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家的眼中,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学习钢琴可以陶冶艺术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弹钢琴可以同时锻炼左右手、促进听觉、视觉、记忆、思维的发展以及整个大脑发育,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处事习惯。越来越多的家长将钢琴作为素质教育培养的基本课程。家长应依据儿童特点,科学合理地教学。
钢琴学习需要心、脑和身体的统一才能掌握,如果最初没有接受良好的指导,就很难养成正确的弹奏习惯。从这一点来看,在初级阶段进行指导的家长应该认识到其责任。
在钢琴弹奏中,坐的姿势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弹奏的效果,所以家长首先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比如重心要稳,两脚自然分开,身体微微前倾,弹奏时力量集中于指尖等等。
在初学阶段,孩子要接触三种基本弹奏方法,即断奏法、连音奏法、跳音奏法。
断奏方法要求孩子先把手指在琴上放好,然后自然地将手臂提起来,手腕、手掌、手指都处于放松状态,不要主动做任何动作,手臂随之自然地落下。
掌握了断奏方法,就可以开始学习连奏了。连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弹奏方法。如果把断奏比喻为“站”,连奏就是“走”了。连奏的方法是第一个音弹下去手指站稳,然后抬指弹下面的音,同时把力量转移过去,前一个手指离键。
跳音奏和断奏比较接近,可以说就是断奏的一种,不同的是,跳音的触键更短促,更有弹性一些。
在弹奏方法上,跳音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用手臂动作弹的跳音,一种是用手腕动作弹的跳音,再一种就是仅用手指动作弹的跳音。
学琴讲究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不同的阶段,对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作品表现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布置作业要力求有针对性、合理性,让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当然,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激起儿童的“琴趣”是最重要的,儿童有了兴趣,学起琴来就会事半功倍。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将孩子的小心眼里击出兴趣的火花呢?下面教你几招。
充满情感的语言和及时的鼓励
有的孩子本来很喜欢学琴,可一换老师后就马上变得不愿学了,可见老师对儿童学琴兴趣的影响。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比一位一味严厉的老师更受欢迎。而作为“第一辅导老师”的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影响要更大。时常用充满情感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只要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就及时鼓励,孩子就会乐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认真聆听,不要打断孩子的演奏
孩子弹奏的时候,家长要倾心聆听,掌握曲子情绪变化的节奏,曲子悲,你也悲,曲子喜,你也喜。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和潜移默化的感染。一般来说家长听得越认真,孩子就越不想让家长失望。当孩子练习一首不熟悉的曲子时,家长也应该安静聆听。即使听出弹奏中有毛病,也应该忍耐一会儿,等孩子演奏完毕后再指出,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正视孩子的学习困难,不急于求成
学钢琴是个漫长的过程,手形的塑造、基础的训练、对节奏的把握、对音乐的理解,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父母在辅导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过于急躁,要孩子自发性地操练,在培养兴趣与练习技巧间取得平衡。
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比如手指僵硬、无法放松或完不成作业等情况时。家长切忌大声训斥孩子,或者粗暴地掰着孩子的手指触键,让孩子找感觉,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家长可以换种方式,比如站起来僵直的走路,然后再放松地走路给孩子看,用这种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既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感,又活跃了气氛。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应耐心地询问,找出问题的原因,一同分析克服困难,急躁和训斥只能事与愿违。
给孩子自我展示和与同伴交流的机会
儿童都有表现的欲望,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被家长、老师和同学认可,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比赛,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不管比赛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能够增长经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奏,孩子的舞台经验也得到丰富,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树立信心,以求更高的发展。
父母要孩子学钢琴,应当充分了解这项学习的目的、过程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喜好,如果硬逼着一个不喜欢钢琴的孩子学钢琴,实际上培养的是音乐的仇人。我们应该了解,学音乐不是要培养天才,而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让孩子从音乐中体味到更丰富的人生。应当去掉那些功利的想法,恢复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
钢琴学习需要心、脑和身体的统一才能掌握,如果最初没有接受良好的指导,就很难养成正确的弹奏习惯。从这一点来看,在初级阶段进行指导的家长应该认识到其责任。
在钢琴弹奏中,坐的姿势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弹奏的效果,所以家长首先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比如重心要稳,两脚自然分开,身体微微前倾,弹奏时力量集中于指尖等等。
在初学阶段,孩子要接触三种基本弹奏方法,即断奏法、连音奏法、跳音奏法。
断奏方法要求孩子先把手指在琴上放好,然后自然地将手臂提起来,手腕、手掌、手指都处于放松状态,不要主动做任何动作,手臂随之自然地落下。
掌握了断奏方法,就可以开始学习连奏了。连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弹奏方法。如果把断奏比喻为“站”,连奏就是“走”了。连奏的方法是第一个音弹下去手指站稳,然后抬指弹下面的音,同时把力量转移过去,前一个手指离键。
跳音奏和断奏比较接近,可以说就是断奏的一种,不同的是,跳音的触键更短促,更有弹性一些。
在弹奏方法上,跳音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用手臂动作弹的跳音,一种是用手腕动作弹的跳音,再一种就是仅用手指动作弹的跳音。
学琴讲究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不同的阶段,对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作品表现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布置作业要力求有针对性、合理性,让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当然,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激起儿童的“琴趣”是最重要的,儿童有了兴趣,学起琴来就会事半功倍。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将孩子的小心眼里击出兴趣的火花呢?下面教你几招。
充满情感的语言和及时的鼓励
有的孩子本来很喜欢学琴,可一换老师后就马上变得不愿学了,可见老师对儿童学琴兴趣的影响。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比一位一味严厉的老师更受欢迎。而作为“第一辅导老师”的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影响要更大。时常用充满情感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只要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就及时鼓励,孩子就会乐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认真聆听,不要打断孩子的演奏
孩子弹奏的时候,家长要倾心聆听,掌握曲子情绪变化的节奏,曲子悲,你也悲,曲子喜,你也喜。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和潜移默化的感染。一般来说家长听得越认真,孩子就越不想让家长失望。当孩子练习一首不熟悉的曲子时,家长也应该安静聆听。即使听出弹奏中有毛病,也应该忍耐一会儿,等孩子演奏完毕后再指出,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正视孩子的学习困难,不急于求成
学钢琴是个漫长的过程,手形的塑造、基础的训练、对节奏的把握、对音乐的理解,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父母在辅导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过于急躁,要孩子自发性地操练,在培养兴趣与练习技巧间取得平衡。
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比如手指僵硬、无法放松或完不成作业等情况时。家长切忌大声训斥孩子,或者粗暴地掰着孩子的手指触键,让孩子找感觉,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家长可以换种方式,比如站起来僵直的走路,然后再放松地走路给孩子看,用这种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既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感,又活跃了气氛。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应耐心地询问,找出问题的原因,一同分析克服困难,急躁和训斥只能事与愿违。
给孩子自我展示和与同伴交流的机会
儿童都有表现的欲望,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被家长、老师和同学认可,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比赛,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不管比赛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能够增长经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奏,孩子的舞台经验也得到丰富,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树立信心,以求更高的发展。
父母要孩子学钢琴,应当充分了解这项学习的目的、过程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喜好,如果硬逼着一个不喜欢钢琴的孩子学钢琴,实际上培养的是音乐的仇人。我们应该了解,学音乐不是要培养天才,而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让孩子从音乐中体味到更丰富的人生。应当去掉那些功利的想法,恢复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