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为实现和促进跨地区、跨国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合作交流,出现了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洲联盟、太平洋共同体等联盟组织。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形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校际间交流,于是国内出现了北约联盟、华约联盟、卓越联盟等联盟组织。
为了实现高中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增进校际联系,打造名校共同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教育质量共同提高,由国内六所高中联合创建了|“中国高中六校联盟”。
…………
建立联盟,合作交流,共谋发展已成为当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引起广泛关注。
迎接挑战建联盟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需要课题研究的动力支撑。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教育科研尤其是课题研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手段。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科研尤其是课题研究在县域及基层学校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实效性,一些学校所选择申报的课题本身缺乏价值,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流于形式,难以回应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需求;一些学校申报并开展的研究因力量所限,单兵作战,困难重重,无法形成有科学含量的成果,一些学校虽然有了成果但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生效。
这就是目前不少地区特别县域教育科研工作的真实现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问题?这还得从现行的教研管理体制中寻找原因。众所周知,现行中小学教研体制是一种具有明显行政色彩的管理形式,它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它的弊端也日渐明显,其主要问题在于行政管理、行政指导,基层学校被动接受,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主动性。跨地区即使是在县域内的中小学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交流、互动、发展也很困难。
面对这样的现实与弊端,怎样破解?怎样在挑战中寻找出路?能否利用和发挥名校的优势,以课题为载体,汇集各校的研究力量,合作攻关破解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评价难题?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准备破局前行,探索攻克这些难题,他就是户县惠安中学校长每世英同志。每世英校长在任户县六中校长时主持申报了《农村中学“321师生激励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被批准立项为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SGH11445)。所谓“321师生激励评价”就是运用赏识的眼光,发现、肯定学生优点,挖掘学生闪光点,培植学生亮点的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其中:“3”代表“班级30最”,“2”代表“年级20优”,“1”代表“校园10佳”。三者的比例是3:2:1,故称为“321”评价体系。从2009年开始,经过五年的实践与研究,每世英校长所主持的课题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321”师生评价体系及实施策略已基本构建形成,为扩大实验,推广研究成果,使该项研究惠及更多的学校,2013年6月,每世英校长在调任惠安中学校长后,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县域内创建以“321”省级课题为载体纽带的课题实验学校联盟,凝聚力量,大胆探索推进教科研工作的新形式、新策略。他的决定得到多方支持响应。
课题联盟是一个非官方的学术性组织,发起者每世英校长在广泛听取和征求各联盟校意见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合作、共赢”的建盟原则,成立了课题联盟组织机构,聘请户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杨永厚同志为联盟学术顾问,各联盟校校长为课题负责人,联盟校书记为推进中心成员。
经过精心准备,2013年6月16日上午,“ 321”课题联盟在户县惠安中学召开了成立大会,标志着一个以省级课题为载体,县内12所中小学参与,跨区域、跨学段的新型学术组织在画乡大地诞生。在成立大会上,各成员校讨论并通过了联盟工作实施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课题联盟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321”课题联盟的建立,引起了县内外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该课题的研究报以美好的期待,同时也对课题联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1”课题联盟郑重提出了自己的宣言:以事业为追求,以情怀为纽带,以合作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探索为已任,以共赢为宗旨,共筑学术营,共建教育梦。为实现课题联盟的准确定位和科学发展,他们确立了以“形成研究成果,成就学生梦想,促进教师成长,实现学校发展,打造教育特色品牌”的工作目标。
创新探索共研究
“321”课题联盟正式建立后,如何保证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联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推进行事历,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工作。2013年6月,联盟秘书处邀请市内课题研究专家就课题实验研究的基本理论、实施操作进行了专项培训,使参与实验研究的领导、教师掌握了课题实验的基本方法、程序、策略,为各联盟校开展课题研究做好了准备。
2013年7月,联盟秘书处依据321课题的研究方案,按照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分解下达了各联盟校研究的主要任务。惠安中学主要承担实验联盟的整体工作,组织协调、安排实验具体工作,收集各阶段研究成果,整理全部研究成果形成资料。攻关研究“十佳团队”名称、评价条件及实施办法;撰写整体报告,做好结题各项工作。蒋村初中和庞兴初中主要研究初中学生“班级三十最”名称设置、评选条件及实施操作办法。电厂小学和庞光中心校主要研究小学“年级二十优”名称设置、评选条件及实施操作办法。其它各参与学校也承担了具体的研究子课题及任务。
