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丧礼是一种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凉山彝族与日本近代的丧葬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同点,但又各具特色。笔者将经过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出其之间的存在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了解两者的丧葬文化。
【关键词】:彝族;日本;丧葬;文化
葬礼是人生最后的仪式,传统观念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人死后短暂停留在家的附近,渐渐地才远去离开,而这种仪式就是为了让死者从这个世界离开去到另一个世界。
一、凉山彝族丧葬习俗述要
1.1葬礼的准备、临终
丧服和要用到的丧具都非常的讲究,年龄的大老人家人一般会提前准备丧服,丧服的颜色以黑、白、青为主。在即将过世时,或者刚死亡时赶紧在第一时间用清水清理口鼻脏污,换上寿衣。遗体安放在屋内特制的木板床上,头朝上,脚朝外。接下来主人家及近亲根据死者的生肖属相等选择吉日柴火化,也考虑考远亲的路途,一般都是三至七天。时间确定后由安排固定的人报丧。
1.3守夜
报丧后亲友会结对前来吊唁、唱嗓歌并送礼物。吊唁者行至村寨外便嚎啕大哭,唱嗓歌至遗体前停一会儿才会离开屋子。屋内还会生起炭火大家围着坐,守夜的人由近亲承担,时而唱丧词,时而停下来,连日连夜的守着,直到出殡日。
1.4告别仪式
在凉山彝族传统的观念看来,老人去世是一种解脱,是到另一个地方——“孜孜普乌”,所以提倡喜葬。在出殡的前一晚四面八方的亲友都会赶往前来,杀牛宰羊,由于各方言区丧葬习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地区会有载歌载舞,甚至前来的亲友团进行比赛,在第二天公布名次并给予牛头之类的奖励,而有些地方则只有最传统的仪式程序。在吉日到来之日,会邀请彝族的仪式主持者毕摩做法,诵《指路经》。子女会用公鸡来给自家做招魂的仪式,结束后子女及亲人唱丧歌将送殡至火化地点的不远处,其不参加焚尸活动。
1.5出棺和火葬场的做法
火化地一般选择附近的吉地或遵逝者的遗嘱。焚尸时,连同停尸木架一起置于松柴堆顶端,从下面开始点火,以一次烧成灰烬为吉祥,如途中另外加柴则认为不吉利。火化后,有的直接在原地将骨灰加土掩埋,而大多数会将遗骨及骨灰放于白布带等藏于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或者人烟稀少的悬崖峭壁里,避免外人知晓和接触。出殡后丧主家会杀牛、宰猪,前来吊唁的不分男女老少,每人分得一份肉、面粑粑。
在凉山。一般会在人死后一年内,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彝语中称为“玛都毕”。“玛都”即为灵牌,这仪式不仅是凉山丧葬活动中最盛大额祭奠,而且也是宗教祭祀中最隆重最复杂的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将亡灵超度到另一个快乐的世界,也祈求在世子孙后代和牲畜安康吉祥。
二、近代日本丧葬习俗述要
近代日本普遍盛行佛式葬礼,丧葬仪式中必须邀请僧侣进行超度,而出现了牌位、佛坛、戒名等习俗。丧葬礼仪是指送葬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在民俗中体现为对具体的尸体处理和抽象地追悼死者灵魂两方面内容。近代日本丧礼的顺序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死亡确认、入棺;葬礼仪式、埋葬(火葬);守孝及丧期;丧期结束和年忌,以下主要叙述的是前三个阶段。
2.1 葬礼的准备
人在刚去世时,需要确定寒暄语、死亡通知书及丧主。丧主一般由死者家庭的户主承担,现在则是由死者生前关系最好的人承担。葬礼的规模根据死者家属的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交际范围而定,当然也可根据死者遗言的要求决断。
