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房屋工程建设越发频繁,现代建筑正向着规模更大、功能更丰富的方向发展,其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同时对于工程基础施工的地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通常会遇到天然地基强度较差、局部沉降过大、压缩性过大等情况,为保证建筑实体质量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加固。基于此,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不仅仅是单纯的图纸施工工作,也包含了施工工艺的优化等等。简而言之,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与刚度,稳定性与耐久性,以及地面的平整度等参数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要求和使用需求。总的来说,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而施工管理人员就要在其施工过程中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只要加强工程质量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创出一流工程。
一、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现状介绍
就目前情况来说,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强夯方法(源自法国技术)、高压喷射技术(源自日本)、桩地基技术(源自中国20世纪90年代),然而单一的地基处理技术并不能满足当今建筑物对地基的需要,目前多采用多地基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技术进行地基的建设: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与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运用时一般会和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该类技术的实施要点是在填土层处理好碎石的桩体(为了使地基坚固并且与适当的夯实点相连接),后用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破(使碎石进入护土层),使地基形成硬壳层,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
2、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与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
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与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原因主要是单一的碎石桩的承载能力不高,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桩基承载能力的目的,需要CFG桩代替碎石桩为建筑物地基提供所需的承载能力。
3、CFG桩地基处理技术与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
CFG桩地基处理技术与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CFG桩和粉喷桩的固结能力与地基的泥土结合来形成相符合的地基,这两种地基处理技术的结合不但能够充分发挥CFG桩的承载力,也能够因为CFG桩的嵌入而使粉喷桩的约束能力大大增大。
二、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控制原则
众所周知,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都应该遵循防治结合并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坚持预防性控制,并在出现病害时及时修补。而其施工控制工作应分两种:预防性控制和修复性控制。预防性控制工作旨在保护软土地基并减小软土地基质量下降速度,修复性控制工作旨在修复特定的软土地基破坏或损坏区域。及时的预防性控制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损坏的时间。而一旦该施工控制没有做好,则会增加缺陷数量并增大其严重程度,以致在改建时修补费用增加,缩短罩面与改建之间的时间间隔,因而显著增加软土地基寿命周期费用。为了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控制成本,提高软土地基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预防性控制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控制水平。预防性控制措施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承包方针对不同的地况所用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性控制计划应该包括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全过程。总之,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软土地基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以后再来进行修复性的控制工作,虽然也是有效的,但是毕竟就落了下乘,而且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控制方法,只有在其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才是对软土地基施工进行科学控制的根本所在。
建筑地基处理新技术探讨
1、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大致将其分为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顾名思义,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压浆泵与灌浆管,将经过仔细调配的水泥,均匀的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通过直接的填充、渗入、挤密等方法,加大岩石、土颗粒间的密实程度,排出水分、气体,填充孔隙部位。待注浆材料硬化后,将于原有土体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抗渗性、稳定性,降低土体的压缩性,从而实现施工地基的处理、加固,为项目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采用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通过注浆施工,将其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底部,待注浆材料固结后,形成高强度、防渗透的结石体,由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
2、水泥土搅拌技术
粉体喷搅拌法和深层搅拌法是水泥土的浆液搅拌的两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的深度为10米左右),该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地基当中的土和水泥窑通过搅拌机器将其搅拌在一起,在水泥等固化剂的作用下,地基當中的一些软土能够结合成一块,成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加入水泥使其形成一个在底下的连续的坚硬墙体或者是一个个的水泥坚硬土桩,这些物体都有很大的水稳定性。如果在地基中检测的天然水含量低于30%或者高于70%,地下水的pH值检查结果低于4时不适宜使用该技术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使用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以看作是基坑止水的障碍,但是其搅拌能力会受到限制,例如,如果在地基的承载能力超过140kPa的粘土的地基中应用这种技术不会合适,具有较大的应用难度。
3、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夯实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强夯、重锤两种技术。对于地下水位超出0.8 米,饱和度在60 以下的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的处理,可采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其主要是采用大型起重机械,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与地基土的特点,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通过反复的自由下落,不断夯击土体表面,以此密实不良地基的外表层,起到加固的效果。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层地基处理技术中最为常用、经济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械,将吨位较大的夯锤提拉至6m 到30m 左右的高度,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直接冲击地基土体,在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应力的作用下,压缩土体中的间隙,使地基的局部土体出现液化,而作业面的周边区域也将产生裂缝,可将其作为排水沟,去除土体内部的气体、孔隙水,从而重新排列土料,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承载能力。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房屋建筑面临的环境方面和地基处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我们必须打破以往在房屋建筑方面所拥有的地基处理方面的常规性技术格局,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新型的房屋建设的工艺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用新时代房屋建设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新技术——地基计算机模型技术的建立,大大地降低了施工的错误率和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是房屋建筑在地基处理方面的技术性的一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曾晓锋。 浅谈粉喷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09(13)
[2] 刘辉,王正英。 浅谈强夯置换法在地基处理中的施工技术[J]. 科技信息. 2009(04)
[3] 张军。 振冲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大西洋沿海地区沙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4)
[4] 杨凤灵,付进省,张全记,李玉琴。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高层住宅楼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005(S1)
