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审计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增强遵企业员工法制观念,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力度,将企业的运行风险降至最低。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怎样对待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以及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对国内企业目前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体系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企业单位 内部审计 问题 策略
一、国内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在设置方面缺少一个十分有效和规范标准,大量中小型企业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许多大型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缺乏有效的操作模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隶属关系和待遇福利等方面受控于所在企业,企业对内部审人员拥有调派权、晋升和奖惩等权力。而企业内被审计的部门也是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的一部分,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利益依附关系,这种利益纠葛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的执法程度,审计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显而知了。
(二)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国内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所凭借的技术还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一是同财务管理技术相比,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所使用的工具十分原始,部分企业在处理审计数据时还缺乏必要的电算化的工具,审计企业内部部门的财务状况,和进行财务分析时仍在使用传统的人工审计流程。二是审计人员在开展清算及盘点时,操作流程存在简单化的倾向、缺乏详细的筹划,采用的审计方法通常是抽样调查法,对没有调查到的库存怎样进行审计监督缺乏制度性规划,造成抽样调查后的结论与真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误差,审计后得出的数据真实性不足,无法为企业决策层制定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三)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原则上是在企业高层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工作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为企业防范风险和争取利益提供保障,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存在利益上的纠葛,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准确恰当的审计结论。部分企业的内部审部门实行同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模式,这对审计的结论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审计工作的流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仍然无法得到监控。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审计工作职能被削弱。
(四)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决定了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而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又决定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从目前企业实际来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也不合理,难以符合现代企业对审计工作人员所要求具有的审计能力和审计技巧;作为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像其他企业管理者那样经常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大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已表现出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审计业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审计质量都大打折扣。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审计工作应依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审计工作应依据国家制定的各项审计法律法规,所以,企业应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提升审计人员的的业务素质和法律观念。同时,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受到各方利益影响。提升审计技术与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使审计工作向信息化方向转化。在开展企业内部审计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组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数据库和审计电子档案,为企业高层开展市场预测与经济分析,制定企业战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
(二)改进审计管理,发挥审计增值职能
第一,企业领导应树立起增值型审计的新型审计理念,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单纯的监督监察和审计结果评价职能进行拓展,增加咨询职能和服务职能,使审计职能得到增值。第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增值的有效途径。认真总结国内国际企业内部审计有效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构建适合于企业实际的内部审计模式,做到同企业其他部门有效合作与互动。第三,扩展企业内部审计范围,发挥审计的增值职能。随着市场竞争是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企业的风险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将审计范围从对财务审计和经营业绩审计拓展到风险管理审计和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效果审计,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第四,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互动的规范框架。这种框架应有助于审计部门获取其他部门的信息;有助于与其他部门就审计问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审计工作改进方案。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流程
首先,建立起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通过审计制度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建立审计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对审计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与效果。其次,做好后续审计工作。有效的后续审计工作能够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纠正和改进,并做出效果评价,同时有利于对改进措施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做出准确分析。后续审计工作还有利于发现未获整改的问题,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再次,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审计考核系统。审计考核包括考核企业内部审计过程是否合法有效,考核审计增值职能的发挥情况。考核系统应体现出公正客观的原则。企业内部审计考核系统的建立可参照企业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安亮.加强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
[2]赵峰松,范晓娟.集团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3]黄福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06)
【作者简介】王静宜(1993-),女,山东潍坊人,本科,北京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王平勇)
关键词:企业单位 内部审计 问题 策略
一、国内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在设置方面缺少一个十分有效和规范标准,大量中小型企业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许多大型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缺乏有效的操作模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隶属关系和待遇福利等方面受控于所在企业,企业对内部审人员拥有调派权、晋升和奖惩等权力。而企业内被审计的部门也是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的一部分,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利益依附关系,这种利益纠葛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的执法程度,审计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显而知了。
(二)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国内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所凭借的技术还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一是同财务管理技术相比,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所使用的工具十分原始,部分企业在处理审计数据时还缺乏必要的电算化的工具,审计企业内部部门的财务状况,和进行财务分析时仍在使用传统的人工审计流程。二是审计人员在开展清算及盘点时,操作流程存在简单化的倾向、缺乏详细的筹划,采用的审计方法通常是抽样调查法,对没有调查到的库存怎样进行审计监督缺乏制度性规划,造成抽样调查后的结论与真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误差,审计后得出的数据真实性不足,无法为企业决策层制定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三)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原则上是在企业高层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工作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为企业防范风险和争取利益提供保障,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存在利益上的纠葛,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准确恰当的审计结论。部分企业的内部审部门实行同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模式,这对审计的结论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审计工作的流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仍然无法得到监控。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审计工作职能被削弱。
(四)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决定了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而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又决定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从目前企业实际来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也不合理,难以符合现代企业对审计工作人员所要求具有的审计能力和审计技巧;作为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像其他企业管理者那样经常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大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已表现出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审计业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审计质量都大打折扣。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审计工作应依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审计工作应依据国家制定的各项审计法律法规,所以,企业应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提升审计人员的的业务素质和法律观念。同时,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受到各方利益影响。提升审计技术与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使审计工作向信息化方向转化。在开展企业内部审计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组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数据库和审计电子档案,为企业高层开展市场预测与经济分析,制定企业战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
(二)改进审计管理,发挥审计增值职能
第一,企业领导应树立起增值型审计的新型审计理念,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单纯的监督监察和审计结果评价职能进行拓展,增加咨询职能和服务职能,使审计职能得到增值。第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增值的有效途径。认真总结国内国际企业内部审计有效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构建适合于企业实际的内部审计模式,做到同企业其他部门有效合作与互动。第三,扩展企业内部审计范围,发挥审计的增值职能。随着市场竞争是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企业的风险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将审计范围从对财务审计和经营业绩审计拓展到风险管理审计和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效果审计,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第四,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互动的规范框架。这种框架应有助于审计部门获取其他部门的信息;有助于与其他部门就审计问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审计工作改进方案。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流程
首先,建立起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通过审计制度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建立审计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对审计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与效果。其次,做好后续审计工作。有效的后续审计工作能够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纠正和改进,并做出效果评价,同时有利于对改进措施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做出准确分析。后续审计工作还有利于发现未获整改的问题,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再次,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审计考核系统。审计考核包括考核企业内部审计过程是否合法有效,考核审计增值职能的发挥情况。考核系统应体现出公正客观的原则。企业内部审计考核系统的建立可参照企业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安亮.加强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
[2]赵峰松,范晓娟.集团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3]黄福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06)
【作者简介】王静宜(1993-),女,山东潍坊人,本科,北京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王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