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堪称暗示艺术的精品。不仅在标题、线索、环境、景物上有暗示,而且在人名上也有暗示,下面谈谈小说中独具匠心的人物的名字。
关于华、夏两家的人名
小说写了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两家,合成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须叫夏瑾,但华小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李何林《学习鲁迅参考材料》)所以,“华”、“夏”昭示了“华夏民族”之意。
那么,华老栓,华小栓,夏瑜具有怎样丰富的内蕴呢?
“栓”,塞子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华老栓,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他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却不想一想,手中馒头所蘸的人血不正是来自别人的儿子吗? 对敲诈他的骗子,华老栓毫无警惕,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人财两空。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所以,华老栓、华小栓,应当暗示当时世世代代,头脑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阻塞,尚未觉醒的人民群众。华老栓,暗示父辈的愚昧落后,而华小栓的命运则暗示由于父母辈的愚昧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
《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骸瑕。”“怀瑾握瑜兮,穷不得佘所示”(《怀沙》)。“瑾瑜者,美玉也,世之珍宝。”这里以“瑜”喻“瑾”,夏瑜不仅暗示指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即先进的革命者。更以“瑾瑜匿瑕”“穷不得余所示”暗喻了夏瑜的遭遇,暗示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哀。
关于康大叔和红眼睛阿义
这两个人物的名字,笔者认为是反其意而用之。
康大叔 “康”者,健康,茁壮之意。“大叔”我国民间亲切之称谓也。可本文的康大叔却凶残、暴虐、贪婪无耻。这里应是反讽。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 就深切地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卑鄙的灵魂,凭借体格的健全茁壮,成了野蛮和凶残的资本。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他公开宣扬革命有罪,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阿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义”: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情谊等。
古人尊崇为人仗义的人,甚至称之为侠客。而本文的阿义,有着一双红眼睛,这正是凶残,贪婪、奸邪、卑鄙的象征。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他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他身上的衣服。这一切都是和“义”字背道而驰的。
关于驼背五少爷
这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每天“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对闲事异常关心,以此打发日子。这个名字的选用也有着令人赞叹的机巧:驼背的形体,空虚的灵魂,可以说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的畸形人格进行鞭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则暗示了从老到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总之,《药》中的人名暗示,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作者用人物的名字暗示了严峻的现实和悲惨命运,“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催人警醒!
(孙 上,河北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关于华、夏两家的人名
小说写了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两家,合成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须叫夏瑾,但华小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李何林《学习鲁迅参考材料》)所以,“华”、“夏”昭示了“华夏民族”之意。
那么,华老栓,华小栓,夏瑜具有怎样丰富的内蕴呢?
“栓”,塞子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华老栓,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他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却不想一想,手中馒头所蘸的人血不正是来自别人的儿子吗? 对敲诈他的骗子,华老栓毫无警惕,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人财两空。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所以,华老栓、华小栓,应当暗示当时世世代代,头脑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阻塞,尚未觉醒的人民群众。华老栓,暗示父辈的愚昧落后,而华小栓的命运则暗示由于父母辈的愚昧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
《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骸瑕。”“怀瑾握瑜兮,穷不得佘所示”(《怀沙》)。“瑾瑜者,美玉也,世之珍宝。”这里以“瑜”喻“瑾”,夏瑜不仅暗示指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即先进的革命者。更以“瑾瑜匿瑕”“穷不得余所示”暗喻了夏瑜的遭遇,暗示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哀。
关于康大叔和红眼睛阿义
这两个人物的名字,笔者认为是反其意而用之。
康大叔 “康”者,健康,茁壮之意。“大叔”我国民间亲切之称谓也。可本文的康大叔却凶残、暴虐、贪婪无耻。这里应是反讽。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 就深切地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卑鄙的灵魂,凭借体格的健全茁壮,成了野蛮和凶残的资本。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他公开宣扬革命有罪,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阿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义”: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情谊等。
古人尊崇为人仗义的人,甚至称之为侠客。而本文的阿义,有着一双红眼睛,这正是凶残,贪婪、奸邪、卑鄙的象征。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他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他身上的衣服。这一切都是和“义”字背道而驰的。
关于驼背五少爷
这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每天“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对闲事异常关心,以此打发日子。这个名字的选用也有着令人赞叹的机巧:驼背的形体,空虚的灵魂,可以说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的畸形人格进行鞭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则暗示了从老到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总之,《药》中的人名暗示,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作者用人物的名字暗示了严峻的现实和悲惨命运,“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催人警醒!
(孙 上,河北秦皇岛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