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梁惠娥、李坤元、邢乐所著的《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以明清服饰配件“帉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其定名之考辨到历史中定位之闡释,其次详尽梳理各时期“帉帨”形制特点与结构特征,总结明清“帉帨”的影响因素与文化内涵。运用设计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博物馆调研等途径,以实物为依托,将“帉帨”“物”与“文”的特征相结合,为传统服饰研究的视角与方向提供了经验探寻。
关键词:《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 服饰配件 服饰品研究
服饰是社会变迁的见证和解读历史的关键,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称,服饰是礼仪文化和个体尊卑的代表,也是民族文化的物质承载。近年来,专家学者对历代服饰样式都有所关注和研究,传统服饰研究领域成果颇丰。随着考古实物的陆续出土和研究方法的多种尝试,不同身份和地域的服饰研究蔚为大观,或进行服饰的通史梳理,或展开各类专题研究,传统服饰以多种样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相比服饰主体的物质呈现,服饰配件尤其小型配件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映似乎更为直接和明显。此类佩饰与人贴身相伴,造型各异,功能多样,不同阶层的人依自身财力和审美对其设计加工与再创造,成为人和社会精神面貌的象征。
由梁惠娥、李坤元、邢乐所著的《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一书,从服饰小物洞察社会文化变迁,选材新颖,征引宏富。明清“帉帨”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同时,它又是蒙、汉、满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人们传情达意、敬畏先祖的媒介。作者从多种途径和渠道搜集“帉帨”图片史料和文献记载,系统梳理“帉帨”形制,以大量传世实物图片、古籍文献图、结构图等为读者清晰解读“帉帨”之形;立足多年服饰研究工作经验积累,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系统考证“帉帨”之意。在笔者看来,该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收获。
一、承袭名物研究的细微与严谨:“帉帨”之定名
器物的命名是研究的起始与关键,我国对于“名物”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尔雅》 《释名》中对古代器物的解释,到后来名物学的发展,古代器物的定名已成为一门综合铭文、图考、类书、方物等分析和考辨的学问。对“帉帨”的定名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作者梳理了历代文献中与“帉帨”这一佩饰相关的记载,考证“帉帨”与“禁步”的不同,认为两者概念混淆问题集中出现在明代时期“事件”的命名上,民间对事物的描述多生活口语化,凡是玎铛连珠穿串使用的装饰品都习惯称为“事件”,再加上有时会出现将两种装饰放在一起的情况,便更容易混靖。故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诗经》《礼记》和《释名》中所记载系挂之物的性别区分,考虑元至明清少数民族与汉族命名的异同,综合明代小说中“事件”“汗巾儿”的形制特点与使用情况,最终将此定名为“帉帨”。面对不同时期与“帉帨”相关佩饰名称和样式的纷繁复杂,“帉帨”这一命名既包含作者对历代皇家、官和民所用佩饰的概念整合,又囊括此二字的文字释义所承载传统服饰文化之源流,作者考辨严谨,思虑细微。
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小对实物与相关文献的搜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从服饰研究专著、明清小说、考古发掘报告、档案史料,以及国外相关研究等资料中整理分析其中有关“帉帨”的零星记载,如对明清“帉帨”“配饰”“事件”的考古出土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出土地区、墓主人身份、卒葬时间、“帉帨”名称记载、质料和图片汇总分析;对《金瓶梅词话》中有关“帉帨”的记载和作用进行统计;对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的朝带、吉服带和常服带等逐一归类,结合各大博物馆的调研,大量的案头工作和田野工作使该书考证精审、论据严密,构建了完整的以“帉帨”为内容的服饰品研究体系,为普通读者厘清这一传统服饰品的历史渊源大有裨益,也为学者们在后续传统服饰配件研究中提供了经验指导。
二、着眼日常生活的还原与观照:“帉帨”之定位
“帉帨”作为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易被研究者所忽视,专家学者对此研究和关注甚少,作者着眼日常生活细微,从设计学视角,还原这一传统服饰小物的形与意、纹与饰等特征。
“帉帨”这一日常佩饰有着较强的实用功能,包含耳挖、镊子、剔牙、手巾等日常修颜和清洁工具,作者通过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力求展现每一细节之结构,每一品类之特征。书中详尽的形制图、细节图和结构图将“帉帨”及其相关部件、搭配的关系清晰呈现,加深了读者对“帉帨”的有形认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梳庞杂为条理,使传统服饰不再是陈列于博物馆橱窗中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的晦涩记载,而是精巧的生活必备品和精美的日常佩饰。同时,“帉帨”又有着较强的装饰功能,如作者结合明代考古资料、笔记、小说等文献,阐释了明代“帉帨”多样丰富的色彩,以及民众求浮华,对艳丽、光泽度色彩的使用和士人阶层喜素雅,对恬淡色彩的偏爱。书中涉及明清众多小说中对服饰的描写,如作者引用清代徐珂《清碑类钞·服饰》的记载:“以珠宝制成剔牙、耳挖及各式配件,用彩丝穿组,悬挂在衣襟的第二个纽扣处。”又如引入民间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对“帉”和“帨”在满族的不同释义和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论证清代的“帉帨”传世物中延续汉族民间“帉帨”形式,融合了清代满族佩“帨”的特色,装饰物除了耳挖、剔牙等具有明代特点的装饰,也加上刀鞘、斧头等武器类装饰品,成为满族民间女性骁勇善战的象征,独具清代特色。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搭配“帉帨”精美的纹样装饰和多种材质组合特征的图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又丰富的“帉帨”。
