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蕴情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该片通过对食物的全面展现,不仅传播了特色美食,更激发了观众的乡土情结。本文意在从该片的配乐上研究音乐对于纪录片及观众观看时产生的音响效果和心理影响,浅析片中主要音乐主题,探讨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 配乐
  电视是集合“视”、“听”于一身的现代传媒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大众对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影视制作水平愈渐精良。今些年,荧屏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影视作品,其中包括着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学、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纪实片。提及电视纪实片,即我们俗称的纪录片,大众最为熟知的必然是在近几年来火遍两岸三地的《舌尖上的中国》了。《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纪录片,将我国民间特色美食作为拍摄对象,通过对食物所处的地域背景、制作过程及人与事物间的故事等多方面描述,撩动的不仅是观众的味蕾,更是人们对于地方故土的一抹回味,正如该片制作团队为本片确立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这一点,《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大获全胜的。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不仅承载着传递信息,记述事实的任务,还应使人们在观看后有所共鸣,因此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人们发现一档电视节目竟能让人们在观看垂涎美食的同时,挑起浓厚的乡土情愫,甚至潸然泪下。这种魔力就来自于音乐。纪录片是一种融汇了多元素的电视艺术,声光色是其主要因素,而音乐作为声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可以有效地填补纪录片中纪实叙述的枯燥旁白,为画面引申联想,必要时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体现的是人文情怀,那么其配乐就是对于这种情怀的完美抒发,是乡音的浓缩,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看罢片子,有了想流泪的冲动。以该片中的主题音乐《劳作的春夏秋》为例,全曲为单三部曲式,用非常明确的三个部分分别表达了劳动耕作中的三个重要季节。第一部分以弦乐的低音弹拨和快速急促的短分音开场,作为铺垫,之后进入木管乐器作高低音的波音跳跃,在这一部分中大多都是片段式的乐音,几乎不用连续的旋律进行,使音乐只作为点缀映衬,填充旁白及画面的短暂空白。模仿春季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和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纪录片配乐的特点就在于此,穿插其中的音乐往往不需要特别完整的旋律线条,以避免喧宾夺主。到了第二部分,弦乐依旧作为低音和弦存在,可以听到由双簧管主奏引出的一段简短的旋律,并在之后伴有其他木管乐器问答式的回应,此处双簧管特有的甜美音色使声线有所变化,音乐情感也由之前的清新活泼转为夏季里的盎然繁茂,因此在这部分能够听到音乐和声有所丰富,旋律依然延续了第一部分中的动机,并加入了更多乐器的应答,营造出了夏季里一派欣欣向荣的画面,作物即将迎来收获时的欣喜,也加深了观众对于接下来情节的期待感。随着一段弦乐组与木管乐器一同演奏的旋律,音乐进入第三部分,此处作曲者还加入了打击乐,音乐旋律线越加明显,和声极其丰富达到峰值,音乐的高潮部分来临,打击乐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饱满,热闹、雀跃的情绪极具感染力,配合丰收的画面,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秋天用音乐传递了那份辛勤劳动后终得回报的喜悦。农耕活动中的三个季节就这样用一首音乐串联起来,在一幕幕的画面转场中互相填补,与旁白词相得益彰。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另一首使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就是第二季中由作曲家阿鲲创作的《初》,其实从纪录片本身不难看出,第二季相较第一季,不只描绘了更多国人所不熟知的特色食物,还在人物与食物潜在的联系上着墨颇多,人与食物存在着生理更存在着精神的联系,食物就是人们一直追寻的家乡的味道,为了突出本片这一主旨,唤起更多观众对于美食即故乡的情怀,音乐的煽动就显得必不可少了。聆听《初》这首音乐,可以发现乐曲结构与纪录片中其他配乐都有所不同,相比为纪录片配乐的片段式旋律,这首曲子可以说是一首完整的乐曲,贯穿始终的旋律线使音乐丰满,选用的配器虽简单,但却也能与画面交相辉映。就比如第二季中《心传》一集,已离开工作岗位多年的厨师李伯荣仍坚守着一位厨师的本分与职责:好学、用心、传道、授业,这不仅是厨师的责任更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秉承的优秀传统。此时由旁白总结着本集的中心思想,音乐《初》由隐约耳闻的几个音符缓缓带入,配合画面中几个远镜头下一派安然祥和的场景,钢琴弹奏主旋律,绵长的音色与厨师们烹饪的动作并不显得突兀,反倒让人们感受到了简单做菜后不简单的情绪。之后管弦乐进入,开始齐奏主旋律,音乐气氛高涨,画面转入众多厨师与主角李伯荣的合影,此时的音乐用恢宏昂扬的气势衬托更凸显了代代相传的厨师之道,正如旁白所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这里不间断的音乐,明确的旋律线恰恰可以调动起观众的观影情绪,延长画面及旁白带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冲击,并使人们从中感受反思食物与人,人与文明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纪录片配乐便是如此,它应是具有延伸性的,在画面开始之前引领观众进入情绪,画面进行中调动观众情绪,画面结束后延续的音乐依然可以引申观众的联想。它为一部片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画外之音,可以抵达画面或是言语所无法触及的境界,所以说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成功的配乐可以作为言语的延伸,比话语更直达人心;可以是人物情感的浓缩,无形连接着食物与人类,连接着人类与家乡,成为表达抒发人们感情的乡音。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表演专业是高等院校音乐类的传统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备受关注,《内隐与彰显: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与实践》选取我国高等学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教师和专家为研究对象,对学业评价的本质、价值取向、理论基础特征、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建立起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是目前以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表现性评价研究的唯一一本专著
