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小时候,北京的大雪能没过膝盖,整个冬天雪都不化。雪被踩成了冰,我们就踩着竹片‘滑雪’上学。那时,朝北的窗户上满满都是冰花。北京周边的河流极多,河水又清又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晓黎向记者回忆道。
而2008年,北京没有下雪。全国包括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在内的15个省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既史罕觅。
年年旱今年大旱
今年受旱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的冬麦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月5日宣布,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首次。2月7日受旱高峰时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99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0亿亩,其中重旱4996万亩,干枯394万亩。气象专家综合分析认为,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
受自然气候影响,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亿~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近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称,造成如此大面积的干旱,主要是因为降水少、气温高,寒旱叠加。而干旱天气与寒流结合,更增加了许多地区抗旱灌溉的难度,加大了旱情。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2月6日表示,近四个月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作用。
这又不得不老生常谈地联系到“温室效应”。其所导致的全球变暖也加大了我国受灾地区春季土壤的蒸发量,加剧了冬小麦产区的旱情。
超采地下水代价巨大
为了缓解旱情、全力保收成,各地开动机井126万眼、泵站2.31万处、抗旱机械设备182万台套、机动运水车28万辆、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401万人,累计引水、提水、抽水量达66亿多立方米。
利用机井抽取地下水灌溉作物,这并不是在发生旱情时才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目前在粮食主产区灌溉的正常做法,地下水超采也就随之成为一个问题。
2008年,河南省粮食产区已经连续四年刷新历史纪录,而抽取地下水“井灌”则是其丰收的重要保障。据统计,到2008年,河南省共有机井121万眼,目前每年仅农业用水地下水开采量就达到76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一些水利专家指出,近年来河南粮食增产,有一部分是靠超采地下水换来的。
在山东省莱州市,超采地下水所带来的后果则是海水入侵,已有27.1万亩良田受影响,其中12.4万亩高产田变为低产田,2万亩变成不毛之地。
掠夺式地开发地下水资源不仅会引发NTTR污染、土壤沙化、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一旦发生持续性干旱,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还可能出现大量机井报废、粮食减产的局面。这在今年的大旱中就明显暴露了出来。在2007年河南省部分地区旱灾时,安阳市的一些农民守着机井也浇不了地。某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甚至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平常光景凭着抽取地下水灌溉换来丰收,干旱时候还想靠着抽取地下水保生产。我们是否仔细计算过这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农田水利建设巨债难偿
旱灾时更不得不选择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旱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农田水利方面建设的落后。
“过去村庄里的许多水塘现在很难见到了,雨季时,没有贮水的地方,容易涝,旱时则无水可用。最重要的良性的蓄水池没有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近年来调研了中国很多地区的农村水利设施现状,非常感慨:“这是近年来农村丢掉的最宝贵东西”。
据统计,全国大型灌区主要建筑物有40%左右需要维修,中小灌区大概有50%左右需要维修。鄂竟平指出,我国的水利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已然老化失修,由此也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影响农业和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虽然早在1998年,国家就启动了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但投入太少,杯水车薪。根据河南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需投资107亿元,但目前实际每年投资仅1亿多元,如果改造一遍则要100年,而灌区的寿命仅为30~50年,“欠账”显然太多。
郑风田教授曾指出,税费改革之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与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和制度“真空”。比如:“两工制度”(农民在农闲时出“义务工”与“积累工”)的取消抽掉了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的基础;农村社区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组织,社区公共服务处于瘫痪状况,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激励,投入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机会成本大等等。
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在今年大旱后积极投入资金加以解决,其产生的不利影响肯定还会进一步加剧。
粮食价格影响长远
从今年的大旱说到粮价,最直接的观点无非是认为旱隋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大幅度提高可能会直接提高2009年的粮食价格。不过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由于中国粮食连续五年丰收,储备也充足,国家调控市场有足够粮源,因此可以说,旱情不会导致粮价快攀升。”
其实2009年的粮价是否真的会攀升,只是对粮价关注中的一个极小部允,与粮价高低直接相关的最终还是农民种粮的收入,而这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种粮、保粮的积极性。在今年的大旱中,据称就有某些受灾地区由于机井出水量小,抽水上来花费的成本比粮食收入可能还多,农民选择了放弃浇灌。
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61元的历史新高,但其中有多少来自于种粮的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农民种粮仍然是效益太低。国家的补贴赶不上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部分,农民的收益仍然在继续下降。”
农民种粮的收益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方面,种粮收益可能还在下降;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又加入外出打工的潮流中。崔晓黎说:“现在打工的门槛越来越低,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种粮。呆在农村的老农民都知道,最没收益的就是粮食,纯粹就是为了自己吃饭。”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必然都会使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进展缓慢,保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最终,粮食价格还是根本问题。
