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iu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指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早就认识到了习惯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对下一代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国古代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三字经》的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性相近”是指人的本性也就是遗传素质是比较接近的;“习相远”是指人的习性也就是后天培养的习惯相差得很远了。说明人与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习惯的不同上。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良好的习惯对青少年学生的成才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道理用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是十分适用和贴切的。要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培养以下几方面的习惯尤其重要。
  
  一、专心听讲的习惯
  
  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可以从三方面人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思考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二、动脑多思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采用的方法有: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要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用数学语言讲出来,然后再想一想,把弄明白的道理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
  
  三、质疑问难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怕提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就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学生。对学有所长的学生,教师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学会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深究的习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四、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还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法有:①培养学生认真正确的看、听、读、说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分析的习惯。在指导审题上,要寻找题中特点,思考计算法则,运用运算定律,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③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作业习惯。即作业书写规范化,作业订正自动化。④培养小学生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自查,用短程目标的管理,推动学生主动自查作业。互查,针对小学生好胜争强的心理,开展学生作业互查活动。
  
  五、参与合作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主要做到两点:①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②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这样逐步培养,就能够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能力。
  
  六、课外学习的习惯
  
  数学课后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能够使他们终身受益。因为,学生具有了良好的习惯,就能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而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坏习惯构成不良的性格品质。好习惯是一笔财富,也正因为这样,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据此我们也基本可以认为,良好的习惯也对孩子未来的命运有重大影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仍然应该注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慣的培养,让我们老师从数学教学的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让数学学习中的好习惯使学生受用终生,就一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中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学生化学科学的知识能力、思想水平等方面着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化学能力 素养培养    何谓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养量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身”和“心”两个方面的健康,现在还多了一条就是要适应社会环境,才算真正的健康。中学生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笔者将发表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现实表明,现代的青少年发育年龄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提前,即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提前,表现在:女生12岁就有初潮,男生在13岁前就有初次遗精的现象;中学生的身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进入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开放的年代,难免有许多不良的风气和错误的思潮侵蚀着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当前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让一些自治能力不强的学生沉浸其中,迷途难返。从而造成一些不良风气渗透入校园这个圣洁之地,跟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小的障碍。因此,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德育教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那在现今环境下,该如何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党务工作人员组织架构不成熟、党员考察培养期短、转正困难、流动性大等特殊问题。而高职院校党务工作人员组织架构的改进、学生党员培养时间的提前,实践教育、党员流动性管理的加强及已有传统机制的强化等措施能有效加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 措施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在校学生党
数学学习中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概念。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2、学生自学能力差: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找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理解教材中所叙述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究竟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无自觉性。  3、
初中课改在我市实施近七年了,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还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只从初中语文略读课方面做点粗浅的分析,以引起同仁重视。   不能令人满意,不是教材问题,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教师的教法问题。人教版教材明确分为“精读课”和“略读课”两大类(93年前叫“讲读课”、“自读课”;93年至2002年叫“教读课”、“课内自读课”、和“课外自读课”),“精读课”是在“三维目标”的前提下重在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
为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新题型——数学应用题成为每年数学高考的一道“大菜”,从简单的贺卡分配问题到复杂的价格问题、人口耕地粮食问题、全程运输成本问题、污水处理的质量分析问题、带钢冷轧减薄问题、西红柿的种植与成本问题等,每年都会有新的突破,试题在“稳定,调整,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应用题的考查力度。解答应用题既有方法上的综合性,又有能力上的灵活性要求,需要考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分析。综观对高考
村小校园文化是村小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村小校园的知识、思想、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环境、建筑等,狭义的村小校园文化指校园内的精神财富,即校园的知识、思想、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    一、村小校园文化的特性    1 村小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村小校园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稳定区域。村小校园活动也主要局限于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两个大的活动内容,校园文化的主体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活动的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情感意识,创设平等、和谐、尊重、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使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享受理解,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交互中,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得到自我实现。    一、树立情感意识,
在我们欢庆“普九”成果,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绝对不可以无视农村普通高中普遍存在的“暗流”——对物理、化学、生物学学科的畏惧心理,以致在情感上对理、化、生,特别是生物学学科所产生的排斥,使学生谈“理综而色变”,敬而远之,直接导致了文理分科时比例出现1:1的反常现象,令农村高中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上面临着严峻的思考与挑战。    1、背景:尴尬的现实    1.1 升学观:“三大学科论”  九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