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分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作为当下最先进和热门的数字电视技术之一,能够提供稳定且高质的信号内容,有效满足用户对于广电信息的需求。为此,实际分析时则应从其技术内容和应用现状着手,探究最适合的应用策略,以推动广电事业发展。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04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主要是指一种通过地面发射和接收设备实现数字信号传输及发射的重要技术,它与传统电视模拟信号之间差异显著,不但频谱利用率更加稳定,还能呈现出良好的画面效果,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电视节目。当下,该技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当中的一项关键内容,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然而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在实验和发展当中依然存在许多需要通过长期摸索研究的问题。对此,进一步分析广播电视当中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1.1 主要内容
  该技术是指用户在接收电视塔所传播的信号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电视机等这类工具接收和观看节目的一种技术。一般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往往需要通过最初制作、处理、传输与接收四项基本流程。其中开展集中处理时,必须应用计算机等这类现代化的工具;传输方式则包含卫星、有线与无线。处理之后的各类信号整体传输数据量都会增大,难以直接传输给用户,并且整个过程还可能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影响,导致出现传输不准确和不及时等问题。而该技术在长期的创新发展下,已经能够适应当下的信号传输需求,不仅有利于提升传输质量与效率,还能促进整个广播电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2 优势
  一是可以确保信号质量。利用这一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可以使其在传播当中,有效抵御外界的各类因素影响,所以终端最终接收到的各类信号质量往往都比较高,无论是音频还是视频,都能够始终保持原本的状态。二是具有极强的匹配性。该技术可以直接与传统的信号接收装置相互匹配,使用户直接通过其收看节目内容,不需要再重新购买新的接收设备。三是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即可以直接和当下的新兴网络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彼此相互作用,共同给整个电视广播领域服务;同时还可以支持多项网络协议,使其与其他种类广播與移动设备信号的共联成为现实,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强化了频段的利用率。在一般宽带的频段当中应用数字电视信号,可以使多套节目同时进行传输,并且在相关技术的发展下,其利用率还在不断增长。
  2. 应用现状
  2.1 信号传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
  数字信号传输本身就会遇到一定电阻,再加上整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受到外部温度、应用年限等方面的影响引起的损耗。同时,一些接收装置往往会造成较大脉冲,从而给数字信号传输带来干扰,不仅如此还可能存在同频或者邻频干扰问题。
  2.2 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
  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数字电视广播信号传输的重要基础,同时直接关系到传播效率和质量。但当前该技术和其相关专业检测技术还需要再进行强化,整个系统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基本都是在发生故障之后才会进行处理,这就直接影响了信号传输效率和质量也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3 产品本身存在缺陷
  这一技术本身具有极广的覆盖范围,所以会应用到各类相关设备,比如接收信号使用的装置、发射信号要用到的天线等等。然而,目前这类产品的应用标准还未进行完全统一,市场上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产品,并且在规格和参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与改进。
  2.4 技术设备应用存在缺陷
  该技术的工作模式较多,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所带来的传播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当前广播电视发射台当中所使用的各类装置已经难以支持全部的传播路径和相关工作模式,从而影响了该技术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芯片以及终端接受等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数字电视工作还难以实现成功全面开展。
  3. 应用的必要性
  一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之下,数字电视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和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较,这类信号直接和网络相互结合,保证了传输稳定性,不管是声音还是视频都会更加清晰,能够使用户得到更为优质的视听盛宴,满足其基本文娱需求。