各参与学校依照课题联盟总课题组的工作方案要求和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都制定了本校的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召开校内专题研究会,并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在各课题联盟校开展实验研究一个阶段之后,为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各联盟校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联盟秘书处于2013年10月中旬在惠安中学举行了以“评价与发展”为主题的联盟论坛。各实验学校校长、主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积极参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交流各校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论坛上,还邀请市县课题专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使各实验校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坚定了信念,不断改进研究的方法,促进了课题实验规范化、科学化的实施。 随着联盟研究工作的推进,联盟相关领导不断改进指导方略,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2013年10月下旬,课题联盟组织各实验校领导和研究骨干赴“321”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户县六中参观学习,大家通过听取经验介绍,现场观摩等形式,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户县六中“321”评价与改革的成果,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
2013年11月,课题联盟又邀请专家和部分实验校的领导分成两个小组,为时一周深入各实验校检查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了解课题实验的进展情况,帮助实验校解决课题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收到各实验学校的欢迎,不少实验校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激动不已“这样的作风和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
课题联盟的实验研究工作实施推进半年之际,为了交流总结各联盟校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阶段性课题成果及做法经验,2013年12月,课题联盟再次在惠安中学召开了实验研究工作现场研讨会,12所实验校汇报了各自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课题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通过交流研讨,为各实验校开展“班级30最”“年级20优”“校园10佳”的评选活动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推进和发展,各联盟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特点,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积极在校内进行“班级30最”“年级20优”“校园10佳”的名称库的建设。他们把评奖名称的征集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班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各联盟校依照“班级30最”“年级20优”“校园10佳”申报评选程序,开展“321”评选表彰活动,并对获奖师生通过橱窗、宣传板、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形进行式广泛宣传,表彰奖励。
艰辛的努力,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2014年5月,12所课题联盟校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研究,完成了各自承担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形成了12篇研究报告。联盟秘书处对各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撰写了《农村学校“321”师生激励评价体系》总课题组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了课题研究成果集,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课题结题鉴定。
“321”课题联盟首次合作,共同研究取得的成果很快得到了省市县教育科研部门的肯定。为了对课题联盟一年来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表彰奖励实验学校、个人及优秀成果,联盟开展了论文等成果征集活动,共收到课题研究报告12篇,论文(案例)111篇。联盟又专门成立评审组,通过严格评选,评出“研究报告类”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8篇;“论文类”一等奖13篇,二等奖26篇,三等奖43篇,优秀奖13篇;课题实验先进个人12人。
2014年5月13日下午,惠安中学礼堂张灯结彩,气氛热烈,“321”课题实验校联盟实验研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联盟对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课题联盟在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县内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课题联盟的发起者、组织者、惠安中学校长每世英同志并未就此停步,他在思考联盟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课题,让联盟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促进功能,使课题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学校,这是每世英校长思考之后的新抉择。经过与第一届联盟校负责人商讨,他决定“321”课题联盟要进一步扩军,由原来的县域内扩展到县域外,由农村扩展到城市,规划建成一个跨区域、跨学段、依托大学区的体制、深度合作攻关、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术组织。
2014年8月,在每世英校长的倡导下,在原来12所联盟校的基础上,又有县内外16所学校申请加入“321”课题联盟,使课题联盟校规模达到28所,参与联盟的教师近2000人,参与联盟的学生有50000多名。2014年9月27日,28所联课题盟校在惠安中学召开工作推进会,对第一届课题联盟的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定了新一届课题联盟的工作目标,并按照学段、类型,明确了研究攻关的课题任务。在总结首届联盟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队伍壮大的第二届课题联盟在推进实验研究工作中有创新思路,采取结对帮扶、以老带新的工作策略。近半年来各联盟校在联盟及专家的指导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合作攻关,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联盟探索创佳绩
梅花香自苦寒来,联盟研究硕果丰。
在“321”课题联盟各成员校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年的艰辛探索,创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课题实验研究总体报告1份,子课题研究报告12份,论文111篇,出版《“321”师生激励评价》专著一部。有10多篇研究论文成果先后在省市学术研讨会、报刊交流发表,联盟研究的多项成果正在县内外不少学校推广,备受关注。