期刊
摘要: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在民歌音乐特点上即具有南疆、东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汉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本文对吐鲁番具代表性的维吾尔族几首民歌进行音乐结构分析,以探讨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吐鲁番维吾尔族 民歌 音乐特征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之乡”,尤其是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新疆各民族歌舞乐而名扬中外。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的龟兹乐、
期刊
摘要:钱钟书先生言“西方论师(Hanslick)谓音乐不传心情,而示心运,仿现心之舒疾、猛扬、升降诸动态,嵇《论》于千载前已道之”,此句揭示了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二者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异曲同工。本文试从历史背景、音乐美的实质、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三方面进行论析,展示英雄所见之略同。  关键词:嵇康 汉斯立克 声无哀乐论 论音乐的美  嵇康(223-262),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展开与推进的方案,好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音乐思维体系,使教学的各个环节能更好的承接,帮助学生逐步的深入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文化素养。本文以《萧友梅与黄自》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以“起、承、转、合”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同时注重音乐与文化,提升课堂效率,从而全方位的提升课堂品质。  关键词:起承转合 教学设计 音乐知识技能 音乐文化素养
期刊
摘要:广西历来就有“歌海”之称,这里民族相互共融共存,形成了异常丰富的多样性的文化生态格局,各民族的音乐艺术也异彩纷呈。这为作曲家从事艺术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灵感元素,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广西本土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精品亟待传承与发展。包括苗族、壮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在此生存、繁衍、劳作,他们创造出了包括民歌在内的一系列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
期刊
摘要:本文以肖邦《g小调叙事曲》为案,通过对其创作背景的研究及深入的探析肖邦悲情民族性与其浪漫的音乐性之契合,将作为肖邦创作里程碑的g小调叙事曲,以四维视听效果为方式的剖析手法,动态地将肖邦这个人物浮现在研究者和审听者的面前。力求以时间、空间、人物,作为研究的特定时空画面,还原肖邦创作此首作品的时空原像。  关键词:肖邦 四维视听 《g小调叙事曲》 民族性 浪漫 悲情  一、何谓四维视听  本文的
期刊
摘要:八度的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和教学中比较难掌握的技术之一,许多演奏者在演奏八度时表现出力量不足,音色不扎实。生理上会感到手腕、掌关节很累,造成无法连续活长时间弹奏八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最基础的八度练习方法、演奏八度时的演奏状态以及在八度练习曲中要注意的要点这三个方面对八度进行研究。并以车尔尼练习曲中的八度练习为例,对八度演奏的技巧进行研究。  关键词:八度 弹奏 弹奏状态  《车尔尼钢琴
期刊
摘要: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和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汉语不仅在记录上表现其艺术性,而且在汉语的音调上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现实生活中人的语言音调,是音乐艺术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声乐表演专业的研究生,不仅应该唱好每一首声乐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去学会透彻的分析每一首声乐作品。本文以印青老师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运河谣》为例,对语言音调与音乐音调之间存在的关系做一个简单分析。 
期刊
摘要:弗朗茨·李斯特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为整个欧洲的音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婚约》是《旅行岁月》的第二集《意大利游记》中的第一首,李斯特用他擅长的音乐语言把绘画与音乐相结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浪漫的音乐画面。本文将对《婚约》这首作品在创作技法与音乐画面感的融合这一方面进行简单探析。  关键词:李斯特 《旅行岁月》 《婚约》 创作技法 音乐画面  一
期刊
摘要: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而在婚礼仪式中音乐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婚礼仪式中的作用是什么,笔者通过2013年5月1日和5月4日两天的婚礼仪式运用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考察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呼和浩特 婚礼 音乐  一、呼和浩特简介  呼和浩特市位于华北西北部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