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天气预报说连续三天都有大到暴雨,景区闭门谢客,网络群里一片防汛之声。
女儿说,妈,这周我就不回去了吧!大到暴雨,还是不出远门的好。女儿被困在了“远门”之外。反倒把回家说成了出远门。
学校是要照常开学的,高中的课程,风雨无阻。小鹿刚刚去浙江同她的父母团聚,便又匆匆回来。我便带了小鹿,在傍晚的风中去了二姐家。
小鹿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从浙江回来到外婆家,又到我家,又回到她自己家。
不知从何时起,我与二姐之间多出这么多的因缘人事来,外甥,外甥媳妇,现在又多出来一个即将上高中的小鹿孙女,且不说小鹿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上升趋势,使二姐的生活总也闲不下来。
有一棵树上会“下雨”,你什么时候来山里看看吧!
二姐恐怕再也不会这样充满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了。
月亮照常从东面山坡的密林中升起来。我只要一来二姐家,只要吃过晚饭一出二姐家的大门,总有月亮出来相迎。我说不清她是在挽留,还是出来相送。
经年不变的明月,仅仅是圆了又瘦,瘦了又圆。那天是六月初八,月亮以镰刀的模样出现,颇有些俏皮。似乎故意向人展示它的百变之功,就像孙猴子,你想让它一辈子就以一种形象出现,恐怕会把它憋坏的。
明明刚才天空中乌云密布,怕预期中的“大到暴雨”将来,赶紧催着小鹿和她爷爷一起把行李放到车里去。我和二姐在准备晚餐,素馅饺子。
姐夫的电话打来,车门没开!
我赶紧拿了车钥匙跑到下面去。路上,我用手机光照路,怕山路有蛇。一抬头,天空一大朵乌云上被镶了很亮的半圈金边。匆忙中的我没有想那云朵后面的景象。艺术是闲出来的,包括想象。
等那小船模样的月亮在山林上空一出现,思绪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那朵乌云的金边便是今天这纤纤细腰的月亮出场前一段序曲罢了。
即便月夜,山中密林一定染着一层浓浓的夜色。我却对此无视,直接穿过夜之表象,到达浓绿的本原色。
夏夜于我,依然是深绿色的,带着即将滚落的水珠。
当忙完了一切,带着小鹿快步走向车边时,雨点越来越密集地洒下来,那山林愈加清凉清晰,海底般沉静,有些微寒。
赶紧打开车门,坐进车里,那雨,山中的雨,便“哗哗”地下来了!
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定语,是山中的雨?因为,山外的路是干的,就像那年春节来这里,我们在山外走了一个月的干净路了,雪花早已退出人们的视野,到了山里,却是一层厚厚的积雪。
这九头崖的山,是谁梦中的西岭呢?
此时,山外的人不知道,在这季夏之夜,老天又是如何偏爱了那葱茏的群山,又是如何偏爱了林下那勃勃的万物。
二
好像是须臾工夫,河南洪水天下皆知。那“山中的雨”只是一段序章,网络上“雨呢?”的询问声还没有降温,预期中的“大到暴雨”便果真来了。从来不喜欢刷抖音的我,看着视频泪流不止。
那个说“有大到暴雨还是不出远门好”的女孩子,却留在了抗洪防汛二线。和几个部门一起通宵值夜班,根据汛情发展,时刻听从调遣。
外面大雨如注,女儿不时拍个小视频发过来。我想起2020年初,女儿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刚刚到家过年又返回单位,受命于危难之时,除了排查自己包的两个行政村之外,又临时接了一个一万多人口的大社区排查任务。任务之初,还没来得及配备辅助人员,一个没有经验的女孩子单枪匹马工作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后来的一切证明,那是一件好事。年轻人不吃苦,要青春何用?
