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主在保佑着我,暗杀算不了什么,生活还要继续”。
——穆沙拉夫
2003年12月25日,正当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的时候,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不远的拉瓦尔品第再次发生了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的暗杀事件。此次暗杀事件与上次针对他的暗杀事件仅仅相隔10天。幸运的是,这位已经躲过几次暗杀阴谋的将军再一次逃过了生命之劫。但不幸的是,此次事件造成了现场15名无辜者命丧黄泉,46名过往行人受到不同伤害。人们不禁要问,是何许人物连续追杀穆沙拉夫,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对穆沙拉夫恨之入骨呢?
据分析,对穆沙拉夫怀有刻骨仇恨而必欲除之的不外是以下一些势力:其一是对穆沙拉夫所采取的阿富汗政策抱有极大反感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其二是怀疑穆沙拉夫背叛“克什米尔自由事业”的极端力量,其三是巴基斯坦国内的极端宗教集团。到目前为止,巴基斯坦警方还没有彻底破解暗杀阴谋的详细内幕。但是,通过分析穆沙拉夫上台以来所推行的政策,则可发现一些端倪所在。
做出“痛苦的抉择”
近年来,在南亚地缘政治中,印度的战略地位因综合国力日渐增强而明显提高。而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则受到严重削弱,政治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南亚地区的安全态势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在克林顿两任执政期内,美国已经改变了80年代“美巴轴心”的战略角度,以及冷战结束初期“印巴均衡”的平行关系,转而奉行“重印轻巴”的倾斜政策。布什上台以后,美国南亚政策中“重印轻巴”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出现了“印度第一”的定位,甚至出现了“印度惟一”的倾向,而美巴关系则大幅滑落。可以说,美印关系急剧变热,美巴关系屡屡降温,是9.11前美国南亚政策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在20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与塔利班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巴基斯坦为了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建立对付宿敌印度的战略纵深,对塔利班一直给予全力的支持。它与塔利班不仅在宗教教派上同属一宗,而且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与塔利班同属一族(即普什图族)。二者在战略上、宗教上和种族上的一致性促使了双方关系的高度密切。
9.11事件后,美国发誓要对躲藏在阿富汗的本·拉登和向其提供庇护的塔利班实施严厉的报复性打击。反恐合作成了其外交方针中压倒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根据对反恐战争的合作态度来确定盟国和敌国。巴基斯坦处于艰难的战略选择之中,即要么配合美军的行动,要么被美国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而一旦被美国视为支持和庇护恐怖主义的国家,巴基斯坦将成为美国战略打压的对象,甚至沦为军事打击的目标,国家的重大利益将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害。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穆沙拉夫审时度势,果断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关键的抉择”,即向美国提供全面合作,包括向其提供军事走廊、情报信息、后勤保障,封锁“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残余分子可能逃窜的巴阿边境等,以便维护国家的最大利益,避免成为美国连带打击的对象。由于穆沙拉夫对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战争给予全面的合作,美国也一改此前重印轻巴的战略取向。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巴关系开始重新拉近,美国取消了自1998年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实施的制裁,不再指责穆沙拉夫通过军事政变取得职位,并开始向巴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巴基斯坦重新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前线国家,使得原来曾从巴基斯坦得到支持的塔利班及与塔利班过往甚密的“基地”组织对穆沙拉夫产生仇恨和报复心理。最近,塔利班的一个头目还通过录音讲话呼吁推翻穆沙拉夫的统治。
断然整肃“极端的势力”
9.11事件后,穆沙拉夫迫于国际压力,开始整肃国内宗教势力,打击恐怖组织。他于2002年1月12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镇压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极端组织,其中包括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信徒军”和“使者之军”。2002年3月24日,穆沙拉夫表示决心整顿与宗教极端势力关系密切的情报系统。之后不久他又表示,不允许任何组织假克什米尔之名发动恐怖袭击。穆沙拉夫还强调要正确理解“先知”穆罕默德和“国父”真纳的训导,强调圣战决不限于武装斗争,对无知、贫困、落后和饥饿的斗争是“更伟大的圣战”。他还指出,应该保持“宽容、平和”的伊斯兰精神,摈弃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教派纷争和“武装圣战”的思想,将巴基斯坦建设成为一个宽容、和睦、强大的国家。巴基斯坦警方先后逮捕了数百名宗教极端分子,并决定取缔先知军、真主军、圣贤军、贾弗里运动党、保卫先知教法运动等五个极端组织。