经过联盟学校的探索研究,创建了涵括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适应不同类型学校、师生及团队的名称资源库,为各学校命名表彰提供了科学参考。通过课题研究,明确了学校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三线四级”的评价网络,构建了“321”师生激励评价实践操作的体系,规定了评选操作的程序及办法,使“321”师生激励评价接上了“师生”的地气,让评价变得切实可行,已成为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亮点。
“321”课题联盟探索实践在促进区域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促进学生走向更大的成功。她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惠安小学、庞光中心校在实施“321”评价体系后,学校的表彰奖励面由传统的5%扩展到现在的60%,一批文学小作家、小舞蹈家、艺术小蓓蕾、诚信明星、体育小健将在校内涌现出来,学生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惠安中学成功将“321”激励评价体系引入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之中,该校以诚信售水、诚信借书等情境体验式德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感受受到自我教育。连续九届的海选评比,让户县六中的上万名同学获得名称各不相同的“班级之最”称号。激励表彰的比例占到学生总数的84.5%。学校多了一把评价的尺度,让更多希望表现、渴望成名的孩子多了美梦成真的机会。建立联盟,也促进了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321”评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广大教师钻研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校本教材研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十佳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省级专家型教师、市县骨干教师、名师和师德标兵,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纷纷表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较以前有所提升。惠安中学郭美婷、王春荣、张社博等7位教师获户县首届名师,在户县第二届“三名工程”该校有15名教师获得名师称号,名师数量占全县名师数的17%。课题联盟的建立和深度合作探究也促进了县域内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321”评价体系极大地焕发了师生在课程改革中的热情,参与实验的28所学校借机推进课堂创新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新型的课堂教学范式,走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前列,个联盟校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找回了自信,上课思维活跃,勇于发言,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进而促进了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惠安中学、庞兴初中、蒋村初中、惠安小学等实验校多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课题联盟对各参与学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实施“321”评价以来,28所联盟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办学品位有效提升。惠安中学的诚信售水活动,受到中央媒体《新华每日电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白庙初中的“诚信便利店”,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当地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户县六中、牛东初中、惠安小学等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受到县局县局的表彰奖励。
2.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户县六中的十佳学生燕一程等四名同学“雨夜救人不留名”的故事在三秦大地和媒体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不小的社会轰动,他们的高尚举动,刷新了人们对救助跌倒难者的模糊认识,尤其是在当下人们“扶与不扶”的思想辩论中,树立了一股强劲的正能量。惠安中学初二七班的“爱心助老志愿团队”同学,多年来坚持帮助孤寡老人的事迹,连续多次被媒体进行关注和报道,其后有更多的学生、社会人士加入到助老的行列,再次证明学校以“321”活动的开展,推进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非常有效。
3.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2012年6月18日,西安市教育局在户县六中召开了“321”评价现场研讨会,向全市推广做法与经验。每世英校长的《“321”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在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被刊发于《课改通讯》2012年第2期.P29。2013年12月13日,西安市教育局2013年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暨创新人物颁奖盛典在西安交大举办,每世英校长荣膺“素质教育创新人物”称号,其在大会上所作的《探索激励评价新体系激发素质教育新活力》报告赢得了与会的中央和省、市专家的首肯。“321增值评价体系”在全市范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4.成为区域中小学绿色评价的实践样本。“321师生增值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破解了目前中小学师生评价中的实践难题,探索出了新时期中小学评价实施操作的成功模型及体系,为中小学实施绿色评价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创出了一条新路径,极大地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激发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热情,焕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形成了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活力,有力助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5.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中国教师报》,《陕西教育》,《教师报》,《华商报》,《陕西教育观察》,《陕西素质教育》,《当代陕西教育》,《户县教研》,《金户视野》,陕西电视台1套《第一新闻》、《教育正能量》,陕西电视台7套《文化陕西》,《都市快报》广播版FM999,户县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多次对“321”评价改革情况予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6.得到专家与学者的肯定。“321师生增值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家、省、市县内教科研部门,名校校长及知名专家学者的重视,华东师大教授、博导戚业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军翔、宋永成,省教科所所长齐管社、副所长秦德增,市教科所副所长贾玲等专家均给予了较高评价和充分肯定。
