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趋势与大财富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软饭”的男人
  鄙视西方那一套
  住到城里去!
  我,不想飘了
  在网上买卖一切
  年轻人更渴望长寿
  
  经济学家不如出租车司机。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席勒曾讲过一个故事:在次贷危机爆发前两年,一位出租司机指着车窗外无处不在的建筑工地告诉他,到处都在盖房子,市场供应过剩,迟早会有大灾难。而此时,却鲜有经济学家感知到危机的来临。为什么经济学家还不如普通民众?是因为他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生活中出现的小趋势。
  还以国内房产市场来说,当房价泡沫破裂后,专家口中的“刚需”似乎一夜间消失了。但如果观察到近几年年轻人购房主要是靠父母的资助而与个人收入几乎无关时,就能理解这种现象了。老一辈人的积蓄和收入主导着近年来房产的走势,很多专家根本就没意识到这种小趋势的威力。
  小趋势是被主流的媒体和精英的声音所忽略的一些趋势,抓住这些小趋势就有可能掌握巨大的财富。比如现代人饮食结构的调整带动粗粮馆的兴起、精英“剩女”的大量涌现造成精装小户型公寓的热销,等等。如今,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触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在这巨大变革下又有哪些小趋势在涌动?孕育着怎样的商机呢?把目光投向身边的生活吧。
  
  “吃软饭”的男人
  
  这个男人是“吃软饭”的——如果在几年前,说这话的人可能带着鄙夷和不屑的神情,而如今,恐怕语音中更多透露出艳羡甚至醋意。是这样的!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已经遇到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优秀男士拜倒在“镶着金边的石榴裙”下。
  
  《钱经》杂志和搜狐理财频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9%的男士在选择配偶时明确希望对方的收入要比自己多,高于回答“不希望”的16%的比例;另有14%的男士把“另一半的家庭条件好”作为择偶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认为这条不重要的则不到14%。这个结果很令我们吃惊,那些认为挣钱养家是自己的职责,极力维护 “收入上主导地位”的男人日渐式微,“吃软饭”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有些年轻男士早就为这个目标而积极谋划。
  在这方面,明星首先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比如王菲和李亚鹏。当然,真正能够引导出一种小趋势还要靠身边的饮食男女。在2007年的一部热播青春偶像剧《奋斗》中,向南最终选择了杨晓芸而离开了遥遥,这一情节被众多网民认为不可理解,杨晓芸的那一跪和几滴眼泪怎么可能比得上名车豪宅呢?笔者也从身边的朋友处听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帅男携女友回家,其母看后私下问儿:“此女相貌粗陋、性格顽劣,儿何故选之?”帅男答曰:“盖因其家有三套房也。”
  呜呼!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和收入的提高当然是首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商务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在一些领域,比如娱乐、公关、传媒,女性的优势本就明显。而在传统上由男性把守的行业中,比如IT、金融,女性也大有分庭抗礼之势。女性天生都注重家庭,但伴着事业的发展,压力逐渐加大,无暇顾及家庭的她们更需要在老实本分、贤淑温柔的男人身上找到安全感,而并不十分顾及对方的收入,这为“吃软饭”的男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个巴掌拍不响,从男性角度而言,择偶时多考虑对方的物质条件,而不是相貌和年龄,也是一种理性的做法。都市生活成本的加大以及愈发浮躁和功利的氛围让男人的焦虑感与日俱增,疲惫不堪的男人们也想卸下身上的重担,在理性与浪漫之间,毫不迟疑的选择了前者。
  有女感叹:现在的男人真现实,比女人还现实。可是,在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里不现实点行吗?就拿房子来说,仅仅靠男人独自打拼,有几人能在毕业后十年内买得起房子,一旦买了房子又要面临父母养老、抚养子女的经济压力。而如果找了个“富家女”,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在中国,个体财富差距的急速拉大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那时作为社会中坚的中年人有的分享到了财富,有的则被财富冷落。他们的子女,也就是“80后”一代,从小就成长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待到他们长大成人,与同龄人的竞争起点更不公平。用一本书的书名《与上一代人的战斗》来形容当下年轻人的状态很是恰当,既然如此,他们在婚姻上做出更加现实的选择又有什么可以鄙夷的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古代故事,年轻后生中了举人、考上状元后,会被官员招为乘龙快婿。尽管时代在变迁,但这种有目的性的婚姻安排并未消失,因为其对维护社会结构的均衡是有积极意义的。从“男才女貌”到“男财女貌”再到“女财男貌”、“女财男才”,吃软饭的男人已经得到了舆论的宽容。更何况“吃软饭”的男人并不意味着是胸无大志、懦弱无能之辈,他们也或许是不愿意被眼前的房子、车子、票子这些世俗的问题所困扰和牵绊,而更关注于长远伟大的目标。从这点来说,此小趋势的形成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中,性别角色又有几人在意呢?中性化色彩不是大行其道吗?既然如此,又何必让男性和女性都固守“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呢?当性与婚姻、爱情与生活已经完全割裂开后,俊雅、年轻的大男孩挽着中年妇女走在一起将会见怪不怪。只是当这个大男孩是你的熟人时,你可不要冒失地问候他身边女性“阿姨好”,因为她很可能是你的嫂子或弟媳。
  为迎合这一小趋势,有很多商机可以挖掘。比如男子美容业和保健业的方兴未艾,是为了让男人更好的得到富家女和精英女的宠幸,针对于男人的家务培训或者从男性购物习惯出发来设计的超市,都有可能蓬勃兴起。
  
