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诗刊档案:《白鲸》诗报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鲸是海洋中最强大的生命体,人类对以鲸为代表的地球动物肆意屠杀,实际上是对自我环境的毁灭,以“白鲸”为名,是出于对人类自由的生命关怀和憧憬。
  《白鲸》是安微安庆一本民刊,创办于1993年,其成员的作品深受先锋诗人余怒的影响,在意象的选择与语言的驾驭上可以看到其诗歌的立场。二十多年来,这本立足地方高校的民刊能一届又一届地绵延至今,无论是从早期黄挺松、李潇,到周斌、鲍栋、张尔、潘漠子等诸人,还是到现在的憩园、黄涌等,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用纯粹的先锋理念支撑起了白鲸,让这本民刊有了巨鲸般的气息。在诗歌语言的选择上,他们永远是那样尖锐、饱满,有股绝决的气质。
  办刊理念
  独立 纯粹 先锋
  活动及影响
  1993年,白鯨诗社成立,同年创办《白鲸》诗报。
  1997年,更名为白鲸文学社。
  1999年,白鲸在全国高校文学社团创作擂台赛中勇夺“擂主”称号。
  2005年,《白鲸诗选》结集出版。
  2006年,白鲸文学社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社团”标兵称号。
  2008年,安徽省文联《诗歌月刊》《安庆日报·副刊》及安庆市文联《振风》杂志分别推出“白鲸诗歌大展”。
  2014年,白鲸文学社正式作为词条被百度百科永久收录。
  2014年,加入全国高校文学联盟、安徽省高校文学社联合会。
  2016年,始于1994年,每年如期举行的精品活动“海子故居行”被超过20家知名媒体报道和转载。
  2016年,《中国新诗百年大系·安徽卷》出版,入选的皖籍百名著名诗人中,“白鲸”人占据其六。
  2017年,《振风》杂志推出“白鲸诗歌”专辑宣传社员作品,其后又推出“文学新锐”专栏推荐“白鲸”微文作品;成员作品以专辑形式刊登于《涂抹》《海子诗刊》等著名诗歌民刊。
  出刊要目
  《白鲸》第1期“创刊号·发刊词”专辑
  《白鲸》第2期“愿捐血肉躯,来演大道行——从《白鲸》谈起”
  《白鲸》第3期“从混沌到有序——余怒诗观”
  《白鲸》第4期“庆祝白鲸诗报创刊一周年”专辑
  《白鲸》第5期“沈天鸿、沙马、李凯霆作品”专辑
  《白鲸》第6期“免于过分轻省的自由——再评白鲸创作群体”
  《白鲸》第7期“刷新经验:诗歌对往昔的重构与提升”
  《白鲸》第8期“诗,体验美学及其他”
  《白鲸》第9期“沈天鸿、余怒、李凯霆作品”
  《白鲸》第10期“周斌、鲍栋作品”
  《白鲸》第11期“徐勤林、宋毅烈作品”
  《白鲸》第12期“邵勇、鲍栋、牛慧祥、周斌作品”
  《白鲸》第13期“余怒、宋毅烈、夏春花作品”
  《白鲸》第14期“白鲸文学社(诗社)、白鲸报创立十周年”专辑
  《白鲸》第15期“宋毅烈、沙马、周斌作品”
  《白鲸》第16期“沈天鸿、李进、胡源作品”
  《白鲸》第19期“白鲸文学社(诗社)、白鲸报创立十五周年”专辑
  《白鲸》第20期“章朋、蒋旅佳作品”
  《白鲸》第21期“贫瘠年代的沉思——读宋家彬的诗歌(章朋)”
  《白鲸》第22期“憩园、黑光作品”
  《白鲸》第23期“周斌、黄坤作品”
  《白鲸》第24期“刘安然、江飞作品”
  《白鲸》第25期“皖军新势力——安徽80后诗歌联展”
  《白鲸》第30期“黑光:愿活着,愿放松”专辑
  另编有《白鲸》电子杂志、《白鲸诗选》,同时白鲸文学社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社员作品(微信公众号:白鲸文学社)
其他文献
1  我把一枚硬币朝空中抛去,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女子正迎面走来,在她接近我的时候,我顺手接住了自高空落下来的硬币。女子露出了好看的微笑。金属的阳光也落到了我的手心。我握紧了这枚从高空抛落的硬币,仿佛握住了一枚温暖。我突然对陌生有了动情的部分。我心情舒畅,阳光却如此大方地遍布大地。这样的景色总让人想起春天。  阳光如此明媚。我漫步在街上,看见自己安静的影子在阳光里,像一幅流动的画卷。燃烧的思想隐身于我
期刊
那一年到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哪一年,苏雅真记不清了。创巨痛深的事儿谁愿意记得那么清楚?记得越清楚心就越疼,就像把一个小伤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定大得瘆人。看到那么大的伤口,不疼也被吓疼了。总之特殊年代总会有特殊的事儿发生,这事儿就那么轻而易举地落在苏雅的头上了。  苏雅先前不叫苏雅,叫苏小英。农村人没文化,对起名字没讲究,随便起个能叫应的名字就行。苏小英上初中头一天就领略到了自己名字的俗气。老师