为实现和促进跨地区、跨国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合作交流,出现了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洲联盟、太平洋共同体等联盟组织。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形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校际间交流,于是国内出现了北约联盟、华约联盟、卓越联盟等联盟组织。
为了实现高中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增进校际联系,打造名校共同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教育质量共同提高,由国内六所高中联合创建了|“中国高中六校联盟”。
…………
建立联盟,合作交流,共谋发展已成为当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引起广泛关注。
迎接挑战建联盟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需要课题研究的动力支撑。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教育科研尤其是课题研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手段。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科研尤其是课题研究在县域及基层学校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实效性,一些学校所选择申报的课题本身缺乏价值,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流于形式,难以回应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需求;一些学校申报并开展的研究因力量所限,单兵作战,困难重重,无法形成有科学含量的成果,一些学校虽然有了成果但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生效。
这就是目前不少地区特别县域教育科研工作的真实现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问题?这还得从现行的教研管理体制中寻找原因。众所周知,现行中小学教研体制是一种具有明显行政色彩的管理形式,它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它的弊端也日渐明显,其主要问题在于行政管理、行政指导,基层学校被动接受,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主动性。跨地区即使是在县域内的中小学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交流、互动、发展也很困难。
面对这样的现实与弊端,怎样破解?怎样在挑战中寻找出路?能否利用和发挥名校的优势,以课题为载体,汇集各校的研究力量,合作攻关破解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评价难题?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准备破局前行,探索攻克这些难题,他就是户县惠安中学校长每世英同志。每世英校长在任户县六中校长时主持申报了《农村中学“321师生激励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被批准立项为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SGH11445)。所谓“321师生激励评价”就是运用赏识的眼光,发现、肯定学生优点,挖掘学生闪光点,培植学生亮点的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其中:“3”代表“班级30最”,“2”代表“年级20优”,“1”代表“校园10佳”。三者的比例是3:2:1,故称为“321”评价体系。从2009年开始,经过五年的实践与研究,每世英校长所主持的课题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321”师生评价体系及实施策略已基本构建形成,为扩大实验,推广研究成果,使该项研究惠及更多的学校,2013年6月,每世英校长在调任惠安中学校长后,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县域内创建以“321”省级课题为载体纽带的课题实验学校联盟,凝聚力量,大胆探索推进教科研工作的新形式、新策略。他的决定得到多方支持响应。
课题联盟是一个非官方的学术性组织,发起者每世英校长在广泛听取和征求各联盟校意见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合作、共赢”的建盟原则,成立了课题联盟组织机构,聘请户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杨永厚同志为联盟学术顾问,各联盟校校长为课题负责人,联盟校书记为推进中心成员。
经过精心准备,2013年6月16日上午,“ 321”课题联盟在户县惠安中学召开了成立大会,标志着一个以省级课题为载体,县内12所中小学参与,跨区域、跨学段的新型学术组织在画乡大地诞生。在成立大会上,各成员校讨论并通过了联盟工作实施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课题联盟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321”课题联盟的建立,引起了县内外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该课题的研究报以美好的期待,同时也对课题联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1”课题联盟郑重提出了自己的宣言:以事业为追求,以情怀为纽带,以合作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探索为已任,以共赢为宗旨,共筑学术营,共建教育梦。为实现课题联盟的准确定位和科学发展,他们确立了以“形成研究成果,成就学生梦想,促进教师成长,实现学校发展,打造教育特色品牌”的工作目标。
创新探索共研究
“321”课题联盟正式建立后,如何保证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联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推进行事历,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工作。2013年6月,联盟秘书处邀请市内课题研究专家就课题实验研究的基本理论、实施操作进行了专项培训,使参与实验研究的领导、教师掌握了课题实验的基本方法、程序、策略,为各联盟校开展课题研究做好了准备。
2013年7月,联盟秘书处依据321课题的研究方案,按照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分解下达了各联盟校研究的主要任务。惠安中学主要承担实验联盟的整体工作,组织协调、安排实验具体工作,收集各阶段研究成果,整理全部研究成果形成资料。攻关研究“十佳团队”名称、评价条件及实施办法;撰写整体报告,做好结题各项工作。蒋村初中和庞兴初中主要研究初中学生“班级三十最”名称设置、评选条件及实施操作办法。电厂小学和庞光中心校主要研究小学“年级二十优”名称设置、评选条件及实施操作办法。其它各参与学校也承担了具体的研究子课题及任务。
