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环境要素的分析,阐述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并从创新科研理念,搭建信息交互桥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大师、博士引路、科研任务传、帮、带;建设人才团队,打造科学研究共同体四个方面,对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领军人才 培养
高职院校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指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出类拔萃的学术素养、优秀卓越的领导才干、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他们在高职院校创新团队中起着核心导向、领军发展的作用。本文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环境要素分析
(一)硬件条件优越,创新平台适宜。
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科研条件的支撑。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硬、软件皆佳的实验室资源,组织单位提供的相对优越的工作条件,适宜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且相对合理的资源配置,都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管理制度完备,经费投入充裕。
建立便捷、完善的科技人才开发、引进和管理体系,拥有完备的科研、人事、财务等管理制度,以政策、制度促进科技领军人才汇集,有利于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为出类拔萃的科技人才提供稳定、持续、足够的研究经费,是促使其多出成果、多做贡献的重要前提。
(三)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团队融洽。
根据科技领军人才的专业特点、研究领域,通过提供个性化高端培训、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等方式,能促进科技领军人才视野拓宽、迅速成长。同时,和谐的人才团队、融洽的工作氛围、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凝聚人才的力量。
二、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
(一)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6年9月交通部创办的“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历经变革,2002年升格改制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2007年该校在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被评价为“优秀”。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二)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学院确立了“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突出交通特色、办高水平学校、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技术咨询,进行科技攻关,完成700余项交通部、铁道部、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科研课题,于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三)专业特色化突出。
学院专业建设呈现出“路桥强、汽车精、航海特、物流新、航空亮”的崭新局面,先后建成5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央财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学院形成了以工科门类为主体、交通专业为特色、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四)科研条件相对优越。
学院拥有河北省公路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工作平台,拥有桥梁与道路工程检测中心、道路工程检测、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城轨运营车站控制室综合仿真等42个实训、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总资产达3436.45446万元。这些科研平台及实验体系高度融合、集约共享,为科研创新提供可靠有力的硬件支撑和实验验证。
三、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路径探索
(一)创新科研理念,搭建信息交互桥梁。
在实践中,学院践行创新理念,始终以服务国家和河北省基本建设为目标,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以项目推教改、以成果助服务”的道路,“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立足交通,帮扶企业,辐射京津,服务社会。参与科技攻关,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先进知识与技术信息的交互,市场经济需求的信息传递,搭起科技人员与企业间的桥梁。如与中铁十六局、十七局、河北路桥集团等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2012年至2017年開展横向课题49项,累计经费达503.9811万元。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学院人事处、科研处、党政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学院人才开发、培养政策、建立健全科研扶持体制机制,对做出贡献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如对于引进的博士,给予8万科研启动资金,10万安家费;将“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各层次人员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意识、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培养;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学院分别奖励10万、5万、3万元。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学院分别奖励3万、2万、1万元等。对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省社科基金及成果转化的项目,给予相应的配套补助等。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多管齐下,成果较为显著,截至2012年至2017年,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700余项,获河北省科技奖项10项;专利、软著35项,专著、教材225部,核心期刊、三大检索论文490篇。一系列人才开发、培养政策有力提高了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三)博士、大师引路、科研任务传、帮、带。
各专业博士科研能力突出,学术造诣较深。科研大师善于钻研和实践,积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精湛,其创造力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学院于2016年9月在各系部建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
目前16名博士入驻,聘请科研大师2名。他们一系列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革新应用在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我院博士主研的“高烈度区复杂地层条件茅坪山隧道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的项目在沪昆高铁、金沙江乌东德水利和张涿高速公路等不同行业领域近30个隧道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其中7个主要应用单位节支总额约4亿多元。一名科研大师主研完成多项课题,获河北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会议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收录论文10篇。
同时,博士和科研大师在科技活动实践中积极传、帮、带,培养我院青年技术技能骨干、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发挥着科技引领作用。
(四)建设人才团队,打造科学研究共同体。
配备合理、技术卓越的人才团队不仅能够全方位整合资源,实现知识优势互补,还能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在团队中“领”的作用,有效地完成高、精、尖的大课题攻关,学院对于组建、培养、发展人才团队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则,因才设岗,人尽其才。设置专职科研编制,科研编制人员主要任务为组建优秀人才团队,承接重大科研项目,选取科学前沿的、具有重要探索性、重大开创性的课题进行研究。二则,打造科学研究共同体。以大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为依托,以课题为纽带,构建以大师、博士、教授为龙头,硕士研究生为主力的科研团队,全院成立33个科研、技术服务团队,形成后备力量较为充足、层层递进发展的人才梯队。
参考文献:
[1]肖新立.高职院校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胜任力构成及培养思路——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科技咨询,2018(14):139-142.
[2]李颖.天津市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3]陈攀峰.胜利地质院科技领军人才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3.
[4]乔英霞.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旺盛期成长环境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5]郭俊.高校科技领军人物成长规律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120-125.
