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包括几方面要素:语法,交际,语言的技巧及对本身或其他文化观念的改变。众所周知,文化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文化能力,即其他国家对传统,风俗,信仰及认知系统的定义,在语言学习中是毋庸置疑的一个整体。很多教师以此为目标并把文化教育纳入了他们的语言教学计划之中。在这篇论文中,通过阐述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文化渗入的尝试证实文化学习和语言教学之间关系,阐明了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文化的学习也同样重要。
关键词:文化 语言 英语教育
一、文化渗入的重要性
近几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越来越为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而所谓交际能力,主要就是两条:一是语言能力,即能说出、写出或辨认出语法上正确的句子;二是了解社会文化的能力。就是说,表达外语不仅要达到语言形式上的正确,而且要符合社会文化的惯例。作为英语教师,在教给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教给学生适当的文化知识,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于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世界意识。在现行外语教学大纲中,文化与语言受到同样的重视。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应具有较全面的语言、文化等方而的知识,能认识到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对社会文化的了解,才能自觉地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融合贯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知识和技能等。更广义地说,一切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生活习惯、道德规范、权利义务、传统节日、食品烹任、禁忌幽默等等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文化包括了一个社会中人们所想、所说、所做的一切事情。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了解某种外语的文化,就无法准确地理解或正确地运用这种外语,即使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比如Yes和NO,按一般中国人的习惯,初次到某人家做客或主人不大熟时,如果主人问:“喝点茶吧?”客人通常会回答“不喝,别客气”,但一般主人仍会为客人倒水。但一个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中国人,在与美国人的交往时,却往往按中国人的习惯行事。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人去中国某人家做客。主人问他是否喝点茶,他确实不想喝,于是按美国人的习惯说:“No, thank you”,但这位中国人按中国的思维习惯以为这个美国人不过是客气一下,于是仍沏茶。而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主人既然已经倒了茶水则应喝掉,否则就不够礼貌。接下来主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续上一杯茶,这位美国人只好又喝掉。结果这位美国人竟喝了10杯茶!因此,理解语言也必须同时了解文化,教一种外语而不涉及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可能的。
四、教学中文化渗入的尝试与策略
1、语言与文化同步。本着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交际能力的原则,教师应当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密切结合语言知识,同步传授。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掌握。例如高中英语(SEFC Book2B) Lesson50 Albert Einstein中出现了“Nobel Prize for Physics”。诺贝尔似乎人人皆知,但并非学生们都知道它的由来。例如:它是一个什么奖项何时设计?是何人因何故而设立?为哪些学科设立?何人可以获奖?只要教师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讲述一段有关诺贝尔奖的情况即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The Nobel Prize were established in1901 Under the will of Alfred Nobel,a Swedish inventor of explosives.The honors are given every year for outstanding work in physics,chemistry, physiology and medicine,literature and for peace.In 1968,a prize for economic science was added.The fund began with﹩9000000. In 1968,a winners received ﹩73000 each.The Peace Prize is presented in Oslo,Norway and the others in Stockholm,Sweden,on the anniversary of Nobel’s death,December10.
這种语言知识讲解与文化知识同步进行的做法实用性强。尤其在基础教学阶段,如能选好重点,把握时机,便能解除影响得体交际的障碍,为正常交际铺平道路。
2.纵横联系,归纳对比。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无一不受母语,即汉语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巧妙地归纳对比不同的文化促成的言语交际差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语,并在教师的文化教育指导下进行得体、准确地交际。例如“老”在汉语表示尊敬时较常用。但在英语中须慎用“old”。美国是青年人为中心的社会,“老”往往有“没有用处”这样的含义。所以表示尊敬不可以用“old”而要用“senior”一词。
3.文化背景介绍。外语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本语言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整体理解埋好伏笔,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记忆。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及社会制度导致政治和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以及行为准则等方而的不尽相同。
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熟悉相关文化的现实差异,好多语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吃透课本,落实文化教育。英语课本是中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经典直观的文化载体,是中学生汲取异国文化信息的窗口。内容各异的课文阅读材料蕴含大量不同的文化信息,如SFFC中的Body language/Canada/Britain and American English等本身就是介绍异国文化的范文,吃透原文是落实文化教育的关键。通过熟悉理解课文,学生对相关的文化有了理性的认识。但是以故事等叙述形式出现的课文,我们采用相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其文化内涵,随着故事情节的结束而被一笑了之,而作为有cultural awareness的,教师可根据课堂情景巧妙设计有关文化的深层次问题加以点拨可弥补以上的不足。
5、利用传媒,添加文化“套餐”。首先,英语是学习者了解英美等说英语国家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作为全方位接受新知识的学生有必要并且应当了解一些最新的文化信息,以指导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教材内容编排更新更快也跟不上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文化信息交换的速度。其次,传媒及其新语言材料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好选用一些英文报纸、杂志上的材料和简单的原声电影及英文歌曲等进行辅助教学,让他们了解如Bill Gates/Yahoo等高科技动态,让他们学唱My Heart Will Go On等来品味西洋文化,让他们知道北约、南联盟及有关的真相。通过传媒文化激发爱国情感……在品味这些文化“套餐″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新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这门交际工具充实了自己、教育了自己。
五、结论
在将文化教育渗入中学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也了解相关的文化,在使用一门新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的能力。只有教师本身加强自身的文化意识,讲究教法,并不断学习与实践,才有希望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外语界,2000.4