怎么吃饭?我问。
女儿说,我到那边楼上蹭了一碗面条。楼下的水已经涨很高了,街道上不时有防汛人员划着快艇来往。还好,我们的办公楼和那边的办公楼沿着最高的台阶,扶着墙,还能通过,水到脚脖子那儿。如果雨不停的话,明天我们都得上抗洪第一线了。也就是说,也要去灾情严重的街道社区挨门挨户救人了。
女儿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淡定。和早先那句“还是不出远门的好”仿佛是两个人似的。
幸亏,那雨第二天停了,他们还有闲情站在阳光下“看海”,还有心在朋友圈喊“河南加油”!否则,该我们为她呐喊助威了。
三
学校到底是延迟开学了。高中也不行,疫情就是命令。和去年一样,先在家上网课。
我把小鹿的拉杆箱和学习资料送到的时候,二姐和姐夫正在市区磨面和理疗。那几天尚未开始封村。
天已经黑了,掉头倒车的时候,车在人家后墙上还剐蹭了一下。我用手机照明,一路走向二姐家时,感觉特别不可思议。
夏季天黑已经八点多钟,山里人住得分散,年輕人又都在外面务工,村庄里静悄悄的,感觉像是深夜。当我一步一步丈量着那水泥山路,无数次地想,小鹿就一个人在家?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这深山老林里,独门独户地在这半山腰。
我常把二姐家的院落称为小小的“庄园”。这样更有诗意,也更与周围的青山翠竹环境相称。
小庄园的灯亮着,我一推门走了进去。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记得那天我们全家去外地办事,让正在上辅导班的小鹿一个人留在我家,颇不放心,一再叮嘱她晚上要先拉窗帘,然后再开灯,怎么锁门等等。假如这个时候我对小鹿交代同样的话,感觉有些矫情。山区和市区就是这么不同。没有谁特别地划定。“十里不同风”?又不是那么回事。总之,市区和山区是两个概念。现代的山区,既可以感受到物质上的时代感,又可以感受到精神上的远古风。那种淳朴的民风,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不是一辆汽车开回来又开出去,就什么都拉走了。有些东西是无法移动的,如青山般稳固。
我甚至想到,可能,一会儿,住在另一座山更高处的那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还要来二姐家看电视吧?我好几次都见他晚上找姐夫看电视。两个电视迷!幸亏去年我硬是把电视从小鹿姐弟俩的房间里搬了出来,放到西屋去。当时,姐夫非常生气,因为西屋没有空调。也就是那一次,我才知道现代的电视机原来那么轻巧,一只手就可以拎得动。
我和小鹿坐在院子里的圆桌边开始吃饭,太阳能的灯光很亮,如同白昼。夜晚的山区很凉快,即便没有风,也有一股隐隐的寒气,比坐在空调屋里舒服。晚饭是二姐出去之前就备下的,粉浆面条,打浆机打出来的豌豆浆,比我在市区用豌豆面粉做的味道好多了。
走的时候,二姐和姐夫还没有回来,那位老人也没有来看电视,好像知道姐夫不在家。我依然是叮嘱小鹿,把外面的门锁上吧。小鹿说:不用锁,我奶奶没有带钥匙。语气相当淡定,感觉我这话简直多余。我说:那就把你们住的堂屋门锁上。小鹿说:好。
一直到山外五六里地吧,黑夜中看到二姐和姐夫的电动车缓缓驶来,崭新的车灯雪白而美丽,似是黑夜中绽放的一大朵白莲。我的车速较快,没有打招呼。此时,让他们平安顺利快点到家,比说话重要。况且,他们也未必从来往的车輛中认出我来,夜色那么重,彼此看到的唯有灯光。
四
疫情,谁也没有想到会卷土重来。去年年初的时候,全民抗疫,专家说夏天一来疫情就结束,果真是那样的。病毒怕高温。然而今年,疫情反弹恰恰就开始在炎热的夏季。
变异,有谁能想到这新型冠状病毒这么难缠呢!不知这次变异后的病毒,除了疫苗,还怕自然界的什么。希望能有它的克星。
当初我们拆掉那些疫情防控点的时候,许多摄影师感慨,要拍一些图,记录下来,珍藏起来,此情景绝无第二次。那些防控点拆除后地面上留下一层搭棚子用的红色绳子头儿,是拆的时候,剪断扔下的。多像一地残花,风一吹,这个季节就飘飞远去了。
如今,那红色的棚子,又搭起来了。只是,这次我们心里少了恐慌,多了踏实。只要守纪律,只要打疫苗,没什么可怕的。
照例回到去年的小区门口进行疫情防控值班。
半夜零点,全市主干道全面消毒开始。通知临路的居民关好窗户。我临路,却窗户大开。我巴不得老天能降下一场消毒雨,让这人间变成“无菌区”。
那个说“有大到暴雨不能出远门”的女孩子,这次真的是出不了远门了。如果降雨出门尚可属于个人安全范围,那么疫情期间乱跑可是全民的大事了。
立秋节气已过,希望,所有和这个夏天有关的不安都随着那最后一丝暑热远去吧!
——选自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