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科幻巨片《2012》中,有一幕镜头总是令人难忘:在地震即将摧毁机场跑道的一刹那,主人公驾机离地,逃脱厄运。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在3月11日发生地震的日本重现。位于松岛基地内的18架F-2B战斗机和一些其它型号的飞机、直升机被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冲毁,几十亿美元的装备就这样打了水漂。人们不禁要问,从发生地震,日本发出海啸警报,到海啸来袭,仍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为什么航空自卫队的飞行员不能赶在海啸来袭之前把F-2及时转移?实际上,决定F-2B能否快速起飞的因素有很多,哪一项出了问题都很难让它们顺利转场。
因素一:保障设施是否损坏
飞机能不能起飞,首先是机场跑道是否会因为地震出现裂纹或产生可能吸入发动机、危及飞行安全的异物。发生地震后,指挥员必须要组织检查机场跑道是否能够飞行。目前,各国很多军用机场都装备有跑道异物监测系统,通过红外或者毫米波雷达快速对跑道道面进行检查,发现并定位异物。如果松岛机场配备了该项设备,且完好无损的话,那么整个检测排查时间也需要几分钟。如果这套设备损坏,那么组织人力查看,恐怕至少需要10分钟。也就是说,即便跑道没有受到破坏,也需要数分钟的检查反应时间。不过即便跑道允许起飞,那也未必能让战机起飞。
跑道只是确保飞机起飞的一个大系统中的一环。基地加油系统是否完好?周边气象情况是否允许飞行?是否有合适的备降机场?备降机场是否遭到损坏?这一系列信息都要进行校对、核实。毕竟,现在飞机已经不是二战时期的飞机,找块空地就能降落。在起飞之前,要了解周围机场是否可用,哪个机场可用。否则没有良好的备降机场,将会带来更大的危险。而这一切活动几乎都在塔台进行,飞机的起降指挥、调度几平都是来自于塔台。但是塔台高度较高,在地震中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大,一些设施、线路可能会因此发生损坏。如果日本人建造的机场质量足够好,那么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指挥员决定可以飞机起飞,那么飞行员在哪里,他们能不能快速登上飞机?
因素二:反应速度是否足够快
通常,根据不同的战备等级,飞行员大致处于三种战斗值班状态。最高等级的警戒,飞行员坐在战斗机座舱内,在停机坪或起飞线待命,飞机处于热备份状态,机务人员完成必要检查。此时飞机已经加好油、挂好弹,进行完静态检查,一旦接到命令,即可开机按照程序完成起飞。次级警戒状态时,值班飞行员、机务人员通常在机场的值班室内进行战斗值班。这时,值班飞机加好油、挂好弹,停在停机坪。飞行员穿好飞行服、抗荷服。接到警报后飞行员奔向飞机,完成系列检查、开机、滑行起飞的一系列动作即可起飞。从值班室到登机,做好准备,大概只需要三五分钟,便进入开机程序。三级警戒状态,飞行员、机务人员在驻地、办公地点进行正常的训练、工作,飞机则位于停机坪和机库内。通常,飞行员驻地及生活区距离机场仍有一段距离,如果当天没有飞行任务,那么飞行员将在办公楼或者住所内进行理论学习和训练。接到报警后,飞行员可收拢后快速抵达停机坪,同时机务人员也开始对飞机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从卫星地图上能清晰地看到松岛基地的办公区与机场分开较远,之间有一段距离。
一般而言,除非战时或者非常情况下,部队一般不会采取一级警戒,大多数情况下是只有一定数量的飞行员和对应的飞机执行二等警戒。根据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通常做法,每个航空团会有4架飞机和相应飞行员处于这种状态。从这次日本地震和海啸的报道来看,有战斗机载导弹被冲走。如果是挂载在战斗机上的,那说明可能有战斗机处于战备状态。
不过在日本航空自卫队中,F-2主要用于对地、对海攻击,防空作战并非其主要任务。松岛机场位于日本东部,战备压力较低,且装备F-2B的第四航空团隶属航空自卫队训练司令部,通常用于战斗训练,即便担负战备任务,战备等级也不高。如果当日并无飞行训练计划,大部分飞行员会位于机场东部的办公区域内活动。如果从这里接到警报、收拢到穿戴飞行服、飞行头盔,做好准备,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大部分战斗机也非战斗值班状态,甚至还在机库内。
如果飞行员接到警报后在10分钟内做好起飞准备,那么他们能赶在海啸来临之前撤离松岛机场吗?
