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过所谓的自然状态吗?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霍布斯对自然状态存在的证明存在着严重问题,但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又使之令人信服。自然状态仅是为学者研究的方便而提供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必须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成为必要的知识生产的前提。各种学术假设对于学术的发展和进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状态;学术假设;学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D09;B5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1)05-0034-04
  
  一
  
  在《利维坦》第十三章《论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况》中,霍布斯向他的读者描述了自然状态的情况,其典型特征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但事实是,这种状态真的存在吗?
  喀莱顿·垦卜·亚伦在梅因的《古代法》导言中写道:“全欧洲有许多关于政治社会、自然法以及‘自然状态’的起源的假设,这些假设,从现代观点看来,似乎是很可笑,并且一点也不像历史上的事实,以致在今日,我们竟难于理解他们怎样会这样强有力地深入当时人们的想象的。”亚伦这句话所透露出来的意思一目了然,即自然状态仅仅是假设,没有存在过,既然没有存在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
  
  二
  
  霍布斯错了吗?尽管有学者认为,“霍布斯认识到,自然状态在全世界都沒有存在过”,但这种辩护除略显夸张之外,并不符合霍布斯的本意。
  其实,霍布斯早已料到他的时代的读者会提出这个问题,甚至此后的读者也会继续提出该问题。因此,霍布斯写到,“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种时代和这种战争状态从未存在过”,既然这样,应该如何对此辩解呢?霍布斯举出了四个证据:一是生活中个人的经验,“当他外出旅行时,他会要带上武器并设法结伴而行;就寝时,他会要把门闩上;甚至就在屋子里面,也要把箱子锁上”。二是美洲的现实,在美洲,许多地方的野蛮民族至今还生活在这种状态中;三是英国的内战这种摆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事实”,英国内战让读者明白“会存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四是国与国之间的现实,“在边境上筑碉堡、派边防部队并架设枪炮;还不断派间谍到邻国刺探,而这就是战争的状态”。霍布斯所谓的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现实”,并非凭空捏造,如果看看霍布斯有生之年的英国所卷入的战争,便可一目了然。如英西战争(1586-1604年)(比较有名的就是1588年格拉沃利纳海战,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64-1667年,1672-1678年)。可以说,多次对外战争这种“外患”加上英国的内战、复辟这些“内忧”所导致的恐惧,伴随着霍布斯的一生,他在晚年自传中介绍自己出生时说,“我母亲那时惊恐万状,所以生下了孪生子——我自己和恐惧”,这种说法可谓是肺腑之言!
  和多数人一样,亚伦的看法在于,这种状态是否是“事实”?霍布斯的回应恰好凭借的是四个“事实”,有的远在天涯,有的近在咫尺。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的目的是通过人类之初就存在这种状况,从而导致各种不便(自保、生存、恐惧诸问题),由此国家、政府、主权者与臣民等才会产生。但不同的是,亚伦们指的是“历史上”的事实,霍布斯的事实却都是“今天的”(即霍布斯时代)事实(个人的经验、美洲野蛮民族、英国内战、国与国的战争)。今天存在的事实,历史上一定会有吗?
  因此,霍布斯的回应可谓有“偷梁换柱”之举,他没有彻底回答亚伦们的疑问,也就是说,他“没有回答涉及正确的社会秩序的那个惟一重要的问题”。如果霍布斯所谓的自然状态在历史上真的不存在,那么一个严重的后果是,他后面所有的推论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的政治哲学的起点是自然状态”,如果起点有误,后果自然可想而知。连霍布斯的传记作者马蒂尼都承认,“他从一些惹人争议的前提——自然状态、自私的心理学以及自我保存的本能等等——出发,推导出了一个非常合乎常规的规范体系。通常,哲学家们走的是另一条路:从无可争议的前提出发推出令人震惊的结论”。
  
