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桂林市首起诺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过程,为防控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食物中毒调查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一个17人旅游团中发生中毒9人,罹患率52.94%,患者主要症状为腹泻、黄水样便,77.78%伴腹痛、44.44%伴呕吐。患者均在游船上用餐,未用餐2人未发病。游船直接抽取河水制作餐饮,船上储水箱水质卫生不合格。结论餐饮卫生不能松懈,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对食物中毒病例的病毒学检测。
【关键词】诺如病毒;中毒;监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97-02
诺如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重要病源菌,近年国内外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报道增多[1]。2012年4月,我市确诊了首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2012年4月12日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电话通知,桂林市某医院接诊9名患急性胃肠炎的患者,疑似腹泻疫情。接通知后,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经调查,桂林某旅行社4月9日22时接待来自安徽某市17人的旅行团,该旅行团均为退休人员,当晚入住桂林某大酒店;10日在桂林市区游玩,11日早餐后乘游船浏览,中午在船上用餐,下午19时左右就餐于某县餐厅,11日晚入住某县酒店。
4月11日20时左右出现首例以腹泻、腹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至末例4月12日7时发病,该团共有9名游客发病,罹患率52.94%。
2临床表现
患者以腹痛、腹泻(黄色水样便、3-7次/日)为主要症状,伴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畏寒。其中腹泻、腹痛7人,占77.78%;呕吐4人,占44.44%,呕吐1-2次,呕吐物为胃内溶物;乏力2人、畏寒1人。发病后有5人自服诺氟沙星、胃康灵等药物症状未见缓解。所有患者于12日中午到桂林某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通过抗菌、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3流行病学调查
3.1首发病例,女,55岁,于11日20时左右出现腹泻、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为黄色水样便,腹泻6次/日,无发热。末例病例于12日7时左右出现相似症状。9名患者中男性3人,女性6人,年龄55-74岁之间,潜伏期7-12小时。17人中有2人未在游船上用餐,未发病,而发病的9人均在游船上用餐。
3.2游船饮用水卫生学调查游船上储水箱储水量容积约一吨,据了解由于码头改造,停止供应市政供水,游船直接抽取河水注入储水箱,储水箱平时不做消毒。采样时肉眼可见水样浑浊。
3.3游船食品卫生学调查游船空间狭窄,厨房位于船尾一小部分,敞开式设计。餐具、果蔬、食品原材料的清洗直接使用储水箱水。供乘客中餐的盒饭套餐由公司直接配送,使用一次性快餐盒。游船同时向乘客提供额外付费的炒菜、蒸菜,主要为直接从河中捕捞的鱼、虾、蟹,这些产品原材料购买后露天摆放,未冷藏保存。船上用两层蒸笼蒸鱼,每层蒸笼同时蒸6盘,不能确保每盘鱼能加热煮透。船上消毒柜供消毒碗筷和水杯,盛菜的餐具未消毒。游船上提供饮用瓶装矿泉水或冲泡茶水。游船饮食从业人员均否认近期出现腹泻症状。
3.4餐馆卫生学调查对与中毒事件相关的几家餐馆进行了调查,餐馆均接待团体游客,每餐就餐人数100-1000人不等,其余团队未出现类似群体性腹泻情况。餐馆均使用市政供水,餐具为餐具消毒公司统一配送的一次性碗筷,厨房卫生尚可。餐馆食品从业人员否认一个月内曾出现过腹泻等健康异常情况。
3.5沿江村庄居民近期腹泻情况调查走访沿江的三个乡/镇卫生院及村医,未发现腹泻病人明显增多情况,近1月来门诊接诊病人中腹泻病例占就诊人数0.66%,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2011年同期为0.99%)。
4實验室检查
4.112日现场采集病人大便7份进行检测,结果7份均检出诺如病毒I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
4.2采集可疑餐次的餐厅留样的6份食品、从业人员手涂抹液3份、从业人员肛拭液3份、餐饮用具涂抹液11份、均未检出致病菌和诺如病毒。
4.3游船厨房工作人员肛拭样2份均未检出诺如病毒。游船上4份生鱼涂抹液、1份生冷蟹涂抹液均未检出诺如病毒。
4.4水质检测:4月18日采集游船水箱水未检出诺如病毒,3份水箱水细菌总数不合格并检出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
5事件性质判定与分析
