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动机,才能乐意去读,渐渐地培养学生阅读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求,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问题;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12
一、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分析
1.阅读资源的缺乏及阅读时间的限制
在很多地方,小学生无法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书籍,而在学校里看的读物大多缺少趣味性,有的图书所讲的内容过于深刻,不适合这个年龄的小学生阅读,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另外,愈加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有大量的作业,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出现更是占用了他们大多数的课余时间,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
2.课外阅读兴趣不浓
大多数小学生不喜欢读,不能持之以恒。
3.课外阅读范围狭窄
小学生是思想比较单纯,情感色彩单一的群体,在他们看来,一本有趣的书一定要带有鲜艳亮丽的插画,要有具体的形象,还要有通俗易懂的故事穿插其中,这样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兴趣。叙事性的故事是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而抒情类的小散文则是发散小学生想象力不可或缺的题材。
4.教师引导不得法,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
对于还没有主动阅读意识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阅读是开展阅读的关键。针对不同的阅读任务,小学生会有不同的阅读观。对于语文课本来说,他们认为朗诵几遍有家长的签字就完成任务了。如果是课文问答题部分要求背诵或者老师要求背诵的部分,大部分学生都不是加以理解,让背诵的内容成为自己的知识。对于课外阅读读物来说,小学生往往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读。对于古典名著,小学生知之甚少。
虽然个别教师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实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5.课外阅读缺乏有效评价
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成功而产生的满足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感、成功感又是以后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动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有成就感的产生。所以学生阅读时要适时、恰当地评价。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1.提供必要的阅读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幽雅而又安静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阅读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从时间、空间、读物、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在空间上,要将图书室、阅览室要向学生开放。学校必须敞开这两室的大门,不要为了避免损坏、损失图书而紧锁着。在读物上可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
在资源上,要引导并提供给学生积极健康的读物。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来自于外界的阅读资源丰富但也良莠不齐,所以作为孩子人生的引导者,老师和家长十分有必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引导孩子去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有益于自身成长的读物。
2.教导学生持之以恒,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顽皮天性贯穿于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必须经常督促才能使其养成坚持的习惯。在其取得一定阅读成就时,老师应多加鼓励,使其感受到读书的愉悦,这样的成就感会使他继续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会提高。这样的培养模式也会使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维持终身,领悟到阅读的美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3.积极展示阅读成果
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我们要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搭起一个表演学习成果的舞台,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机制。一是组织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比一比评一评谁讲的故事动听,谁赢得“故事大王”的称号。二是开展一定的阅读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读的书多,谁赢得“小博士”的称号等。三是把阅读内容集中呈现。让阅读学生把阅读过程中所做的读书笔记、名言警句优美语句的摘录本在班级进行展示,把自办的一张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把阅读的内容呈现在学校的板报上,小学生就有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供这样的墙壁、这样的扳报,为更多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适时激励阅读行为。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情。因此教师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更能使他巩固阅读兴趣。
三、结论
語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培养,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就相应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问题;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12
一、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分析
1.阅读资源的缺乏及阅读时间的限制
在很多地方,小学生无法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书籍,而在学校里看的读物大多缺少趣味性,有的图书所讲的内容过于深刻,不适合这个年龄的小学生阅读,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另外,愈加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有大量的作业,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出现更是占用了他们大多数的课余时间,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
2.课外阅读兴趣不浓
大多数小学生不喜欢读,不能持之以恒。
3.课外阅读范围狭窄
小学生是思想比较单纯,情感色彩单一的群体,在他们看来,一本有趣的书一定要带有鲜艳亮丽的插画,要有具体的形象,还要有通俗易懂的故事穿插其中,这样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兴趣。叙事性的故事是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而抒情类的小散文则是发散小学生想象力不可或缺的题材。
4.教师引导不得法,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
对于还没有主动阅读意识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阅读是开展阅读的关键。针对不同的阅读任务,小学生会有不同的阅读观。对于语文课本来说,他们认为朗诵几遍有家长的签字就完成任务了。如果是课文问答题部分要求背诵或者老师要求背诵的部分,大部分学生都不是加以理解,让背诵的内容成为自己的知识。对于课外阅读读物来说,小学生往往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读。对于古典名著,小学生知之甚少。
虽然个别教师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实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5.课外阅读缺乏有效评价
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成功而产生的满足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感、成功感又是以后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动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有成就感的产生。所以学生阅读时要适时、恰当地评价。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1.提供必要的阅读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幽雅而又安静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阅读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从时间、空间、读物、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在空间上,要将图书室、阅览室要向学生开放。学校必须敞开这两室的大门,不要为了避免损坏、损失图书而紧锁着。在读物上可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
在资源上,要引导并提供给学生积极健康的读物。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来自于外界的阅读资源丰富但也良莠不齐,所以作为孩子人生的引导者,老师和家长十分有必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引导孩子去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有益于自身成长的读物。
2.教导学生持之以恒,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顽皮天性贯穿于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必须经常督促才能使其养成坚持的习惯。在其取得一定阅读成就时,老师应多加鼓励,使其感受到读书的愉悦,这样的成就感会使他继续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会提高。这样的培养模式也会使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维持终身,领悟到阅读的美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3.积极展示阅读成果
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我们要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搭起一个表演学习成果的舞台,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机制。一是组织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比一比评一评谁讲的故事动听,谁赢得“故事大王”的称号。二是开展一定的阅读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读的书多,谁赢得“小博士”的称号等。三是把阅读内容集中呈现。让阅读学生把阅读过程中所做的读书笔记、名言警句优美语句的摘录本在班级进行展示,把自办的一张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把阅读的内容呈现在学校的板报上,小学生就有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供这样的墙壁、这样的扳报,为更多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适时激励阅读行为。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情。因此教师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更能使他巩固阅读兴趣。
三、结论
語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培养,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就相应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