  鄙视西方那一套
  
  当一个西装革履、讲一句话要蹦出三个英文单词的人在众人面前大谈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听众当中肯定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个跳梁小丑,而不是什么成功人士。这反映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小趋势——鄙视西方那一套。
  
  西方的那一套是指什么?下一个定义或圈定一个范围很难,也没有意义。我们不妨列举出身边常见的西方元素,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好莱坞电影、西装领带、牛仔裤、咖啡屋、酒吧、开车上班、用PPT演讲、起英文名字等等。总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西方的事物已经介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甚至处世哲学。而如今,有一小撮人对西方的事物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抵制,而且这个群体有扩大的趋势。
  他们不喝碳酸饮料也不冲咖啡,而是喝茶饮料或泡茶;他们对好莱坞影片的一些恶俗套路嗤之以鼻,更是对“洋垃圾快餐”深恶痛绝;他们讨厌西装领带的束缚,希望自己的女友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能穿着合体的旗袍而不是露腚的牛仔裤;他们觉得泡吧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家和老人聊聊家常;他们认为发英文的电子邮件太无聊了,最酷的是用毛笔写一段精彩的文言文⋯⋯
  千万不要以为上述这些行为和看法是属于那些老学究的,恰恰相反,在“80后”甚至“90后”中,鄙视西方那一套的群众基础相当雄厚,也说明这一小趋势中潜伏的巨大能量。当然,这些年轻人鄙视西方那一套不是说完全拒绝西方的东西——毕竟工作中的办公软件离不开微软的office,而是在可替代的产品中更青睐于选择具有传统东方元素的。并且,他们最讨厌的是带有西方优越感的行为举止。如果非得给这个群体做一个临摹,那么想一想他们的天敌—“假洋鬼子”的样子,就知道了。
  很难用数据来统计这个小趋势,不过如果仔细观察身边发生的一些变化,就能清楚这一小趋势已然形成并有逐步扩大之势。在中国的有些地方,可口可乐卖得并不比王老吉好;以面条和粥为主导的中式连锁快餐丝毫不逊于麦当劳、肯德基,而且他们的优势绝不是价格低廉;2008年国产电影的口碑的票房都超过了好莱坞大片,口碑最好的引入大片是《功夫熊猫》,但其中充满了中国元素!如果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华人,在演讲时非得用英文并请秘书翻译,则会在一片“国骂”声中被轰下台,笔者亲眼见过这一幕!
  为什么在对外开放大潮中长大的这一代人,反倒没有什么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鄙视西方那一套呢?
  物极必反。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与西方的巨大差距,让当时的年轻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非常的崇拜。而如今,中国已经完全地融入世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地球成了一个村,出趟国是稀松平常的事,懂英语的更是比比皆是。西方已经没有任何神秘性可言,哪还有崇拜一说。
  或许是由于曾经的民族自卑心理的作用,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制度的认知要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由最初的迷信、学习到现在冷静地看待,其间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我们看到了自由市场的漏洞;从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四处惹起事端,我们看到了民主政治中伪善的一面;从西方媒体对中国一些事件的歪曲报道,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侵略性。种种事情,让一些年轻人看透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本质,所以那些还带有西方优越感的言语行为,必然令他们反感。
  需要澄清的是,鄙视西方那一套绝不是清政府时期的“闭关锁国”思想,也不是有些媒体所宣称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相反,这是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西方的林林种种。这些年轻人并不排斥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认同和自信正在回归。所以,这种小趋势的出现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倒退。
  那么,这种小趋势中孕育着怎样的商机呢?从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鸡汤”中,可以窥到些门道,就是借助于源自西方的营销手段和媒介技术来挖掘中国的传统元素。不过,那种生硬的在产品、服务中塞入中国元素的做法也不会屡试不爽。也许接下来,更大的市场来自于怎样迎合和引导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生活哲学的回归。只有大智慧,才能抓住这一小趋势。
  
  住到城里去!
  
