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创作离不开细节描摹,时说教学也必须重视对细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先请看《最后一课》的一段文字: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这是小主人公弗郎士出乎意料顺利地进入教室后所见的场景。这个场景想必每位老师都不会忽略。因为这正体现出最后一课的可贵。如读细些,你会发现这个场景的一个细微处,尤值得注意。“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为何加“从前”二字,换个角度:现在的镇长,现在的邮递员哪去了,怎么没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现在的镇长是普鲁士人,有的说是法国人但替普鲁士卖命,是走狗。谈到这里,小说的背景也就不言而喻了:法国的地盘被普鲁士侵占了,小主人公所在的镇成为普鲁士侵略者的天下,停学法语改上德语也就是必然了。这样,就不难理解在最后一课中人们所表现出的不寻常气氛,毕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上自己祖国的语言课。最后一次呀,对爱国的人们来说,岂不心酸,岂不激动,岂能不珍惜?文章的背景和主题在这一细微处上显露无遗,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细微处对小说的教学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样才能在这些细微处挖掘出新意呢?笔者以为首先应有“从细微处着手”的意识,再辅之以“求新”、“求异”思维。
1.从细微处着手。这是由小说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一部成功的小说,都是由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组成的,这些细节能够准确而细腻地表现出社会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些细微处虽只是“细胞”或“一枝一叶”,但其地位、作用不可低估,可以说,没有这些典型的“细微处”,就没有文学作品。鲁迅先生说得好:“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虽然他是指长篇、短篇小说的功能而言,但借来比喻细节的作用也很妥帖。因此,抓住了小说的细节,远胜过那些洋洋大观的概念化的表述。
如《守财奴》中正当欧也妮母女欣赏查理留下的梳妆匣时,葛朗台闯进屋的情景: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是一组绝好的电影镜头。“瞪着金子的眼光”,这是从葛朗台太太的角度看到的一对闪着攫取猎物凶光的眼睛的特写;伴随着“救救我们”的一声大叫,肯定是葛朗台太太那张极端恐怖的脸的特写;老头子“一纵”、“扑上”,则又是一个由近景推成的以双手抓梳妆匣的特写。“纵”、“扑”是猛兽(如狮、虎、豹、狼等)扑食弱小动物的动作,作者以之状写已经“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守财奴的敏捷、迅猛,看似与年岁不符,实则和本性贴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纵”不“扑”怎么成其为葛朗台?“纵”、“扑”的细节,既形象展现了葛朗台饿虎扑食、秃鹫擒鸡般攫取金钱的丑态,带有动态的夸张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思想本质,体现了动机的真实性。
2.求新。即从寻常处看出不寻常。如《孔乙己》,作品对主人公最初的介绍便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惟一”表明了孔乙己的“与众不同”,而一“站”一“穿”却揭示了他的本质特征:穷酸——站着喝酒表明他“穷”,穿长衫则表明他“酸”。他的“穷”导致了他的“酸”,他的“酸”更加剧了他的“穷”,正因“又穷又酸”他才是“惟一的人”。这是白描中的一个细节,可见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传神。
另外,人们习惯于把文中“好喝懒做”的叙述作为作者批评孔乙己的口实,从而借此评价主人公,但忽略了一个叙述细节:“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只是听说而已。作者在文中实际要表达的是:孔乙己有着与世俗评价不同的“从不拖欠”的“好”品行:这一方面是为后文叙事作铺垫,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对孔乙己的肯定与喜爱。
因此,只要我们有“求新”意识,重视细节,并选其一二做深入细致的剖析,就一定能让学生领略到小说作为语言艺术的佳妙。
3.求异。即换角度思索,非标新立异,只求不落俗套。如《项链》一课,笔者另辟蹊径,把注意力投在玛蒂尔德的丈夫身上,特别定格在舞会这个细节场景上。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那时候,这三个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
这是玛蒂尔德在舞会获得极大成功时交代的话,意味深长,值得推敲。如果说她的丈夫累了而早些休息,不合情理,难道他的体力不如他妻子,难道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就不兴奋?原因只有一个:他被冷落。假想一个舞会没有人理你,你只是一个旁观者,来参与的心岂能不冷,与其坐在那里,倒真不如离去或睡觉,而此时部长大人和机要人员却舞兴正浓,为什么同为男性,却有冷热之别呢?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是个论出身、论地位、论金钱的社会,路瓦栽先生只是一个小书记员,既没钱也没地位,理所当然被冷落。有人会问:那路瓦栽夫人怎么会大受青睐?原因只有一个:她是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出身不好,可以通过容貌来弥补。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姿色,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取悦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就可以跻身于上流社会,被人赏识,这也正是玛蒂尔德平时生发狂想曲的原因之所在。当然,这些美人充其量不过是有钱人眼里的花瓶、玩物,没有平等可言。
小说之有细节,犹如电影之有特写。电影无特写镜头,不能再现人物的细节活动;小说无细节描写,难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属性。成功的细节描写总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展示给我们。因此,小说教学须重视细节,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长期存在的小说语言艺术分析程式化、肤浅化的弊端。
