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客官,大嘴最近不会说话了。你问我为什么?实不相瞒,我最近要么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念,要么就是念错字。你可能又要问了,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不就得了?可你还别说,有些字和词的正音在字典里还真查不到,不信你看——
字典里没有的“大栅栏”
那天,我和张小毛在北京西单溜达,有位先生向我们打听大栅栏(发音为dà zhà lan)怎么走。当时我就有点晕,因为北京有好几处叫“栅栏”的地方,有栅栏胡同、双栅栏胡同、三道栅栏胡同、横栅栏胡同。于是,我问这位先生打听的栅栏是双的、三道的,还是横的,他更是一头雾水。张小毛在旁边一语道破天机:“老爸,人家问的是不是大栅栏(发音为dà shí làr)啊?”我这才恍然大悟。
北京前门外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老北京人把这条街叫“大栅栏(dà shí làr),音同“大石拉儿”。话说这个读音可真怪,字典里都查不到,但它是约定俗成的读法,是正音。
别读错人家的名字
前几天,我听了几首老歌——《那些花儿》《生如夏花》……张小毛问我这些歌是谁唱的,我在告诉他歌手朴树的名字时犯了难。电视上介绍朴树时都把“朴”读为“Pǔ”,可“朴”作为姓氏的时候不是应该读“Piáo”吗?
朴姓在我国朝鲜族中十分常见,在韩国是大姓。此姓的最初由来是“瓢”,据说该姓族人的祖先曾乘坐南瓜做成的瓢漂洋过海,在韩语里“南瓜”一词与“朴”发音相同。
歌手朴树的名字是艺名,他本名濮树。“濮”很容易被人读错,应读“Pú”而不读“Pǔ”。也许濮树觉得自己的姓生僻且笔画多,签起名来很麻烦,所以改名“朴树”。
其实,很多歌手和演员的名字都经常被人读错,比如那英的“那”作为姓应读“Nā”而不是“Nà”,臧天朔的“臧”应读“Zāng”而不是“Zàng”,这个字戴上“草帽”才读“藏( zàng)”呢!
名菜不能随便“爆”
最近,我准备给我的大嘴茶馆开拓新业务,在午饭和晚饭时间也卖点炒菜、盖饭什么的。谁知我刚列出一张菜单,就被张小毛挑出好几处错。
张小毛给我指出的第一个错就是“葱爆羊肉”,可我怎么看也看不出错来,别人家饭馆的菜单上不都是这么写的吗?他告诉我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葱炮羊肉”,并得意地说:“老爸,‘炮’是个多音字哦。”这我当然知道,“炮”除了读“pào”,还读“páo”。现在能用到“炮(páo)”的地方一般有两处:一是中药的一种制作方法,叫“炮制”;二是历史上的一种酷刑,叫“炮烙”。
张小毛又说:“‘炮’还有第三个读音呢!”嘿,这我可真不知道,赶紧翻字典!原来“炮”的第三个读音是“bāo”,指一种烹调方法——食材用锅在旺火上迅速翻炒,而葱炮羊肉显然就是这种做法。
顺着我的菜单往下看,张小毛说“宫爆鸡丁”也错了,应该是“宫保鸡丁”。我横看竖看都觉得“宫爆”很眼熟,而“宫保”很面生啊!查了资料我才知道,“宫保鸡丁”这一菜名的来历跟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有关,有人说这道菜是他创的,也有人说这道菜是他改良的。丁宝桢死后被追封为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所以这道菜便被称为“宫保鸡丁”。
这么有名的菜都让我写错了,看来我还是踏踏实实地开我的茶馆吧。
字典里没有的“大栅栏”
那天,我和张小毛在北京西单溜达,有位先生向我们打听大栅栏(发音为dà zhà lan)怎么走。当时我就有点晕,因为北京有好几处叫“栅栏”的地方,有栅栏胡同、双栅栏胡同、三道栅栏胡同、横栅栏胡同。于是,我问这位先生打听的栅栏是双的、三道的,还是横的,他更是一头雾水。张小毛在旁边一语道破天机:“老爸,人家问的是不是大栅栏(发音为dà shí làr)啊?”我这才恍然大悟。
北京前门外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老北京人把这条街叫“大栅栏(dà shí làr),音同“大石拉儿”。话说这个读音可真怪,字典里都查不到,但它是约定俗成的读法,是正音。
别读错人家的名字
前几天,我听了几首老歌——《那些花儿》《生如夏花》……张小毛问我这些歌是谁唱的,我在告诉他歌手朴树的名字时犯了难。电视上介绍朴树时都把“朴”读为“Pǔ”,可“朴”作为姓氏的时候不是应该读“Piáo”吗?
朴姓在我国朝鲜族中十分常见,在韩国是大姓。此姓的最初由来是“瓢”,据说该姓族人的祖先曾乘坐南瓜做成的瓢漂洋过海,在韩语里“南瓜”一词与“朴”发音相同。
歌手朴树的名字是艺名,他本名濮树。“濮”很容易被人读错,应读“Pú”而不读“Pǔ”。也许濮树觉得自己的姓生僻且笔画多,签起名来很麻烦,所以改名“朴树”。
其实,很多歌手和演员的名字都经常被人读错,比如那英的“那”作为姓应读“Nā”而不是“Nà”,臧天朔的“臧”应读“Zāng”而不是“Zàng”,这个字戴上“草帽”才读“藏( zàng)”呢!
名菜不能随便“爆”
最近,我准备给我的大嘴茶馆开拓新业务,在午饭和晚饭时间也卖点炒菜、盖饭什么的。谁知我刚列出一张菜单,就被张小毛挑出好几处错。
张小毛给我指出的第一个错就是“葱爆羊肉”,可我怎么看也看不出错来,别人家饭馆的菜单上不都是这么写的吗?他告诉我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葱炮羊肉”,并得意地说:“老爸,‘炮’是个多音字哦。”这我当然知道,“炮”除了读“pào”,还读“páo”。现在能用到“炮(páo)”的地方一般有两处:一是中药的一种制作方法,叫“炮制”;二是历史上的一种酷刑,叫“炮烙”。
张小毛又说:“‘炮’还有第三个读音呢!”嘿,这我可真不知道,赶紧翻字典!原来“炮”的第三个读音是“bāo”,指一种烹调方法——食材用锅在旺火上迅速翻炒,而葱炮羊肉显然就是这种做法。
顺着我的菜单往下看,张小毛说“宫爆鸡丁”也错了,应该是“宫保鸡丁”。我横看竖看都觉得“宫爆”很眼熟,而“宫保”很面生啊!查了资料我才知道,“宫保鸡丁”这一菜名的来历跟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有关,有人说这道菜是他创的,也有人说这道菜是他改良的。丁宝桢死后被追封为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所以这道菜便被称为“宫保鸡丁”。
这么有名的菜都让我写错了,看来我还是踏踏实实地开我的茶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