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曼妙,丝路云帆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建
  “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在明初达到顶峰。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從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繁荣,装载着货物的航船越行越远,中国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福建拥有3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以及众多优良港口,这片山海共同滋养的土地,自古就是我国对外通商的重要门户,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据文献记载,早在汉代,福建就承担起了海外转运贸易的重任。唐、五代时期,福州城内已经呈现一派“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荣景象。如果你穿越到当时,在福州城的街上走一走,一定会惊讶地发现,那里到处都是卷头发、大鼻子的外国人。到了宋元,福建泉州凭借优良的地理位置,成为首屈一指的东方大港,登上了历史的巅峰。明清两代,虽然受到海禁的影响,但民间的出洋趋势依旧不可阻挡,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的影响都深深烙印在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擅长纺织的福建人
  福建是一个有着悠久纺织历史的地区。在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制纺轮。此外,在距今约三千年的武夷山船棺里,也发现了棉、麻、丝等织物的残片,这证明古代闽人很可能在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的技术。
  纺丝离不开养蚕,福建的养蚕业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了。到了宋代,福建民间养蚕织绸非常普遍。“压车麦穗黄云重,食叶蚕声白雨来”,在大诗人陆游的诗句中,当年的武夷山,白胖胖的蚕儿们吃桑叶的声音就仿佛下雨一样“沙沙”不停,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呀!
  有了上好蚕丝的保证,宋代福建的丝织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时福建籍科学家苏颂著名的诗句“绮罗不减蜀吴春”,赞扬的就是福建丝绸堪与久负盛名的川绣、苏绣相媲美。当时的福州依靠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地理位置,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贸易城市,呈现“潮回画楫三千只,春满红楼十万家”的繁荣景象。到了南宋时期,福建已经跻身全国丝织品重要产区,而纺织工匠的丝织技术之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元代,泉州成为我国丝织业的重要城市,那里生产的刺桐缎享誉世界,曾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以它深远的意义和广博的内涵,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和影响。古老的八闽大地,在大海的潮来潮往间积蓄了生机与活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传承不息,
  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成立于1933年,2002年重建于风景如画的西湖之畔,是福建省最重要的文物考古、收藏、研究、教育、展示、对外交流机构,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集博物馆、自然馆、艺术馆、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国家水下考古基地于一体的“六合一”综合性博物馆。
  这里拥有馆藏文物和各类标本2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种类繁多的文物隐藏着无数历史与自然的秘密:孔雀蓝釉瓶来自何方?德化白瓷为何被誉为“中国白”?“南音”魅力何在?宋代丝绸为何如此曼妙?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哪些城市?海洋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色彩斑斓?……具有地方特色的固定陈列、异彩纷呈的临时展览、独具匠心的教育项目,带你翻开纵横千万年的历史诗篇,感受自然世界的生命万象。同学们,欢迎来到福建,来到福建博物院!
