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文学人物?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34.80元
  
  哈罗德·布鲁姆(1930~)是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在浪漫主义诗学、“误读诗学”、宗教批评、文学经典批评等诸多领域均有独特建树,令学术界持续瞩目。依据他确定的尺度,在西方文学经典中,圣经占据了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显要位置,他说:“如果我能有一种书,它必定会是莎士比亚全集;如果还能有第二种,那就是圣经。”(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页)在《西方正典》的“序言与开篇”中,他对其论断做出更具体的申述:“莎氏之下最伟大的既定经典代表要算希伯来圣经的作者,19世纪圣经学界称之为亚卫文献作者(Yahwist)或‘J’的那个人。”[该书汉译者将Yahwist译为“耶和华文献作者”。圣经学术界普遍同意,在希伯来圣经中上帝的名称之一是四个辅音字母YHVH,应当读作“亚卫”(Tahveh)。由于“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犹太人遇到YHVH时便改读“阿东乃”(Adonai),意思是“主”(Lord)。后来,基督教学者误将YHVH与AdonM的三个元音e、o、a拼读在一起,导致出现“耶和华”(Jehovah)的误译。据此,本文将Yahwist(Jahvist的变体)译为“亚卫文献作者”。参见许鼎新:《旧约原文词义》,中国基督教协会,2001,第2~3页。亦见J.B.加百尔等“以色列上帝的名称”,载《圣经中的犹太行迹:圣经文学概论》,梁工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版,第277~280页。又见TohnRiches,The Bible: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p.19-20.]至于J的身份,他指出:“J是亚卫文献作者的简称,后者源于亚卫(Yahweh,在德文中拼写成Jahveh,曾被错误地拼写成Jehovah),而亚卫本是犹太人、基督教和穆斯林的上帝。”(Harold Bloom,“The AuthorJ”,in The Book of J.New York:Grove Press,1990,p.5.)他的意思是,在德文中,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上帝之名被拼写成“亚卫”,由此,一份记叙上帝行迹的早期文献得名为“亚卫文献”,即“J书”,而该文献的作者被简称为“J”。这份文献后来被编进最早成为希伯来圣经的摩西五经。
  上帝亚卫是J书中的核心形象,在作者所示神一人关系的复杂网络中占据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性位置。但在哈罗德·布鲁姆看来,这位上帝仅仅是一个文学人物。在分析上帝形象之前,应当对哈罗德·布鲁姆的“误读诗学”做一回顾。“误读”(misreading)的本义是“错误的阅读”或“荒谬的理解”,但据哈罗德·布鲁姆解释,除了否定性含义,该词主要应指一种具有革命性和创造性意义的阅读,它能颠覆业已确立的诠释而否定体现于其间的权力意志。“有创造性的强力诗人只有通过对前辈诗人和文学巨匠的作品的误读(修正、贬低或否定已经确立的阐释),才能创作自己的诗,树立自己作为诗人的形象,建立自己的威信……诗就是误读的产物,一部诗歌的历史就是一部误读史”(张中载:《误读》,载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624~629页)。误读有“弱误读”(weak misreading)和“强误读”(strong misreading)之分,“弱误读”不具备意义的更新性,“强误读”则能导致新文本与原文本之间的意义断裂,使后来者对先驱者实现意义的升华和超越。
  总体而言,哈罗德·布鲁姆对J书的研究便体现出对他对前人圣经阐释的“强误读”。对于这部经典,他主张以“替换性阅读”或“逆向阅读”取代所谓的“主导性阅读”,即长期通行于虔诚信徒中的常规性阅读。他在《J书》中表达了揭露“两千五百年来对圣经的体制性误读”的渴望,主张进行一种“部分地外在于无论任何正规传统的阅读”。(Harold Bloom,“The Author J”,pp.15-16.)而要进行这种阅读,就要抑制传统的流弊,以“审美价值”为核心重构经典,把“崇高”的审美特征当作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标志。(《西方正典》“译者前言”第4页)就希伯来圣经的传世形态而言,其间的亚卫乃是亚伯拉罕子孙的上帝,是虔诚犹太人和基督徒心目中全知全能、纯全至善的上帝,然而在J书中,他不过是个文学人物,是个性格异常复杂、令人难以把握的文学形象:
  J的亚卫乃是一个人——他太有人性了:吃吃喝喝,还经常发脾气,喜欢寻衅开心,嫉妒心重,报复心强,自诩公正却不断徇私;在将祝福从一位精英身上转移到整个以色列人时,他又变得神经质似地焦虑不安。在他引领着那群疯癫痛苦的人们穿过西奈旷野时,他变得对己对人都如此疯狂和危险。(《西方正典》,“序言与开篇”第4页)
  就性格要素的多样性和形象描绘的生动性而言,亚卫不亚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是由于后世教会的“体制性误读”,亚卫成了信徒奉拜的对象,而哈姆雷特却始终与宗教无涉,人们不向他祈祷,接受官职时也不在他面前起誓。