  一号线、二号线、五号线、十号线、十三号线、八通线、四号线——如果你能完全搞明白北京的地铁网络,恭喜你!你一定是个高智商的、博闻强记之人。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城市交通也是越来越发达,并将触角伸到更远的郊区。但尽管如此,我们却看到这样一种趋势:无论如何要住到城里去!
  
  《钱经》与搜狐理财频道做的一项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趋势,在问及“如果你能在市区里买一套50平米的小房子,在郊区买一套120平米的大房子,会选择哪个”时,有65%的人选择在市区买小房子,只有28%选择在郊区买大房子。
  我们知道,50平米对于夫妻二人世界还算勉强接受,对于三口之家就很显拥挤,如果再加上老人,就根本挤不下了。至少在前几年,人们更愿意选择在市区的边缘买房,以北京为例,天通苑、回龙观、通州的一些大社区的出现就说明这点。但现在,却有更多的人渴望返回城市。
  这是什么原因?
  交通依然是首要的因素。尽管交通越来越发达和便利,但是,乘坐交通工具的舒适感在降低,无论你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开私家车。还以北京地铁为例,一号线和五号线始终人满为患,即使不在上班高峰期也是如此。而像八通线在几年前并不拥挤,可随着在通州买房的人越来越多,挤上八通线带着一身臭汗赶到单位,绝对是个体力活。乘坐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上下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上班高峰时期整个北京几乎成了一个停车场,对于赶时间打卡上班或者劳累了一天想尽快回家的人来说,这真是一场煎熬。而且私家车的养车成本依然是居高不下,有人算过一笔账,每天开车上下班花费的金钱和精力,甚至比在单位附近租个小房住的成本还高!
  尽管如北京这些大都市都在下大力气改善公共交通,但如果城市规划的格局不改变,交通拥堵的状况就很难改变。像北京这种“摊大饼”的格局,城市中心聚集着政治、商务、文化的多重功能,一到上班时间,所有人都涌向城市中心,下班后又回到郊区住所。特别是前几年房价涨得太快,大多中产阶层都选择在郊区置业,这更增加了交通的负担。
  除了交通问题外,住到城里去的另一个考虑是寻找在一个城市的归属感。本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就让众多的白领阶层感觉不到安定,如果每天都像个候鸟一样在市中心和郊区间游荡,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路上而没有更深层的触摸这个城市,这种不安定感就更强烈了。
  其实,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也有这样一个过程。比如纽约,随着市中心生活成本的提高,很多人选择了郊区买房、开车上班的生活方式,但当交通成本增加、城市规划格局逐渐改进,人们又纷纷涌回城市,尽管居住质量好象下降了,但生活的舒适度却上升了。中国目前也出现了“住到城里去”的小趋势,而且随着市中心房价的松动,特别是租金价格相比于购房成本的低廉,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市区买房、租房。
  这会触动到怎样的商业嗅觉呢?
  随着更多的人选择在市中心买小房子,就需要得到更专业的空间布局指导,但是有哪个装修公司具备这种服务能力呢?
  此外,有一定经济实力、想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人可能会选择这样一种居住方式:买在郊区周末住、租在城里平时住。顺应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商家也有很多脑筋可以动。
  
  我,不想漂了
  
  “飘一族”曾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族群,它泛指那些为了梦想而来到都市打拼的人,他们没有工作所在地的户口,也在当地缺乏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来争取生存发展空间。关于“飘一族”的“精神文学”在几年前颇为流行,说明此族群的影响力。其实你只要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知道如今这一族群依然庞大,但我们要告诉你的小趋势是,“飘一族”正在衰退。
  
