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在澳洲:像考拉一样悬挂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聚全身力量从腿部到腰部,到躯干到手臂,最后集中在指尖,紧紧抓住攀爬点。在岩石上时而辗转腾挪,时而奋力一跃,柔韧与力量在举手投足间交融为一体。
  身为灵长类的一员,攀爬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远古时代的人们,为了迁移、采摘、狩猎、避险,在树林与岩石之间爬上爬下。
  
  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类攀爬的机会越来越少。除了一些特殊职业需要攀爬,大部分的人开始对这项活动感到陌生。
  二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一段长时间的相对和平年代,登山运动兴起。有些山被开发过,有步道,徒步往上即可;有些荒山野岭尚未被开发,需要手脚并用地爬行;还有些岩石峭壁则毫无踏足之处,只能通过全程攀爬的方式登上去。
  最后一种方式,难度最大,最危险,但也最具挑战性,完成它需要克服心理恐惧,通过长期训练掌握技巧,并能合理使用工具。后来这项运动慢慢从登山运动中脱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种叫作“攀岩”(Rock Climbing)的极限运动。
  按照地点来划分的话,攀岩可分为两种。一种叫自然岩壁攀登,指的是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岩壁(经过部分人工开发与清理)。这种最古老、最传统的攀岩,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岩壁角度和石质多样性也给攀登过程带来了变化多样的乐趣。但野外场对于玩家的要求非常高,交通不便,时间与金钱的成本也高,岩石存在风化脆化的风险,所以危险系数也高,并不是一个适合初学者的活动。
  另一种则是老少咸宜的人工岩壁攀登。在室外或者室内的人造攀岩墙上进行攀登,对于玩家来说省时省力,且不同攀岩道的难度划分清晰,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人工岩壁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入门攀岩的第一步便是克服高空恐惧,这是开展运动最为基础的一步。在安全绳索的保护下,全身贯注于攀爬点的攻克。遇到瓶颈,则继续锻炼肌肉力量,提升身体柔韧度,以及减轻体重来寻求突破。这是个需要持续投入、保持高度专注的过程,当然进步也显而易见。当玩家倾其所有,在忍耐肌肉的酸痛,克服坠落的恐惧,最终突破自身极限,完成既定目标时,攀岩带给人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众多痴迷的玩家直言:只有在攀登时才感到自己“活着”。
  在城市中,追求衣食住行之外更高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攀岩要求的核心肌肉力与保持良好身材的潜在要求,也与人们追求的“健康健美”相吻合。于是乎,攀岩成为了这个群体的新宠儿。

冒险家的户外乐园


  
  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竞技攀岩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中国攀岩项目起步晚,城市中的岩馆也较少,近年处在一个跃进式追赶的阶段,未来潜力很大。传统攀岩强国,主要指的是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国。
  澳大利亚在攀岩强国里属于一个特殊的国家。它并不属于最先发展攀岩的国家(如俄罗斯、法国、英国),也不是具有亚洲人种优势(体重轻,肥胖率低)的国家,而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良好的极限运动氛围,成为了全世界攀岩玩家所钦慕的地方。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拥有长度超过2.5万公里的海岸線。境内地形较为平缓,平均海拔仅300米。历经千百万年来的风浪冲蚀,澳大利亚的海边石滩形成了无数“抓取点多、高度适宜攀岩”的岩块。
  位于维多利亚州的阿拉佩尔山(Mt Arapiles),是澳大利亚境内最有人气的攀登地。相对不大的岩块上有超过2000条攀爬线路,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
  处于同地的格兰屏和布法罗山,则以广阔的攀爬面积著称。格兰屏的岩石五彩斑斓,有灰色砂岩,也有橙色和红色石英岩,伸展长约100公里,宽约45公里,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布法罗山海拔1500米的花岗石高原则是“勇敢者乐园”,陡峭的崖壁带给玩家极高的挑战。在这里,攀登者可以一览广阔的维多利亚丛林,以及神秘的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的全景。
  新南威尔士州也有两个久负盛名的攀登点—冒险圣地“垂直点”(Point Perpendicular)与拥有巨大砂岩高原的蓝山(Blue Mountains)。
  光听名字就可想象,征服“垂直点”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其高耸的悬崖,玩家需要先从路面通过绳索降落到悬崖底的起点,然后一步步通过螺栓固定处的引绳来进行攀登。这是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攀登点。
  蓝山的砂岩,是河水与溪流共同侵蚀的结果。从钻石瀑布到回声峰顶,岩面的攀点很多。在春季或秋季适宜的温度与微风下,玩家可以展开想象力,在同一线路做出不同的尝试。
  蓝山是附近的悉尼攀登者最爱的地点之一。而首都堪培拉的居民,最为钟情的地点则是博伦巴。博伦巴山峦起伏,岩体主要由大量的花岗岩板组成。花岗岩耐蚀,所以博伦巴的线路较为固定,在无数玩家前赴后继的开发下,博伦巴数百条长度与难度各异的攀爬线路,成为了不少堪培拉地区玩家的教科书般的“新手村”与“晋级场”。
  
