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级公路现浇T梁 预压 沉降观测 预拱度
摘要:本文所述刚果(布)2号公路蒙比利大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T梁,T梁采用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要求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T梁结构自重的120%。
一、工程概况:本桥位于刚果(布)2号公路一期工程标尾段。桥梁起点桩号为PK125+114,终点桩号为PK125+234,桥梁全长120m。
本桥为单跨跨径4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共三跨,桥宽11米,其中行车道9米,两侧各设人行道;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摩擦桩基础。T梁采用搭设支架现浇施工,要求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在浇筑砼前,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T梁自重的120%,本文主要介绍本桥第一跨的预压情况。
二、满堂支架搭设:在搭设满堂支架前对地基进行硬化处理,首先在地基两侧开挖50cm×50cm排水沟,排掉地基表面及地下水,然后翻晒、调平、碾压,再铺设两层30cm红土砾石(每层压实度均达到92%以上),由于单跨跨径达到40米,在0号桥台和1号墩台之间设立三个临时墩,每个临时墩下打入一排共六根Φ40的开口钢管桩,钢管桩打入地面3米以上,满足承载力要求。再将一排的钢管桩浇注在一个混凝土基础中,在基础上钢管桩的位置浇注直径为80的临时墩,控制临时墩标高,在临时墩上搭设横向和纵向两排贝雷架,贝雷架上横向铺设20cm×20cm方木(每排方木之间的间距为1米),再在20cm×20cm方木上纵向铺设8cm×12cm方木及竹胶板,使竹胶板的标高达到T梁的设计底标高。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坚持五定原则,①依据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②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③观测人员要稳定;④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⑤观测镜位、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观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和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数值更真实。
1、精度要求:采用二等水准观测,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前后视距≤30m。
2、仪器、人员素质要求:沉降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S2,水准尺用因瓦尺,人员要求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在实测过程中能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并且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證测量的精准性。
3、水准基点的设置:由于本桥梁施工现场附近无可架设仪器的固定高地,只有根据需要将地面已有的水准点引测到已施工完成的1#盖梁挡块顶砼上。1#盖梁顶部断面尺寸为长1122.5cm和宽200cm,满足架设仪器及观测要求。
四、预压沉降观测:预压是为了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 确
保施工安全,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和地基的沉降变形,同时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确定梁体施工抛高值的数值,然后按照抛物线方式在模板底模设置预拱度(方向为上拱),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按预压荷载的40%、80%、120%分级加载,加荷载之前用水准仪测出观测点的标高,同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出荷载-变形观测曲线。加载到设计预压荷载后持荷载72小时,保持荷载期间每间隔6小时用水准仪观测一次标高,得出变形量。如前后两次观测得出的变形量差距极微小或不变时,则可按要求分级开始卸载,同样得出卸载-变形曲线
1、沉降点的布置:沉降点沿纵向设置在跨中、1/4跨、1/8跨和距墩柱支点1m共5个断面上。这样本跨共设置沉降点9个。因设立了3个临时墩基础,将这一跨分成了四个小分跨,布置的观测点同时也分别位于这些小分跨的跨中和支点处。预压堆放沙袋时预留空出这10个点的位置,在相应位置的模板上钉牢10个铁钉并保护好,以作立水准尺观测之用。
2、加载之前的原始标高测量,此为第一期观测数据HⅠ,其具体数据如下(标高单位:m):
满载后每隔6小时观测一次标高,得出变形量。待观测点的相邻沉降量在3mm以内,说明沉降趋于稳定。稳定后的数据为第二期观测数据HⅡ。最终稳定后标高数据如下(标高单位:m):
4、预压完成后,按要求进行分级卸载,卸载完成后,立即进行观测,此为第三期观测数据HⅢ,如下(标高单位:m):
f2=总体非弹性变形= HⅠ―HⅢ。具体数值见下表:
(上述表的标高单位为m,高差单位为mm)
由上表可以分析得出,在整体变形中各个观测点塑性变形较小,而且几乎无差异,而各个观测点的弹性变形则较大。结合整个支架分析,支架由两侧墩台和三个临时墩基础承载,形成支架的五个支点,将支架分成四个小分跨,位于小分跨支点处的弹性变形较小,而处于小分跨跨中的观测点弹性变形较大。得出此结果后,重新调整支架顶面标高,消除支架的塑性变形,同时根据支架的弹性变形量设定抛高值,每一小分跨的抛高值根据跨中最大变形呈抛物线形,以保证T梁边角、线形顺直。若设计说明需设置预拱度则抛高值还应加上预拱值,本桥无需设置预拱度,故只需按预压结果设置抛高值。
四、要注重施工现场预拱度值的校正:
算得各处的预拱度后,施工单位就会按设计标高加预拱度值之后所得的计算标高来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前测量人员还应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实测验收,以保证万无一失,根据本人经验,由于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人为等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发现有不少点实测值与计算值有误差,需要调整底模高度,这个调整值很小,往往只有几毫米,但有时要经过反复好几次调整才能合格。
参考文献:
1 杨少伟编著.《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武汉测绘学院、同济大学合编.《控制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
3 李青岳、陈水奇编著. 《工程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
