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真正做到 “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同课异构”让我们多了一些思考:1.语文课要体现学科的本质,要有语文味;2.语文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3.语文课的教学手段要为学生学语文服务;4.语文课要有充满活力的课堂;5.语文课应该充满个性化、有特色。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同中求异 异中求优 高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本人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种种的因素,必然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成为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意思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本学年,在校研究室的安排指导下,全体语文一线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们各显神通,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那么,怎么去理解“同课异构”?怎样去实施“异同“呢?笔者试从教学实践中归悟出对“同课异构”几点拙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同课异构”活动可以“集思广益”促进交流
在活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并由此打开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有的老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从修辞、语气、句式等角度入手,让学生交流,共同探讨;有的老师用语文知识阐述物理现象,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有的老师重在对课堂中,气氛融洽而热烈,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老师适时热情而中肯的鼓励:“你真聪明!”“你太有才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情境性教育机智。这种教育机智难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
二、“同课异构”活动改变教师“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于合作。他们很少花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通过一起听课,集体评议,互相启发,我们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同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我们语文教研组针对《纪昌学射》此课基础知识的落实,赞赏有佳,一致认为基础知识对于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感慨在今后的教学中定当落实基础,务必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同事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相互之间没有猜忌,没有保留。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三、“同课异构”促使教师反思成长
新课改、新课标、新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要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全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到更多;教师教学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也并非孤立地完成,这种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而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教研组来完成。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有利于构筑校本教研新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的内涵,而且它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点的融合,倾向于一种力量的感召。这样更能引领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知能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使在听课和评课时,也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们需要专家的引领,以及从教育书籍和名师教学中学习、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对年复一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那种由一位老师上课组内老师评课式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更为互动的教研方式来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当然光靠一两次的“同课异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这种活动纳入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变“要我上课”为“我要上课”,而不是为了应付评估或检查。
四、如何确定同课异构中的异与同呢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太多的“异”,则意味着不成熟,也标志着危险。但太多的“同”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意味着机械的操练,这与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
其实,判断“同课异构”活动中不同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孰优孰劣,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设计,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能否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同样的,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判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也不在于教师是否有的独特设计,而是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在这一不断探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学情的分析能力,以及其他專业水平。
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让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教有所获。
只有正确把握了“同课异构”中“异”与“同”的关系,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让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够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活体验,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一位语文教师要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作好备课中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张扬你的个性,才能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游刃有余,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使师生的教与学相得益彰。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同中求异 异中求优 高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本人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种种的因素,必然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成为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意思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本学年,在校研究室的安排指导下,全体语文一线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们各显神通,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那么,怎么去理解“同课异构”?怎样去实施“异同“呢?笔者试从教学实践中归悟出对“同课异构”几点拙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同课异构”活动可以“集思广益”促进交流
在活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并由此打开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有的老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从修辞、语气、句式等角度入手,让学生交流,共同探讨;有的老师用语文知识阐述物理现象,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有的老师重在对课堂中,气氛融洽而热烈,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老师适时热情而中肯的鼓励:“你真聪明!”“你太有才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情境性教育机智。这种教育机智难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
二、“同课异构”活动改变教师“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于合作。他们很少花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通过一起听课,集体评议,互相启发,我们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同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我们语文教研组针对《纪昌学射》此课基础知识的落实,赞赏有佳,一致认为基础知识对于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感慨在今后的教学中定当落实基础,务必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同事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相互之间没有猜忌,没有保留。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三、“同课异构”促使教师反思成长
新课改、新课标、新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要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全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到更多;教师教学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也并非孤立地完成,这种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而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教研组来完成。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有利于构筑校本教研新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的内涵,而且它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点的融合,倾向于一种力量的感召。这样更能引领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知能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使在听课和评课时,也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们需要专家的引领,以及从教育书籍和名师教学中学习、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对年复一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那种由一位老师上课组内老师评课式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更为互动的教研方式来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当然光靠一两次的“同课异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这种活动纳入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变“要我上课”为“我要上课”,而不是为了应付评估或检查。
四、如何确定同课异构中的异与同呢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太多的“异”,则意味着不成熟,也标志着危险。但太多的“同”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意味着机械的操练,这与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
其实,判断“同课异构”活动中不同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孰优孰劣,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设计,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能否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同样的,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判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也不在于教师是否有的独特设计,而是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在这一不断探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学情的分析能力,以及其他專业水平。
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让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教有所获。
只有正确把握了“同课异构”中“异”与“同”的关系,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让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够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活体验,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一位语文教师要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作好备课中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张扬你的个性,才能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游刃有余,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使师生的教与学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