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图书馆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以微波、无线电等接入方式接受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新兴的信息服务,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非凡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 手机 阅读方式
手机图书馆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使得当前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馆舍内,利用手机移动通信平台来延伸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必将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为图书馆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分析
1.1区域限制
通常意义的图书馆,无论纸质图书馆还是目前的数字图书馆现都必须在一定区域内或有一定设备才能开展服务工作,但利用手机阅读不仅简单方便,而且选择更多。 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上网登录到手机图书馆网站上, 对图书馆的电子图书、 期刊或其他电子资源进行在线查阅, 而不受所处地域的限制。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如果学校的各个生活区、 教学楼、实验楼等区域都覆盖有 Wifi ,读者不用亲临读书馆, 就可以进行阅读, 这样既节约时间也提高效率。
1.2时间限制
传统图书馆的有规定的服务时间,一般假期和夜间都不开放或选择性开放,而手机图书馆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开放,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 “碎片时间”, 例如乘车、 等人、 排队时,手机图书馆都可以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极大地提高馆藏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手机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2.1手机图书馆的概念
手机图书馆又叫做作“无线图书馆”, 它是将数字图书馆系统与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利用手机新媒体平台延伸、拓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它的特点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也有观点认为它是数字图书馆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延伸,手机图书馆以其方便、高效和为用户提供及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受到用户青睐。
2.2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
在2001年10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在全球首次启动手机移动服务。我国在手机图书馆建设方面刚刚起步。2005年6月,上海图书馆在全国首次推出基于短信的手机图书馆。之后吉林省图书馆、南京财经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相继开通了手机图书馆服务。这些手机图书馆都是以最基本的短信方式来实现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接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短信服务。
3手机图书馆具体服务内容
3G 时代, 传统图书馆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 手机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在手机终端上的延伸,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以更方便的方式实现更多功能以为用户服务。
3.1移动通知服务
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图书馆发来的图书逾期、预约通知,或者个性化订制的书籍信息,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由被动角色向主动服务转变。
3.2移动查询服务
在高速稳定的 3G 网络和性能优越的智能手机的帮助下, 用户可以轻松地登录图书馆网站, 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 如进行注册、 登录、 注销、 借阅证的挂失等操作。 除此之外, 读者还可以进入图书馆检索系统检索馆藏文献资源, 进行数据库定制、 电子出版物定制等信息定制的服务项目。这类服务与目前的有线互联网相比,让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用户可以在户外通过无线查询附近图书馆是否有所需图书,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3.3移动阅读服务
阅读和人性化服务在国外很受欢迎。如日本人爱读书,平时在电车上也埋头读书,因此手机阅读器大受欢迎。随着手机增值业务和终端功能的拓展,手机逐渐成为继报纸、 广播、 电视、互联网之后的 “第五媒体”,3G 网络的速度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优越性,使读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通过手机登录图书馆网站在线阅读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电子资源, 欣赏音频、 视频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资料。
3.4定位导航服务
目前图书馆的纸质文献数量还在持续不断增加,图书馆还为用户提供馆藏图书的具体排架位置,这样极大的方便了初到图书馆的用户。当遇到发生火灾或者有断电等紧急情况时, 用户可以在导航网络的指引下,及时有序地撤离紧急区域。
3.5多媒体服务
相比传统的数字资源,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更吸引用户的注意, 给用户留下深刻的记忆。 以前信息网络技术不够发达的时候, 想要流畅的观看在线视频要受到网路的拥堵和手机性能的限制。而今用户可以利用 3G 的宽带优势和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 尽情的下载观看多媒体视频资源,在 3G 环境下,还可以实现可视化的参考咨询服务,读者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实时的、 “面对面” 的信息交流, 从而使得参考咨询服务更加灵活。
3.6支付服务
当前各大移动运营商都已开通手机支付的功能,如手机支付宝、 手机银行, 在一些城市手机刷卡服务也已经实现。在未来时代,手机支付将无处不在。这种服务应用到图书馆, 可以缴纳图书超期罚款、 检索费和上网费等, 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账户付费,也可以通过关联的银行卡付费。
3.7移动博客和论坛服务
Web2.0 技术已经成熟,图书馆应用 3G 手段进一步深化 Web2.0 服务, 可以为馆员和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更加广阔的交互式交流平台。 通过手机上传自己的博文、发表评论, 可以促进馆员和馆员之间以及读者和馆员之间的学术交流。
4 手机图书馆兴起的意义
