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几何构图进行建筑创作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之一。本文就贝聿铭的几个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几何元素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手法,以对当代建筑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建筑形体 几何性构图 三角形 金字塔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97-03
【Abstract】Composition for the use of geometric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s a well-known architect leoh Ming Pei’s one design style. In this paper, several Ming Pei’s repres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works carried out to try to find geometric el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ractices in order to be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Key words】Architectural forms Geometry and composition Triangles Pyramid
贝聿铭(leoh Ming Pei)(1917—)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35年被父亲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4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硕士学位。1955年创建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至今。
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优秀建筑。他的作品极富现代主义风格,往往以个性鲜明的建筑形体来直观地表达他独有的“贝氏”建筑语言。他塑造这种建筑形体最惯用的手段则是通过近乎完美的几何性构图将复杂的设计任务返璞归真,以看似简单却是设计者精心构思的形式体现自己的设计思想。所以,在贝聿铭的很多作品里能随处可见一些传统的几何元素。
一、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东馆的用地条件极其苛刻: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另外它的用地形状是建筑师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斜角的梯形);同时业主也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建成后的“东馆”包括展览馆、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三部分,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妙发端。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砌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原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东西两馆之间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上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陈列馆的中心是一个三角形的大厅,顶上是二十五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空间景象变化万端。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新简洁而又庄重典雅。东馆与古典主义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二、中银大厦(香港)
香港的中银大厦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贝聿铭在接到这个设计任务后,在构思过程中曾经让儿子将一根方形木杆沿纵向切开做成四个三角扇面柱,再将顶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带把柱绑在一起。当贝聿铭滑动这些柱子,让它们互相分离时,在向上达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体积逐渐缩小、带有壁阶的塔状物出现了;在达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时又分别出现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状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继续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顶点。贝聿铭从这些柱子中得到了启发,用经济实惠的纵向空间框架取代了使传统高层建筑不堪重负的造价昂贵的“I”型柱组合。稳固高层建筑物的一个办法是把重量向边缘转移,这样大楼就可以像两腿叉开站立的水手那样经受风暴的袭击。贝聿铭和结构工程师采用的方法是每隔十三层楼用预制件像晶体管天线一样把塔楼横向加固。而这些斜构件使大楼纵向和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本来要用来重复横向加固的钢材现在可以纵向运用了。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十三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和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贝聿铭说:“如果我们不把结构表现出来,这幢楼就不会显得舒适。”于是就有了中银大厦外形上像巨大三角形的“x”形图案。
仔细观察中银大厦,还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底层平面是一个正方形,根据前面提到的木杆模型沿两条对角线划成四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贝聿铭着力刻画建筑的崭新造型,通过三角形母体的不断巧妙变换,造型简洁明快又极富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一个制高点。同时,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体,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也成了香港城市面貌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玻璃金字塔(巴黎)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在卢浮宫博物馆的U形广场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大厅。这座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这座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000名参观者,是贝聿铭依照典型的埃及金字塔比例设计的。这个水晶般的金字塔富有现代的简洁美,它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辉映。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使参观者赞叹不已。
贝聿铭试图利用这种“明亮的象征性构造”来避免抢尽卢浮宫的风头。他认为再也没有其他扩建实体能够优雅地与这座被时光褪去光芒的宫殿融合在一起。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照映出卢浮宫蜜褐色的石块,如同向这座建筑崇高的地位致敬。金字塔是在最小的体积里表现最大的建筑面积的几何形体,所以不会太抢眼。有意思的是,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金字塔,在形体上比卢浮宫更古老,同时质感上又比它更新颖。建成后的玻璃金字塔不但没有遭到指责,反而被称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四、美秀美术馆(日本)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她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美术馆的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但是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形,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个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聿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遮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玻璃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五、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建成后的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但是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在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贝聿铭保留了一向爱用的几何图案建筑特色,从博物馆新馆的外形以至入口和内部设计,全是几何形建筑。贝聿铭酷爱三角几何造型。三角形作为新馆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于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