  三
  
  问题是,以“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的论证”著称的霍布斯竟然认识不到这一点,实在是令人不解!
  因此,唯一的办法是,只有透过考古学、历史学等来还原人类早期的情景,才能判断霍布斯观点的真伪,从而也能得知亚伦们的对错。但从目前考古的发现以及学术研究的状况来看,这一点还无法做到。换言之,不管是霍布斯还是亚伦们,在事实真相无法还原之前,都不能确定孰是孰非。霍布斯的后继者洛克在谈到自然状态时,尽管其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不同于霍布斯,不过也同样进行了一番论证。但就像拉斯莱特所言,“洛克所做的比较人类学研究超过了任何其他人,他很清楚证据无法验证他在自己的政治学说中描述的‘自然状态’。因此,他不得不再一次在这个问题上支吾搪塞。我们可以认为他的立场是:无法证明自然人能够普遍生活在比较和平的、内部和睦的状态之下,但是证据也不能使人们无法做出这种假设,而且它肯定不能使人假设他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但是,当我们再回到亚伦的观点时,我们会发现,亚伦观点中有一个前提——“从现代观点看来”。这个很重要。什么是“现代观点”?就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孔德认为,要理解社会这个现实,必须运用经验调查的方法,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获得有关社会的知识,必须运用其他自然科学的经验调查方法。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语),用胡适的话说就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然后可说三分话”。在这个意义上,霍布斯确实是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另一方面,用“亚伦时代的观点”来衡量霍布斯,是否有强求之嫌?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霍布斯时代的观点”是什么?换言之,霍布斯那样的论证其内在依据是什么?他的自然状态为什么能够让人信服(这也是亚伦所要知道的)?
  
