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象格习作:抵达语用的澄明之境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59798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语文“言语运用”的本体地位得到澄清,“教什么”已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怎么教”正成为实践“言语运用”努力的方向。本文从象格思维的视角出发,以此审视当下习作教学,阐释“象”的隐遁、“格”的式微遮蔽了言语表达的本质,从而实现“格”的定位、触摸“象”的存在、回归“用”的实践,并以此丰富“随文象格习作”课程,进而抵达语用的澄明之境。
  关键词:象格思维 随文象格习作 言语表现 澄明之境
  引言
  当下,语文“言语运用”的本体地位已得到澄清,“教什么”已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怎么教”正成为实践“言语运用”努力的方向。像格习作,即让儿童在言语实践中,观“物”取“象”,依“格”举“象”,“象”“格”相融,从而实现“言”的生长、“意”的丰赡、“用”的价值。实践证明,“象格思维”指导下的言语表达,不仅切合朴素的哲学,还契合表达的规律、吻合教学的本质、适合儿童的心理,为小学阶段的言语表达实践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路径。
  一、学情把叩,实现“格”的定位
  “格”是“象格习作”的起点和关键,实施“象格习作”的第一步就是“格”的建立。自上世纪末,“格”的教学备受责难,一度被“感悟”“创新”所取代,人们谈“格”色变。强调“格”则成为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罪魁祸首,隐藏“格”则孩子的表达寸步难行。殊不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因仿自“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流传千古;鲁迅因模仿“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而成一代文豪。他们尚且如此,何况正处于言语起步阶段的儿童。
  一篇文章往往蕴含造句、构段、谋篇等多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格”,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立足文本,梳理“格”的存在,建立“格”的集合。单位时间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一节课容纳1-2个“格”足矣。因此,在建立“格”的集合后,需要对“格”进行筛选,确定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该从文本个性、编者意图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去定位“格”的样本,实施教学。依据文本个性,通过研究发现“特点在前比喻格”“特点在后比喻格”“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格”“总分总的谋篇格”在以前的文本中均有体现,不能充分体现本文的表达特色;而“连续拟人格”“先写景后写人的构段格”“写景的季节变换格”更具文本个性。删去共性的表达“格”,留下个性的表达“格”,“格”的集合进一步缩小。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为例,文本特殊表达“格”梳理如下:造句的“格”体现在“特点在前比喻格”“特点在后比喻格”和“连续拟人格”;构段“格”体现在“先概括后具体格”和“先写景后写人格”;而谋篇“格”则体现在“整体上的总分总格”和“写景的季节变换格”。本单元四篇课文,《长江之歌》是诗歌,《三亚落日》指向景色一日变化,《烟台的海》指向景色四季变化,《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向移步换景。四篇课文,各有不同指向。显然,编者编入《烟台的海》就是指向季节变换格的学习,这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同时,这也符合低年级指向句、中年级指向段、高年级指向篇的“教”在“学”的起点上,才是最适宜的。文本中“先写景后写人”的构段方式,具有散文笔法,儿童很难模仿,或因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无法建立相应的“象”而不适宜在小学阶段迁移。“格”是言语的表达形式,只有形而上的认识它,才能进行形而下的实践。而“连续拟人格”的学习,则正是儿童所需。此前,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拟人方法,在本单元的练习中还将继续学习这种特殊的格式。最终,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定位在“写景的季节变换格”重点学习和“连续拟人格”次要学习上。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格而教,学生可以依格而作,教学活动从而走向简约、清晰。
  二、指向聚焦,触摸“象”的存在
  儿童思维是从形象向抽象不断发展的过程,低年级儿童对现实生活缺乏感知,但他们善于想象。儿童的言语表达是“意”的流露、“象”的创作。然则,课堂上,我们可曾清晰地引导孩子发现“象”的存在?可曾用清晰的方法去引领孩子触摸“象”的存在?充满个性的“象”的隐遁,表达只能与儿童渐行渐远,百口同音、千篇一律的文章屡见不鲜。写作心理学认为由“象”到“意”的转化是“本”,由“意”向“文”的转化是“末”,舍本而逐末,言语表达,焉能不陷入困境?因此,低年级应从写“想象”入手,降低难度,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中年级儿童,身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感知周围的世界,这时就“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儿童的潜意识里去,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表象。”即,中年级应以写“实象”为主,并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高年级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习作教学阶段。
  “象”是“言”和“意”的中介,是“格”所要表现的内容。儿童在运用语言描述事物时,表象越清晰、越稳定,表达就越具体越生动。也就是说“象”越清晰、越立体,“格”的表现就越鲜明。因此,在“格”确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心觉等“六觉”多维度观察、体悟“象”的存在,提高“立象”的质量。下面是学生仿照课文《石榴》所写的《桔子》片断:“剥开深绿色的外衣,只见月牙般的瓣儿紧紧簇拥在一起,黄色的瓣儿配上白色的丝儿,煞是好看。剥下一瓣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爽口极了。”可谓达到了形神兼具的效果。所以我们说,儿童的言语表达是“意”的流露、“象”的创作。
