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你想要的生活

来源 :优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群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他们经常会找我抱怨,说是工作太辛苦了,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而我劝他们跳槽换工作的时候,他们却又说,自己喜欢电视台的工作,况且不做这个又能做什么呢?
  所以我常常想,一个人真的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么?一个人又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我有个朋友叫小A,她是一个非常安静漂亮的女孩子,平时不喜欢喧闹,不喜欢出去跟朋友玩,也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悠闲地看书喝茶。但是因为长得好看,从小到大,学校里有什么活动都让小A主持,久而久之,小A便有了一个想当主持人的理想。
  大学,她顺理成章地考入了传媒学院,毕业后,又顺理成章地进入电视台当起了主持人。
  刚开始的几年,因为有足够的新鲜劲儿,再加上是新人工作量比较小,所以日子过得很舒心。看着自己的理想一步步都实现了,小A非常满足,觉得生活很美好。
  但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这种美好的状况就改变了。因为小A的出色,电视台分配给她的工作越来越多,每天都排满,一周7天无休,而且每天至少加班到晚上10点,甚至到半夜两三点都是常有的事。
  这种忙碌紧凑的生活,如果只是偶尔为之,还能忍受。但持续几个月、几年呢?
  小A骨子里是一个喜欢清闲生活的人,她希望能够有足够的个人时间,可以捧着书静静阅读,但她的理想,却生生摧毁了这种生活。实现理想后带来的生活,和想要的生活,出现了冲突。
  在理想和追求的冲突中,你会怎么选?许多人都以为,一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应该是相同的,其实大不然。譬如说,你的理想是做一个电视人,而你追求的却是过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产生了矛盾冲突,因为电视人非常忙没有自由。你实现了理想,就会失去所追求的生活。而要得到追求的生活,又不能实现理想。怎么办?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理想是一个人的欲望,而追求是一个人的本性。你不断实现理想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与此同时,也在抹杀和放弃自己的本性。
  所以,我从来不建议大家过高地看重理想。理想不是什么伟大的东西,它的本质就是欲望,只不过是人们给它加了一个光环而已。而生活的最终目的,是找回自我,是在能生存下去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守护自我。而如果有一天,欲望让你放弃这种自我,你又会怎么选呢?(阿政摘自《爱人》)
其他文献
婚姻像什么?  下面两个故事给了我们不同的答案,  无论怎样的答案,  都是当事人历经婚姻沉浮后的人生感悟。  懂得了婚姻像什么,我们会更懂得善待婚姻。  做好婚姻这道菜  结婚后我才发现,原来,婚前那些美好的向往就像五彩斑斓的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都破灭了,爱情随之被婚姻生活的琐碎所代替,变得越来越没滋味。  星期天,回到母亲身边,说起这一切,禁不住抱怨连连。母亲默不作声地听我说完,起身,走
期刊
父亲的再婚曾引起一些亲朋好友的非议,但我自始至终都支持他,理由很简单,我爱他。  父亲86岁那年失去了我的母亲,至今我也无法完全体会他是怎样度过那些日子的。  母亲走后,我请了两个月的假在家陪他。一天我俩到公园散步,父亲对我说:“我想续弦。”当时我的心像是被重重地锤了一下,我知道父亲不是在和我商量,这是他的决定。我必须尊重他的权利,尊重他对生活的选择。  “爸爸,我支持你。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过。
期刊