期刊
起初店铺很小,麦卡尼夫妇从银行取得贷款资格,开了一家五金店。当然,除了五金他们也卖许多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小器械与工具。麦卡尼先生不善言谈,他的太太索菲亚走开或者生病的时候,他便显得有些严肃,通常他会放一些乡村音乐来调整自己在店里的状态。年轻时他还是点唱机发烧友,不过时光流逝,这种东西已经不时兴了,我们称之为古董,它更适合摆设。现在他与大多数人一样,放CD音乐,在店铺装好了一流的音响,虽然与纷乱杂陈
期刊
把伊阿古当成《奥赛罗》的主角,不合适,因为悲剧的主角只能是英雄。伊阿古不是英雄,是英雄的教育者。  败坏的心灵永远先于败坏的事情。每出悲剧,都少不了为败坏心灵铺路的人。他们见多识广,也有耐心,不动声色、不厌其烦地改造同侪、同胞、同类的心灵,为悲剧时刻的降临做足准备。他们为各自的古老世界制造出新灵魂,古老世界随之面目全非。他们是古老世界里最有成效的灵魂工程师。他们的劳作,常常遭受不公正的忽视。比如伊
期刊
在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凭借独具特色、清新浪漫的抒情诗,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人们通常都会说,徐志摩天生就该是个诗人,他要是不成为诗人,天理不容。这种说法的确有道理,我也很认同。  可是,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天性,和这个天性被发现以及能够得以展露,并不是同一回事。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某方面具有天性,但是却阴差阳错走上另外的道路呢?  1  徐志摩天生的诗人本性,并非一开始就被認同和确立的,连他自
期刊
1  “洛洛,怎么还不走?”  江宏准备关上天文台的门,走之前要最后检查一遍,这一检查就被他发现有个人影在山顶的观测站,走近才看清那人是宋洛洛。宋洛洛是天文台里为数不多的女天文学家之一,平时属于效率高型的,一下班几乎就不见人影了,最近倒是用功得紧。  “洛洛,怎么还没回去?”江宏走近宋洛洛,问道。  宋洛洛没回答他,而是紧蹙眉头,指着一处寂寥的夜空道,“你看那个新发现的白矮星有没有什么问题?”  
期刊
杜绿绿的詩  垛 槠  1  追究三月的冷风,细问它是怎样  吹过哀牢山东的双柏县。  空中的垛槠树盛大荣耀,“开出日月花,结出  星云果”。  可我们,谨慎言之仅仅是我,史诗以外从未找  到你。  诗行中为同行人的沉默选择观念  正不可避免伤害各种无法完成的诗句。  怀疑的风,  吹动不崇拜虎的我但不是左右。  芍药与高山栲啪嗒啪嗒敲打着风在老虎笙中,  镜头里的毕摩挥起长杆,追逐他脚下的阴影 
期刊
1  我的窗外  是一条细小的河流  当它流过  带来钓鱼人  草帽遮盖的下午  2  我的窗外  一片新楼  正在拔地而起  空洞的窗子  在傍晚的时候  更像是妖精的家  3  中午的时候我梦见了  一片闪着粼光的海洋  不知道这预示着什么  神秘,就是说它一次次  出现在神秘的梦中  4  我在十楼  有时也在九楼  但我很少到八楼去  我去八楼的次数  还没有去七楼多  你知道我说了什么?
期刊
华容河  堤坡上的水芙蓉、鴨舌头、芨芨草、铜钱草、野蒿,  挤在一张床上  它们的命,是家族的命,人的命  风吹过,偶有鲤鱼跃出水面  喜悦时刻,华容河必定漾起一河红晕  我路过,我的命和河水打一个照面之后,在草  叶上摇晃了一下  幸 运  天上的光——日的光,月的光,星的光,  都落到地上了。  那么遥远,那些真理就是为了落到地上来。  何其幸运,你们这群一直生活在地上的蝼蚁。  战 马  蹄
期刊
郑德宏,一位当代文学中的新乡土写作的代表,一个城市边缘的古典漫游者,他的诗篇始终以“返回”的方式致力于揭示现代文明所遮蔽的“古典精神”,揭示城市生活所斩断的“乡土根脉”。这种古典精神和乡土根脉主要是以诗人故乡的“华容河”“岳阳楼”“洞庭湖”等几个“意象”和“主题”系列来进行聚焦、深化和拓展。  郑德宏,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造的诗人,早期的《风声》多受到东荡子诗风影响,而后以《华容传》形成自己的独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