其他文献
你知道吗?北京烤鸭是从南京传来的!  晚上,赵小野一家去吃了北京烤鸭。这种食物真是超级美味,吃的时候用一层薄饼包上帶着酥脆鸭皮的烤鸭肉和蘸着甜面酱的葱丝、黄瓜条,不一会儿,赵小野就抱着肚子靠在沙发上,撑得动不了了。  他突然想起,自己在南京时,在外婆家也吃过烤鸭,南京的烤鸭同样超级美味,但南北两地的烤鸭在原材料和吃法上都有一些不同,南京的烤鸭肉没有北京的那么肥,且南京人还会拿烤鸭皮和烤鸭肉一起蘸特
期刊
我们都知道,乐队就是演奏音乐的队伍。那么你注意过乐队的乐器吗?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乐队来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演奏者是几个憨态可掬的小人儿,他们演奏的都是那个时代很常见的乐器。  这是一组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叫作唐代伎(jì)乐俑(y?ng)这些俑席地而坐,各自弹奏,神态栩栩如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乐器吧!  现代乐队分好多种,有管弦乐队、摇滚乐队等等,但是乐器我就不太懂了。  我知道,
期刊
清代皇帝学习刻苦吗?  和明代皇帝一样,清代皇帝也通过“经筵”“日讲”来接受“继续教育”,此外还会学习大臣们进献的“讲义”。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明代的大多数皇帝,清代皇帝的权力更大、更集中,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也更加勤奋和自觉。  比如顺治皇帝,他在没有亲政之前读书很少。亲政以后他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经史子集无所不学。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之前又没有什么基础,每天看这么多书,哪里来的时间呢?据记载
期刊
在重庆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战时首都,重庆在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重庆人民团结一心,为赢得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塔上“跳出来”的强大空军  你见过跳伞吗?在你的印象里,跳伞是什么样子的?  从翱翔在天空的飞机上一跃而下,打开背在身上的降落伞,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美丽风景,就这样滑翔在空中,随
期刊
常常有人用白居易的詩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来嘲讽君王的荒唐生活。难道皇帝的生活常常是这样黑白颠倒的吗?在前面一篇文章中看过了乾隆皇帝的一日作息时间表,你一定会回答:不是这样的。  乾隆皇帝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而且每个阶段的事情都是以小时为单位。这让我们不免好奇,在没有手机、电视、石英钟的年代,皇帝怎样精准地确定并安排自己的时间呢?谁来提醒他什么时候该上早朝,什么时候又
期刊
亲爱的小读者,你在生活中可能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但是,你有试过和几千岁高龄的、操着方言的“老古董”交朋友吗?今天我们就来向你介绍几位“重量级”的朋友……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刀削面,右手一指揪片儿汤。  啊哈!我们有耳福啦!遇到著名合唱天团——晋侯稣(sū)钟家族!  你好!请问你们为什么名叫“酥”?  这个问题毋庸置疑,当然是因为我们的声音很“酥”,特别是我!  我说
期刊
当我们准备办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说“好好筹划一下”;当我们赞美古代一位有谋略的人物时,又常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来形容。“运筹”“筹划”这两个词中都有一个“筹”字,亲爱的小读者,你知道什么是“筹”吗?  筹又叫策、算子、算筹,它是我们祖先的一个重大发明。从春秋时代到明代中晚期,算筹存在了两千多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文化等领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连大名鼎鼎的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也是
期刊
亲爱的小读者,新学期又到了!  今天的你快快乐乐地上学,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们给你讲授各种精彩的知识……你或许会好奇,千百年前的孩子们是怎样上学的?他们又會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下面,我将带你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看看那时的“小学生”究竟学些什么吧!  “老祖宗也上“幼儿园”和“小学”  中国是个教育发达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就取得了很多成就,此后的历代政府都对教育非常重
期刊
就是不怕冷動画片里的猛犸象  同学们看过美国动画片《冰河世纪》吗?里面那只憨态可掬的猛犸象是不是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猛犸象可以说是冰河时期最著名的代表,它的足迹遍布北半球,化石遗迹自不必说,就连其完整遗体都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中有所保存。在中国,猛犸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广。现在我要介绍给你们的是真猛犸象——猛犸象家族里最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成员。中国的真猛犸象的分布范围覆盖了北纬55度至北纬35度的
期刊
馆长推荐  福建依山临海,人杰地灵,文明的历程在苍茫山海间跨越了数十万年。多少时光斗转星移,多少故事如梦如幻,多少文物留传百代……  在福建博物院,荟萃着诸多精美绝伦的文物,像青铜器、陶俑、瓷器等等。这些文物精美绝伦,默默诠释着福建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诉说着许多古老的故事。其中一些文物在倾国倾城的容颜下,还隐藏着传奇般的前世今生……福建博物院院长 吴志跃  天蚕吐丝,色彩斑斓  说到颜值,丝绸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