  二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在社会不断发展下,我国各项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广播电视领域也是如此。其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使得该领域中原本存在的信号传输问题等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并在优良的网络环境之下,保证了信号的高质量传输。
  4. 应用策略
  4.1 确定发射电场的强度
  因为发射台的电场强度会直接给数字信号的强弱及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确认其电场强度当中使用该技术,能尽可能保证其强度的覆盖率与基本性能。这是因为其强度往往有载噪比这类问题,所以要控制数字信号的质量,电场强度就必须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实际开展工作时,相关人员必须要确保发射频率和场强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保证发射信号的基本品质,同时强化其覆盖范围。
  4.2 明确发射天线
  在发射这类数字信号时,往往需要通过专门的发射天线进行,确保在其作用下,有效对抗电磁波带来的空间辐射。由于发射天线本身可以直接发出信号电磁波,所以该天线的质量优劣会直接给信号传输质量带来影响。对此,在实际选择发射天线时,往往要提前对其材料进行测试,同时确定具体的规格与型号,尽可能保证天线质量,强化信号的接收效果。具体可以直接选用水平以及垂直极化的天线,其中前者可以直接拓展其信号的覆盖范围,尽可能提升信号质量;后者则能减少干扰,提升信号适应性。一般平原地区可以直接选择前者,而水域区域或者密林地区则可以直接应用后者。   4.3 明确发射地点
  在确定发生地点时,往往需要优先一些较高位置,比如山顶或者是高层建筑顶部,并在不考虑垂直距离的前提下,直接在气候条件较佳的区域进行天线架设,从而减少不良天气给信号传输带来的影响,比如一般在雷电等天气情况下,给信号带来的影响最大,甚至还可能直接会影响天线的使用期限。在一些空气比较潮湿的雨水天气则比较适合选用水平极化的发射方式,以确保信号质量。在选择发射天线位置时,应确保其可以完全覆盖区域中心,从而减少区域遗漏等问题的发生。另外,还需特别考虑经济因素,将其和其他天线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避免出现重复覆盖的现象,在减少成本投入的同时,确保其覆盖面积利用率可以得到最大程度提升,以减少给其他信号带来的不良影响。
  4.4 明确发射频率
  一般这类信号覆盖面积往往较小,所以发射频率会直接影响信号的强弱与优劣。为有效控制其动态范围,该频率则应使用频段,这要比原先的的传输效果更优。原先的频段不仅速度慢,信号差,还会在发射频率的增加下缓缓变大。所以在实际确定发射频率时,应该尽可能防止选择高频信号,将其频率控制在兆赫兹左右,对于一些林木密集或者水域等地区,高频信号的接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所以在调试过程中则应对其地形地质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最终确定出高频与低频信号。
  4.5 安装接收装置
  信号的接收往往需要专门的接收装置,而一般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通过车载路径实现。比如目前公交系统电视在接收信号时往往会受到电压问题,极易发生异常现象,所以这就需要直接安装移动电视接收终端,以保证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同时在单頻网中,还可以安装GPS装置,以保证系统时钟以及其他信息的精准性。
  5. 未来发展策略
  5.1 注意事项
  在该技术全面应用前,需要先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运行系统,也就是要有一个可以针对实际运行状况实施有效模拟的测试体系,包含接收装置、发出装置、接收芯片等,这样就可以在详细全面的测试之后明确所支持的技术模式以及发射模式等相关内容,从而保证该技术应用的精准性。在实际检测中还可以对这一技术实施进一步开发,最终打造出最适合的测试装置。当前地面数字信号检测还没有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就给该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定阻碍,所以在实际开展工作时,有关部门则需加大对其技术标准化的研究,进一步协调各覆盖地区的技术信息,从而有效控制信号覆盖周围地区的接收情况,避免发生技术不协调等问题,最终促进全方位推广及应用。
  5.2 提升运行效果
  一是通过分析当下的工作模式,从中选择最优质的。具体筛选时,其考核指标需要有场强的可用范围、抗干扰能力等相关因素,并对其实施具体考量,从中选出最适合的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二是当下我国正处在信号传输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此必须和市场具体发展情况相互结合,同时制定出灵活,可靠的方针政策,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以保证其可以稳定过渡。
  三是为尽可能减少该技术的推广成本投入,还必须规范生产,尽可能形成产业化生产模式,针对其中的具体硬件则要加强测试比对,从而明确最适合的规格及型号,由此给其技术推广奠定基础,并尽可能提升信号接收质量,满足各类信号接收需求。
  6. 结束语
  总之,从当前国内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基本是由技术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则需重点从发射天线、场强、频率和地点等方面着手,在掌握其技术应用原理的基础上,促进广电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平.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19,000(020):213-214.
