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性状的主要因子及其相关分析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25z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中,为了搞清楚群体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和找出主要因子,对45个高产群体的17个群体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要因子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仅有一次分枝数、群体干物重、群体有效角与产量间存在直接的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0.421**、0.406**.各性状间除千粒重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主成分占总方差的贡献率,公共因子的荷栽向量,变量的公共性可知,群体干物重和群体有效角是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两者中以群体干物重最为重要,进一步证实了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是群体干物重.
其他文献
两株新城疫(ND)病毒分别分离自发病鸡群与鸵鸟群,本实验室对两株病毒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3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6周龄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血凝解
中国西南区岩溶为亚热带岩溶,波兰为温带岩溶,两者在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两地解决岩溶生态环境问题的对比研究表明,虽然两地岩溶环境存在差异
通过对就业形势、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以及就业市场不完善等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就业难的关键是国家经济持续、快续、健康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