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检验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引言指明学生错题的根源是未形成良好的检验习惯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给出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对策。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检验习惯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检验习惯;培养
笔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错题后惋惜自己粗心,家长和老师也表示很无可奈何,笔者认为其根源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如果能够通过检验尽早发现错误并进行反思,错误就能消除或避免。小学低年级检验习惯的培养能够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今后的中学、大学和后续的终身学习都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培养对策作以探讨。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缺失原因归纳
“检验”,检是指查,验是指验算查看、查考;检验是指检查、验看。它要求我们除在解题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外,做完题目后还要认真检查,进行必要的验算。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带领学生一起证明或检验,在作业过程对检验的要求也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学生考试的时候注重检验就能行,对日常作业检验不够重视;特别是对检验方法的讲授不详细、不系统,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效率。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对策:
(一)培养作业检验习惯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笔者发现反思和检验作业解答过程,对作业习题进行及时的检查和验算同样能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此,在平时的作业过程,要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作业的同时运用检验方法,写出检验过程,逐步养成作业自觉检验的好习惯。例如,安排“数的组成与分解”中的一道能够组成数字7的都有哪些数字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写出各个数字组合之后进行检验,检验1+6是不是7?2+5是不是7?3+4是不是7等。此过程教师要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书写计算符号如“+”、“-”的时候工整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检验,分别用“○”和“?”等符号标识漏题或格式不规范,警醒学生自我检查,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作业检验习惯,进而形成数学检验习惯。
(二)重视检验激励,强化检验乐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不全面,他们更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受到情绪的影响和波动,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检验激励,强化学生检验的乐趣,要摒弃简单的肯定询问式的激励,如大家同意吗?大家觉得正确吗?等,要通过正面激励对题同学,让他们体验检验的快乐和获得肯定,进而激励其在今后的作业和学习过程中坚持检验,形成检验习惯。如一道计算题:在有17人的学校音乐组训练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人,问:男生和女生人数各多少?针对这道题,教师运用检验激励,强化检验乐趣的过程可以如下:一是仔细读题、审题,理解题目意思,理解需要找到的答案;二是让学生自行列式计算;三是通过“举手示意”进行检验激励,先让肯定自己全部作对的学生举手,只见仅有两位同学马上举手示意,其他学生纷纷低头再次进行验算,得到肯定后随后也纷纷举手示意;四是点评总结,让第一次举手的两位同学站起来分别回答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经过检验?了解到一位同学在做的时候就进行了检验所以非常肯定,而另一位同学却没有检验,但是也“撞对”了,老师要积极肯定检验并作对的同学,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活学活用;对没有检验“撞对”的同学要鼓励他的勇气,但希望他今后能够作业的同时检验,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对于其他同学先检验才举手的做法,教师也要积极肯定,尽管有些慢,但是要肯定他们的进步,以鼓励他们继续检验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检验激励,我发现很多作对的同学都非常满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知道他们自信和检验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了快乐,体味了检验的乐趣,这样的检验激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是行得通的,应该继续坚持使用。
(三)重视检验方法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刚刚步入初始阶段,为培养起良好的检验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相应类型题型后把相应检验方法教给学生。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有一道应用题如下: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教师应该在计算结束后,交给学生运用诸如逆检验法,带入检验法等进行检验,如这道题,学生得出50-40=10,即明明的钱不够买一个计算器,还差10元钱。反过来,如果再有10元钱,明明能买一个计算器吗?让学生通过检验10+40=50,得出再有10元,明明就能买一个计算器。这样的逆带入检验法的教授和日常锻炼,可以大大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检验能力,有助于其检验习惯的培养。
(四)灵活运用检验教学方式
一方面,要重视课内检验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小组检验法或角色互换法等调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检验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采用小组检验法将学生分为各组,首先让各小组成员进行自我检验,纠错,并进行书面记录;其次安排其他小组成员充当“裁判”检验该小组的各成员是否全部作对,之后进行角色互换,互相检查;最后,重点点评和激励,对全队的小组给予“最佳检验奖”,可以通过一颗“太阳”或者一个“星星”的贴纸形式奖励该组成员,或者在精神上让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认真的检验习惯和态。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检验,运用“纠错本”,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把错题记录在册,并详细记录为什么错,错在哪,通过这样的自我检验,进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建红.自觉检验的习惯让学习渐入佳境[J].吉林教育,2012(11):113