[5] 陈忠岳。 试析土钉墙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09(09)
[6] 曾凡新。 我国常用地基处理技术综述[J]. 化工矿产地质. 2004(04)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不仅仅是单纯的图纸施工工作,也包含了施工工艺的优化等等。简而言之,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与刚度,稳定性与耐久性,以及地面的平整度等参数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要求和使用需求。总的来说,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而施工管理人员就要在其施工过程中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只要加强工程质量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创出一流工程。
一、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现状介绍
就目前情况来说,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强夯方法(源自法国技术)、高压喷射技术(源自日本)、桩地基技术(源自中国20世纪90年代),然而单一的地基处理技术并不能满足当今建筑物对地基的需要,目前多采用多地基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技术进行地基的建设: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与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运用时一般会和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该类技术的实施要点是在填土层处理好碎石的桩体(为了使地基坚固并且与适当的夯实点相连接),后用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破(使碎石进入护土层),使地基形成硬壳层,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
2、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与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
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与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原因主要是单一的碎石桩的承载能力不高,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桩基承载能力的目的,需要CFG桩代替碎石桩为建筑物地基提供所需的承载能力。
3、CFG桩地基处理技术与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
CFG桩地基处理技术与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CFG桩和粉喷桩的固结能力与地基的泥土结合来形成相符合的地基,这两种地基处理技术的结合不但能够充分发挥CFG桩的承载力,也能够因为CFG桩的嵌入而使粉喷桩的约束能力大大增大。
二、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控制原则
众所周知,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都应该遵循防治结合并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坚持预防性控制,并在出现病害时及时修补。而其施工控制工作应分两种:预防性控制和修复性控制。预防性控制工作旨在保护软土地基并减小软土地基质量下降速度,修复性控制工作旨在修复特定的软土地基破坏或损坏区域。及时的预防性控制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损坏的时间。而一旦该施工控制没有做好,则会增加缺陷数量并增大其严重程度,以致在改建时修补费用增加,缩短罩面与改建之间的时间间隔,因而显著增加软土地基寿命周期费用。为了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控制成本,提高软土地基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预防性控制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控制水平。预防性控制措施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承包方针对不同的地况所用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性控制计划应该包括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全过程。总之,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当软土地基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以后再来进行修复性的控制工作,虽然也是有效的,但是毕竟就落了下乘,而且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控制方法,只有在其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才是对软土地基施工进行科学控制的根本所在。
建筑地基处理新技术探讨
1、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大致将其分为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顾名思义,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压浆泵与灌浆管,将经过仔细调配的水泥,均匀的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通过直接的填充、渗入、挤密等方法,加大岩石、土颗粒间的密实程度,排出水分、气体,填充孔隙部位。待注浆材料硬化后,将于原有土体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抗渗性、稳定性,降低土体的压缩性,从而实现施工地基的处理、加固,为项目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采用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通过注浆施工,将其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底部,待注浆材料固结后,形成高强度、防渗透的结石体,由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
2、水泥土搅拌技术
粉体喷搅拌法和深层搅拌法是水泥土的浆液搅拌的两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的深度为10米左右),该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地基当中的土和水泥窑通过搅拌机器将其搅拌在一起,在水泥等固化剂的作用下,地基當中的一些软土能够结合成一块,成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加入水泥使其形成一个在底下的连续的坚硬墙体或者是一个个的水泥坚硬土桩,这些物体都有很大的水稳定性。如果在地基中检测的天然水含量低于30%或者高于70%,地下水的pH值检查结果低于4时不适宜使用该技术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使用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以看作是基坑止水的障碍,但是其搅拌能力会受到限制,例如,如果在地基的承载能力超过140kPa的粘土的地基中应用这种技术不会合适,具有较大的应用难度。
3、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夯实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强夯、重锤两种技术。对于地下水位超出0.8 米,饱和度在60 以下的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的处理,可采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其主要是采用大型起重机械,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与地基土的特点,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通过反复的自由下落,不断夯击土体表面,以此密实不良地基的外表层,起到加固的效果。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层地基处理技术中最为常用、经济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械,将吨位较大的夯锤提拉至6m 到30m 左右的高度,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直接冲击地基土体,在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应力的作用下,压缩土体中的间隙,使地基的局部土体出现液化,而作业面的周边区域也将产生裂缝,可将其作为排水沟,去除土体内部的气体、孔隙水,从而重新排列土料,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承载能力。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房屋建筑面临的环境方面和地基处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我们必须打破以往在房屋建筑方面所拥有的地基处理方面的常规性技术格局,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新型的房屋建设的工艺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用新时代房屋建设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新技术——地基计算机模型技术的建立,大大地降低了施工的错误率和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是房屋建筑在地基处理方面的技术性的一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曾晓锋。 浅谈粉喷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09(13)
[2] 刘辉,王正英。 浅谈强夯置换法在地基处理中的施工技术[J]. 科技信息. 2009(04)
[3] 张军。 振冲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大西洋沿海地区沙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4)
[4] 杨凤灵,付进省,张全记,李玉琴。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高层住宅楼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005(S1)
[5] 陈忠岳。 试析土钉墙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09(09)
[6] 曾凡新。 我国常用地基处理技术综述[J]. 化工矿产地质.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