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应从文本具体特点入手,引领学生在深入细读、全面辨析的过程中破译言语表达的密码,浸润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为言语能力的发展奠基。《船长》是雨果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船长哈尔威临危不乱,拯救全船游客和船员的故事。教学这种经典文学作品,除了借助视频和音乐素材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氛围外,还要强化课程意识,引领学生关注文体特征,关注言语形式,关注作者写法,感知语言的内在魅力。
一、对比辨析,感知小说语言和形式的对应联系
对比是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洞察文本言语形式的重要方式。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对言语形式和遣词造句有着高超的技巧。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对比中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随着一声巨响,人们纷纷警醒,那是怎样的场景?从这样的场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语段:顷刻间……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形势危急,人们早已惊慌失措了。
生:当时的氛围非常紧张,令人窒息。
师:老师将这段话进行修改,对比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师读:顷刻间,所有的人一起跑到了甲板上,其中有老人、青年人、小孩子,还有男人、妇女,他们都半裸着身体,有的人在四处乱跑,有的不停地呼叫,还有的在绝望地哭泣,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我觉得句子拖沓了,读起来不够带劲。
生:意思基本没有变化,但紧张感却消失了。
生:修改的句子相对啰嗦,感觉形势没有那么紧急了。
师:是啊!课文中的语句相对短促,适合表现紧张的局势;而修改之后的语句就臃肿了很多。
小说的创作离不开典型环境的描写。课文中的环境描写采用了长短不一的言语形式,以跳跃的短句展现了鲜明的言语节奏,与当时的紧张氛围相得益彰。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咀嚼语言,在对比中感受不同的词语、不同句式和不同结构的表达效果。
二、强化匹配,感知小说人物与环境的交融策略
小说阅读不仅要读懂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要学会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下积累阅读方法,感知作者的写作策略,促进读法、写法与学法的自然交融。
师:如果将船长与大副之间的对话也修改一下,比如增加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会有怎样的感觉?(出示课文:船长与哈尔威之间的对话)
生:这样不行,增加了提示语,人物对话的紧张节奏感就降低了。
生:对!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两人不可能慢吞吞地对话。
師:现在可以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将两人的对话写得如此简短了吧?
生:因为哈尔威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轮船的具体情况,不能拖拉。
师:简洁有力的句式才能凸显紧张的氛围。但如果这样修改,可以吗?
(师读:“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火呢?机器怎样?快向我汇报!”)
生:(大笑)不行,船长的问题一下子全部问出来了,别人不好回答。
生:这样连续追问,显得船长很慌张。
师:可见,人物的描写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语言中,同时也与作者采取的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对课文的语言片段进行了两次修改,第一次是为了品味人物语言与特定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第二次是为了感知人物语言与人物特点之间的匹配程度。学生经过对比,明白了作者如何借助不同的言语形式进行描写。此时,读法、写法、学法自然交融,凸显了用课文教语文的深度。
三、发展联系,感知小说整体与部分的协调艺术
很多学生要么难以从生活中选择素材,要么不会从众多素材中选择典型材料,导致描写不够鲜明。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总结,引领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深入感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师:小说明明写的是船长最后二十分钟的表现,为什么要从他的一生这个视角做总结与评价?
生:因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坚持忠于职守的信念,所以才会有这场临危不乱的表现。
生:船长最后的20分钟正是他一生品质最典型的象征和对比。
师:“典型”这个词语用得好。写一个人,未必要描写他们的一生,选择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事件或者片段就可以了。这也正是这篇小说能够成为经典的根基所在。
教师紧扣“20分钟”与“一生”的认知冲突,利用作者最后的点睛之笔,从小说的视角点醒学生:写人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学会从表达的中心出发,择取最典型的事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对比辨析,感知小说语言和形式的对应联系
对比是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洞察文本言语形式的重要方式。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对言语形式和遣词造句有着高超的技巧。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对比中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随着一声巨响,人们纷纷警醒,那是怎样的场景?从这样的场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语段:顷刻间……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形势危急,人们早已惊慌失措了。
生:当时的氛围非常紧张,令人窒息。
师:老师将这段话进行修改,对比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师读:顷刻间,所有的人一起跑到了甲板上,其中有老人、青年人、小孩子,还有男人、妇女,他们都半裸着身体,有的人在四处乱跑,有的不停地呼叫,还有的在绝望地哭泣,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我觉得句子拖沓了,读起来不够带劲。
生:意思基本没有变化,但紧张感却消失了。
生:修改的句子相对啰嗦,感觉形势没有那么紧急了。
师:是啊!课文中的语句相对短促,适合表现紧张的局势;而修改之后的语句就臃肿了很多。
小说的创作离不开典型环境的描写。课文中的环境描写采用了长短不一的言语形式,以跳跃的短句展现了鲜明的言语节奏,与当时的紧张氛围相得益彰。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咀嚼语言,在对比中感受不同的词语、不同句式和不同结构的表达效果。
二、强化匹配,感知小说人物与环境的交融策略
小说阅读不仅要读懂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要学会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下积累阅读方法,感知作者的写作策略,促进读法、写法与学法的自然交融。
师:如果将船长与大副之间的对话也修改一下,比如增加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会有怎样的感觉?(出示课文:船长与哈尔威之间的对话)
生:这样不行,增加了提示语,人物对话的紧张节奏感就降低了。
生:对!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两人不可能慢吞吞地对话。
師:现在可以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将两人的对话写得如此简短了吧?
生:因为哈尔威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轮船的具体情况,不能拖拉。
师:简洁有力的句式才能凸显紧张的氛围。但如果这样修改,可以吗?
(师读:“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火呢?机器怎样?快向我汇报!”)
生:(大笑)不行,船长的问题一下子全部问出来了,别人不好回答。
生:这样连续追问,显得船长很慌张。
师:可见,人物的描写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语言中,同时也与作者采取的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对课文的语言片段进行了两次修改,第一次是为了品味人物语言与特定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第二次是为了感知人物语言与人物特点之间的匹配程度。学生经过对比,明白了作者如何借助不同的言语形式进行描写。此时,读法、写法、学法自然交融,凸显了用课文教语文的深度。
三、发展联系,感知小说整体与部分的协调艺术
很多学生要么难以从生活中选择素材,要么不会从众多素材中选择典型材料,导致描写不够鲜明。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总结,引领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深入感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师:小说明明写的是船长最后二十分钟的表现,为什么要从他的一生这个视角做总结与评价?
生:因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坚持忠于职守的信念,所以才会有这场临危不乱的表现。
生:船长最后的20分钟正是他一生品质最典型的象征和对比。
师:“典型”这个词语用得好。写一个人,未必要描写他们的一生,选择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事件或者片段就可以了。这也正是这篇小说能够成为经典的根基所在。
教师紧扣“20分钟”与“一生”的认知冲突,利用作者最后的点睛之笔,从小说的视角点醒学生:写人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学会从表达的中心出发,择取最典型的事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