  如果用某都市的非常住人口来统计这个族群的数量,那没有什么说服力也非常无聊。因为“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它的衰退,是一种气质的涣散。就如曾经怀揣梦想的人无奈的说地出:我,不想漂了。
  吴莉准备回老家结婚,而且再也不回北京了。想起当初她辞掉父母为她安排的工作只身来北京闯荡,“是有点冲动,但我不后悔,毕竟现在的男友是在北京认识的,而且不闯出来看看永远不甘心”。吴莉绝不是因为落魄才回家的,她曾经在财经类媒体工作,后来跳到了北京一家商业银行,工作、收入都挺稳定。但她仍然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主要是社会竞争压力太大,当面对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时,她逃离了寄托着最初梦想的大都市。
  在外企工作的于宁去年偷偷考了一次公务员,可惜没考上,今年准备接着考。她在北京已经买了房,月供压力很小,所在的企业没怎么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收入还不错。她之所以一门心思地要考公务员,就是不想“漂”了。“刚来北京的时候,只想着如何生存、如何挣钱,没想过户口这些事。现在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没有户口就只能漂着。”于宁说她很喜欢北京,不会离开,但是那种“身份的焦虑”越来越困扰着她。她早就没有来北京之初的激情、梦想,只想尽快落地生根。
  像吴莉和于宁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厌倦了大都市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不喜欢漂浮不定、无所归依的感觉,更渴望安定、平静的生活。不要以为这种想法只是在“漂”累了的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也大多拒绝“漂”,地方公务员甚至成为名牌大学毕业生首要择业目标,而在几年前,当然是世界500强企业。
  不要把拒绝漂泊简单地归因于年轻人的懦弱,近年来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才是让漂泊者停下脚步的最主要原因。在几年前,伴随着外资的涌入和民营企业的兴起,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年轻人来到大都市满眼看到的都是希望和机会。但近几年,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思维指导下,财富更向政府集中,“土地财政”收入逐渐增加,垄断国企越做越大,民营企业和个人掌握的资源和机会却在减少,而房价飙升让生活成本高高在上。对于“漂一族”来说,无奈和失望的感觉更加强烈。
  “漂一族”之所以当初选择了“漂”,大多是为了摆脱体制的束缚,寻找更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但漂来漂去却发现之前心里所向往的所谓现代企业管理,依然摆脱不了复杂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与在体制内工作有何区别?更何况在体制内还可以得到财务安全的保障,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种安全感显得尤为可贵。
  所以说,“不漂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流动,对于这种小趋势的出现,我们不得不说其实是社会变革的一种倒退。但反过来想,更多的人向体制内回流会不会倒逼行政制度改革的推进,比如户籍制度改革,比如养老保障体系的统一,等等。这样的话,“漂”与“不漂”就没有了一个清晰的界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人们都在寻找自己想象中的安乐窝时,或许就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留给了继续漂泊的人。有时人生际遇如股市潮起潮落,成功永远属于善于管理风险和捕捉机会的追梦人。
  最后,我们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两句经典台词来结束本篇—“体制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地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翅膀太光辉”。
  当“漂一族”渴望结束漂泊状态,寻求“家”的感觉,如何为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提供带有家庭氛围的活动空间和交流场所,存在着很大的商机。
  
  在网上买卖一切
  
  网络购物的体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新鲜,但是,在网上买卖生活中几乎一切用品,则只是一小撮人的行为。而近几年,这个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越来越多人要尝试在网络上买卖一切。这种小趋势的形成根源于拍卖文化的兴起。
  
