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以实践探究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和课程。小学思品课中,课堂时空的局限一直是有效道德教育的一个瓶颈。我校开展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思品课程体系,对加深学生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培养行动意志,最终塑造完美的人格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小学思品课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行为内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是将道德知识进行简单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情感品质及行为训练在道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因而德育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现实的需要和问题解决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它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初步构建起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小学思品课程模式,大大提高了德育实效。
我们依据思品课程的特点和道德内化的规律,建立了如下程序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架构,并通过实际运用逐步完善到理性层面。
一、问题启动
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拉夫提出了“问题性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讨论、辨析为主体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通过引导学生辨析探究,培养他们体验、感悟、思辨的能力。我们把这一模式嫁接到思品教学上,能使学生在探究中不知不觉提升道德认识。
(1)创设情境。根据思品课教育主题,模拟课文中描述的情境,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体验。
(2)提出问题。在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发散性思维,罗列所有可以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写下来编上序号。比如,针对“破除迷信,相信科学”这一教学主题,学生提出了:“迷信有哪些表现?哪些人最相信迷信?迷信有什么害处?相信菩萨和祭示祖宗是迷信吗?人们为什么会变得迷信鬼怪”等一系列问题。
(3)确立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由学生自主提炼、选择,教师只进行适当点拨。课题要与当前思品课的教育主题相关,并且是学生中比较困惑的现实问题。上述几个问题中,对佛教和祭祖现象与迷信的比较是十分有研究价值,因为这是学生困惑的、和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也与教材相关的问题。由此,我引导学生在班内确立了“佛教和祭祖现象与迷信的比较研究”与“封建迷信的来历及其危害的实践研究”两个子课题。
二、方案规划
(1)小组互动。课题确定后,要小组互动,一起制定简明扼要的研究方案,使小组成员明白研究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进行《封建迷信的来历及其危害》的研究时,我们确立以搞清真相、明白事理、改变行为目的,以各种生活现象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信仰方式为研究内容,以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证、网络查找等为研究方法,获取相关数据。
(2)修改成文。互动的结果,要有一个人把大家的思路都记录下来,便与到时博采众长,删改成文。方案初定后要交给教师进行一些点拨修正,最终确定下来。具体方案制定后,最好人手复印一份,作为制约行动的章程。
三、研究实施
(1)小组活动。指导学生依据研究方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操作研究,达成课题研究目标。比如,在研究《封建迷信的来历及其危害》这一课题时,学生采用调查访问、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研究,用事实说明问题,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2)记录体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活动中,要把有关信息尽可能记录下来。当然记录要抓主要矛盾,切忌面面俱到,杂乱无章。
(3)撰写报告。要求学生将过程和感受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便于交流。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教师也可设计统一的表格让学生填写,与传统的研究表格相比较,要突出对活动的感受和启示这一块,以便让学生有充分认知梳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
四、交流汇报
(1)报告答辩。各组派代表讲述一下自己组研究的过程、得到的收获,这时重点要说出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事和最感动人的情节,接受教师、学生的提问,旨在回顾研究过程,形成研究能力。
(2)陈述感受。引导学生将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激、偏向的情绪。
情感是一个人态度转变的关键成分。通过交流活动体验让学生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应,进行自我体验,可以激发健康情感,形成积极的行为倾向性。调查迷信的来历时,很多学生从网上知道了是先人的无知和统治阶级愚弄百姓所造成的,我就顺势而为,给他们讲了《西门豹》的故事,激起了学生对过去地方官绅鱼肉百姓的憎恶。有位学生则讲了从长辈那儿收集到的这样一则消息,他们村几年前有一个人,在得了重病的情况下,相信所谓的“菩萨”,请“菩萨”来家里显灵祛魔,结果加重病情,最终性命不保。“是什么夺走了这个人的生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义愤填膺,纷纷指责“菩萨”的害人把戏,可怜那个人的无知。
五、回归生活
在形成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侧重于导行训练,以巩固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示范模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行为习得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影响与自我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讨论时,教师可以展示自我作示范,也可请学生或运用电教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規范行为。这时,教师适当的“自我暴露”也是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并产生教育效果的好方法。比如,在讨论祭祖和迷信的区别时,教师说了这么一件事:他本人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好不容易考上中师,就在去师范上学的第一个学期回家时,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没有见上奶奶最后一眼,老师痛心不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后来每年就是最忙、路最远,清明时老师都要带上家人,到坟前替奶奶烧上一柱高香,愿奶奶的灵魂能安息长眠。
(2)“变式“练习。即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变换场景、角色换位进行多角度的选择训练,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行为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内化而形成道德行为与习惯,因此,要尽可能到实地、用实物进行训练。
(3)持之以恒。“行为塑造习惯”。偶尔的道德行为并不一定能形成道德习惯,长期的坚持,行为才内化为习惯,所以同一主题的训练应坚持一段时间,待学生形成习惯后再慢慢转变行为训练主题。有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道德习惯的训练要至少持续20天。这一过程中,教师动用全校老师、同学、家长、社区的资源,对学生的行为方式既提醒又肯定,让学生由“他动”逐步转变成“自动”。
六、激励评价
评价具有反馈与激励的功能。在思品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以鼓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激发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1)评价的过程性:我们将学生参与活动的即时性行为动向作为评价内容。
(2)评价的发展性:注重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重视学生自身的进步。
(3)评价的个性化:给学生写评语要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富有特色。
(4)评价的多样化:师评、互评、自评和家长评定相结合。
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新的道德增长点。
几年来,思品课的研究性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形成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课程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体验,并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评价能力,促进了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源泉”,可以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教育“活水”。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郁波主编,《活动教学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7月版
[2] 陈少娟、吴慧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5期
[3] 韩永平,《活动型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小学德育》,2000年第11期。