而2008年,北京没有下雪。全国包括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在内的15个省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既史罕觅。
年年旱今年大旱
今年受旱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的冬麦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月5日宣布,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首次。2月7日受旱高峰时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99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0亿亩,其中重旱4996万亩,干枯394万亩。气象专家综合分析认为,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
受自然气候影响,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亿~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近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称,造成如此大面积的干旱,主要是因为降水少、气温高,寒旱叠加。而干旱天气与寒流结合,更增加了许多地区抗旱灌溉的难度,加大了旱情。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2月6日表示,近四个月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作用。
这又不得不老生常谈地联系到“温室效应”。其所导致的全球变暖也加大了我国受灾地区春季土壤的蒸发量,加剧了冬小麦产区的旱情。
超采地下水代价巨大
为了缓解旱情、全力保收成,各地开动机井126万眼、泵站2.31万处、抗旱机械设备182万台套、机动运水车28万辆、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401万人,累计引水、提水、抽水量达66亿多立方米。
利用机井抽取地下水灌溉作物,这并不是在发生旱情时才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目前在粮食主产区灌溉的正常做法,地下水超采也就随之成为一个问题。
2008年,河南省粮食产区已经连续四年刷新历史纪录,而抽取地下水“井灌”则是其丰收的重要保障。据统计,到2008年,河南省共有机井121万眼,目前每年仅农业用水地下水开采量就达到76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一些水利专家指出,近年来河南粮食增产,有一部分是靠超采地下水换来的。
在山东省莱州市,超采地下水所带来的后果则是海水入侵,已有27.1万亩良田受影响,其中12.4万亩高产田变为低产田,2万亩变成不毛之地。
掠夺式地开发地下水资源不仅会引发NTTR污染、土壤沙化、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一旦发生持续性干旱,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还可能出现大量机井报废、粮食减产的局面。这在今年的大旱中就明显暴露了出来。在2007年河南省部分地区旱灾时,安阳市的一些农民守着机井也浇不了地。某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甚至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平常光景凭着抽取地下水灌溉换来丰收,干旱时候还想靠着抽取地下水保生产。我们是否仔细计算过这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农田水利建设巨债难偿
旱灾时更不得不选择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旱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农田水利方面建设的落后。
“过去村庄里的许多水塘现在很难见到了,雨季时,没有贮水的地方,容易涝,旱时则无水可用。最重要的良性的蓄水池没有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近年来调研了中国很多地区的农村水利设施现状,非常感慨:“这是近年来农村丢掉的最宝贵东西”。
据统计,全国大型灌区主要建筑物有40%左右需要维修,中小灌区大概有50%左右需要维修。鄂竟平指出,我国的水利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已然老化失修,由此也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影响农业和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虽然早在1998年,国家就启动了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但投入太少,杯水车薪。根据河南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需投资107亿元,但目前实际每年投资仅1亿多元,如果改造一遍则要100年,而灌区的寿命仅为30~50年,“欠账”显然太多。
郑风田教授曾指出,税费改革之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与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和制度“真空”。比如:“两工制度”(农民在农闲时出“义务工”与“积累工”)的取消抽掉了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的基础;农村社区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组织,社区公共服务处于瘫痪状况,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激励,投入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机会成本大等等。
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在今年大旱后积极投入资金加以解决,其产生的不利影响肯定还会进一步加剧。
粮食价格影响长远
从今年的大旱说到粮价,最直接的观点无非是认为旱隋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大幅度提高可能会直接提高2009年的粮食价格。不过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由于中国粮食连续五年丰收,储备也充足,国家调控市场有足够粮源,因此可以说,旱情不会导致粮价快攀升。”
其实2009年的粮价是否真的会攀升,只是对粮价关注中的一个极小部允,与粮价高低直接相关的最终还是农民种粮的收入,而这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种粮、保粮的积极性。在今年的大旱中,据称就有某些受灾地区由于机井出水量小,抽水上来花费的成本比粮食收入可能还多,农民选择了放弃浇灌。
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61元的历史新高,但其中有多少来自于种粮的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农民种粮仍然是效益太低。国家的补贴赶不上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部分,农民的收益仍然在继续下降。”
农民种粮的收益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方面,种粮收益可能还在下降;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又加入外出打工的潮流中。崔晓黎说:“现在打工的门槛越来越低,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种粮。呆在农村的老农民都知道,最没收益的就是粮食,纯粹就是为了自己吃饭。”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必然都会使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进展缓慢,保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最终,粮食价格还是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