2.2临终
初丧,人在死者枕边供奉枕饭,死者正枕,朝西枕朝北,盖上放置刀具以辟邪。然后,人为死者化妆打扮,浴净身。在日本电影《入殓师》中为死者化妆打扮再现得很全面。入棺后亲友通夜守灵,烛、烧香通宵不灭,坛上摆放各种供品。这阶段的礼仪主要以保全死者尸体和安抚灵魂、辟邪去污为主。接下来进行僧侣念经、超度亡魂、烧香、出殡等仪式。葬礼仪式,法律规定不管是火葬还是土葬,必须在人死后24小时之后进行。
2.3守夜
守夜一般从僧侣的到来开始,并按葬仪社的指示行事。守夜有两种形式:只有家人参加的临时守夜和接受正式吊唁的守夜。 守夜坐席顺序从祭坛的右侧开始依次为丧主、死者家属、亲戚。祭奠的人员一般不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而选择一般的服饰。
2.4告别仪式
死者家属会在仪式开始前提早入场。在自己住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坐席顺序和守夜的情况一样。到了规定时刻,僧侣入场。司仪会邀请僧侣来到祭坛前,此时全体起立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僧侣诵经超度亡灵。在诵经过程中也会有吊唁者来烧香。死者家属,亲族一定要回礼。在火葬炉前进行遗体告别称之为“敛祭”,把遗体放入火葬炉,在小桌子上摆放死者的灵位、遗像、蜡烛、鲜花等。在僧侣诵经过程中全体烧香,之后火葬炉点火起烧。之后,僧侣退场,最后的告别仪式结束。
2.5 出棺和火葬场的做法
明治时期日本主要实施土葬和火葬,治二十九年(1896)火葬率达到 26.8%。日本南北朝僧人义堂周信在其著作《空华日用工夫略集》应安四年(1371)12 月 30 日条中说,本过去没有牌位,宋传入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葬礼中首次出现了牌位。此后,死者制作牌位这一风俗在日本迅速蔓延,现各地已普遍采用牌位来祭祀祖先。火葬结束后全体人员在火葬炉前集合,开始收集骨灰,完成之后,骨灰盒放在用白布包裹的桐箱里。
三、凉山彝族丧葬与近代日本丧葬之文化的异同点
3.1相同点
在丧礼的准备中都注重遗体的妆容整洁,都有一定的仪式存在。
近代日本盛行佛式葬礼,在葬礼仪式的主持中,日本僧侣和彝族的毕摩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虽然他们所主持的仪式内容有些不同,但在超度亡灵这一方面却起了相同的作用,且两者在各自民族中的地位和威望都比较高,是神圣不可轻犯的。守夜在两边都有所体现,但近代日本在守夜中主要是僧侣诵经,亲友正坐吊唁;而凉山彝族确是以近亲妇女为主的唱丧。
3.2不同点
通过民俗资料调查及以上的材料可以得知,近代日本丧礼的准备中选择出殡日主要以亲友可到达的日常及火葬场的空档安排为主,而凉山彝区则注重参考死者的生肖,由毕摩来确定吉日。唱丧歌只在凉山彝区中有所体现,所谓的丧歌不具备优美的旋律,但凄美的声音,悲伤的故事总会让周围坐着的人泪流满面,是一种对死者的深切的情感流露。在凉山彝区年龄大的老人正常过世的都会都会喜葬,亲友会成群结队载歌载舞欢送亡灵,毕摩会诵经书为亡灵指路,超度亡灵。再者,两者火葬的形式和场地的差异比较大。
综述
丧葬习俗,是人死之后,由亲属、邻里、友好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习俗,同时也是殓殡的祭奠仪式。从近代日本的丧葬仪式内容及凉山彝区的丧葬仪式的内容中体现了两者对丧葬的重视,而一直延续的丧葬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有所差异或者简化,但一直都在传承。两者虽然有不同的丧葬方式,有不同的仪式内容,对灵魂有不同的处置方式,但都表明了灵魂不灭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彝族简史编写组》 《彝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钱铮 《日本丧葬形式日趋多元化 》【J】.中国社会报,2016 年4月
【3】李广志 《论近代日本人的生死观——以<我是猫>中的死亡描写为事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二期