病例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及流行病学特征符合诺如病毒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判定此次事件为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理由是:患者有共同进餐史,未进食者不发病;病人发病急,潜伏期短,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无人传染人现象。因诺如病毒可在水环境中长期生存,水箱水未经消毒直接使用,且水箱水存在污染,中毒原因考虑为:游船直接抽取江水用于餐具、果蔬、食品原材料的清洗和加工食品,使之被诺如病毒污染,患者直接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未经煮熟煮透的食物,引起发病。
6对事件采取的防控措施
6.1对游船和沿江两岸餐饮业进行生活饮用水管理、餐具卫生消毒、餐饮卫生工作进行督导,严格落实餐饮卫生管理制度。
6.2对沿江医疗单位肠道门诊进行了相关督导,要求各医疗单位做好腹泻病例的登记、诊疗工作。发现可疑食物中毒病人及时向药监部门报告,并主动留取病人排泄物交疾控中心检测,确保食物中毒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6.3对沿江居民及游客进行常见食物中毒防治知识、常见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开展旅游路段中的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导游提醒游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及不洁净的食物,积极预防病从口入。
6.4加快码头改造,确保向游船供应安全卫生饮用水。
7讨论
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水。人群感染暴发最初通常由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及水引起,然后通过人间传播方式导致更多人感染[2]。也有报道认为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密切接触亦可传染[3]。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无明显保护作用,不会形成持久免疫力,故本病可反复感染,该病毒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餐馆、养老院引起暴发流行。
本起事件为我市报道的首起因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开展食品、水质等相关产品的监测,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建荣1,何连生2.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年第24卷第1期(总第127期):2-73.
[2]周晓红1,2(综述),李晖1,杨杏芬1(审校).食源性及水源性诺如病毒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9月第26卷第9期:1213-1214.
[3]陈志永,陈小岳.诺如病毒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4):398-401.
【关键词】诺如病毒;中毒;监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97-02
诺如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重要病源菌,近年国内外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报道增多[1]。2012年4月,我市确诊了首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2012年4月12日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电话通知,桂林市某医院接诊9名患急性胃肠炎的患者,疑似腹泻疫情。接通知后,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经调查,桂林某旅行社4月9日22时接待来自安徽某市17人的旅行团,该旅行团均为退休人员,当晚入住桂林某大酒店;10日在桂林市区游玩,11日早餐后乘游船浏览,中午在船上用餐,下午19时左右就餐于某县餐厅,11日晚入住某县酒店。
4月11日20时左右出现首例以腹泻、腹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至末例4月12日7时发病,该团共有9名游客发病,罹患率52.94%。
2临床表现
患者以腹痛、腹泻(黄色水样便、3-7次/日)为主要症状,伴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畏寒。其中腹泻、腹痛7人,占77.78%;呕吐4人,占44.44%,呕吐1-2次,呕吐物为胃内溶物;乏力2人、畏寒1人。发病后有5人自服诺氟沙星、胃康灵等药物症状未见缓解。所有患者于12日中午到桂林某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通过抗菌、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3流行病学调查
3.1首发病例,女,55岁,于11日20时左右出现腹泻、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为黄色水样便,腹泻6次/日,无发热。末例病例于12日7时左右出现相似症状。9名患者中男性3人,女性6人,年龄55-74岁之间,潜伏期7-12小时。17人中有2人未在游船上用餐,未发病,而发病的9人均在游船上用餐。