因素三:起飞程序有多复杂
在电影中,飞机的起飞和驾驶似乎总是非常简单,哪怕是一个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似乎也能“一按电钮”就把飞机开走。但实际情况却不可能如此。一架三代机从飞行员进入座舱,完成各项检查和准备到起飞往往需要经过10分钟时间。刚刚反应过来的自卫队飞行员,可能会在启动飞机的过程中被来袭的海啸淹没。
和机载设备相对简单的二代机,如米格21相比,三代机的机载设备复杂,这也导致其启动速度较慢。这一点就与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要比进入DOS操作系统慢有些类似。一般战斗机起飞要大致经过静态检查、通电检查、发动机状态检查等步骤。其中,较为耗时的环节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校准,系统自检等。三代机普遍采用惯导系统,但是惯导系统在起飞前需要进行校准,尤其是对于航行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任务,例如对地攻击、转场。而且校准需要在陀螺稳定运转时进行,所需时间较长。这一校准过程所需时间也根据惯导系统先进程度而不同,普通惯导的陀螺进行校准的时间较长,环形激光陀螺的校准时间则较短。一般而言,西方第三代战斗机,如F-16、“幻影”2000惯导航系统校准最短需要3分钟即可,俄式飞机则需要近十分钟。F-2采用环形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即便如此,校准也大致需要3分钟。此外,飞行控制系统和航电系统自检也需要一定时间,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自检长则两三分钟,短则也要超过一分钟,而早期的模拟式飞控系统的自检要靠手动完成,需要时间更长。我国设计的L-15“猎鹰”高级教练机最初数字式飞控系统自检这一项就需要3分钟,后来经过改进,时间大幅缩短,从这一点也可看出系统自检需要时间。发动机开车后,还要分别对发动机慢车、加力状态的工作参数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对液压系统、各个操作面进行检查。当然有些检查可以同步进行,但是通常而言,如果没有事先进行充足准备,一架飞机能在10分钟离地,就相当不错了。前段时间,台湾媒体称台军战斗机能够在接到警报后5分钟起飞,那恐怕是之前已进行完很多检查项目后的极限值了。如果事态紧急,有些检喜可以省去,但是带着隐患飞上天可能是更不安全的做法。
当然,上述时间还只是一架飞机的起飞时间,放飞近20架飞机之间还需一定的安全间隔。目前,西方常用的放飞方式为单机小间隔连续起飞,这是很多战斗机的标准起飞流程。在紧急时刻会使用双机编队的方式起飞。西方训练的理念是“不承担与战斗力无关的任何风险”,显然双机起飞的风险更大一些。当然,从尽快起飞的角度出发,作为训练团的这支部队对于双机起飞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从一些报道的情况来看,海啸是在地震发生并作出海啸预警后10~30分钟抵达松岛机场的。如果是10分钟,很显然根本来不及撤走,如果是30分钟,那同样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日本航空自卫队而言,未能将18架F-2B转场,可能是充分考虑人员安全的结果。不过对起降条件没有过分要求,且起飞程序相对简单的UH-60救援直升机也被海啸冲毁,就很难向日本纳税人交代了。特别是当日本电视台的直升机在海岸边严阵以待等待海啸潮的来临,并将这一幕镜头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UH-60却遭海水浸泡的镜头很难令人接受。
编辑/秦蓁
因素一:保障设施是否损坏
飞机能不能起飞,首先是机场跑道是否会因为地震出现裂纹或产生可能吸入发动机、危及飞行安全的异物。发生地震后,指挥员必须要组织检查机场跑道是否能够飞行。目前,各国很多军用机场都装备有跑道异物监测系统,通过红外或者毫米波雷达快速对跑道道面进行检查,发现并定位异物。如果松岛机场配备了该项设备,且完好无损的话,那么整个检测排查时间也需要几分钟。如果这套设备损坏,那么组织人力查看,恐怕至少需要10分钟。也就是说,即便跑道没有受到破坏,也需要数分钟的检查反应时间。不过即便跑道允许起飞,那也未必能让战机起飞。
跑道只是确保飞机起飞的一个大系统中的一环。基地加油系统是否完好?周边气象情况是否允许飞行?是否有合适的备降机场?备降机场是否遭到损坏?这一系列信息都要进行校对、核实。毕竟,现在飞机已经不是二战时期的飞机,找块空地就能降落。在起飞之前,要了解周围机场是否可用,哪个机场可用。否则没有良好的备降机场,将会带来更大的危险。而这一切活动几乎都在塔台进行,飞机的起降指挥、调度几平都是来自于塔台。但是塔台高度较高,在地震中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大,一些设施、线路可能会因此发生损坏。如果日本人建造的机场质量足够好,那么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指挥员决定可以飞机起飞,那么飞行员在哪里,他们能不能快速登上飞机?