【4】肖 雪 《凉山彝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
【5】徐秋平,蔡 华 《彝族与日本传统宗教之灵魂观比较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 3 月
【关键词】:彝族;日本;丧葬;文化
葬礼是人生最后的仪式,传统观念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人死后短暂停留在家的附近,渐渐地才远去离开,而这种仪式就是为了让死者从这个世界离开去到另一个世界。
一、凉山彝族丧葬习俗述要
1.1葬礼的准备、临终
丧服和要用到的丧具都非常的讲究,年龄的大老人家人一般会提前准备丧服,丧服的颜色以黑、白、青为主。在即将过世时,或者刚死亡时赶紧在第一时间用清水清理口鼻脏污,换上寿衣。遗体安放在屋内特制的木板床上,头朝上,脚朝外。接下来主人家及近亲根据死者的生肖属相等选择吉日柴火化,也考虑考远亲的路途,一般都是三至七天。时间确定后由安排固定的人报丧。
1.3守夜
报丧后亲友会结对前来吊唁、唱嗓歌并送礼物。吊唁者行至村寨外便嚎啕大哭,唱嗓歌至遗体前停一会儿才会离开屋子。屋内还会生起炭火大家围着坐,守夜的人由近亲承担,时而唱丧词,时而停下来,连日连夜的守着,直到出殡日。
1.4告别仪式
在凉山彝族传统的观念看来,老人去世是一种解脱,是到另一个地方——“孜孜普乌”,所以提倡喜葬。在出殡的前一晚四面八方的亲友都会赶往前来,杀牛宰羊,由于各方言区丧葬习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地区会有载歌载舞,甚至前来的亲友团进行比赛,在第二天公布名次并给予牛头之类的奖励,而有些地方则只有最传统的仪式程序。在吉日到来之日,会邀请彝族的仪式主持者毕摩做法,诵《指路经》。子女会用公鸡来给自家做招魂的仪式,结束后子女及亲人唱丧歌将送殡至火化地点的不远处,其不参加焚尸活动。
1.5出棺和火葬场的做法
火化地一般选择附近的吉地或遵逝者的遗嘱。焚尸时,连同停尸木架一起置于松柴堆顶端,从下面开始点火,以一次烧成灰烬为吉祥,如途中另外加柴则认为不吉利。火化后,有的直接在原地将骨灰加土掩埋,而大多数会将遗骨及骨灰放于白布带等藏于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或者人烟稀少的悬崖峭壁里,避免外人知晓和接触。出殡后丧主家会杀牛、宰猪,前来吊唁的不分男女老少,每人分得一份肉、面粑粑。
在凉山。一般会在人死后一年内,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彝语中称为“玛都毕”。“玛都”即为灵牌,这仪式不仅是凉山丧葬活动中最盛大额祭奠,而且也是宗教祭祀中最隆重最复杂的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将亡灵超度到另一个快乐的世界,也祈求在世子孙后代和牲畜安康吉祥。
二、近代日本丧葬习俗述要
近代日本普遍盛行佛式葬礼,丧葬仪式中必须邀请僧侣进行超度,而出现了牌位、佛坛、戒名等习俗。丧葬礼仪是指送葬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在民俗中体现为对具体的尸体处理和抽象地追悼死者灵魂两方面内容。近代日本丧礼的顺序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死亡确认、入棺;葬礼仪式、埋葬(火葬);守孝及丧期;丧期结束和年忌,以下主要叙述的是前三个阶段。
2.1 葬礼的准备
人在刚去世时,需要确定寒暄语、死亡通知书及丧主。丧主一般由死者家庭的户主承担,现在则是由死者生前关系最好的人承担。葬礼的规模根据死者家属的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交际范围而定,当然也可根据死者遗言的要求决断。
2.2临终
初丧,人在死者枕边供奉枕饭,死者正枕,朝西枕朝北,盖上放置刀具以辟邪。然后,人为死者化妆打扮,浴净身。在日本电影《入殓师》中为死者化妆打扮再现得很全面。入棺后亲友通夜守灵,烛、烧香通宵不灭,坛上摆放各种供品。这阶段的礼仪主要以保全死者尸体和安抚灵魂、辟邪去污为主。接下来进行僧侣念经、超度亡魂、烧香、出殡等仪式。葬礼仪式,法律规定不管是火葬还是土葬,必须在人死后24小时之后进行。
