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山黄耆及其近缘种长管萼黄耆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莲山黄耆(A.leansanicus Ulbr.)和长管萼黄耆(A.limprichtii Ulbr.)的形态及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两者的萼筒皆为较明显的管状,荚果皆为线形,支持将二者归为同一组,即将长管萼黄耆从原先的旱生组(Sect.Crasinna(Stev.)Bunge)移至鸟爪组(Sect.Crasinna(Stev.)Bunge)。但是莲山黄耆叶的上表皮无毛,荚果明显较短,两者在丁字毛臂长比和气孔分布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再结合其地理分布的差别,认为两者应为独立的种。
其他文献
大兴安岭温布其地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和流纹岩等一系列酸性火山岩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流纹岩形成于(131±1.5)Ma,为早
贫血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儿童少年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为了解百色市右江区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状况,以便今后采取防治措施,我们于2005年对右江区部分中小学生进
通过ZW3井和ZW10井沉积层序对比和I1地震剖面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对彰武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和盆地演化进行综合研究。九佛堂组与沙海组在地层叠置关系上存在3种不同叠置样式:萎
目的分析狂犬病发生规律,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97~2002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上报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进行
CH7086是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系,衍生于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后代。温室接种鉴定结果显示,CH7086对白粉病菌系E09、E21、E26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