[2]李娟.如何培养学生检验数学作业的习惯[J].基础教育论坛,2012(11):56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检验习惯;培养
笔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错题后惋惜自己粗心,家长和老师也表示很无可奈何,笔者认为其根源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如果能够通过检验尽早发现错误并进行反思,错误就能消除或避免。小学低年级检验习惯的培养能够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今后的中学、大学和后续的终身学习都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培养对策作以探讨。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缺失原因归纳
“检验”,检是指查,验是指验算查看、查考;检验是指检查、验看。它要求我们除在解题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外,做完题目后还要认真检查,进行必要的验算。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带领学生一起证明或检验,在作业过程对检验的要求也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学生考试的时候注重检验就能行,对日常作业检验不够重视;特别是对检验方法的讲授不详细、不系统,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效率。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检验习惯的对策:
(一)培养作业检验习惯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笔者发现反思和检验作业解答过程,对作业习题进行及时的检查和验算同样能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此,在平时的作业过程,要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作业的同时运用检验方法,写出检验过程,逐步养成作业自觉检验的好习惯。例如,安排“数的组成与分解”中的一道能够组成数字7的都有哪些数字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写出各个数字组合之后进行检验,检验1+6是不是7?2+5是不是7?3+4是不是7等。此过程教师要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书写计算符号如“+”、“-”的时候工整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检验,分别用“○”和“?”等符号标识漏题或格式不规范,警醒学生自我检查,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作业检验习惯,进而形成数学检验习惯。
(二)重视检验激励,强化检验乐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不全面,他们更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受到情绪的影响和波动,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检验激励,强化学生检验的乐趣,要摒弃简单的肯定询问式的激励,如大家同意吗?大家觉得正确吗?等,要通过正面激励对题同学,让他们体验检验的快乐和获得肯定,进而激励其在今后的作业和学习过程中坚持检验,形成检验习惯。如一道计算题:在有17人的学校音乐组训练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人,问:男生和女生人数各多少?针对这道题,教师运用检验激励,强化检验乐趣的过程可以如下:一是仔细读题、审题,理解题目意思,理解需要找到的答案;二是让学生自行列式计算;三是通过“举手示意”进行检验激励,先让肯定自己全部作对的学生举手,只见仅有两位同学马上举手示意,其他学生纷纷低头再次进行验算,得到肯定后随后也纷纷举手示意;四是点评总结,让第一次举手的两位同学站起来分别回答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经过检验?了解到一位同学在做的时候就进行了检验所以非常肯定,而另一位同学却没有检验,但是也“撞对”了,老师要积极肯定检验并作对的同学,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活学活用;对没有检验“撞对”的同学要鼓励他的勇气,但希望他今后能够作业的同时检验,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对于其他同学先检验才举手的做法,教师也要积极肯定,尽管有些慢,但是要肯定他们的进步,以鼓励他们继续检验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检验激励,我发现很多作对的同学都非常满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知道他们自信和检验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了快乐,体味了检验的乐趣,这样的检验激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是行得通的,应该继续坚持使用。
(三)重视检验方法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刚刚步入初始阶段,为培养起良好的检验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相应类型题型后把相应检验方法教给学生。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有一道应用题如下: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教师应该在计算结束后,交给学生运用诸如逆检验法,带入检验法等进行检验,如这道题,学生得出50-40=10,即明明的钱不够买一个计算器,还差10元钱。反过来,如果再有10元钱,明明能买一个计算器吗?让学生通过检验10+40=50,得出再有10元,明明就能买一个计算器。这样的逆带入检验法的教授和日常锻炼,可以大大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检验能力,有助于其检验习惯的培养。
(四)灵活运用检验教学方式
一方面,要重视课内检验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小组检验法或角色互换法等调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检验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采用小组检验法将学生分为各组,首先让各小组成员进行自我检验,纠错,并进行书面记录;其次安排其他小组成员充当“裁判”检验该小组的各成员是否全部作对,之后进行角色互换,互相检查;最后,重点点评和激励,对全队的小组给予“最佳检验奖”,可以通过一颗“太阳”或者一个“星星”的贴纸形式奖励该组成员,或者在精神上让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认真的检验习惯和态。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检验,运用“纠错本”,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把错题记录在册,并详细记录为什么错,错在哪,通过这样的自我检验,进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建红.自觉检验的习惯让学习渐入佳境[J].吉林教育,2012(11):113
[2]李娟.如何培养学生检验数学作业的习惯[J].基础教育论坛,201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