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印象派画家Berthe Morisot的革新之路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sy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格兰》(1875年)

  美国收藏家Albert Barnes曾收藏过许多印象派艺术大师的名作,如雷诺阿、莫奈、毕沙罗、卡萨特及马奈等,其中还有Berthe Morisot(1841—1895)的《戴草帽的年轻女人》(1884年)。但随着他在1936年卖掉这幅名画后,Morisot也就在印象主义艺术史上消失了。2018年底至2019年1月中旬Barnes基金会画廊举办了名为“Berthe Morisot:女性印象派画家”的回顾展,將这位印象派艺术的奠基人之一重新带回公众的视野。这次展览收入了68幅作品,主要聚焦Morisot的女性肖像画,当然也包括那幅被卖掉的名作。这些作品在费城展出后移至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展出,最后再到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展出。
  为什么Morisot不如男性印象派画家那样为公众所熟知呢?这当然不是因为她是二流画家。她曾于1874—1886年间参加了八场展览,作品富于独创性。评论家Paul Mantz曾说:“革新派中只有一位真正的印象派画家,那就是Berthe Morisot。”然而,大众认识她多是通过其莫奈朋友的身份,却不是因为她的作品。性别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的评论家认为男性印象派画家作品中的泼溅和点状物充满能量和活力,而将Morisot粗犷的羽毛状笔锋评为阴柔迷人,卖弄风情。Morisot的19世纪70年代抽象的海洋主题作品和夸张的外光画法的肖像画一点也不女性化。评论家们只是不知如何定位她的风格,只能将其归咎于她的性别。
《躺椅上的灰衣妇人》(1879年)

  Morisot在肖像画创作上的大胆创新尝试也体现了她的自由风格,尤其是对巴黎女性的刻画。通过对比按时间顺序布置的作品,从《摇篮》(1872年)中柔和的妇人形象到混合锯齿形和断续笔触的《躺椅上的灰衣妇人》(1879年),可以看出Morisot风格的变化。她的早期作品中人物和背景是分离的,而在后期的肖像画中人物与背景则是相融合的。许多印象派画家会用画笔的木柄刮开颜料,形成有棱角的笔画,而Morisot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从展品中的素描草图可以看出Morisot的印象主义已逐渐向抽象主义靠近。如《兰伯特小姐画像》(1885年)构图中大面积的留白就是又一大胆尝试。其他印象派画家通常会描绘室内常见背景中的时髦女性,而Morisot的创新是安排丈夫或女儿在窗边或阳台上望向室外景色。这种创意将室外的外光风景画与室内的静物画相结合,如《乡间小屋》(1886年)。
  Morisot在晚期作品中还探索了新的表现手法。她回避了印象主义擅用的快速断续的笔法,代之以弯曲的长线条,类似于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她不再使用闪光的银色或浅色颜料描绘物质世界,转而使用深蓝、亮橘等饱满的色彩表现人物感伤的精神世界。对比线条模糊的《梳妆打扮的妇人》(1875年)与轮廓清晰的《Julie Manet画像》(1894年)可以发现Morisot已经从捕捉动态的光和动作,转向表现人物的内心反省与忧郁。随着1895年她的逝世,她作为印象主义革新运动实验者的作用逐渐被淡忘。她曾在1890年的日记中写道:“我认为男性不会平等对待女性,这种平等正是我所追求的,我深知我和他们一样有价值。” “Berthe Morisot:女性印象派画家”的展览正是为了重新恢复其声望与地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