各参与学校依照课题联盟总课题组的工作方案要求和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都制定了本校的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召开校内专题研究会,并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在各课题联盟校开展实验研究一个阶段之后,为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各联盟校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联盟秘书处于2013年10月中旬在惠安中学举行了以“评价与发展”为主题的联盟论坛。各实验学校校长、主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积极参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交流各校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论坛上,还邀请市县课题专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使各实验校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坚定了信念,不断改进研究的方法,促进了课题实验规范化、科学化的实施。 随着联盟研究工作的推进,联盟相关领导不断改进指导方略,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2013年10月下旬,课题联盟组织各实验校领导和研究骨干赴“321”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户县六中参观学习,大家通过听取经验介绍,现场观摩等形式,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户县六中“321”评价与改革的成果,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
2013年11月,课题联盟又邀请专家和部分实验校的领导分成两个小组,为时一周深入各实验校检查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了解课题实验的进展情况,帮助实验校解决课题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收到各实验学校的欢迎,不少实验校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激动不已“这样的作风和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
课题联盟的实验研究工作实施推进半年之际,为了交流总结各联盟校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阶段性课题成果及做法经验,2013年12月,课题联盟再次在惠安中学召开了实验研究工作现场研讨会,12所实验校汇报了各自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课题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通过交流研讨,为各实验校开展“班级30最”“年级20优”“校园10佳”的评选活动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推进和发展,各联盟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特点,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积极在校内进行“班级30最”“年级20优”“校园10佳”的名称库的建设。他们把评奖名称的征集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班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各联盟校依照“班级30最”“年级20优”“校园10佳”申报评选程序,开展“321”评选表彰活动,并对获奖师生通过橱窗、宣传板、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形进行式广泛宣传,表彰奖励。
艰辛的努力,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2014年5月,12所课题联盟校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研究,完成了各自承担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形成了12篇研究报告。联盟秘书处对各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撰写了《农村学校“321”师生激励评价体系》总课题组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了课题研究成果集,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课题结题鉴定。
“321”课题联盟首次合作,共同研究取得的成果很快得到了省市县教育科研部门的肯定。为了对课题联盟一年来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表彰奖励实验学校、个人及优秀成果,联盟开展了论文等成果征集活动,共收到课题研究报告12篇,论文(案例)111篇。联盟又专门成立评审组,通过严格评选,评出“研究报告类”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8篇;“论文类”一等奖13篇,二等奖26篇,三等奖43篇,优秀奖13篇;课题实验先进个人12人。
2014年5月13日下午,惠安中学礼堂张灯结彩,气氛热烈,“321”课题实验校联盟实验研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联盟对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课题联盟在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县内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课题联盟的发起者、组织者、惠安中学校长每世英同志并未就此停步,他在思考联盟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课题,让联盟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促进功能,使课题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学校,这是每世英校长思考之后的新抉择。经过与第一届联盟校负责人商讨,他决定“321”课题联盟要进一步扩军,由原来的县域内扩展到县域外,由农村扩展到城市,规划建成一个跨区域、跨学段、依托大学区的体制、深度合作攻关、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术组织。
2014年8月,在每世英校长的倡导下,在原来12所联盟校的基础上,又有县内外16所学校申请加入“321”课题联盟,使课题联盟校规模达到28所,参与联盟的教师近2000人,参与联盟的学生有50000多名。2014年9月27日,28所联课题盟校在惠安中学召开工作推进会,对第一届课题联盟的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定了新一届课题联盟的工作目标,并按照学段、类型,明确了研究攻关的课题任务。在总结首届联盟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队伍壮大的第二届课题联盟在推进实验研究工作中有创新思路,采取结对帮扶、以老带新的工作策略。近半年来各联盟校在联盟及专家的指导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合作攻关,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联盟探索创佳绩
梅花香自苦寒来,联盟研究硕果丰。
在“321”课题联盟各成员校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年的艰辛探索,创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课题实验研究总体报告1份,子课题研究报告12份,论文111篇,出版《“321”师生激励评价》专著一部。有10多篇研究论文成果先后在省市学术研讨会、报刊交流发表,联盟研究的多项成果正在县内外不少学校推广,备受关注。
经过联盟学校的探索研究,创建了涵括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适应不同类型学校、师生及团队的名称资源库,为各学校命名表彰提供了科学参考。通过课题研究,明确了学校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三线四级”的评价网络,构建了“321”师生激励评价实践操作的体系,规定了评选操作的程序及办法,使“321”师生激励评价接上了“师生”的地气,让评价变得切实可行,已成为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亮点。