  [2]任玲.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问题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3):247-247.
其他文献
网络媒介视域下,传统电视节目的主持行为在传播渠道、传播结构与话语体系上发生改变。真人秀综艺节目的盛行,致使主持人角色弱化和功能缺失态势明显,话语权的转移消解着主持人的中心权重。文旅类节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影响力,成为网络综艺产出的重要题材之一。本文以《锵锵行天下Ⅱ》为例,着重考察网络文旅综艺中主持人角色与功能变化的表征。在受众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的驱使下,文旅节目主持人的媒介角色呈现多元化嬗变的特点,其功能的发挥与节目叙事分离,“去中心化”特征明显。主持人功能与角色的变化是节目契合网络传播环境的必要手段,但
文章从青年亚文化视角,基于费尔克劳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对哔哩哔哩两场跨年晚会的弹幕文本进行分析,探寻主流价值对青年亚文化潜移默化的浸透以及青年群体积极向上、多元融合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家国认同感。
【摘要】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当前环境下,影视创作以及传播体系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变革,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打造多样化的传播体系,已经成为了多方关注的重点,因此结合新媒体环境对影视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建立在传播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品牌的角度进行传播途径分析,能够为当前的影视文化创新以及改革提供优化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文化;传播策略;优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91
【摘要】德育是高校办学的核心所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全过程和素质教育,各类课程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一致,形成协同效应。在当前“大思想政治”格局下,如何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也不例外。所谓课程思政教育,就是把知识教学和价值导向有机地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提炼出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范式,从而使
【摘要】当今新媒体技术突破式发展,原有媒体结构下的新闻报道形式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报道形式方面,也体现在读者受众在阅读形式、接受能力方面的变革。报社记者如何应对这种改变带来的冲击,如何适应当前形势,这都需要他们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本文主要聚焦于新媒体背景下报社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培养话题,思考并提出报社记者在原有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基础上如何作有效提升的策略。 
【摘要】把握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提高播音艺术水平是每个播音员必须掌握的重要职业素养,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内在语的概念和内在语的重要作用;提出应该通过备稿八法掌握内在语,结合情景再现进行内在语把握,结合事件发展逻辑和情感变化逻辑进行内在语把握;并对新闻播音内在语的准确表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闻播音;内在语;艺术感染力;宣传效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獻标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平台,它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的基础上,详细探索了网络文化对高校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期帮助高校更好思考如何顺应新媒体的时代,将网络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知网络文化,端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促成个人的成长。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新时期落实汉语新闻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工作的重要性,研究汉语新闻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中所面临的熟语翻译难度大、词汇空缺、新词语翻译不统一、翻译过于书面化等难点,并围绕基本翻译要点、不同翻译方法、空缺词汇的补全工作、新词语及学术词语的统一翻译、群众需求等方面,就相应的翻译对策展开探讨,但愿能为相关工作的落实以及汉语新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提供些许支持。  【关键词】汉语新闻;少数民族语
【关键词】越牛新闻;客户端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88  2019年4月23日,绍兴市委整合原绍兴日报社和原绍兴广电总台成立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整合原绍兴报业集团和原广电集团成立绍兴传媒集团。2019年8月13日,整并原绍兴报业“掌上绍兴”和
【摘要】从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步骤上看,共可分为后期特效、后期配音、后期特效、后期录制等环节。而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质量则会受到压缩比、编辑精度和信噪比的影响。与此同时,节目制作人员還必须对非现金网络系统的构建工作进行重视,保证系统构建效果。在后期的节目制作过程中,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快速编辑和改进功能,可促使节目的制作周期得到缩短,保证节目的制作效果不受影响。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