  说到澳大利亚的沿海攀登点,就不得不提到菲欣纳半岛了。悠闲与美丽的科尔斯湾,人烟稀少,却保有众多攀登者试图征服的圣地:金砖、白水墙、蓝石湾。虽然这里的红色花岗岩质量参差不齐,大大增加了完成线路的难度,但壮阔无比的海景与悠闲海滩,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攀登者前来朝圣。

老少咸宜的岩馆


  说完室外攀岩,来说说澳大利亚的室内攀岩。澳大利亚的各大城市都有岩馆,但悉尼和墨尔本的岩馆数量最多,规模也最大。   先说说悉尼最大的岩馆,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岩馆—悉尼室内攀爬健身房。仅攀岩墙的面积就有3700平方米,即便在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这个面积也是惊人的。攀岩中心的其他硬件设施也很完善,用餐区、淋浴间、走绳区……另外,这里还为学生提供了攀岩课程以及假期的攀岩夏令营活动。
  悉尼最大的抱石馆,也是南半球最大的抱石馆,则非“勿怒”抱石健身中心莫属了。占地达到1000平方米,巨大的抱石拱、锥曲拱、悬浮板,会让第一次来到馆内的人看花眼。在这样的岩馆里,你可以待上一天都不腻,当然你的肌肉可能会爆掉。
  9度(9 Degrees)也值得一提,它是一个位于亚历山大港的抱石岩馆,共有140条不同难度的线路。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绳索和吊带,你不需要找攀岩伙伴来帮助你,只需带一双鞋即可入室攀登。你问掉下来怎么办?那就掉下来吧,因为下面是厚厚的软垫,摔不痛的,甚至还很舒服。
  Cliffhanger攀岩健身房则是由于它的高度,闻名澳洲。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岩馆,拥有12个高达20米的攀岩墙,是南半球最高的室内攀岩中心。由于太高,在这里你必须学会使用绳索。
  攀夹乐园(Clip’N Climb)可能是最独特的一个室内岩馆了,内部多彩有趣的设施打破了传统岩馆严肃、专业的固有印象。这家起源于新西兰的岩馆,2013年在墨尔本开业,其中“天堂阶梯”“黑暗塔楼”“俄罗斯方块”“飞跃的信仰”等攀爬墙,具有相当高的娱乐性与观赏性,难度也对新手与儿童十分友好,是一个老少咸宜的攀爬乐园。