穆沙拉夫还明确了改革宗教学校、规范清真寺管理的意向。90年代末期,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据说超过一万所,在那里接受“教育”的人超过百万。其中不少学生出校以后前往克什米尔地区,以“伊斯兰圣战”的名义从事武装斗争。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极端宗教势力受到制约,一些宗教学校被勒令关闭,极端宗教分子的活动受到打压。为了限制宗教学校传播圣战思想和培训武装人员,巴基斯坦政府还公布了《宗教学校登记法》,禁止未登记的学校接受国内外团体的捐助。这些都体现了穆沙拉夫与宗教极端主义决裂的信念和把巴基斯坦建设成为一个温和的伊斯兰国家的理想。
但是巴基斯坦国内宗教势力比较强大,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们极力要把巴基斯坦变成一个原教旨主义的国家,因此对穆沙拉夫的政策抱有强烈抵制的态度。一些人士表示对穆沙拉夫政策的反感,讽刺他是“布沙(什)拉夫”?穴Busharaf?雪,指责他与布什同流合污,背叛了伊斯兰教义。
淡然面对“职业的威胁”
据说,穆沙拉夫在其位于陆军司令部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取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的箴言,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人民仅知其人,而感受不到其政策的驱使;次一等的,是人民爱戴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是人民惧怕他;最差的,是人民鄙视他。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穆沙拉夫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不久前他宣布,将于2004年年底前后辞去现在兼任的陆军参谋长职务。虽然这是穆沙拉夫为了减轻宗教政党政治压力的结果,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为国家利益做出个人牺牲的勇气和魄力。正是穆沙拉夫的这种努力,使得他得以顺利通过议会的信任投票,可以继续担任总统职务到2007年。
最近,穆沙拉夫还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设想,即准备搁置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举行“全民公决”的联合国决议,以“勇敢和灵活的方式”化解与印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争议。这个设想对于那些固守传统思维的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主张通过武装斗争争取克什米尔独立的“自由战士”来说,绝对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不能排除其中的某些极端分子采取偏激的人身报复的可能性。
对于穆沙拉夫个人来说,他所面临的政治风波还有许多,他所面临的暗杀阴谋恐怕也难以根除。在许多人为他的人身安全担忧的时候,人们还应记住穆沙拉夫自己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真主在保佑着我,暗杀算不了什么,生活还要继续”。职业军人出身的穆沙拉夫一直强调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座右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确,暗杀可以威胁穆沙拉夫的生命,但是难以动摇他反对恐怖主义和为国家民族事业而献身的信念。
——穆沙拉夫
2003年12月25日,正当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的时候,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不远的拉瓦尔品第再次发生了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的暗杀事件。此次暗杀事件与上次针对他的暗杀事件仅仅相隔10天。幸运的是,这位已经躲过几次暗杀阴谋的将军再一次逃过了生命之劫。但不幸的是,此次事件造成了现场15名无辜者命丧黄泉,46名过往行人受到不同伤害。人们不禁要问,是何许人物连续追杀穆沙拉夫,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对穆沙拉夫恨之入骨呢?
据分析,对穆沙拉夫怀有刻骨仇恨而必欲除之的不外是以下一些势力:其一是对穆沙拉夫所采取的阿富汗政策抱有极大反感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其二是怀疑穆沙拉夫背叛“克什米尔自由事业”的极端力量,其三是巴基斯坦国内的极端宗教集团。到目前为止,巴基斯坦警方还没有彻底破解暗杀阴谋的详细内幕。但是,通过分析穆沙拉夫上台以来所推行的政策,则可发现一些端倪所在。
做出“痛苦的抉择”
近年来,在南亚地缘政治中,印度的战略地位因综合国力日渐增强而明显提高。而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则受到严重削弱,政治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南亚地区的安全态势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在克林顿两任执政期内,美国已经改变了80年代“美巴轴心”的战略角度,以及冷战结束初期“印巴均衡”的平行关系,转而奉行“重印轻巴”的倾斜政策。布什上台以后,美国南亚政策中“重印轻巴”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出现了“印度第一”的定位,甚至出现了“印度惟一”的倾向,而美巴关系则大幅滑落。可以说,美印关系急剧变热,美巴关系屡屡降温,是9.11前美国南亚政策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在20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与塔利班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巴基斯坦为了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建立对付宿敌印度的战略纵深,对塔利班一直给予全力的支持。它与塔利班不仅在宗教教派上同属一宗,而且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与塔利班同属一族(即普什图族)。二者在战略上、宗教上和种族上的一致性促使了双方关系的高度密切。