  在J书中,亚卫是以“拟人化”手法(anthropomorphism)描写的,他被塑造成一个“整体兼个体的人”(human-all-too-human),既有人类的共性,又有十分独特而不可重复的个性。他初次露面就像古代西亚的陶匠那样,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亚当。不久后又像一个外科医生,于亚当沉睡时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再把肉合拢,用肋骨造成女人夏娃。这一过程具体而直观,与P文献(即后出的祭司派文献)论述上帝造人的思辨风格迥异其趣:“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亚卫造出人类后经常心怀怨恨,动辄对不驯服者施以严厉责罚,甚至以洪水灭尽人类和所有生物,唯独挪亚一家及其饲养的物种得以幸免。倘若这类激烈行为尚能以“刑罚罪恶”辩护的话,另一些反常之举就每每令人不可思议。亚卫在幔利橡树那里享受亚伯拉罕用三斗细面做的饼和用又嫩又好的小牛肉烹制的美味,伴着乳酪和鲜奶大吃大喝,全不见至高上帝的超然。亚卫选出摩西做以色列人的领袖,但对他似乎很反感,一次在宿营地遇见他,竟突然要杀死他。对待以色列百姓,亚卫也是性格暴躁,常怀杀机。在西奈山他对百姓接二连三地以死相威逼:“不可触摸山脚,凡触摸的必要治死”;“不可闯过来到我面前观看,免得他们有许多人死亡”;“要叫亲近我的祭司们自洁,免得我突然 出来击杀他们”;“祭司和百姓不可闯到我面前,免得我突然出来击杀他们”。在J书末尾,亚卫的最后一次露面也显得很古怪。那时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抵达约旦河东岸,他为之奋斗终生的迦南之地就在眼前,但亚卫却莫名其妙地拒绝摩西实现其心愿:“现在我使你的眼睛看见了那块地,却不让你到那里去。”他安排摩西死去,又将他神秘地安葬在一道山谷中,“直到今日无人知道摩西的坟墓在何处”。纵贯J书,亚卫既像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君主,又像一个偏执和任性的顽童。哈罗德·布鲁姆议论道,亚卫为何把一个可敬的受造物隔离埋葬,又拒不暴露坟墓的地点呢?也许是为了保存仅仅属于他自己的记忆?而这又是为了什么?一种伤害与被伤害的痛苦关系似乎能给出回答,占有而非亲密更非尊重,便是J之亚卫对待摩西的态度。(“TheAuthor J”。p.34)
  在对J书做出充分的文本分析之后,哈罗德·布鲁姆断言:“很清楚,J既不爱戴也不畏惧她的亚卫。”较之福音书中的耶稣,J书中的亚卫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是一个人。耶稣的神秘个性千百年来令人着迷,但亚卫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与基督徒奉拜的耶稣相比,亚卫绝少与单个信徒发生关联,他显然令人畏而远之。后人创作过表现耶稣多重性格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却无人尝试写出一部《亚卫的最后诱惑》。这一事实启迪哈罗德·布鲁姆对J书进行历史性的思考。J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犹太教初创时期写作,显然不以为自己使用了神圣言辞,也不觉得自己笔下的创世、族长、约瑟和摩西的行迹是神圣故事。对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的共同源头J来说,亚卫远非“至高无上的存在”或“一切的一切”,而只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文学人物,与后来摩西五经传世本的编订者R或以斯拉,乃至斐洛、亚基巴、迈蒙尼德等犹太文人哲士,以及基督教神学家们的上帝观念判然有别。(“TheAuthor J”,p.31.)
  以斯拉时代(公元前5世纪)以降,伴随着摩西五经的定型,犹太教成为一种拥有经典的成熟宗教,在随后到来的希腊化时期,犹太人的上帝观念更由于希腊唯心主义和唯灵主义宗教哲学的影响而日益发生深刻变革,亚卫不再以人形显身于其子民之中,而是升上天空,坐在天界最顶端的宝座上,身旁簇拥着不计其数的天使,周围有祥云缭绕。在此基点上,经过历代基督教神学家的诠释,上帝最终成为一个形而上的观念神,亦即全知、全能、遍在、永恒、自由、圣洁、公义、慈爱等哲学概念的终极凝聚体。与上帝观念的抽象性和思辨性相对应,犹太艺术也愈益呈现出重时间而轻空间、重聆听而轻观看、重语词而轻图像的倾向。但在哈罗德·布鲁姆看来,所有这些都不过表现出后人对J书的“强误读”和“体制性误读”,因为在J书形成的后所罗门时代,尚处于草创阶段的犹太书面文化远未显示出日后的样态。仍以J之亚卫的拟人化特质为例,那时的亚卫时常面对面地与世人交流,有此经历者包括亚当、夏娃、亚伯兰、雅各、摩西,以及西奈山下的七十位以色列长老等(David Rosenbergtrans,The Book of J.162,p.160.),而他们皆未如后出的律法所言“人见我上帝的面不能存活”。
  哈罗德·布鲁姆呼吁读者返回J书,认为返回固然“也许导致或强或弱的另一种误读”,但却能更接近于J对神灵的理解或误读,无论其亚卫来自犹太民族的历史传说,来自他们的现实信仰,抑或来自其深奥幽默的想象。正是J的误读造就了一部辉煌的文学经典和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哈罗德·布鲁姆以“神性”、“人性”、“爱恨纠葛”、“原创性”等关键词揭示出J书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义:
  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J的一大创造,是那种持续久远以致我们难以察觉的原创性的又一标志……产生经典的这种原创性所隐含的冲击力使我们认识到,不论虔诚的修订者们如何拼凑,西方世界犹太人、基督徒对上帝的崇拜只是对一个文学人物的崇拜,即J的亚卫而已(《西方正典》,“序言与开篇”,第4页)。
其他文献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收入了汪曾祺先生《昆明的雨》一文。自《昆明的雨》入选统编版教材以来,一线教师开始对本文有了一些讨论,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和文中蕴含的深情是主要焦点。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开始有老师注意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幅画可能是解读本文的关键。张永梅老师《从“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说开去》[1]课堂实录(以下简称“张文”)和何宁老师《画意之外趣味生》[2]一文(以下简称“何文”)都试图从这幅画入