“321”课题联盟探索实践在促进区域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促进学生走向更大的成功。她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惠安小学、庞光中心校在实施“321”评价体系后,学校的表彰奖励面由传统的5%扩展到现在的60%,一批文学小作家、小舞蹈家、艺术小蓓蕾、诚信明星、体育小健将在校内涌现出来,学生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惠安中学成功将“321”激励评价体系引入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之中,该校以诚信售水、诚信借书等情境体验式德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感受受到自我教育。连续九届的海选评比,让户县六中的上万名同学获得名称各不相同的“班级之最”称号。激励表彰的比例占到学生总数的84.5%。学校多了一把评价的尺度,让更多希望表现、渴望成名的孩子多了美梦成真的机会。建立联盟,也促进了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321”评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广大教师钻研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校本教材研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十佳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省级专家型教师、市县骨干教师、名师和师德标兵,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纷纷表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较以前有所提升。惠安中学郭美婷、王春荣、张社博等7位教师获户县首届名师,在户县第二届“三名工程”该校有15名教师获得名师称号,名师数量占全县名师数的17%。课题联盟的建立和深度合作探究也促进了县域内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321”评价体系极大地焕发了师生在课程改革中的热情,参与实验的28所学校借机推进课堂创新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新型的课堂教学范式,走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前列,个联盟校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找回了自信,上课思维活跃,勇于发言,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进而促进了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惠安中学、庞兴初中、蒋村初中、惠安小学等实验校多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课题联盟对各参与学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实施“321”评价以来,28所联盟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办学品位有效提升。惠安中学的诚信售水活动,受到中央媒体《新华每日电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白庙初中的“诚信便利店”,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当地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户县六中、牛东初中、惠安小学等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受到县局县局的表彰奖励。
2.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户县六中的十佳学生燕一程等四名同学“雨夜救人不留名”的故事在三秦大地和媒体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不小的社会轰动,他们的高尚举动,刷新了人们对救助跌倒难者的模糊认识,尤其是在当下人们“扶与不扶”的思想辩论中,树立了一股强劲的正能量。惠安中学初二七班的“爱心助老志愿团队”同学,多年来坚持帮助孤寡老人的事迹,连续多次被媒体进行关注和报道,其后有更多的学生、社会人士加入到助老的行列,再次证明学校以“321”活动的开展,推进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非常有效。
3.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2012年6月18日,西安市教育局在户县六中召开了“321”评价现场研讨会,向全市推广做法与经验。每世英校长的《“321”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在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被刊发于《课改通讯》2012年第2期.P29。2013年12月13日,西安市教育局2013年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暨创新人物颁奖盛典在西安交大举办,每世英校长荣膺“素质教育创新人物”称号,其在大会上所作的《探索激励评价新体系激发素质教育新活力》报告赢得了与会的中央和省、市专家的首肯。“321增值评价体系”在全市范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4.成为区域中小学绿色评价的实践样本。“321师生增值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破解了目前中小学师生评价中的实践难题,探索出了新时期中小学评价实施操作的成功模型及体系,为中小学实施绿色评价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创出了一条新路径,极大地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激发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热情,焕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形成了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活力,有力助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5.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中国教师报》,《陕西教育》,《教师报》,《华商报》,《陕西教育观察》,《陕西素质教育》,《当代陕西教育》,《户县教研》,《金户视野》,陕西电视台1套《第一新闻》、《教育正能量》,陕西电视台7套《文化陕西》,《都市快报》广播版FM999,户县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多次对“321”评价改革情况予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6.得到专家与学者的肯定。“321师生增值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家、省、市县内教科研部门,名校校长及知名专家学者的重视,华东师大教授、博导戚业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军翔、宋永成,省教科所所长齐管社、副所长秦德增,市教科所副所长贾玲等专家均给予了较高评价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