  据艾瑞咨询和淘宝网发布的《2008年度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去年全年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00亿元,同比增加128.5%。而在购物者中,每月网购至少一次的用户比例达到了41%,有些人甚至网购成瘾。
  更突出的现象是,网上购买的产品五花八门,从书籍、衣物、首饰、家居用品到数码产品、体育用品、汽车、房产,大有把生活用品一网打尽之势。《钱经》联合搜狐理财频道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54%的人经常在网上购物,并买过众多种类的商品,而仅有33%的人只偶尔买自己熟悉的一两种商品。
  网络购物从新鲜、时尚行为突然变成了一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当然与网络购物的优势,比如方便快捷、价格便宜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拍卖文化已经深入一些人的内心。
  所谓的拍卖文化,可以理解为购买商品时更多的是在意它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在买入商品的同时就要想到在其价值锐减前售出(这在网上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在不断的买入卖出的过程中,占有这种商品的价值。
  由聚敛财物的行为向拍卖行为转变,就令网络购物和网上开店成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近两年开店的用户占比超过50%,每年新增网店占比在30%左右。很多人在网络购物的同时也卖出其他商品,在买卖之间占有商品的使用权。这样既不会浪费金钱、也不会让大量的物品占据生活空间,还能够赚取一定的收益,这就是拍卖文化的魅力所在!它支撑了人们可以在网上买卖一切!
  通过网络买卖各类商品成为某些人的生活方式,那么这种小趋势又能带来怎样的商机呢?
  网上开店当然是拍卖文化兴起最直接的产物,但它已经蔚然成风,无需再说。而其他可挖掘的商机还包括:
  1 自己搞一些小发明创造,有时就是在日常用品中糅入一些创意元素,然后放到网上让人们竞价购买;
  2 组建支持网络买卖行为的第三方辅助机构。可以想象,股票市场的流通性是靠各种辅助机构的参与才实现的。包括经纪人、交易者、分析师、评级人员等等。网络买卖也一样,目前对于网络购物的投诉在增多,这就需要你组建网络维权或网上交易评价机构呀!
  3 对于喜爱奢侈品又舍不得花钱的人来说,通过网络买卖短时间内占有奢侈品,既满足了炫耀的欲望,又不会太浪费。在拍卖文化的背景下,普通人大把花钱购买奢侈品成为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搭建出一个安全、专业的平台来吸引这部分客户。
  ……当更多的人将网上买卖商品当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会衍生出巨大的商机,能否抓住这些商机就在于对当前的这个小趋势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年轻人更渴望长寿
  
  每个人都希望长寿,在人们的意识里,老年人会比较在意自己的身体。但现在有一种小趋势越来越明显:就是年轻人更关注健康,甚至比老年人还讲究养生之道。
  
  对于这种小趋势的出现,还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来证实,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现象从侧面来检验。比如在素食主义者中,年轻人是主力军,《解放日报》就报道说在今年春节,上海知名素食馆里人满为患,且以年轻人为主。而另有报道称,过年期间主动去医院体检或就诊的年轻人非常多,而老年人则忌讳“过年上医院”。
  如果你经常逛书店,就知道销量最好的前十名图书中,一定有一本是关于健康的。比如《人体使用手册》、《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无毒一身轻》等等。这些书包装精美、色彩鲜艳,针对的目标读者群就是年轻白领,而且也确实策划得很成功。因为更多的年轻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健康。
  年轻人为什么更渴望健康长寿?看看下面的名单就理解了:傅彪、陈逸飞、陈晓旭、张生瑜(同仁堂前董事长)、杨迈(爱立信前中国总裁)、王均瑶(均瑶集团前董事长)……这个英年早逝的名单可以拉得很长,他们得到了财富和声望,却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
  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关注健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年轻人比老年人的健康更差!有一个广告语是这么说的——“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真是很形象的描述出了当前都市人的健康状况。有媒体报道过在地铁上老人主动给年轻人让座的事,老人是这么说的:“看你脸色惨白、眼窝深陷,是刚熬过通宵吧。年轻人别太累了,我这是要去爬香山,身体比你强,还是你坐吧。”听完这话是啥感觉?是不是有点感动又有点可悲。
  也有人戏言:现在年轻人有的病老年人没有,比如抑郁症、相思病。老年人有的病,年轻人一样都不缺,像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总之,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现在年轻人的健康状况真是每况愈下。所以,有些年轻人更关注健康、更渴望长寿是再正常不过的。
  这种小趋势显然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上文说过的针对年轻人策划有关健康的畅销书就是一例。此外,年轻人工作忙,没有时间经常去医院,那为什么不能像送外卖一样主动的为他们提供上门的医疗服务呢?年轻人肯定不喜欢一些老医院里弥漫着药味的、阴暗的气氛,那为什么不把一些小诊所设计得明亮时尚些呢?年轻人学习能力强,那么完全可以辅导他们自己成为自己的医生,甚至将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家庭化,并通过美观的设计让年轻人更愿意购买。
  与这种小趋势相关的商机真的非常多,但我们还是希望,不要让这个小趋势再扩大了,把它消灭在萌芽中吧。但是,这能实现吗?
  