[4] 张启建,《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析》,《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13期
[5] 郑全全,《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小学思品课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行为内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是将道德知识进行简单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情感品质及行为训练在道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因而德育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现实的需要和问题解决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它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初步构建起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小学思品课程模式,大大提高了德育实效。
我们依据思品课程的特点和道德内化的规律,建立了如下程序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架构,并通过实际运用逐步完善到理性层面。
一、问题启动
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拉夫提出了“问题性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讨论、辨析为主体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通过引导学生辨析探究,培养他们体验、感悟、思辨的能力。我们把这一模式嫁接到思品教学上,能使学生在探究中不知不觉提升道德认识。
(1)创设情境。根据思品课教育主题,模拟课文中描述的情境,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体验。
(2)提出问题。在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发散性思维,罗列所有可以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写下来编上序号。比如,针对“破除迷信,相信科学”这一教学主题,学生提出了:“迷信有哪些表现?哪些人最相信迷信?迷信有什么害处?相信菩萨和祭示祖宗是迷信吗?人们为什么会变得迷信鬼怪”等一系列问题。
(3)确立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由学生自主提炼、选择,教师只进行适当点拨。课题要与当前思品课的教育主题相关,并且是学生中比较困惑的现实问题。上述几个问题中,对佛教和祭祖现象与迷信的比较是十分有研究价值,因为这是学生困惑的、和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也与教材相关的问题。由此,我引导学生在班内确立了“佛教和祭祖现象与迷信的比较研究”与“封建迷信的来历及其危害的实践研究”两个子课题。
二、方案规划
(1)小组互动。课题确定后,要小组互动,一起制定简明扼要的研究方案,使小组成员明白研究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进行《封建迷信的来历及其危害》的研究时,我们确立以搞清真相、明白事理、改变行为目的,以各种生活现象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信仰方式为研究内容,以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证、网络查找等为研究方法,获取相关数据。
(2)修改成文。互动的结果,要有一个人把大家的思路都记录下来,便与到时博采众长,删改成文。方案初定后要交给教师进行一些点拨修正,最终确定下来。具体方案制定后,最好人手复印一份,作为制约行动的章程。
三、研究实施
(1)小组活动。指导学生依据研究方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操作研究,达成课题研究目标。比如,在研究《封建迷信的来历及其危害》这一课题时,学生采用调查访问、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研究,用事实说明问题,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2)记录体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活动中,要把有关信息尽可能记录下来。当然记录要抓主要矛盾,切忌面面俱到,杂乱无章。
(3)撰写报告。要求学生将过程和感受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便于交流。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教师也可设计统一的表格让学生填写,与传统的研究表格相比较,要突出对活动的感受和启示这一块,以便让学生有充分认知梳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
四、交流汇报
(1)报告答辩。各组派代表讲述一下自己组研究的过程、得到的收获,这时重点要说出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事和最感动人的情节,接受教师、学生的提问,旨在回顾研究过程,形成研究能力。
(2)陈述感受。引导学生将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激、偏向的情绪。
情感是一个人态度转变的关键成分。通过交流活动体验让学生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应,进行自我体验,可以激发健康情感,形成积极的行为倾向性。调查迷信的来历时,很多学生从网上知道了是先人的无知和统治阶级愚弄百姓所造成的,我就顺势而为,给他们讲了《西门豹》的故事,激起了学生对过去地方官绅鱼肉百姓的憎恶。有位学生则讲了从长辈那儿收集到的这样一则消息,他们村几年前有一个人,在得了重病的情况下,相信所谓的“菩萨”,请“菩萨”来家里显灵祛魔,结果加重病情,最终性命不保。“是什么夺走了这个人的生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义愤填膺,纷纷指责“菩萨”的害人把戏,可怜那个人的无知。
五、回归生活
在形成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侧重于导行训练,以巩固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示范模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行为习得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影响与自我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讨论时,教师可以展示自我作示范,也可请学生或运用电教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規范行为。这时,教师适当的“自我暴露”也是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并产生教育效果的好方法。比如,在讨论祭祖和迷信的区别时,教师说了这么一件事:他本人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好不容易考上中师,就在去师范上学的第一个学期回家时,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没有见上奶奶最后一眼,老师痛心不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后来每年就是最忙、路最远,清明时老师都要带上家人,到坟前替奶奶烧上一柱高香,愿奶奶的灵魂能安息长眠。
(2)“变式“练习。即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变换场景、角色换位进行多角度的选择训练,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行为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内化而形成道德行为与习惯,因此,要尽可能到实地、用实物进行训练。
(3)持之以恒。“行为塑造习惯”。偶尔的道德行为并不一定能形成道德习惯,长期的坚持,行为才内化为习惯,所以同一主题的训练应坚持一段时间,待学生形成习惯后再慢慢转变行为训练主题。有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道德习惯的训练要至少持续20天。这一过程中,教师动用全校老师、同学、家长、社区的资源,对学生的行为方式既提醒又肯定,让学生由“他动”逐步转变成“自动”。
六、激励评价
评价具有反馈与激励的功能。在思品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以鼓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激发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1)评价的过程性:我们将学生参与活动的即时性行为动向作为评价内容。
(2)评价的发展性:注重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重视学生自身的进步。
(3)评价的个性化:给学生写评语要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富有特色。
(4)评价的多样化:师评、互评、自评和家长评定相结合。
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新的道德增长点。
几年来,思品课的研究性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形成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课程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体验,并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评价能力,促进了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源泉”,可以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教育“活水”。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郁波主编,《活动教学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7月版
[2] 陈少娟、吴慧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5期
[3] 韩永平,《活动型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小学德育》,2000年第11期。
[4] 张启建,《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析》,《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13期
[5] 郑全全,《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