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各地各个学校中,每所学校或多或少的都有体育生,少的几人,多的几十人。体育生由于经常参加训练、比赛以及专业考试等,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他们的思想都比较活跃,但往往遇事不冷静,好感情用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会出现一些违纪现象;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体育生由于受专业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冲击学习时间外,加之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因而文化课的成绩差一些。
【关键词】引导; 体育生 ;专业 ;衡量 ; 健康成长
1多方位多角度来衡量每一位学生
学生个个都是“才”。学生是不是“才”,关键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要是光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量,而忽视了他们的专业成绩这个闪光点。往往一个班里能算得上“才”的学生是很有限的,甚至是极个别的。但是,如果我们多一些衡量的尺子,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才”。建立学生个个都是“才”的学生观,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挖掘他们文化与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的潜能。为他们各个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机会。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才”,引导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帮助他建立起不可动摇的角色地位;那么每一个体育生会在体验被关注、被重视的过程中,获得十足的自信,建立起强烈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当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他在班集体建设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时,班集体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我们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方面进步与提高的时候,更要对他们的提高表示肯定与表扬。其实这种方式也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他的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的行为时,这些学生真的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当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当你信其不可行,他将万劫不复,难道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学生毫无所成吗?我们为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呢?
2严要合理,宽要有度
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要做到严要合理,宽要有度,严与宽要有机结合。严要严的合理,不能一味地追求严,把学生管理得死死的,其结果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冲淡融洽的民主气氛,容易造成一种师生对立的情绪。宽要宽的有度,不能无原则的宽,要将严和宽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相应的调整教育方式。严格要求基础上的宽容与信任,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学生的思想基础不同,对其实行的教育方式也一定要有区别。严要注意学生是否能接受,防止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训练中的特定场合,不能随便斥责埋怨学生。宽要看学生是否能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防止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体味到严是爱,从内心佩服。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尊严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当前,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关键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分析和研究那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我们总是感到,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学生尊严”意识,他们在思考教育问题、探寻教育学生方法的时候,总是首先用“是否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把尺子进行考量。正是在这样观念之下,教育的民主才在他们那里真正落到了实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在他们那里扎下了根,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在他们那里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学生尽管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与老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是老师,就可以在人格方面凌驾于学生之上。
4对学生要充满期待和希望,宽容和耐心
我们的学生都是成长中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也是正常的。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老师期望学生不犯错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因为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把他们的手脚“捆绑”起来,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做,而是给他们创造一切机会,放手让也他们探索和尝试,使他们在不断的错误和失败中接受教训,自我成长起来。有了这样的观念,当我们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时,批评教育中就会多一些理智、冷静、宽容和耐心,少一些冲动、鲁莽、苛责和粗暴。
5让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对每一位体育生充满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爱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体育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了解每一个体育生的专业特长、学习状况、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每天下午训练结束后,留给学生一点与我们交流的机会的时间,来倾听他们一天中文化科学习的收获与专业训练的量与强度的接受情况,还有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爱护和尊重好我们的“学生”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特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体育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通过以上对学生们的感化教育等措施,学生们的各方面较以前都有大幅提高。昔日在课堂上状态低迷,情绪低落,态度不积极的不良现象不见了,对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抵触,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就放弃而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师生关系融洽了,专业训练积极性提高了,也都能够充满自信的搞好学习了。
【关键词】引导; 体育生 ;专业 ;衡量 ; 健康成长
1多方位多角度来衡量每一位学生
学生个个都是“才”。学生是不是“才”,关键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要是光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量,而忽视了他们的专业成绩这个闪光点。往往一个班里能算得上“才”的学生是很有限的,甚至是极个别的。但是,如果我们多一些衡量的尺子,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才”。建立学生个个都是“才”的学生观,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挖掘他们文化与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的潜能。为他们各个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机会。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才”,引导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帮助他建立起不可动摇的角色地位;那么每一个体育生会在体验被关注、被重视的过程中,获得十足的自信,建立起强烈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当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他在班集体建设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时,班集体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我们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方面进步与提高的时候,更要对他们的提高表示肯定与表扬。其实这种方式也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他的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的行为时,这些学生真的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当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当你信其不可行,他将万劫不复,难道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学生毫无所成吗?我们为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呢?
2严要合理,宽要有度
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要做到严要合理,宽要有度,严与宽要有机结合。严要严的合理,不能一味地追求严,把学生管理得死死的,其结果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冲淡融洽的民主气氛,容易造成一种师生对立的情绪。宽要宽的有度,不能无原则的宽,要将严和宽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相应的调整教育方式。严格要求基础上的宽容与信任,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学生的思想基础不同,对其实行的教育方式也一定要有区别。严要注意学生是否能接受,防止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训练中的特定场合,不能随便斥责埋怨学生。宽要看学生是否能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防止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体味到严是爱,从内心佩服。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尊严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当前,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关键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分析和研究那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我们总是感到,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学生尊严”意识,他们在思考教育问题、探寻教育学生方法的时候,总是首先用“是否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把尺子进行考量。正是在这样观念之下,教育的民主才在他们那里真正落到了实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在他们那里扎下了根,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在他们那里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学生尽管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与老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是老师,就可以在人格方面凌驾于学生之上。
4对学生要充满期待和希望,宽容和耐心
我们的学生都是成长中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也是正常的。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老师期望学生不犯错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因为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把他们的手脚“捆绑”起来,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做,而是给他们创造一切机会,放手让也他们探索和尝试,使他们在不断的错误和失败中接受教训,自我成长起来。有了这样的观念,当我们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时,批评教育中就会多一些理智、冷静、宽容和耐心,少一些冲动、鲁莽、苛责和粗暴。
5让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对每一位体育生充满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爱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体育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了解每一个体育生的专业特长、学习状况、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每天下午训练结束后,留给学生一点与我们交流的机会的时间,来倾听他们一天中文化科学习的收获与专业训练的量与强度的接受情况,还有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爱护和尊重好我们的“学生”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特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体育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通过以上对学生们的感化教育等措施,学生们的各方面较以前都有大幅提高。昔日在课堂上状态低迷,情绪低落,态度不积极的不良现象不见了,对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抵触,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就放弃而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师生关系融洽了,专业训练积极性提高了,也都能够充满自信的搞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