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以其前瞻的视角、犀利的观点在金融市场独树一帜,堪为众多投资者的理财决策引路导航。2010年,金岩石先生受邀担任本刊编委,并于第2期开始,在本刊设立专栏“金眼看市”,与读者共享其在投资理财领域中的真知灼见。
早在2009年4月,为应对金融海啸,20国首脑会议达成协议,这就是化解金融危机大家认同的措施:发钞票。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当资产大幅贬值而负债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时,短期内平衡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就是发钞票。发钞票让负债相对贬值,结果就是形成泡沫。发出来的货币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一旦流入经济体系就基本没有回收的可能,超额发行的货币在没有去向时只能转化为通胀。我们把货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入了水桶,也就是我们的CPI(消费物价指数),流入水桶必然带来恶性通胀。但政府会让货币流进水池子,也就是政府的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铁公基”,然后是奢侈品、股市及楼市。
泡沫破灭时是祸水生成时是财富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学生的就业和再就业,国家长期面临着9%甚至超过10%的失业率,应对这样的失业率就必须驱动经济增长。过去一段时间,投资、出口、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多,GDP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增长中看到的是就业的提升,而增长和就业必须以金融的稳定为前提。现在来看,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现状是:出口这驾马车不工作了,快马变病马;而在内需短期无法被有效拉动的情况下,就主要靠投资这匹马拖着一匹病马跑。
我国的投资中90%来源于政府引导,政府如何引导?只能是靠超额货币发行来驱动。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工作。让更多人在工作之余不受通胀威胁,就必须让有资产的人为社会分担风险。高额货币发行驱动高额增长投资,造就高就业,就相应付出高房价、高股价的代价。我认为资产泡沫在破灭时是祸水,但在生成时是财富。我给大家下一个定义,资产泡沫是基于预期和交易而产生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溢价是金融业以实体经济和货币供给贡献的新财富。如果没有资产泡沫,穷人不但没有就业机会,还要受到通胀威胁。因此,只能选择用高额货币发行驱动增长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我们经常讲日本衰退的10年、15年,但直到今天日本仍是第二大经济体,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现在仍然是世界4大强国之一。日本的奇迹反映出一个事实:在泡沫中崛起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楼市、股市在泡沫中共同成长
我把在场的人分成两组,左边的人5年前买了房子,你们相信房价涨,右边的人等待房价下跌。我说未来5年房价要再翻一番,左边的人会说我好,右边的人就会骂我。右边的人听到谢国忠先生讲5年之内房价至少要跌50%。会说谢国忠好。在同样一个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左边的人看到房价上涨,会说我的房产升值了,看到的是价值,右边的人看到房价上涨,5年前买房子的钱现在买不了个厕所,会说这个是泡沫,早晚要破。这就是立场不同,立场是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左边的人坐在房子里面,右边的人坐在房子外面。
我认为城市的住房均价5年内至少翻一番,这是从通胀算出来的,同时上海的豪宅5年内会超过30万元/平方米。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自己的工资的增长赶不上房价的增长。这就对了!上海的工资买不起上海的房子,北京的工资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伦敦的工资买得起伦敦的房子吗?巴黎的工资买得起巴黎的房子吗?举个例子,2009年8月8日星河湾开盘,当天买房子的人23%上海户口,14%外籍人士,24%浙江人。所以我们看到:人口和货币的流动性,背后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优势,人口大国、货币大国。为什么他们带着钱要来抢上海人的地盘,是因为上海要变成超级都市。我们就应当接受世界金融中心不是上海人的,是属于世界的。
我们对2010年股市基本预测空间保守是2700-4000点,股市再跌到3000点以下的概率会越来越少,3000点已经成为2010年六七月份之前的基本支点。
富贵险中求
在泡沫中崛起,我们必须接受一种生活方式:这个世界就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能为社会承担风险。资产泡沫是寄予预期和交易而形成的流动性溢价,必须看到这种财富的产生不可避免让这个社会两极分化。大家也许会愤愤不平,但我必须告诉大家,两极分化掩盖了化解两极分化的内在机制。当富人在股市、楼市中搏杀追求财富时,同时也为社会在承担风险。当楼市上升时,会有一个群体支撑着高楼价,为社会承担着风险,同时支付高成本,这是化解两极分化的一种方式。
当金融海啸来临时,财富蒸发是富人在受损失。想成为有产者,就必须面对风险。经营风险、富贵险中求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获取投资驱动的财富为目标,拒绝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了一生贫穷。人学会了投资就相当于一个步行的人开始坐上汽车,人学会了举债投资并能经营风险,相当于开车的人坐上了飞机。都说坐飞机太危险,但从常识来看,走路的人和坐飞机的人哪个风险更高?在马路上被无故撞死的人多还是飞机上掉下来的人多?所以人这一生活要活得生动,死要死得精彩。
