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87-01
合作学习强调人際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这一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但是,不少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形式倒是花里胡哨,但学生的收获却很少。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从完善细节着手,以细节促实效。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如何完善合作学习的细节。
一、在任务安排上要尽量细化
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如果教师不作具体的安排,学生们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组内要讨论的内容,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明确了小组合作的任务、讨论的方向,才能有效地参与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问题”是引领学生探究的原动力,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在教学“认识钟面和时间”一课时,一位教师向学生出示钟面后提问: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择性板书:针、数、格。教师肯定了学生对钟面的认识,并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
仔细观察钟面,填一填
(1)钟面上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 )个小格,共有(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 )时。
(3)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1时=( )分
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小组合作,有的直接写下了结论,有的拿起学具时钟进行观察、拨动后再记录。
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探究中的发现,有学生提出“为什么1时=60分?”教师借助钟面演示,指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终于明白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1圈就是60小格,所以1时=60分。
这位教师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探究任务,在学生汇报探究成果的时候适时介入,并针对学生的疑惑提出新的探究任务,使学生的思维从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聚集到思考知识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是这样等关乎知识内在逻辑性与生长性的核心问题,进而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得到优化和提升。
二、在节奏把控上要习惯等一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既要想加快教学进度,又要想追求合作气氛,他们在呈现问题情境后,根本不留够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立即组织小组探究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还不清楚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或疑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文中写道,在淡水的小街上买花,五岁的男孩想用丝带在花束上系一个蝴蝶结,慢吞吞,小孩子的手指在丝带上滚来滚去,系不好。阿婆开骂,作者说,让伊慢慢来。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时,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这时候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节奏慢下来,等一等学生。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一位教师让学生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但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有1800、1850、1900……学生感到很困惑,此时教师提议通过折纸的方式验证度量的结论,学生分小组开始尝试折纸的方法,过了2分钟没有一个小组得出结论,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提醒道:“我们知道1800是一个平角,我们折纸就是要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什么角?”学生陷入深思,不一会儿,各小组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又是2分钟过去了,一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大声嚷嚷:我们成功了!教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示意该小组的学生稍微等待,不一会儿各个小组都先后完成了,教师让最先完成的小组宣布结论:“我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是1800。”在这里,教师有意识让学生感受挫折,故意让课堂出现冷场,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尝试、去思考,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下教师适时地介入进行引导和点拨,整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自信。
三、在学习评价中要让学生看到希望
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有时不敢大胆去尝试,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就是心里有了想法也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讲错了被同学嘲笑。而课堂评价正是促进师生、生生的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采取激励性、互动性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鼓励学生勇敢地投入合作探究之中,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把问题的争论权、发言权牢牢掌握在学生的“嘴”里。比如,有位教师教学“7+6”,学生经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后,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时,一个小组出示了两种算法:①把6分成3和3,7+3=10,10+3=13;②把7分成3和4,6+4=10,10+3=13。老师让该小组的发言人对学习成果进行自评后开展同学互评活动,一位同学评价道:“他们运用了凑十法来计算,很快算出了得数,真棒!”另一位同学马上补充道:“看了他们的算法,我还想到了一种分法,就是把7分成5和2,把6分成5和1,5+5=10,2+1=3,10+3=13。”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不用分就能把它算出来,只要把7放在心里,往后连着数6个数,得13。”这时有人反驳道:“我觉得你这种方法不好,因为这样一个一个数太慢了,我只要知道6+6=12,就能知道6+7应该等于12+1,答案为13。”经过一番热烈的互动交流与评价,思维产生了“碰撞”,大大丰富了算法。
合作学习强调人際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这一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但是,不少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形式倒是花里胡哨,但学生的收获却很少。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从完善细节着手,以细节促实效。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如何完善合作学习的细节。
一、在任务安排上要尽量细化
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如果教师不作具体的安排,学生们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组内要讨论的内容,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明确了小组合作的任务、讨论的方向,才能有效地参与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问题”是引领学生探究的原动力,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在教学“认识钟面和时间”一课时,一位教师向学生出示钟面后提问: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择性板书:针、数、格。教师肯定了学生对钟面的认识,并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
仔细观察钟面,填一填
(1)钟面上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 )个小格,共有(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 )时。
(3)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1时=( )分
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小组合作,有的直接写下了结论,有的拿起学具时钟进行观察、拨动后再记录。
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探究中的发现,有学生提出“为什么1时=60分?”教师借助钟面演示,指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终于明白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1圈就是60小格,所以1时=60分。
这位教师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探究任务,在学生汇报探究成果的时候适时介入,并针对学生的疑惑提出新的探究任务,使学生的思维从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聚集到思考知识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是这样等关乎知识内在逻辑性与生长性的核心问题,进而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得到优化和提升。
二、在节奏把控上要习惯等一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既要想加快教学进度,又要想追求合作气氛,他们在呈现问题情境后,根本不留够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立即组织小组探究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还不清楚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或疑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文中写道,在淡水的小街上买花,五岁的男孩想用丝带在花束上系一个蝴蝶结,慢吞吞,小孩子的手指在丝带上滚来滚去,系不好。阿婆开骂,作者说,让伊慢慢来。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时,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这时候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节奏慢下来,等一等学生。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一位教师让学生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但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有1800、1850、1900……学生感到很困惑,此时教师提议通过折纸的方式验证度量的结论,学生分小组开始尝试折纸的方法,过了2分钟没有一个小组得出结论,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提醒道:“我们知道1800是一个平角,我们折纸就是要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什么角?”学生陷入深思,不一会儿,各小组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又是2分钟过去了,一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大声嚷嚷:我们成功了!教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示意该小组的学生稍微等待,不一会儿各个小组都先后完成了,教师让最先完成的小组宣布结论:“我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是1800。”在这里,教师有意识让学生感受挫折,故意让课堂出现冷场,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尝试、去思考,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下教师适时地介入进行引导和点拨,整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自信。
三、在学习评价中要让学生看到希望
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有时不敢大胆去尝试,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就是心里有了想法也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讲错了被同学嘲笑。而课堂评价正是促进师生、生生的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采取激励性、互动性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鼓励学生勇敢地投入合作探究之中,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把问题的争论权、发言权牢牢掌握在学生的“嘴”里。比如,有位教师教学“7+6”,学生经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后,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时,一个小组出示了两种算法:①把6分成3和3,7+3=10,10+3=13;②把7分成3和4,6+4=10,10+3=13。老师让该小组的发言人对学习成果进行自评后开展同学互评活动,一位同学评价道:“他们运用了凑十法来计算,很快算出了得数,真棒!”另一位同学马上补充道:“看了他们的算法,我还想到了一种分法,就是把7分成5和2,把6分成5和1,5+5=10,2+1=3,10+3=13。”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不用分就能把它算出来,只要把7放在心里,往后连着数6个数,得13。”这时有人反驳道:“我觉得你这种方法不好,因为这样一个一个数太慢了,我只要知道6+6=12,就能知道6+7应该等于12+1,答案为13。”经过一番热烈的互动交流与评价,思维产生了“碰撞”,大大丰富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