4 许娅娅编著. 《测量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摘要:本文所述刚果(布)2号公路蒙比利大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T梁,T梁采用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要求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T梁结构自重的120%。
一、工程概况:本桥位于刚果(布)2号公路一期工程标尾段。桥梁起点桩号为PK125+114,终点桩号为PK125+234,桥梁全长120m。
本桥为单跨跨径4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共三跨,桥宽11米,其中行车道9米,两侧各设人行道;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摩擦桩基础。T梁采用搭设支架现浇施工,要求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在浇筑砼前,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T梁自重的120%,本文主要介绍本桥第一跨的预压情况。
二、满堂支架搭设:在搭设满堂支架前对地基进行硬化处理,首先在地基两侧开挖50cm×50cm排水沟,排掉地基表面及地下水,然后翻晒、调平、碾压,再铺设两层30cm红土砾石(每层压实度均达到92%以上),由于单跨跨径达到40米,在0号桥台和1号墩台之间设立三个临时墩,每个临时墩下打入一排共六根Φ40的开口钢管桩,钢管桩打入地面3米以上,满足承载力要求。再将一排的钢管桩浇注在一个混凝土基础中,在基础上钢管桩的位置浇注直径为80的临时墩,控制临时墩标高,在临时墩上搭设横向和纵向两排贝雷架,贝雷架上横向铺设20cm×20cm方木(每排方木之间的间距为1米),再在20cm×20cm方木上纵向铺设8cm×12cm方木及竹胶板,使竹胶板的标高达到T梁的设计底标高。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坚持五定原则,①依据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②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③观测人员要稳定;④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⑤观测镜位、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观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和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数值更真实。
1、精度要求:采用二等水准观测,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前后视距≤30m。
2、仪器、人员素质要求:沉降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S2,水准尺用因瓦尺,人员要求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在实测过程中能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并且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證测量的精准性。
3、水准基点的设置:由于本桥梁施工现场附近无可架设仪器的固定高地,只有根据需要将地面已有的水准点引测到已施工完成的1#盖梁挡块顶砼上。1#盖梁顶部断面尺寸为长1122.5cm和宽200cm,满足架设仪器及观测要求。
四、预压沉降观测:预压是为了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 确
保施工安全,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和地基的沉降变形,同时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确定梁体施工抛高值的数值,然后按照抛物线方式在模板底模设置预拱度(方向为上拱),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按预压荷载的40%、80%、120%分级加载,加荷载之前用水准仪测出观测点的标高,同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出荷载-变形观测曲线。加载到设计预压荷载后持荷载72小时,保持荷载期间每间隔6小时用水准仪观测一次标高,得出变形量。如前后两次观测得出的变形量差距极微小或不变时,则可按要求分级开始卸载,同样得出卸载-变形曲线
1、沉降点的布置:沉降点沿纵向设置在跨中、1/4跨、1/8跨和距墩柱支点1m共5个断面上。这样本跨共设置沉降点9个。因设立了3个临时墩基础,将这一跨分成了四个小分跨,布置的观测点同时也分别位于这些小分跨的跨中和支点处。预压堆放沙袋时预留空出这10个点的位置,在相应位置的模板上钉牢10个铁钉并保护好,以作立水准尺观测之用。
2、加载之前的原始标高测量,此为第一期观测数据HⅠ,其具体数据如下(标高单位:m):
满载后每隔6小时观测一次标高,得出变形量。待观测点的相邻沉降量在3mm以内,说明沉降趋于稳定。稳定后的数据为第二期观测数据HⅡ。最终稳定后标高数据如下(标高单位:m):
4、预压完成后,按要求进行分级卸载,卸载完成后,立即进行观测,此为第三期观测数据HⅢ,如下(标高单位:m):
f2=总体非弹性变形= HⅠ―HⅢ。具体数值见下表:
(上述表的标高单位为m,高差单位为mm)
由上表可以分析得出,在整体变形中各个观测点塑性变形较小,而且几乎无差异,而各个观测点的弹性变形则较大。结合整个支架分析,支架由两侧墩台和三个临时墩基础承载,形成支架的五个支点,将支架分成四个小分跨,位于小分跨支点处的弹性变形较小,而处于小分跨跨中的观测点弹性变形较大。得出此结果后,重新调整支架顶面标高,消除支架的塑性变形,同时根据支架的弹性变形量设定抛高值,每一小分跨的抛高值根据跨中最大变形呈抛物线形,以保证T梁边角、线形顺直。若设计说明需设置预拱度则抛高值还应加上预拱值,本桥无需设置预拱度,故只需按预压结果设置抛高值。
四、要注重施工现场预拱度值的校正:
算得各处的预拱度后,施工单位就会按设计标高加预拱度值之后所得的计算标高来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前测量人员还应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实测验收,以保证万无一失,根据本人经验,由于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人为等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发现有不少点实测值与计算值有误差,需要调整底模高度,这个调整值很小,往往只有几毫米,但有时要经过反复好几次调整才能合格。
参考文献:
1 杨少伟编著.《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武汉测绘学院、同济大学合编.《控制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
3 李青岳、陈水奇编著. 《工程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
4 许娅娅编著. 《测量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