3.2游船饮用水卫生学调查游船上储水箱储水量容积约一吨,据了解由于码头改造,停止供应市政供水,游船直接抽取河水注入储水箱,储水箱平时不做消毒。采样时肉眼可见水样浑浊。
3.3游船食品卫生学调查游船空间狭窄,厨房位于船尾一小部分,敞开式设计。餐具、果蔬、食品原材料的清洗直接使用储水箱水。供乘客中餐的盒饭套餐由公司直接配送,使用一次性快餐盒。游船同时向乘客提供额外付费的炒菜、蒸菜,主要为直接从河中捕捞的鱼、虾、蟹,这些产品原材料购买后露天摆放,未冷藏保存。船上用两层蒸笼蒸鱼,每层蒸笼同时蒸6盘,不能确保每盘鱼能加热煮透。船上消毒柜供消毒碗筷和水杯,盛菜的餐具未消毒。游船上提供饮用瓶装矿泉水或冲泡茶水。游船饮食从业人员均否认近期出现腹泻症状。
3.4餐馆卫生学调查对与中毒事件相关的几家餐馆进行了调查,餐馆均接待团体游客,每餐就餐人数100-1000人不等,其余团队未出现类似群体性腹泻情况。餐馆均使用市政供水,餐具为餐具消毒公司统一配送的一次性碗筷,厨房卫生尚可。餐馆食品从业人员否认一个月内曾出现过腹泻等健康异常情况。
3.5沿江村庄居民近期腹泻情况调查走访沿江的三个乡/镇卫生院及村医,未发现腹泻病人明显增多情况,近1月来门诊接诊病人中腹泻病例占就诊人数0.66%,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2011年同期为0.99%)。
4實验室检查
4.112日现场采集病人大便7份进行检测,结果7份均检出诺如病毒I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
4.2采集可疑餐次的餐厅留样的6份食品、从业人员手涂抹液3份、从业人员肛拭液3份、餐饮用具涂抹液11份、均未检出致病菌和诺如病毒。
4.3游船厨房工作人员肛拭样2份均未检出诺如病毒。游船上4份生鱼涂抹液、1份生冷蟹涂抹液均未检出诺如病毒。
4.4水质检测:4月18日采集游船水箱水未检出诺如病毒,3份水箱水细菌总数不合格并检出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
5事件性质判定与分析
病例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及流行病学特征符合诺如病毒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判定此次事件为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理由是:患者有共同进餐史,未进食者不发病;病人发病急,潜伏期短,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无人传染人现象。因诺如病毒可在水环境中长期生存,水箱水未经消毒直接使用,且水箱水存在污染,中毒原因考虑为:游船直接抽取江水用于餐具、果蔬、食品原材料的清洗和加工食品,使之被诺如病毒污染,患者直接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未经煮熟煮透的食物,引起发病。
6对事件采取的防控措施
6.1对游船和沿江两岸餐饮业进行生活饮用水管理、餐具卫生消毒、餐饮卫生工作进行督导,严格落实餐饮卫生管理制度。
6.2对沿江医疗单位肠道门诊进行了相关督导,要求各医疗单位做好腹泻病例的登记、诊疗工作。发现可疑食物中毒病人及时向药监部门报告,并主动留取病人排泄物交疾控中心检测,确保食物中毒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6.3对沿江居民及游客进行常见食物中毒防治知识、常见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开展旅游路段中的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导游提醒游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及不洁净的食物,积极预防病从口入。
6.4加快码头改造,确保向游船供应安全卫生饮用水。
7讨论
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水。人群感染暴发最初通常由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及水引起,然后通过人间传播方式导致更多人感染[2]。也有报道认为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密切接触亦可传染[3]。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无明显保护作用,不会形成持久免疫力,故本病可反复感染,该病毒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餐馆、养老院引起暴发流行。
本起事件为我市报道的首起因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开展食品、水质等相关产品的监测,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建荣1,何连生2.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年第24卷第1期(总第127期):2-73.
[2]周晓红1,2(综述),李晖1,杨杏芬1(审校).食源性及水源性诺如病毒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9月第26卷第9期:1213-1214.
[3]陈志永,陈小岳.诺如病毒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4):39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