2.3守夜
守夜一般从僧侣的到来开始,并按葬仪社的指示行事。守夜有两种形式:只有家人参加的临时守夜和接受正式吊唁的守夜。 守夜坐席顺序从祭坛的右侧开始依次为丧主、死者家属、亲戚。祭奠的人员一般不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而选择一般的服饰。
2.4告别仪式
死者家属会在仪式开始前提早入场。在自己住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坐席顺序和守夜的情况一样。到了规定时刻,僧侣入场。司仪会邀请僧侣来到祭坛前,此时全体起立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僧侣诵经超度亡灵。在诵经过程中也会有吊唁者来烧香。死者家属,亲族一定要回礼。在火葬炉前进行遗体告别称之为“敛祭”,把遗体放入火葬炉,在小桌子上摆放死者的灵位、遗像、蜡烛、鲜花等。在僧侣诵经过程中全体烧香,之后火葬炉点火起烧。之后,僧侣退场,最后的告别仪式结束。
2.5 出棺和火葬场的做法
明治时期日本主要实施土葬和火葬,治二十九年(1896)火葬率达到 26.8%。日本南北朝僧人义堂周信在其著作《空华日用工夫略集》应安四年(1371)12 月 30 日条中说,本过去没有牌位,宋传入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葬礼中首次出现了牌位。此后,死者制作牌位这一风俗在日本迅速蔓延,现各地已普遍采用牌位来祭祀祖先。火葬结束后全体人员在火葬炉前集合,开始收集骨灰,完成之后,骨灰盒放在用白布包裹的桐箱里。
三、凉山彝族丧葬与近代日本丧葬之文化的异同点
3.1相同点
在丧礼的准备中都注重遗体的妆容整洁,都有一定的仪式存在。
近代日本盛行佛式葬礼,在葬礼仪式的主持中,日本僧侣和彝族的毕摩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虽然他们所主持的仪式内容有些不同,但在超度亡灵这一方面却起了相同的作用,且两者在各自民族中的地位和威望都比较高,是神圣不可轻犯的。守夜在两边都有所体现,但近代日本在守夜中主要是僧侣诵经,亲友正坐吊唁;而凉山彝族确是以近亲妇女为主的唱丧。
3.2不同点
通过民俗资料调查及以上的材料可以得知,近代日本丧礼的准备中选择出殡日主要以亲友可到达的日常及火葬场的空档安排为主,而凉山彝区则注重参考死者的生肖,由毕摩来确定吉日。唱丧歌只在凉山彝区中有所体现,所谓的丧歌不具备优美的旋律,但凄美的声音,悲伤的故事总会让周围坐着的人泪流满面,是一种对死者的深切的情感流露。在凉山彝区年龄大的老人正常过世的都会都会喜葬,亲友会成群结队载歌载舞欢送亡灵,毕摩会诵经书为亡灵指路,超度亡灵。再者,两者火葬的形式和场地的差异比较大。
综述
丧葬习俗,是人死之后,由亲属、邻里、友好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习俗,同时也是殓殡的祭奠仪式。从近代日本的丧葬仪式内容及凉山彝区的丧葬仪式的内容中体现了两者对丧葬的重视,而一直延续的丧葬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有所差异或者简化,但一直都在传承。两者虽然有不同的丧葬方式,有不同的仪式内容,对灵魂有不同的处置方式,但都表明了灵魂不灭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彝族简史编写组》 《彝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钱铮 《日本丧葬形式日趋多元化 》【J】.中国社会报,2016 年4月
【3】李广志 《论近代日本人的生死观——以<我是猫>中的死亡描写为事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二期
【4】肖 雪 《凉山彝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
【5】徐秋平,蔡 华 《彝族与日本传统宗教之灵魂观比较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