运用几何性构图已经成为贝聿铭最明显的设计风格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平面、立面还是造型的处理,贝聿铭常常会恰到好处地用上三角形、矩形、菱形等纯粹的几何线条或锥体、柱体等几何形体,以古老的图式语言表达深刻的建筑内涵,特点鲜明,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几何形体的雕塑式表现手法实际上也是我们进行建筑创作时可以借鉴的,雅俗共赏是这种手法最大的优点,这也正是贝聿铭的诸多建筑作品不仅能够得到业内人士认可,更能为大众接受和喜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建筑形体 几何性构图 三角形 金字塔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97-03
【Abstract】Composition for the use of geometric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s a well-known architect leoh Ming Pei’s one design style. In this paper, several Ming Pei’s repres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works carried out to try to find geometric el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ractices in order to be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Key words】Architectural forms Geometry and composition Triangles Pyramid
贝聿铭(leoh Ming Pei)(1917—)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35年被父亲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4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硕士学位。1955年创建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至今。
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优秀建筑。他的作品极富现代主义风格,往往以个性鲜明的建筑形体来直观地表达他独有的“贝氏”建筑语言。他塑造这种建筑形体最惯用的手段则是通过近乎完美的几何性构图将复杂的设计任务返璞归真,以看似简单却是设计者精心构思的形式体现自己的设计思想。所以,在贝聿铭的很多作品里能随处可见一些传统的几何元素。
一、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东馆的用地条件极其苛刻: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另外它的用地形状是建筑师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斜角的梯形);同时业主也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建成后的“东馆”包括展览馆、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三部分,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妙发端。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砌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原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东西两馆之间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上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陈列馆的中心是一个三角形的大厅,顶上是二十五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空间景象变化万端。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新简洁而又庄重典雅。东馆与古典主义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二、中银大厦(香港)
香港的中银大厦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贝聿铭在接到这个设计任务后,在构思过程中曾经让儿子将一根方形木杆沿纵向切开做成四个三角扇面柱,再将顶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带把柱绑在一起。当贝聿铭滑动这些柱子,让它们互相分离时,在向上达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体积逐渐缩小、带有壁阶的塔状物出现了;在达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时又分别出现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状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继续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顶点。贝聿铭从这些柱子中得到了启发,用经济实惠的纵向空间框架取代了使传统高层建筑不堪重负的造价昂贵的“I”型柱组合。稳固高层建筑物的一个办法是把重量向边缘转移,这样大楼就可以像两腿叉开站立的水手那样经受风暴的袭击。贝聿铭和结构工程师采用的方法是每隔十三层楼用预制件像晶体管天线一样把塔楼横向加固。而这些斜构件使大楼纵向和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本来要用来重复横向加固的钢材现在可以纵向运用了。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十三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和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贝聿铭说:“如果我们不把结构表现出来,这幢楼就不会显得舒适。”于是就有了中银大厦外形上像巨大三角形的“x”形图案。
仔细观察中银大厦,还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底层平面是一个正方形,根据前面提到的木杆模型沿两条对角线划成四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贝聿铭着力刻画建筑的崭新造型,通过三角形母体的不断巧妙变换,造型简洁明快又极富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一个制高点。同时,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体,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也成了香港城市面貌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玻璃金字塔(巴黎)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在卢浮宫博物馆的U形广场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大厅。这座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这座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000名参观者,是贝聿铭依照典型的埃及金字塔比例设计的。这个水晶般的金字塔富有现代的简洁美,它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辉映。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使参观者赞叹不已。
贝聿铭试图利用这种“明亮的象征性构造”来避免抢尽卢浮宫的风头。他认为再也没有其他扩建实体能够优雅地与这座被时光褪去光芒的宫殿融合在一起。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照映出卢浮宫蜜褐色的石块,如同向这座建筑崇高的地位致敬。金字塔是在最小的体积里表现最大的建筑面积的几何形体,所以不会太抢眼。有意思的是,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金字塔,在形体上比卢浮宫更古老,同时质感上又比它更新颖。建成后的玻璃金字塔不但没有遭到指责,反而被称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四、美秀美术馆(日本)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她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美术馆的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但是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形,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个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聿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遮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玻璃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五、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建成后的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但是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在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贝聿铭保留了一向爱用的几何图案建筑特色,从博物馆新馆的外形以至入口和内部设计,全是几何形建筑。贝聿铭酷爱三角几何造型。三角形作为新馆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于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
运用几何性构图已经成为贝聿铭最明显的设计风格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平面、立面还是造型的处理,贝聿铭常常会恰到好处地用上三角形、矩形、菱形等纯粹的几何线条或锥体、柱体等几何形体,以古老的图式语言表达深刻的建筑内涵,特点鲜明,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几何形体的雕塑式表现手法实际上也是我们进行建筑创作时可以借鉴的,雅俗共赏是这种手法最大的优点,这也正是贝聿铭的诸多建筑作品不仅能够得到业内人士认可,更能为大众接受和喜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