不可错过的爬桥


  在澳大利亚,如果你实在无法攀岩,但又想感受攀爬的乐趣,还有一项活动可以满足你,那就是爬桥—悉尼的海港大桥和布里斯班的故事桥。
  
  《孤獨的星球》一书将攀爬海港大桥评为“世界上十大最令人激动的体验”之一。该项目始于1998年,每天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其中不乏欧洲皇室人员、著名运动员、影星和各界名流。
  海港大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连接了悉尼的商业中心区和北岸。它建于1932年,总长1149米,宽度139米,最高50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拱桥,因其硬朗的外表和流畅的曲线,被人们称为“大衣架”。
  穿上蓝灰色的爬楼专用衣(防止因桥上反光而干扰交通),系上与桥相连的安全带,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准备(心理测试、酒精测试、安全检查等)后,就可以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攀登平均花费2个小时,在桥上可以将悉尼的碧海蓝天白云、城市的摩天大厦以及川流不息的车辆,尽收眼底。
  布里斯班河上共有15座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故事桥(Story Bridge),也是唯一允许爬的桥。桥的设计者名叫“Story”,后来便以此命名。其实,它并没有什么故事。
  故事桥是澳大利亚第二个开放的可供攀爬的大桥,指挥员会带你攀登上距离河面80米高的故事桥,全程约两个半小时。
  登上最高处,低头看着桥下熙来攘往的车阵(每天7万辆次),抬头浏览市区全景以及环绕的山峦,360度无死角的景观令人屏息凝神。不同时段攀登,可以领略清晨、上午、下午、黄昏的景观变化,体验这个城市独特的美。
其他文献
《神奇女侠》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当然少不了女主角盖尔·加朵的功劳。银幕上,她英气与美艳兼具的女侠造型男女通吃,她用超高的颜值碾压一切质疑和妒忌。密集的炮火、激烈的肉搏……穿越一切混乱后,她仍能保持发型不亂,此乃真“神奇女侠”也。
今年6月,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2亿多海外工人养活着他们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8亿家人,有100个国家每年收到1亿美元以上的汇款,印度、中国、菲律宾是海外汇款流入最多的三个国家。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像尼泊尔这样高度依赖海外汇款。2016年,尼泊尔海外汇款总额为62.76亿美元,占该国GDP的比重高达32%,为全球最高,海外汇款也对该国的经济和社会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13%的
自2015年11月缅甸大选,由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以来,谁将成为下一任缅甸总统成为了热门话题,由于缅甸宪法的限制,加上缅甸军方的强烈反对,昂山素季本人几乎注定无望出任总统。而究竟谁将成为缅甸新总统,目前没有任何人知道答案。  不过,舆论在关注新总统人选的同时,普遍忽视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政府成立后,谁来掌控军方力量。军队不听总统的话  众所周知,此前的缅甸总统或说政府一直是
目前,以色列境内约有3.7万名非法移民和寻求庇护者,他们不确定自己还能在这个国家待多久。以色列政府希望非法移民离开以色列,但其原本的驱逐计划却被法院驳回。4月初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与联合国达成非洲难民安置协议,招致国内强烈反对,几个小时后,内塔尼亚胡取消了该项协议。  在特拉维夫南部的一间狭小公寓中,有三个房间和一个卫生间,桌上有一部收音机正在播放美国流行音乐。一名尼日利亚女子正在厨房里搅
7月30日,有“日本第二首相”之称的东京都知事选举落下帷幕,小池百合子重挫安倍晋三所属的执政联盟,以高达44.5%的得票率成功当选,成为东京历史上首位女知事。  小池百合子1992年涉足政坛,在小泉纯一郎当政时代就任环境大臣,2007年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防务大臣,9次当选国会议员。当然,助她成就东京政坛一把手的,还离不开她曾经的一个身份——女主播。“化浓妆的老女人”  日本人称东京都知事职位象征“东
蔡运磊  近日,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把欧洲超级工厂设在德国柏林。这次直接进军“汽车王国”德国,意义不言而喻。在一些德国人看来,特斯拉单枪匹马杀入德国,“踢场子”的意味更浓。但匪夷所思的是,德国政府居然表示,如果歐盟同意,德国将给特斯拉工厂提供3亿欧元的补贴。  事出必有因。特斯拉进入德国,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首先,鉴于世贸组织已为美国征收欧盟汽车高关税开了“绿灯”,此时德国看似“引狼入室”,实
泰国给人的印象总是热烈又神秘的。  一提起泰国,有人会想到肃穆辉煌的寺庙,有人会想到闪烁着斑斓色彩的表演场,还有人会想到身着传统服饰、热情道一声“萨瓦迪卡”的泰国美女。而我,总是会带着些心理阴影,想起它闻名世界的惊悚片和那些带着神秘色彩的传说。“养小鬼”    笼罩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下,泰国流传着无数神鬼怪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泰国朋友讲起的曾轰动一时的“养小鬼”案。  几年前,泰国警方在某个寺庙
说起马尔代夫,一般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水清沙白的度假天堂形象。但在刚过去的一个月里,这个印度洋上如世外桃源般的微型岛国因政治危机让无数游客望而却步。马尔代夫有多微型呢?它是亚洲最小的国家,国土面积298平方公里,和北京市丰台区差不多大小。  所以当2月5日马尔代夫总统阿卜杜拉·亚明宣布马尔代夫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时,有网友戏称“这感觉就像是宣布全市进入紧急状态”。三任总统窝里斗  马尔代夫虽小,但政治
正如烹饪节目《地狱厨房》所展示的那样,典型美式高级餐厅的后厨通常有一个非常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洗碗工,则是这一等级制度中最低级的工种。这些勤劳工作的男人和女人,通常是移民,即使拿着最低的小时工资,做着最累的活儿,他们也少有埋怨。  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一位名叫阿里·索纳克(Ali Sonko)的洗碗工最近却上演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励志故事:他被餐厅的老板兼主厨雷纳·雷哲毕连升好几级提升为了餐厅的合伙人。
相信看过最新电影《金刚:骷髅岛》的观众都会对女主角布丽·拉尔森印象深刻,觉得她美却又说不出她美在哪里。正是这种不能言说的美,讓她在去年凭借独立电影《房间》,从一位籍籍无名的18线小明星一跃成为奥斯卡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