早在2009年4月,为应对金融海啸,20国首脑会议达成协议,这就是化解金融危机大家认同的措施:发钞票。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当资产大幅贬值而负债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时,短期内平衡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就是发钞票。发钞票让负债相对贬值,结果就是形成泡沫。发出来的货币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一旦流入经济体系就基本没有回收的可能,超额发行的货币在没有去向时只能转化为通胀。我们把货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入了水桶,也就是我们的CPI(消费物价指数),流入水桶必然带来恶性通胀。但政府会让货币流进水池子,也就是政府的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铁公基”,然后是奢侈品、股市及楼市。
泡沫破灭时是祸水生成时是财富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学生的就业和再就业,国家长期面临着9%甚至超过10%的失业率,应对这样的失业率就必须驱动经济增长。过去一段时间,投资、出口、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多,GDP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增长中看到的是就业的提升,而增长和就业必须以金融的稳定为前提。现在来看,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现状是:出口这驾马车不工作了,快马变病马;而在内需短期无法被有效拉动的情况下,就主要靠投资这匹马拖着一匹病马跑。
我国的投资中90%来源于政府引导,政府如何引导?只能是靠超额货币发行来驱动。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工作。让更多人在工作之余不受通胀威胁,就必须让有资产的人为社会分担风险。高额货币发行驱动高额增长投资,造就高就业,就相应付出高房价、高股价的代价。我认为资产泡沫在破灭时是祸水,但在生成时是财富。我给大家下一个定义,资产泡沫是基于预期和交易而产生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溢价是金融业以实体经济和货币供给贡献的新财富。如果没有资产泡沫,穷人不但没有就业机会,还要受到通胀威胁。因此,只能选择用高额货币发行驱动增长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我们经常讲日本衰退的10年、15年,但直到今天日本仍是第二大经济体,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现在仍然是世界4大强国之一。日本的奇迹反映出一个事实:在泡沫中崛起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楼市、股市在泡沫中共同成长
我把在场的人分成两组,左边的人5年前买了房子,你们相信房价涨,右边的人等待房价下跌。我说未来5年房价要再翻一番,左边的人会说我好,右边的人就会骂我。右边的人听到谢国忠先生讲5年之内房价至少要跌50%。会说谢国忠好。在同样一个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左边的人看到房价上涨,会说我的房产升值了,看到的是价值,右边的人看到房价上涨,5年前买房子的钱现在买不了个厕所,会说这个是泡沫,早晚要破。这就是立场不同,立场是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左边的人坐在房子里面,右边的人坐在房子外面。
我认为城市的住房均价5年内至少翻一番,这是从通胀算出来的,同时上海的豪宅5年内会超过30万元/平方米。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自己的工资的增长赶不上房价的增长。这就对了!上海的工资买不起上海的房子,北京的工资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伦敦的工资买得起伦敦的房子吗?巴黎的工资买得起巴黎的房子吗?举个例子,2009年8月8日星河湾开盘,当天买房子的人23%上海户口,14%外籍人士,24%浙江人。所以我们看到:人口和货币的流动性,背后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优势,人口大国、货币大国。为什么他们带着钱要来抢上海人的地盘,是因为上海要变成超级都市。我们就应当接受世界金融中心不是上海人的,是属于世界的。
我们对2010年股市基本预测空间保守是2700-4000点,股市再跌到3000点以下的概率会越来越少,3000点已经成为2010年六七月份之前的基本支点。
富贵险中求
在泡沫中崛起,我们必须接受一种生活方式:这个世界就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能为社会承担风险。资产泡沫是寄予预期和交易而形成的流动性溢价,必须看到这种财富的产生不可避免让这个社会两极分化。大家也许会愤愤不平,但我必须告诉大家,两极分化掩盖了化解两极分化的内在机制。当富人在股市、楼市中搏杀追求财富时,同时也为社会在承担风险。当楼市上升时,会有一个群体支撑着高楼价,为社会承担着风险,同时支付高成本,这是化解两极分化的一种方式。
当金融海啸来临时,财富蒸发是富人在受损失。想成为有产者,就必须面对风险。经营风险、富贵险中求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获取投资驱动的财富为目标,拒绝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了一生贫穷。人学会了投资就相当于一个步行的人开始坐上汽车,人学会了举债投资并能经营风险,相当于开车的人坐上了飞机。都说坐飞机太危险,但从常识来看,走路的人和坐飞机的人哪个风险更高?在马路上被无故撞死的人多还是飞机上掉下来的人多?所以人这一生活要活得生动,死要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