  结束语
  不知不觉,我们为你列出了六个小趋势,限于篇幅,还有其他的小趋势没有呈现。比如“蓝领工资超越白领”、“用创意点亮生活”、“天涯若比邻(网络社区的兴起)”、“年轻人的怀旧情结”等等。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还会发现更多的小趋势。
  不要忽视这些小趋势,因为其中往往隐藏着商机。经济学家总是大谈市场,市场从哪里来?就来自于身边生活的变化,来自于新需求的出现。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理性人”假设,没有人是理性的,生活也是善变的,与其捧着教科书研究市场,不如多看看身边发生了什么。
  不要忽视这些小趋势,因为他们可能某个时刻演化成一场大变革。就如本文开篇提到的“父母帮子女购房”的小趋势,直接助长了房地产泡沫,最终伤害到经济的长远发展,但却没有经济学家对此给予过关注。所以有时“小”就是一种“大”。
  越来越多的小趋势在我们身边涌现,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的宽容和多元。在经济危机笼罩全球,工作和生活前景都变得有些黯淡的时候,与其唉声叹气、一筹莫展,不如多寻找一些身边出现的小趋势,财富往往更愿意降临到那些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身上。
其他文献
买方和卖方相互之间  就是追求和被追求的关系。  买方用金钱去追求卖方的商品,卖方用商品去追求买方的金钱。  每一桩交易,都既有消费者剩余,也有生产者剩余,是双赢。  对一方不利,交易就无法达成。  买方和卖方就是临时达成合作的伙伴。  讨价还价决定的是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    若干年前,和朋友逛庙会,看到一个消瘦的男人特别大声的推销商品,手足乱舞、声色俱厉。朋友问:“这个人怎么这么凶?”我说:
期刊
20世纪著名钢琴家乔治·波雷曾告诫他的学生:“当今时世,年轻音乐家要有所作为干成一番事业,实在太艰难。你们选择的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一个职业,成功的机会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你要么是特别有天赋,要么是睁着眼睛走错路。”   这位差一年就跻身80后的中国年轻女钢琴家,却以她令人信服的实力而锥出囊中。她就是陈萨,在经历了十几年异乡求学漂泊人生后,如今已经站在了世界乐坛的最前沿,更与郎朗及同门师弟李云迪并称为“
期刊
对于大多数投保人来说,投保行为可以看做对所投保费的套期保值。也就是说,在保单有效期内的任何一天,只要发生保险责任内的任何一项风险,保险公司都要按照保额向保单指定的受益人支付保险金。所以,保险公司就要对所收取的保费进行实际投资,为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一方面要确定所收取的保费数额,同时要决定保费的结构。  买保险的人会参照金融市场情况,对自己投资于保险的最低回报有一个一般的考虑,而并不真正关心保险公司
期刊
“不要把大脑同牛市相混淆”——华尔街一条古老的格言。当市场经过剧烈震荡趋于理性的时候,我们还要时刻提防人投资的陷阱。  人们不断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行为结果往往被单纯的归结于成功与失败。人性投资者更愿意把太多的成功归结于个人的技术而不是运气。变得过于相信自己能力的结果就是无法实现自身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了解自己能力的方式上存在着自我崇拜的偏见与误区
期刊
在进行大的决策的时候我们常常面对这样或那样的诱惑游移不定,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性能最好,买房如是,买车如是,甚至上学或者进修,选择学校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各种顾虑以致于选择之后却后悔不迭,觉得白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东西。  虽然很多人知道这样的道理,“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以抉择,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传统的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下,我们很容易产生越贵
期刊
到今年10月,成本中心1号就17岁了,如果那时他还活着的话。倘若他早亡,一个可能的原因也许是8月底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成绩的公布。如果他的成绩还不足以让我拧断他脖子,那么,他将在9月份进入中学六年级,那里将会有(他已等不及了的)女生。  六年级女生(16至18岁)是特立独行的一类人。最近,我受人哄骗,要去给吉尔福德镇附近一所女校的六年级学生讲话,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我决定给
期刊
这是一封刊载于美国著名经济类刊物BARRON·S上的文章,作者BARRY L.RITHOLTZ是研究机构Fusion IQ公司的ceo,他借用“山姆大叔”(Uncle Sam)的身份,模仿华尔街的口吻给政府写了一封信,借回顾历史找出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Uncle Sam言华尔街显然责无旁贷,但政府不断放松的金融监管才是根源。    由山姆大叔提供  寄往:华盛顿特区  发信:华尔街  主题:信贷危
期刊
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的一种,经常用来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类型日趋丰富,包括债券型、欧元/美元汇率挂钩、短期融资券型、信托资产型、代客境外理财型、新股申购型等,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的投资者。本期《钱经》为您点击关键词,梳理一个月来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产品    关键词:预期最高年收益率  投资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