  四
  
  正如上述,霍布斯所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了阐明人类的情况并解释政府的创建如何可能”,“为什么人们仍然需要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行使职能的依据是什么,生活于国家和政府之下的人们为什么,又怎样忠于它们”?霍布斯“没有乞灵于神灵,也没有求助于历史,相反,他决定凭借关于自然状态的假设”。其实,亚伦的观点中同样认为,自然状态是“假设”。但假设可以有很多种,为什么霍布斯的假设能够影响深远?对此,我们需要做如下分析:
  第一,自然状态之所以能够被人接受,关键的一点在于它对应着现实,“它是内战的一幅进行过加工的图景”。如果更具体一点,自然状态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发展初期的状况。霍布斯描绘的自然状态中的人,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人。在这里驱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疯狂追求名利的只是权力欲和对物质成就的极大的奢望。这 种人在气质上是极其危险的唯我论者,不顾别人,把自我追求的冒险活动作为人生的首要任务。为满足自己的需要,随时准备侵犯和毁灭他人。这种人是好斗的,富有侵略性的、赤裸裸的和自私自利的动物,不获得想要得到的东西,绝不善罢甘休。
  通过这种相互的对照,“霍布斯恳请他的读者通过体察自身并考察他所说的感情、思想以及人类的意愿是否也适用于自身,从而检验他所论述的真理”。《利维坦》出版的时间是1651年,不管是对于刚刚经历过内外战争的英国人民,还是常常处于“濒于战争边缘”的他国人们而言,这种提醒或警告不会如过眼云烟而转瞬即逝。
  霍布斯这种借古讽今的笔法对英国民众而言,尤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利维坦》中,霍布斯常常把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交互使用,有时也使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每个人对邻人的永久战争”,与之伴随的是“纷乱”(Dis-traction)、“纠纷”(Discord)、“混乱”(Confusion)、“骚乱”(Sedition)等,体现的是彻底的失序和无政府状态。更为重要的是,霍布斯多次强调,如果相关条件具备,人们就会重返野蛮、恐惧和危险的自然状态(战争状态)。这种理论与现实的交相辉映自然减少了人們对自然状态不存在的质疑。
  第二,如果一种理论要想令人深信不疑,那么该理论本身必须无可置疑。就像米斯纳所言,“如果能设法从开始就提出无可争议的论述,层层推进,不管他人喜欢与否,有理解力的人都会接受在更高层次上提出的论断”。如果这种理论不符合历史怎么办?穆霍帕德希亚认为,“霍布斯把自然状态看成仅仅是构成自己政治理论的必要的逻辑前提,他不关心这种假设是否符合历史,对他而言,自然状态只有方法上的用途”。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这种前提,穆霍帕德希亚认为,两个人影响到了霍布斯的哲学思想。一个是伽利略,一个是欧几里得。前者代表的是科学知识,后者代表的是几何学方法,“只有科学和几何学的合流才能够说明他对自然状态的信赖”。霍布斯四十岁时,看到欧几里得几何学第四十七命题,“引起他注意的是几何推理的公理方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获得远非不证自明的知识”。由此,霍布斯“希望建立的是像欧几里得几何学那样有力的公理体系”。从伽利略的匀速运动定律方面,霍布斯推出因果律,而“人的社会和国家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把它们看成是运动的,才能认识它们,它们就是某种在前的原因的结果”,而这种原因就是“自然状态”!根据欧几里得几何学第四十七命题,自然状态无需证明。因此,“对霍布斯而言,历史问题并不十分重要。自然状态是从人的情感中推演出来的;是为了揭示阐明为了形成正确的政治秩序我们必须了解的人的自然倾向,它主要用来确定人形成政治社会的原因、目的、目标”。这样论证的结果就是,霍布斯的“体系能够拎着你的脖子,迫使你承认如下论断:‘你所不同意的陈述是建立在更基础的陈述之上,以此类推,可以直达你根本无法否定的基础处,在那里,无论喜欢与否,你都必须放弃你的不同意见’”。换言之,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并不是一个历史事实,而是一个必须的构想。”霍布斯所描绘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而是在把握一个典型的历史”。
  第三,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还在于他的论证结果,即建立一个拥有至高权威的世俗国家,并论证其正当性。这个所谓的国家在霍布斯那里,必须要避免以往的国家(现实中的国家、思想家内心创造的国家)自身所存在的弱点,由此,“他超越关于父权原始社会条件的历史发现,去构筑一个彻头彻尾不尽完美的人类状态”。从该状态推理出他认为完美的国家。但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推理的过程如何说服读者?正如上述第二点所言,“霍布斯对数学方法的绝对典型性质确信不疑,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从不证自明的公理,推论出证据确凿的结论,推论出‘终极结论”’,但是,“无论是数学的前提假设,还是政治的前提假设,都蕴含着一个真正的问题,就是‘雄辩论证’的任务”。因此,霍布斯的作品必须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他一直充满自信地坚持说,他的原创性恰恰就在于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时之严密精确:把他的前提给任何一个人,只要该人能够正确地进行推理,就不可避免地会得出他的结论。”尽管霍布斯著作中充满着自相矛盾之处,但施特劳斯也承认,“霍布斯的每一个读者,都被他思想的清晰、严密和坚定所打动”。换句话说,逻辑论证的严密性消解了其前提存在的问题。
  第四,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不管是什么学科,都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缺乏想象力的学术必然导致大面积、低水平的重复。“自然状态”就是伟大的想象力的体现,这种想象就如同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经济学上的“理性人”、“自私人”,尽管它们都是亚伦所谓的“假设”,尽管大可找到相反的例子,但因为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现实与之对应,故而能够让人深信不疑。正因为如此,德国学者霍恩说,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描述部分是模式化的设想,部分是历史的命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想象具有较为灵活的解释力量,人类能够通过这些想象,最终解决了很多长久以来面临的困惑和难题。自霍布斯以降,这种想象力一直延续,洛克、卢梭、孟德斯鸠都是从自然状态起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另外,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萨维尼的“民族精神”、凯尔森的“基本规范”、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等都是如此。
  