9.11事件后,美国发誓要对躲藏在阿富汗的本·拉登和向其提供庇护的塔利班实施严厉的报复性打击。反恐合作成了其外交方针中压倒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根据对反恐战争的合作态度来确定盟国和敌国。巴基斯坦处于艰难的战略选择之中,即要么配合美军的行动,要么被美国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而一旦被美国视为支持和庇护恐怖主义的国家,巴基斯坦将成为美国战略打压的对象,甚至沦为军事打击的目标,国家的重大利益将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害。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穆沙拉夫审时度势,果断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关键的抉择”,即向美国提供全面合作,包括向其提供军事走廊、情报信息、后勤保障,封锁“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残余分子可能逃窜的巴阿边境等,以便维护国家的最大利益,避免成为美国连带打击的对象。由于穆沙拉夫对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战争给予全面的合作,美国也一改此前重印轻巴的战略取向。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巴关系开始重新拉近,美国取消了自1998年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实施的制裁,不再指责穆沙拉夫通过军事政变取得职位,并开始向巴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巴基斯坦重新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前线国家,使得原来曾从巴基斯坦得到支持的塔利班及与塔利班过往甚密的“基地”组织对穆沙拉夫产生仇恨和报复心理。最近,塔利班的一个头目还通过录音讲话呼吁推翻穆沙拉夫的统治。
断然整肃“极端的势力”
9.11事件后,穆沙拉夫迫于国际压力,开始整肃国内宗教势力,打击恐怖组织。他于2002年1月12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镇压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极端组织,其中包括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信徒军”和“使者之军”。2002年3月24日,穆沙拉夫表示决心整顿与宗教极端势力关系密切的情报系统。之后不久他又表示,不允许任何组织假克什米尔之名发动恐怖袭击。穆沙拉夫还强调要正确理解“先知”穆罕默德和“国父”真纳的训导,强调圣战决不限于武装斗争,对无知、贫困、落后和饥饿的斗争是“更伟大的圣战”。他还指出,应该保持“宽容、平和”的伊斯兰精神,摈弃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教派纷争和“武装圣战”的思想,将巴基斯坦建设成为一个宽容、和睦、强大的国家。巴基斯坦警方先后逮捕了数百名宗教极端分子,并决定取缔先知军、真主军、圣贤军、贾弗里运动党、保卫先知教法运动等五个极端组织。
穆沙拉夫还明确了改革宗教学校、规范清真寺管理的意向。90年代末期,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据说超过一万所,在那里接受“教育”的人超过百万。其中不少学生出校以后前往克什米尔地区,以“伊斯兰圣战”的名义从事武装斗争。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极端宗教势力受到制约,一些宗教学校被勒令关闭,极端宗教分子的活动受到打压。为了限制宗教学校传播圣战思想和培训武装人员,巴基斯坦政府还公布了《宗教学校登记法》,禁止未登记的学校接受国内外团体的捐助。这些都体现了穆沙拉夫与宗教极端主义决裂的信念和把巴基斯坦建设成为一个温和的伊斯兰国家的理想。
但是巴基斯坦国内宗教势力比较强大,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们极力要把巴基斯坦变成一个原教旨主义的国家,因此对穆沙拉夫的政策抱有强烈抵制的态度。一些人士表示对穆沙拉夫政策的反感,讽刺他是“布沙(什)拉夫”?穴Busharaf?雪,指责他与布什同流合污,背叛了伊斯兰教义。
淡然面对“职业的威胁”
据说,穆沙拉夫在其位于陆军司令部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取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的箴言,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人民仅知其人,而感受不到其政策的驱使;次一等的,是人民爱戴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是人民惧怕他;最差的,是人民鄙视他。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穆沙拉夫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不久前他宣布,将于2004年年底前后辞去现在兼任的陆军参谋长职务。虽然这是穆沙拉夫为了减轻宗教政党政治压力的结果,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为国家利益做出个人牺牲的勇气和魄力。正是穆沙拉夫的这种努力,使得他得以顺利通过议会的信任投票,可以继续担任总统职务到2007年。
最近,穆沙拉夫还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设想,即准备搁置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举行“全民公决”的联合国决议,以“勇敢和灵活的方式”化解与印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争议。这个设想对于那些固守传统思维的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主张通过武装斗争争取克什米尔独立的“自由战士”来说,绝对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不能排除其中的某些极端分子采取偏激的人身报复的可能性。
对于穆沙拉夫个人来说,他所面临的政治风波还有许多,他所面临的暗杀阴谋恐怕也难以根除。在许多人为他的人身安全担忧的时候,人们还应记住穆沙拉夫自己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真主在保佑着我,暗杀算不了什么,生活还要继续”。职业军人出身的穆沙拉夫一直强调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座右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确,暗杀可以威胁穆沙拉夫的生命,但是难以动摇他反对恐怖主义和为国家民族事业而献身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