(作者单位:余姚市高风中学)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这是小主人公弗郎士出乎意料顺利地进入教室后所见的场景。这个场景想必每位老师都不会忽略。因为这正体现出最后一课的可贵。如读细些,你会发现这个场景的一个细微处,尤值得注意。“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为何加“从前”二字,换个角度:现在的镇长,现在的邮递员哪去了,怎么没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现在的镇长是普鲁士人,有的说是法国人但替普鲁士卖命,是走狗。谈到这里,小说的背景也就不言而喻了:法国的地盘被普鲁士侵占了,小主人公所在的镇成为普鲁士侵略者的天下,停学法语改上德语也就是必然了。这样,就不难理解在最后一课中人们所表现出的不寻常气氛,毕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上自己祖国的语言课。最后一次呀,对爱国的人们来说,岂不心酸,岂不激动,岂能不珍惜?文章的背景和主题在这一细微处上显露无遗,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细微处对小说的教学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样才能在这些细微处挖掘出新意呢?笔者以为首先应有“从细微处着手”的意识,再辅之以“求新”、“求异”思维。
1.从细微处着手。这是由小说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一部成功的小说,都是由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组成的,这些细节能够准确而细腻地表现出社会生活本质的某些方面,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些细微处虽只是“细胞”或“一枝一叶”,但其地位、作用不可低估,可以说,没有这些典型的“细微处”,就没有文学作品。鲁迅先生说得好:“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虽然他是指长篇、短篇小说的功能而言,但借来比喻细节的作用也很妥帖。因此,抓住了小说的细节,远胜过那些洋洋大观的概念化的表述。
如《守财奴》中正当欧也妮母女欣赏查理留下的梳妆匣时,葛朗台闯进屋的情景: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是一组绝好的电影镜头。“瞪着金子的眼光”,这是从葛朗台太太的角度看到的一对闪着攫取猎物凶光的眼睛的特写;伴随着“救救我们”的一声大叫,肯定是葛朗台太太那张极端恐怖的脸的特写;老头子“一纵”、“扑上”,则又是一个由近景推成的以双手抓梳妆匣的特写。“纵”、“扑”是猛兽(如狮、虎、豹、狼等)扑食弱小动物的动作,作者以之状写已经“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守财奴的敏捷、迅猛,看似与年岁不符,实则和本性贴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纵”不“扑”怎么成其为葛朗台?“纵”、“扑”的细节,既形象展现了葛朗台饿虎扑食、秃鹫擒鸡般攫取金钱的丑态,带有动态的夸张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思想本质,体现了动机的真实性。
2.求新。即从寻常处看出不寻常。如《孔乙己》,作品对主人公最初的介绍便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惟一”表明了孔乙己的“与众不同”,而一“站”一“穿”却揭示了他的本质特征:穷酸——站着喝酒表明他“穷”,穿长衫则表明他“酸”。他的“穷”导致了他的“酸”,他的“酸”更加剧了他的“穷”,正因“又穷又酸”他才是“惟一的人”。这是白描中的一个细节,可见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传神。
另外,人们习惯于把文中“好喝懒做”的叙述作为作者批评孔乙己的口实,从而借此评价主人公,但忽略了一个叙述细节:“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只是听说而已。作者在文中实际要表达的是:孔乙己有着与世俗评价不同的“从不拖欠”的“好”品行:这一方面是为后文叙事作铺垫,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对孔乙己的肯定与喜爱。
因此,只要我们有“求新”意识,重视细节,并选其一二做深入细致的剖析,就一定能让学生领略到小说作为语言艺术的佳妙。
3.求异。即换角度思索,非标新立异,只求不落俗套。如《项链》一课,笔者另辟蹊径,把注意力投在玛蒂尔德的丈夫身上,特别定格在舞会这个细节场景上。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那时候,这三个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
这是玛蒂尔德在舞会获得极大成功时交代的话,意味深长,值得推敲。如果说她的丈夫累了而早些休息,不合情理,难道他的体力不如他妻子,难道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就不兴奋?原因只有一个:他被冷落。假想一个舞会没有人理你,你只是一个旁观者,来参与的心岂能不冷,与其坐在那里,倒真不如离去或睡觉,而此时部长大人和机要人员却舞兴正浓,为什么同为男性,却有冷热之别呢?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是个论出身、论地位、论金钱的社会,路瓦栽先生只是一个小书记员,既没钱也没地位,理所当然被冷落。有人会问:那路瓦栽夫人怎么会大受青睐?原因只有一个:她是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出身不好,可以通过容貌来弥补。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姿色,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取悦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就可以跻身于上流社会,被人赏识,这也正是玛蒂尔德平时生发狂想曲的原因之所在。当然,这些美人充其量不过是有钱人眼里的花瓶、玩物,没有平等可言。
小说之有细节,犹如电影之有特写。电影无特写镜头,不能再现人物的细节活动;小说无细节描写,难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属性。成功的细节描写总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展示给我们。因此,小说教学须重视细节,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长期存在的小说语言艺术分析程式化、肤浅化的弊端。
(作者单位:余姚市高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