在信息泛滥与多种信息媒体共存的时代 ,人们很难静心地阅读与思考。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从长远看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想象力,进而失去创造力。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信息科技和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应该承担起在网络时代引导人们读书修身,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任。而手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无线通信媒介,其增值服务具有无所不在的全民渗透力和随时随地的到达性,是一般媒介无法同日而语的。 4.1移动互联网服务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图书馆开展手机服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与服务,将极大地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服务的精准特性,强化、提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水平。由于手机具有双向交互功能,读者可以用手机主动点播和定制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促使使图书馆的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4.2 手机图书馆使人们重回图书馆成为可能
网络的海量存储能力和强大的检索能力,传统图书的直观性也是数字化资源无法比拟的。但不论哪类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量经过加工、标引、整序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地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知识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合于幼儿、青少年、中年及老年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公众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本质特点就是自我导向性教育,正契合了学习型社会倡导的自主性学习。由于手机图书馆的方便、快捷、高效、多功能和强大的渗透力,必将引导更多读者重新关注图书馆,让阅读重新走进普通人的业余时间,当阅读也成为一种时尚,全民学习的氛围就水到渠成。
4.3手机图书馆具有文化引导作用
绝大多数人是通过电影或电视财接触文化经典,如世界名著等。显然,在多种信息媒体共存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场所的引导作用没有显示出来。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日益提升,现在很多图书馆完全有能力组织一个高素质的专家咨询团队,把各方面知识整理归纳后,利用手机推送给用户,倡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创新的基础,感受到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全面的阅读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从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全民族思想素质。
4.4手机图书馆极大推动我国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文献信息的传播收到严重阻碍。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手机图书馆将通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包括GP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卫星通信技术),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达到各地,使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文化精品,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贺伟等.移动终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情报科学,2006(5)
[2]姜光远,李菲.基于第五媒体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研究.情报科学,2008(6):900-903
[3]刘学平.3G技术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情报科学,2010(4):511-515
[4]吴志攀.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未来—“移动读者的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I)
关键词:图书馆 手机 阅读方式
手机图书馆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使得当前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馆舍内,利用手机移动通信平台来延伸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必将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为图书馆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分析
1.1区域限制
通常意义的图书馆,无论纸质图书馆还是目前的数字图书馆现都必须在一定区域内或有一定设备才能开展服务工作,但利用手机阅读不仅简单方便,而且选择更多。 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上网登录到手机图书馆网站上, 对图书馆的电子图书、 期刊或其他电子资源进行在线查阅, 而不受所处地域的限制。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如果学校的各个生活区、 教学楼、实验楼等区域都覆盖有 Wifi ,读者不用亲临读书馆, 就可以进行阅读, 这样既节约时间也提高效率。
1.2时间限制
传统图书馆的有规定的服务时间,一般假期和夜间都不开放或选择性开放,而手机图书馆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开放,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 “碎片时间”, 例如乘车、 等人、 排队时,手机图书馆都可以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极大地提高馆藏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手机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2.1手机图书馆的概念
手机图书馆又叫做作“无线图书馆”, 它是将数字图书馆系统与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利用手机新媒体平台延伸、拓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它的特点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也有观点认为它是数字图书馆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延伸,手机图书馆以其方便、高效和为用户提供及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受到用户青睐。
2.2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
在2001年10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在全球首次启动手机移动服务。我国在手机图书馆建设方面刚刚起步。2005年6月,上海图书馆在全国首次推出基于短信的手机图书馆。之后吉林省图书馆、南京财经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相继开通了手机图书馆服务。这些手机图书馆都是以最基本的短信方式来实现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接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短信服务。
3手机图书馆具体服务内容
3G 时代, 传统图书馆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 手机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在手机终端上的延伸,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以更方便的方式实现更多功能以为用户服务。
3.1移动通知服务