[6]陈慧.基于能力与业绩评价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9-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JRSHZ-2018-03040)成果;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D171032)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领军人才 培养
高职院校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指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出类拔萃的学术素养、优秀卓越的领导才干、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他们在高职院校创新团队中起着核心导向、领军发展的作用。本文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环境要素分析
(一)硬件条件优越,创新平台适宜。
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科研条件的支撑。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硬、软件皆佳的实验室资源,组织单位提供的相对优越的工作条件,适宜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且相对合理的资源配置,都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管理制度完备,经费投入充裕。
建立便捷、完善的科技人才开发、引进和管理体系,拥有完备的科研、人事、财务等管理制度,以政策、制度促进科技领军人才汇集,有利于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为出类拔萃的科技人才提供稳定、持续、足够的研究经费,是促使其多出成果、多做贡献的重要前提。
(三)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团队融洽。
根据科技领军人才的专业特点、研究领域,通过提供个性化高端培训、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等方式,能促进科技领军人才视野拓宽、迅速成长。同时,和谐的人才团队、融洽的工作氛围、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凝聚人才的力量。
二、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
(一)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6年9月交通部创办的“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历经变革,2002年升格改制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2007年该校在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被评价为“优秀”。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二)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学院确立了“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突出交通特色、办高水平学校、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技术咨询,进行科技攻关,完成700余项交通部、铁道部、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科研课题,于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三)专业特色化突出。
学院专业建设呈现出“路桥强、汽车精、航海特、物流新、航空亮”的崭新局面,先后建成5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央财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学院形成了以工科门类为主体、交通专业为特色、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四)科研条件相对优越。
学院拥有河北省公路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工作平台,拥有桥梁与道路工程检测中心、道路工程检测、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城轨运营车站控制室综合仿真等42个实训、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总资产达3436.45446万元。这些科研平台及实验体系高度融合、集约共享,为科研创新提供可靠有力的硬件支撑和实验验证。
三、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路径探索
(一)创新科研理念,搭建信息交互桥梁。
在实践中,学院践行创新理念,始终以服务国家和河北省基本建设为目标,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以项目推教改、以成果助服务”的道路,“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立足交通,帮扶企业,辐射京津,服务社会。参与科技攻关,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先进知识与技术信息的交互,市场经济需求的信息传递,搭起科技人员与企业间的桥梁。如与中铁十六局、十七局、河北路桥集团等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2012年至2017年開展横向课题49项,累计经费达503.9811万元。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学院人事处、科研处、党政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学院人才开发、培养政策、建立健全科研扶持体制机制,对做出贡献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如对于引进的博士,给予8万科研启动资金,10万安家费;将“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各层次人员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意识、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培养;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学院分别奖励10万、5万、3万元。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学院分别奖励3万、2万、1万元等。对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省社科基金及成果转化的项目,给予相应的配套补助等。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多管齐下,成果较为显著,截至2012年至2017年,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700余项,获河北省科技奖项10项;专利、软著35项,专著、教材225部,核心期刊、三大检索论文490篇。一系列人才开发、培养政策有力提高了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三)博士、大师引路、科研任务传、帮、带。
各专业博士科研能力突出,学术造诣较深。科研大师善于钻研和实践,积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精湛,其创造力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学院于2016年9月在各系部建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
目前16名博士入驻,聘请科研大师2名。他们一系列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革新应用在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我院博士主研的“高烈度区复杂地层条件茅坪山隧道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的项目在沪昆高铁、金沙江乌东德水利和张涿高速公路等不同行业领域近30个隧道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其中7个主要应用单位节支总额约4亿多元。一名科研大师主研完成多项课题,获河北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会议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收录论文10篇。
同时,博士和科研大师在科技活动实践中积极传、帮、带,培养我院青年技术技能骨干、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发挥着科技引领作用。
(四)建设人才团队,打造科学研究共同体。
配备合理、技术卓越的人才团队不仅能够全方位整合资源,实现知识优势互补,还能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在团队中“领”的作用,有效地完成高、精、尖的大课题攻关,学院对于组建、培养、发展人才团队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则,因才设岗,人尽其才。设置专职科研编制,科研编制人员主要任务为组建优秀人才团队,承接重大科研项目,选取科学前沿的、具有重要探索性、重大开创性的课题进行研究。二则,打造科学研究共同体。以大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为依托,以课题为纽带,构建以大师、博士、教授为龙头,硕士研究生为主力的科研团队,全院成立33个科研、技术服务团队,形成后备力量较为充足、层层递进发展的人才梯队。
参考文献:
[1]肖新立.高职院校应用型科技领军人才的胜任力构成及培养思路——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科技咨询,2018(14):139-142.
[2]李颖.天津市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3]陈攀峰.胜利地质院科技领军人才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3.
[4]乔英霞.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旺盛期成长环境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5]郭俊.高校科技领军人物成长规律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120-125.
[6]陈慧.基于能力与业绩评价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9-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JRSHZ-2018-03040)成果;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D17103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