《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郝时远、罗贤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版,168.00元。    我曾写过《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一文,发表在《随笔》(1992年第1期)上,其中有这么一段:  我还记起了那时的一个传闻:清华、北大、南开是联合招生,梁再冰填的第一志愿当然是清华,却被分数线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林徽因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爱女的考分竟够不
如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之于庐山瀑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成为八百里洞庭湖袭貌传神的文字写真。当然,诗文以山水传情、山水借诗文传诵也是传统的审美所在、风雅所系,故而在众多山水诗中,山水以诗文名传、诗文以山水情生,在物与人的相互观照中,人与物各获其所需,各得其所是。于是透过古今传诵的“气蒸”与“波撼”,我们看到洞庭湖景色的壮阔雄奇拍空而至,与诗人勃发感
吾乡山西老前辈谷景生晚年有篇题为《史说的,说史的》的短札,看了十分感慨。他说:  “给历史穿衣戴帽是有些人的一大偏好。孩子们可怜,自己不知道的事,只有听爷爷们去说。过来人也可怜,果真到了老骥之年,伏枥无奈,唯志在‘名垂千古’可为。事隔久远,人面全非,言论自由,亲历者是权威,旁观者也是权威,年长者是权威,权威者更是权威。历史学家更可怜,他们身上挑起的‘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担子太重。一星史事,‘知情人’
荆轲刺秦之事传开后,当时有名的剑客鲁句践万般感慨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鲁句践将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于“剑术”,即,荆轲不认真修习剑术,剑术平庸。东晋诗人陶潜在《咏荆轲》中也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的慨叹。时代不同,但两人的看法惊人相似。不排除后者是“抄袭”前者的看法。当然,鲁句践之说也值得抄袭。毕竟,对剑术的评价鲁句践具有权威性,何况他与荆轲处在同一时代。然而,我要说的是,荆轲
时下,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话题。中国神话学会会长、文化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近年来多次在论文、演讲中提倡从“符号经济”和“文化资本”的角度审视这一问题,在知识界颇具影响。3月13日,本刊特约编辑黄湘就相关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采访了叶先生。  黄湘:叶先生,您好,我注意到您近年来多次在论文、演讲中提倡“文化资本”的概念。为什么说在当今时代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资本?  叶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在中国,“登高”既是九九重阳的既定风俗、也是亲友郊游行乐的方式
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兄弟俩,兄名刘忆苦,弟叫刘思甜。这既合乎逻辑,又符合国情。“忆苦”和“思甜”一奶同胞,但一定要苦在前,甜在后。这个前后又有一个铁打的规矩——以1949年为界,如果把这个规矩颠倒过来,就要吃苦头。某老工人老贫农上台忆苦思甜,诉了半天苦,竟说的是那界线之后的事。会议的主持者恼羞成怒,诉苦者即成现行。这种故事在今日是饭后茶余的笑谈,在当年可一点也不好玩。人们以为1952年
雷天: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1999年初版时,李慎之先生根据该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大传统(士大夫、知识精英们的文化传统)和以关王爷为代表的小传统(游民文化传统),究竟哪个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多一些?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孔夫子和关王爷是两种完全不同、并且正相对立的文化还是彼此有很深的交织?中国历史上的游民文化和生活准则对理解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否仍有帮助?今天
我的爸爸邵洵美,走了四十年了。我和他最后的一面是在病室里,陪伴他和死神搏斗通宵之后的第二天黄昏,我来向他告别。他急促的呼吸趋平和了些,脸瘦得变陌生了,眼梢挤出一丝熟悉的笑,勉强欠起身来伸出手,与我轻轻地一握,轻得只有我听得见地说了声:“谢谢你。”  手是冰凉的,但他的手心里有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他那瘦得只剩下皮遮着筋和骨的手背,前一夜我曾轻轻抚摸,想以此缓解他喘不过气来的苦痛。1956年,玉姊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