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图书馆发来的图书逾期、预约通知,或者个性化订制的书籍信息,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由被动角色向主动服务转变。
3.2移动查询服务
在高速稳定的 3G 网络和性能优越的智能手机的帮助下, 用户可以轻松地登录图书馆网站, 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 如进行注册、 登录、 注销、 借阅证的挂失等操作。 除此之外, 读者还可以进入图书馆检索系统检索馆藏文献资源, 进行数据库定制、 电子出版物定制等信息定制的服务项目。这类服务与目前的有线互联网相比,让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用户可以在户外通过无线查询附近图书馆是否有所需图书,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3.3移动阅读服务
阅读和人性化服务在国外很受欢迎。如日本人爱读书,平时在电车上也埋头读书,因此手机阅读器大受欢迎。随着手机增值业务和终端功能的拓展,手机逐渐成为继报纸、 广播、 电视、互联网之后的 “第五媒体”,3G 网络的速度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优越性,使读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通过手机登录图书馆网站在线阅读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电子资源, 欣赏音频、 视频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资料。
3.4定位导航服务
目前图书馆的纸质文献数量还在持续不断增加,图书馆还为用户提供馆藏图书的具体排架位置,这样极大的方便了初到图书馆的用户。当遇到发生火灾或者有断电等紧急情况时, 用户可以在导航网络的指引下,及时有序地撤离紧急区域。
3.5多媒体服务
相比传统的数字资源,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更吸引用户的注意, 给用户留下深刻的记忆。 以前信息网络技术不够发达的时候, 想要流畅的观看在线视频要受到网路的拥堵和手机性能的限制。而今用户可以利用 3G 的宽带优势和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 尽情的下载观看多媒体视频资源,在 3G 环境下,还可以实现可视化的参考咨询服务,读者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实时的、 “面对面” 的信息交流, 从而使得参考咨询服务更加灵活。
3.6支付服务
当前各大移动运营商都已开通手机支付的功能,如手机支付宝、 手机银行, 在一些城市手机刷卡服务也已经实现。在未来时代,手机支付将无处不在。这种服务应用到图书馆, 可以缴纳图书超期罚款、 检索费和上网费等, 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账户付费,也可以通过关联的银行卡付费。
3.7移动博客和论坛服务
Web2.0 技术已经成熟,图书馆应用 3G 手段进一步深化 Web2.0 服务, 可以为馆员和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更加广阔的交互式交流平台。 通过手机上传自己的博文、发表评论, 可以促进馆员和馆员之间以及读者和馆员之间的学术交流。
4 手机图书馆兴起的意义
在信息泛滥与多种信息媒体共存的时代 ,人们很难静心地阅读与思考。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从长远看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想象力,进而失去创造力。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信息科技和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应该承担起在网络时代引导人们读书修身,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任。而手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无线通信媒介,其增值服务具有无所不在的全民渗透力和随时随地的到达性,是一般媒介无法同日而语的。 4.1移动互联网服务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图书馆开展手机服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与服务,将极大地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服务的精准特性,强化、提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水平。由于手机具有双向交互功能,读者可以用手机主动点播和定制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促使使图书馆的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4.2 手机图书馆使人们重回图书馆成为可能
网络的海量存储能力和强大的检索能力,传统图书的直观性也是数字化资源无法比拟的。但不论哪类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量经过加工、标引、整序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地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知识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合于幼儿、青少年、中年及老年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公众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本质特点就是自我导向性教育,正契合了学习型社会倡导的自主性学习。由于手机图书馆的方便、快捷、高效、多功能和强大的渗透力,必将引导更多读者重新关注图书馆,让阅读重新走进普通人的业余时间,当阅读也成为一种时尚,全民学习的氛围就水到渠成。
4.3手机图书馆具有文化引导作用
绝大多数人是通过电影或电视财接触文化经典,如世界名著等。显然,在多种信息媒体共存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场所的引导作用没有显示出来。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日益提升,现在很多图书馆完全有能力组织一个高素质的专家咨询团队,把各方面知识整理归纳后,利用手机推送给用户,倡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创新的基础,感受到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全面的阅读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从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全民族思想素质。
4.4手机图书馆极大推动我国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文献信息的传播收到严重阻碍。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手机图书馆将通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包括GP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卫星通信技术),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达到各地,使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文化精品,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贺伟等.移动终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情报科学,2006(5)
[2]姜光远,李菲.基于第五媒体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研究.情报科学,2008(6):900-903
[3]刘学平.3G技术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情报科学,2010(4):511-515
[4]吴志攀.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未来—“移动读者的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