因素二:反应速度是否足够快
通常,根据不同的战备等级,飞行员大致处于三种战斗值班状态。最高等级的警戒,飞行员坐在战斗机座舱内,在停机坪或起飞线待命,飞机处于热备份状态,机务人员完成必要检查。此时飞机已经加好油、挂好弹,进行完静态检查,一旦接到命令,即可开机按照程序完成起飞。次级警戒状态时,值班飞行员、机务人员通常在机场的值班室内进行战斗值班。这时,值班飞机加好油、挂好弹,停在停机坪。飞行员穿好飞行服、抗荷服。接到警报后飞行员奔向飞机,完成系列检查、开机、滑行起飞的一系列动作即可起飞。从值班室到登机,做好准备,大概只需要三五分钟,便进入开机程序。三级警戒状态,飞行员、机务人员在驻地、办公地点进行正常的训练、工作,飞机则位于停机坪和机库内。通常,飞行员驻地及生活区距离机场仍有一段距离,如果当天没有飞行任务,那么飞行员将在办公楼或者住所内进行理论学习和训练。接到报警后,飞行员可收拢后快速抵达停机坪,同时机务人员也开始对飞机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从卫星地图上能清晰地看到松岛基地的办公区与机场分开较远,之间有一段距离。
一般而言,除非战时或者非常情况下,部队一般不会采取一级警戒,大多数情况下是只有一定数量的飞行员和对应的飞机执行二等警戒。根据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通常做法,每个航空团会有4架飞机和相应飞行员处于这种状态。从这次日本地震和海啸的报道来看,有战斗机载导弹被冲走。如果是挂载在战斗机上的,那说明可能有战斗机处于战备状态。
不过在日本航空自卫队中,F-2主要用于对地、对海攻击,防空作战并非其主要任务。松岛机场位于日本东部,战备压力较低,且装备F-2B的第四航空团隶属航空自卫队训练司令部,通常用于战斗训练,即便担负战备任务,战备等级也不高。如果当日并无飞行训练计划,大部分飞行员会位于机场东部的办公区域内活动。如果从这里接到警报、收拢到穿戴飞行服、飞行头盔,做好准备,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大部分战斗机也非战斗值班状态,甚至还在机库内。
如果飞行员接到警报后在10分钟内做好起飞准备,那么他们能赶在海啸来临之前撤离松岛机场吗?
因素三:起飞程序有多复杂
在电影中,飞机的起飞和驾驶似乎总是非常简单,哪怕是一个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似乎也能“一按电钮”就把飞机开走。但实际情况却不可能如此。一架三代机从飞行员进入座舱,完成各项检查和准备到起飞往往需要经过10分钟时间。刚刚反应过来的自卫队飞行员,可能会在启动飞机的过程中被来袭的海啸淹没。
和机载设备相对简单的二代机,如米格21相比,三代机的机载设备复杂,这也导致其启动速度较慢。这一点就与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要比进入DOS操作系统慢有些类似。一般战斗机起飞要大致经过静态检查、通电检查、发动机状态检查等步骤。其中,较为耗时的环节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校准,系统自检等。三代机普遍采用惯导系统,但是惯导系统在起飞前需要进行校准,尤其是对于航行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任务,例如对地攻击、转场。而且校准需要在陀螺稳定运转时进行,所需时间较长。这一校准过程所需时间也根据惯导系统先进程度而不同,普通惯导的陀螺进行校准的时间较长,环形激光陀螺的校准时间则较短。一般而言,西方第三代战斗机,如F-16、“幻影”2000惯导航系统校准最短需要3分钟即可,俄式飞机则需要近十分钟。F-2采用环形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即便如此,校准也大致需要3分钟。此外,飞行控制系统和航电系统自检也需要一定时间,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自检长则两三分钟,短则也要超过一分钟,而早期的模拟式飞控系统的自检要靠手动完成,需要时间更长。我国设计的L-15“猎鹰”高级教练机最初数字式飞控系统自检这一项就需要3分钟,后来经过改进,时间大幅缩短,从这一点也可看出系统自检需要时间。发动机开车后,还要分别对发动机慢车、加力状态的工作参数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对液压系统、各个操作面进行检查。当然有些检查可以同步进行,但是通常而言,如果没有事先进行充足准备,一架飞机能在10分钟离地,就相当不错了。前段时间,台湾媒体称台军战斗机能够在接到警报后5分钟起飞,那恐怕是之前已进行完很多检查项目后的极限值了。如果事态紧急,有些检喜可以省去,但是带着隐患飞上天可能是更不安全的做法。
当然,上述时间还只是一架飞机的起飞时间,放飞近20架飞机之间还需一定的安全间隔。目前,西方常用的放飞方式为单机小间隔连续起飞,这是很多战斗机的标准起飞流程。在紧急时刻会使用双机编队的方式起飞。西方训练的理念是“不承担与战斗力无关的任何风险”,显然双机起飞的风险更大一些。当然,从尽快起飞的角度出发,作为训练团的这支部队对于双机起飞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从一些报道的情况来看,海啸是在地震发生并作出海啸预警后10~30分钟抵达松岛机场的。如果是10分钟,很显然根本来不及撤走,如果是30分钟,那同样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日本航空自卫队而言,未能将18架F-2B转场,可能是充分考虑人员安全的结果。不过对起降条件没有过分要求,且起飞程序相对简单的UH-60救援直升机也被海啸冲毁,就很难向日本纳税人交代了。特别是当日本电视台的直升机在海岸边严阵以待等待海啸潮的来临,并将这一幕镜头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UH-60却遭海水浸泡的镜头很难令人接受。
编辑/秦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