  五
  
  《利维坦》问世三百二十年后,另一部伟大的著作《正义论》出版。罗尔斯是怎样为自己的“原初状态”做辩护的呢?罗尔斯说,尽管这种状态是通过“反思的平衡”来实现,但是,第一,这种状态是“纯粹假设的”。第二,“体现在这种原初状态的描述中的条件正是我们实际上接受的条件”,如果不接受,“也能被哲学的反思说服去接受”。第三,可以把原创状态看做是抽绎相应结果的手段,通过原初状态,我们“可以较清楚地确定一个可以使我们最好地解释道德关系的立场”,我们可以“从远处观察我们的目标”。
  三百多年过去了,论证似乎还在原地绕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在教育等领域的行政资助行为日益增多,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学界和实务界均未对行政资助给予足够重视,行政资助在法律上缺乏系统性和程序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救济方式。应当明确行政资助是一种独立的行政给付类型,并对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资助做出明确法律界定,在学理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行政资助立法,规范行政资助程序,并适时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行政资助纠纷纳入行政诉讼的救济范围。  
期刊
摘要: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行政法治理念的发展,也随之引发了行政方式的转变。其中,行政协商作为一种注重公民主体意志与权利的表达,强调行政治理活动中主体间性的彰显,追求公民权利和现代法治秩序在公私合作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行政方式,集中诠释了民主行政、服务行政、平衡行政及程序行政等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行政协商是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催生的典型行政方式,推进行政协商的广泛应用乃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摘 要: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低效和能力不足,使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成为必要。新政治经济学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对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正当性予以规范证明: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源于“政府失灵”;源于公共物品的“公地悲剧”特性;源于“合约失灵”;源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同时,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物品需要确定一定的边界,即在提供服务时要遵循物品分类原则、合作原则、监督原则、能力建设原则和法治原则等。  关键词
期刊
作者简介:李辉(1987-),男,河北阜城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  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生。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摘要:埃德蒙·伯克与托马斯·潘恩是18世  纪的著名思想家,分别代表着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两大思潮。二者思想中保  守的理性主义与乐观的理性主义、代际契约观与股份契约观、混合制政府观  与代议制政府观、民主悲观论与民主乐观论等方面的对立,充分体现在关于  法国大革命的激
期刊
摘要:崇高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尺度和人类历史的精神坐标上的终极指向,是哲学本体论追求的真实意义。但是,在当代社会思潮中,出现了“意义的危机”和“崇高的失落”,造成空前的价值坐标的震荡和“现代人的困惑”。因此,关于崇高的问题,不是一个是否应当追求的问题,而是一个在新时期如何追求的问题。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应当通过批判性地反思“两极模式”下崇高的异化与消解,而重新达到“中介模式”下新时期哲学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9-26  作者简介:丁云龙(1963-),男,吉林扶余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胜君(1972-),男,黑龙江五常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摘 要:作为效率损失的重要表现,在我国政府治理领域存在着“行政不作为”等社会现象。从这些现象入手,通过建立博弈支付矩阵模型,引入“搭便车”分析工具,旨在揭示政府治理效率损失的发生机制和制度
期刊
摘要:民族国家和政治国家都是现代主权国家。但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在建国顺序、建国内容、主权归属、权力制约诸方面有显著差异。由于对民族国家所持标准不同,学术界、理论界关于民族国家内涵方面有较大分歧。然而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拥有相同的现实逻辑,即具有同一性与国家的一般性;但二者在理论逻辑方面具有差异性,即政治国家是人民共有的事务和财富,也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现代国家。  关键词:民族国家;政治国家;辨析
期刊
摘要:作为舶来品的政府绩效评估自开始就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题,这集中表现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困境。围绕理论与现实两个标准,实践中分别出现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评估模式,评估主体分别为公民和中央政府,然而,两种评估模式都是有效性与有限性共存。特别是这两种评估模式均未能在理论与现实的二维标准之间找到合适的均衡点,而是迈向了标准的一维化和极端化,最终使得两种评估模式双双失效。  关键
期刊
摘要:康德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其内含的启蒙主义性质代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关联康德对启蒙的处理来展开。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康德哲学体系,进而厘清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现代转变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  关键词:启蒙;康德哲学;人的问题;人道理想  中图分类号:B5
期刊
摘要:传统中国式“单一发展主义”理念型构下的中国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改革异化和利益扭曲。随着改革进程的纵深推进和社会的多元化转型,社会利益分化不断加剧,社会群体的个体利益意识不断觉醒。市场机制的深度调节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强烈诉求,日益要求改革以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指向,现实的多重改革困境迫切要求中国式改革理念,由传统“单一发展”迈向现代“利益共享”的根本性转变。“共享式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