  上述“桔子”片断的仿写,短短66个字,让人回味无穷,就是因为作者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写出了三种颜色、一种形态、两种味道、一种触感,其描写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六觉”所指向的是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等这些具体可感的范畴,这既符合言语表达的规律,也顺应儿童的思维。可见,从“想象”到“实象”再到“印象”,环环相扣,步步发展,形成了一个从低到高的“象”的“升级链”,只要恪守这个“升级链”,儿童就能表达出个性的“象”。因为,儿童在用语言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必须在脑子里形成对该事物真实而较为明确、稳定的表象,并使表象和概念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选用适当的词语、句式等写出具体生动的形象,这也正是“象格思维”中“象”的价值所在。   三、言语跟进,回归“用”的实践
  立足象格思维,审视名师课堂,可以发现:无论是“情境作文”,还是“童漫”作文,亦或“童化作文”等,都有“象”的影子、“格”的种子。“象”主表达内容,“格”主表达形式,“象”“格”相融,搭建言语表达的桥梁。“格”蕴含着言语内在的逻辑,“象”孕育着言语表达之“意”(思想)。言语表达是言语逻辑、思想和语言的高度统一。著名教育家章熊先生曾指出写作的一般心理流程:产生写作动机——搜索、提取信息,形成表象——激活、捕捉储存的写作模式——语言表达——回顾与完善。可见,从“产生写作动机”到“语言表达”,中间要经过“搜索、提取信息,形成表象”“激活、捕捉储存的写作模式”这两道程序,而“搜索、提取信息,形成表象”正对应“随文象格习作”中“象”的建立,“激活、捕捉储存的写作模式”正对应“随文象格习作”中“格”的学习。可见,“象格思维”契合表达的基本规律。
  因此,指导言语表达,除了建格、立象、依格而作之外,语言的同步发展必不可少。对学生已经掌握的词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激活它,让学生方便提取。如在连续动作“格”的训练中,我们可以先作出拧、捏、弹、挤、压、推、拉的动作,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接着再取出墨水瓶给钢笔吸水,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依照“连续动作格”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激活了学生的词语库,学生的表达才能更加贴切。对学生“未知”的词语,教师必须相机教授,将之输入儿童的词语库,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并使概念和“象”联系起来,否则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述“象”。以下是笔者执教“细节近景格”的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细节近景格”;现在,请你从形、色、味、触等多方面观察,看看这两朵花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朵花还是花骨朵,一朵花完全开了,露出了黄黄的,像丝一样的东西。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黄黄的,像丝一样的东西”那叫“花蕊”。(板书:花蕊)其他部分还有不同吗?
  生:一朵花的杆上有尖尖的、三角形的刺,另一朵花的杆上没有刺。
  师:你说的“杆”叫“花茎”,是花与根连接的部分。(板书:花茎)
  ……(之后,“学生依格而作”。)
  教学中的“花蕊”、“花茎”都是学生词语库中所没有的,教师予以教授,帮助学生建立“花蕊”、“花茎”的概念,并使这些概念和所见到、所要表达的“象”对应起来。这样,表达时语言就准确而简洁。
  结语
  实践中我们应该从课程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发展“随文象格习作”的课程内涵、操作程序和资源,让其成为更加科学、更加适合儿童言语表达的课程资源。同时,我们还应该以“开放”的视野、“开阔”的胸怀、“融合”的思维,去接纳“随文象格习作”以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吸收他们的优点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抵达儿童言语表达的澄明之境,并不断地丰赡象格习作的课程。语
  参考文献
  [1]朱晓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常青.分格作文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刘春文.微格作文解码[M].哈尔滨:黑龙江教学出版社,2013.
  [5]吴立岗.苏联教育家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沃斯,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顾瑞英,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欧加刚.语文:为表现而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对高风险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50例术后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与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们治疗56例慢性肺一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王维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代表,两人在中英两国的文坛上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为田园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华兹华斯与王维在诗歌的意象选择以
作为汉语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汉语用词词义的变迁得到了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副词'颇'即为经常得到人们关注的汉语词义变迁的例子之一。
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6年1月~4月,我们对100例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两种不同时机给予双氯酚酸钠栓镇痛,并对其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面对日益复杂的临床环境,社会对护士不断扩大的职业素质要求,此阶段护生的实习效果至关重要[1]。而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是提
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微导管持续闭式引流联合博莱霉素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期疗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加大了国民素质教育的力度,在提高学生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