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种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不同时期内机体微循环的变化.方法检测82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DNA、输血传播病毒(TTV)DNA,并做出相关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P<0.05),乙肝HBV DN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代偿期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降低(P<0.05);代偿期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5);TTV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乙肝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肝硬化患者代偿期机体内呈高凝状态,失代偿期呈低凝状态.TTV阳性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TTV对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血液流变学应作为肝病患者检查的指标.血液流变学与HBV DNA是肝病检查中相对独立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凝血因子Ⅴ(Ⅴ因子)在重型肝炎预后因素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标准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比浊法对5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129例次V因子活性检测,并与同期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SPSS及SDA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生重型肝炎时Ⅴ因子和PTA水平分别为15.3%±9.7%及23.5%±10.0%,随着病情的加重V因子或PTA水平逐渐降低,病死率均逐渐升高,差异有非常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明显延长,而同时带来的挑战是脑血管病和痴呆等老龄疾病的增加,而我们对其认识远不如对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认识,当我们对脑血管病的知识和认识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里存在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