《裸婚时代》里,刘易阳那句“细节打败爱情”的台词,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没房没车没贷款,我们也许可以裸婚成全一份爱情,但那些日积月累的伤人小细节,却让我们扛不住。其实,细节也可以为爱情加分,那些聪明温暖的小细节,就是神奇的万能胶,会将你们牢牢地粘在一起。  尽管我们遇到心仪的对象时,最初可能会被他外在的条件所吸引,但真正让我们决定是否要跟这个人在一起的,通常是对方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小细节,这影响着我
期刊
一个都不能少  一位父亲面临着两难抉择:是在急流中紧紧拉住自己6岁的儿子,  还是去救一对正处于困境中的夫妇?  当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的导游们带着一群游客坐船驶向加勒比海时,诺亚·雅库瓦满脑子想的都是他将要看到的鱼儿。6岁的他说服了爸爸马亚·雅库瓦带他参加这次潜水游,诺亚的妈妈索妮亚则留在度假村里陪着他的两个妹妹。  差不多半小时后,导游们把小船停在了一处海底珊瑚礁的上方。他们随着录音机里震耳欲聋
期刊
我们反对阴谋论,更不愿被利益之争所迫害。  亲身经历得来的经验未免代价太大,如果别人的故事能够给我们启示,那就是我们的幸运。  人物简介:顾小梦,普通大学文秘专业,毕业后进入4A广告公司F集团华东分公司,从小客户部创意一组的一名文案员做起,竞聘为小客户部经理助理一职。曾因利益关系遭小客户部经理胡震的诬陷而被撤职。  顾小梦官复原职后,并没有感到多幸福。她现在有点儿居安思危,明白身处胡震之下随时都有
期刊
法国有一本以8岁~12岁孩子为阅读对象的杂志,取名《狼崽子》,他们语言中的“狼崽子”大概和我们的“虎虎生威”差不多。  我的儿子在8岁~12岁这个年龄段,他每天都在长大。  有天晚上我回到家,儿子一脸喜气。我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他两只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儿,递给我这本他新收到的《狼崽子》。  书中的测试栏目里有8个问题,每个问题有3种可选择的答案,要“狼崽子”们任选,每个题目都有一种颜色的心形图案做标
期刊
如果你要和远方的朋友交流,会选择哪种联络工具?电话、MSN、电子邮件……谁还会想到用笔写一封信?抑或是你想到了,可真正落实时,却找不到信封、信纸和邮票,即使找到了,在提笔时却又懊恼,有些明明很简单的字竟然忘了怎么写……  如果上面3条你完全符合,或有些许相似,那么请跟我一起,买一沓稿纸、一支钢笔,像小时候一样每天手写一篇字。你会发现,它改变的不仅是你的书写,更是你的生活。  第一天:练字让心底的小
期刊
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广告公司Grey New York的高级副总裁阿曼达·佐尔坦知道,为了给她的广告公司搞定这个潜在客户,必须冒风险。但客户的产品是个不同寻常的挑战——这种产品是猫沙。  佐尔坦的猫——露西,帮了大忙。佐尔坦和她的团队与该公司的6位高管见面前,她将露西的粪便埋在盛着该公司生产的猫沙的盒子里,并把盒子推到了会议室的桌子下。在佐尔坦说出来之前,没有人注意到它。  真相大白之后,几位高
期刊
金庸本是写大侠的,但如今自己也被人称为“大侠”,原因就在于,金庸一生的传奇程度,丝毫不逊于他笔下的人物。不同时期的金庸,演绎着不同的传奇。  有人认为金庸是民族化的,其实不然,他的写作手法大量借鉴了西方文学,把真实的历史和传奇的文学虚构结合在一起,描写永恒的人性。同时,他的文字又是英雄主义的,一把琴、一把剑行走江湖,写出了每个人心中的向往。  叛逆性格让他两度退学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2月
期刊
海底捞,这位年仅17岁的火锅小子,最近玩过火了。先是因为好到“变态”的服务被人捧上了天,成了天王巨星,然后又被“勾兑门”狠狠摔回地球。  如今,当一切尘埃落定,大家发现这个小子只是在不高不低、不好不坏地走着,背后巨大的支持身影正是他的父亲张勇。  “海底捞体”导致的大喜大悲  “这半年,一会儿捧,一会儿揍,有点儿乱,有点儿难。”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近日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让人听着似乎有些委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