,甚至无需在工地进行。”
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代田野调查由此开始。
从1932年到1937年,学社成员共调查县市190余个,实地勘察古建殿堂房舍1823座。他们总是行旅匆匆,只为在战火蔓延的短暂安宁中急起直追,“搜寻证据考据,作有价值的研究探讨,更正外人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在连绵不断的民族危机中,他们试图回答的,是“何谓中国、何谓中国人,何谓中国文化”这一终极命题。
历史却没留给他们太多时间。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与学社成员来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早晚攀登工作,与蝙蝠臭虫为伍,终于确认,这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唐代木构建筑。
7月12日,一行人离开五台山,骑骡子走到代县,看到旧报纸,才知道5天前,“七七”事变爆发了。
流亡西南
“今晉省沦陷已七年,豆村曾为敌寇进攻台怀据点。名刹存亡,已在未知之数。吾人对此唐代木建孤例之惴惧忧惶,又宁能自已。”当梁思成在贫病交加中写下《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时,已是1944年。
7年前,老社长朱启钤决定留下。1941年,他请建筑师张鎛将北京城中轴线建筑逐一测绘下来,历时4年,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绘图600余张——即使城烧光了,凭这些真迹图卷,也能原样再建起来。
梁思成一家则决定南行,此后流亡于西南。在云南昆明,学社成员们再度聚首。1939年秋,梁思成和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一起,开始了西南古建筑考察,前后历时半年,经过云南、四川、陕西、西康共36个县,调查古建筑、悬墓、汉阙、摩崖石刻约730余处。他们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脱了鞋袜站在水盆里,抖动衣裤,不一会儿,水面上就浮了一层跳蚤。白天劳顿,夜晚也不得安宁,听到空袭警报,就要到屋外、甚至城外田野躲避,徘徊月下,直至天明。
1940年8月,同济大学、中研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从昆明迁往南溪县李庄镇。营造学社也随之一同入川。几个月里,李庄的人口从3600人激增到15000人,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抗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物资紧缺,物价飞涨,梁思成每月收到薪金,立刻买米买面,稍有延迟就是一堆废纸。他的体重降到47公斤,开始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林徽因则学会了针线活儿,每天强撑病体,给孩子们缝补那几件小得几乎穿不下的衣服。
1944年,在菜油灯的微光里,梁思成完成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终于达成。
1946年春天,寓居李庄6年的文化人终于等来了北归的时刻。正是在这个小镇里,梁思成忍着颈椎灰质化病的痛苦,穿着厚重的钢背心,用把下巴抵在花瓶口上的姿势,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董作宾,在斗室里不舍昼夜地研究甲骨文,完成了《殷历谱》;陈盘完成了他的《左氏春秋义例辨》等论文;史语所的同仁们还石印了两册学术论文专辑,每一篇都是学术史上的扛鼎之作。
这一年,中国营造学社的历史也落下帷幕。它未完成的使命,分别被梁思成和刘敦桢们带到新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在波折与翻覆中展开中国建筑史的新一页。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