[2]连淑能.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3]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 语言 英语教育
一、文化渗入的重要性
近几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越来越为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而所谓交际能力,主要就是两条:一是语言能力,即能说出、写出或辨认出语法上正确的句子;二是了解社会文化的能力。就是说,表达外语不仅要达到语言形式上的正确,而且要符合社会文化的惯例。作为英语教师,在教给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教给学生适当的文化知识,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于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世界意识。在现行外语教学大纲中,文化与语言受到同样的重视。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应具有较全面的语言、文化等方而的知识,能认识到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对社会文化的了解,才能自觉地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融合贯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知识和技能等。更广义地说,一切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生活习惯、道德规范、权利义务、传统节日、食品烹任、禁忌幽默等等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文化包括了一个社会中人们所想、所说、所做的一切事情。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了解某种外语的文化,就无法准确地理解或正确地运用这种外语,即使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比如Yes和NO,按一般中国人的习惯,初次到某人家做客或主人不大熟时,如果主人问:“喝点茶吧?”客人通常会回答“不喝,别客气”,但一般主人仍会为客人倒水。但一个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中国人,在与美国人的交往时,却往往按中国人的习惯行事。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人去中国某人家做客。主人问他是否喝点茶,他确实不想喝,于是按美国人的习惯说:“No, thank you”,但这位中国人按中国的思维习惯以为这个美国人不过是客气一下,于是仍沏茶。而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主人既然已经倒了茶水则应喝掉,否则就不够礼貌。接下来主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续上一杯茶,这位美国人只好又喝掉。结果这位美国人竟喝了10杯茶!因此,理解语言也必须同时了解文化,教一种外语而不涉及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可能的。
四、教学中文化渗入的尝试与策略
1、语言与文化同步。本着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交际能力的原则,教师应当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密切结合语言知识,同步传授。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掌握。例如高中英语(SEFC Book2B) Lesson50 Albert Einstein中出现了“Nobel Prize for Physics”。诺贝尔似乎人人皆知,但并非学生们都知道它的由来。例如:它是一个什么奖项何时设计?是何人因何故而设立?为哪些学科设立?何人可以获奖?只要教师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讲述一段有关诺贝尔奖的情况即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The Nobel Prize were established in1901 Under the will of Alfred Nobel,a Swedish inventor of explosives.The honors are given every year for outstanding work in physics,chemistry, physiology and medicine,literature and for peace.In 1968,a prize for economic science was added.The fund began with﹩9000000. In 1968,a winners received ﹩73000 each.The Peace Prize is presented in Oslo,Norway and the others in Stockholm,Sweden,on the anniversary of Nobel’s death,December10.
這种语言知识讲解与文化知识同步进行的做法实用性强。尤其在基础教学阶段,如能选好重点,把握时机,便能解除影响得体交际的障碍,为正常交际铺平道路。
2.纵横联系,归纳对比。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无一不受母语,即汉语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巧妙地归纳对比不同的文化促成的言语交际差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语,并在教师的文化教育指导下进行得体、准确地交际。例如“老”在汉语表示尊敬时较常用。但在英语中须慎用“old”。美国是青年人为中心的社会,“老”往往有“没有用处”这样的含义。所以表示尊敬不可以用“old”而要用“senior”一词。
3.文化背景介绍。外语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本语言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整体理解埋好伏笔,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记忆。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及社会制度导致政治和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以及行为准则等方而的不尽相同。
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熟悉相关文化的现实差异,好多语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吃透课本,落实文化教育。英语课本是中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经典直观的文化载体,是中学生汲取异国文化信息的窗口。内容各异的课文阅读材料蕴含大量不同的文化信息,如SFFC中的Body language/Canada/Britain and American English等本身就是介绍异国文化的范文,吃透原文是落实文化教育的关键。通过熟悉理解课文,学生对相关的文化有了理性的认识。但是以故事等叙述形式出现的课文,我们采用相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其文化内涵,随着故事情节的结束而被一笑了之,而作为有cultural awareness的,教师可根据课堂情景巧妙设计有关文化的深层次问题加以点拨可弥补以上的不足。
5、利用传媒,添加文化“套餐”。首先,英语是学习者了解英美等说英语国家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作为全方位接受新知识的学生有必要并且应当了解一些最新的文化信息,以指导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教材内容编排更新更快也跟不上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文化信息交换的速度。其次,传媒及其新语言材料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好选用一些英文报纸、杂志上的材料和简单的原声电影及英文歌曲等进行辅助教学,让他们了解如Bill Gates/Yahoo等高科技动态,让他们学唱My Heart Will Go On等来品味西洋文化,让他们知道北约、南联盟及有关的真相。通过传媒文化激发爱国情感……在品味这些文化“套餐″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新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这门交际工具充实了自己、教育了自己。
五、结论
在将文化教育渗入中学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也了解相关的文化,在使用一门新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的能力。只有教师本身加强自身的文化意识,讲究教法,并不断学习与实践,才有希望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外语界,2000.4
[2]连淑能.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3]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