作者在定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帉帨的时代特征以及在当时生活中的功能与用途,为读者展现了“帉帨”在历史中的时空定位,从小处着眼,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服饰品样貌,凸显传统造物的精妙与现实生活的观照。
三、叙述历史变迁的“物”与“文”:“帉帨”研究之方法
“帉帨”作为日常服饰品,其“物”本身的属性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及其观赏过程中的艺术性。而“帉帨”所承载的造物智慧、民俗隐喻、社会内涵等内容,则是文物中“文”的部分,该书中将“物”与“文”作为“帉帨”这一历史文物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即囊括其物质属性的科学考证,又包含对古人社会生活观念营造的详细阐释。如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考证“帉帨”除本身的功能与装饰性之外,更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是“传情达意的媒介”“崇尚奢靡的彰显”,以及“明代帉帨的礼与雅风格引领”和“清代帉帨的多重别样意蕴”。“帉帨”的流行离不开当时纺织品贸易和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作者通过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记载以及当时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棉粮交换概况,分析江南与关东、广东和福建的贸易市场,当时的商人将扬州、苏州一带“帉帨”的时兴样式运输到各地,而这种以江南为中心向全国各地的“帉帨”流行走向,也与墓葬发掘地点和样本出土数量完全吻合,从而印证了明清时期人们基础生活贸易的运输线路,也成为时尚流行传播的重要途径。可见,作者对这些社会风气与历史文化的分析,建立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上。将文献与实物互为佐证,探“物”之真实,积极发现、寻找“物”里边的故事,竭力呈现贴近历史的客观叙述。
服饰配件参与人的日常生活,并与人的思想、文化、情感产生了积极互动,“帉帨”就是历史进程中这一互动的典型代表,人创造了其形与质,赋予其文化意义和社会象征,“帉帨”融入了人的情感,在展现美与功能的同时,也透露出琐碎日常和众生世相。该书对“帉帨”一物的探讨,为我们展现了明清各阶层的生活百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叙述,为传统服饰品研究提供了以设计学科视角为主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四、结语
在明清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服饰处在富于变革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通过“帉帨”的系统梳理,全面阐释了“帉帨”的历史渊源、命名及概念界定、明清“帉帨”之形制、功能、色彩、纹饰、质料等物质属性,并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如中国服饰历史、明清风俗生活,以及艺术人类学等相关研究著作,考察现存实物与图像资料,深入挖掘“帉帨”的民族与民俗文化内涵,并由此反映出该时期服饰变迁的整体特点。由“帉帨”洞见的社会变迁历程、审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过程使人们看到了“小物”背后的“大气象”。该书从微观视角对传统服饰品进行研究,小中见大,同时又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有深入而全面的阐释,大中见全。通过“帉帨”涉及的明清皇家服饰制度、满汉服饰差异与融合、民间服饰审美等内容,见出明清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作者对此研究挖掘,向人们呈现了被忽略处的别样景象,为未来的服饰研究提供了微观视角的经验借鉴和积极示范。此外,“所谓科学方法,一曰不忽细微,一曰善于解刨,一曰必有证据”。该书延续了作者以往的治学态度,将此科学方法融入“帉帨”的研究中,最终揭示的不仅仅是一器一物之表象,更是与器物共生共存的历史场景,书中详实的实证资料,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为服饰品研究视角的选择与开拓、传统服饰研究方法的探索和传统文化弘扬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服饰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世界影响力研究”(编号:2019SJZDA021)
作 者: 张竞琼,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李冬蕾,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饰设计与文化。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 服饰配件 服饰品研究
服饰是社会变迁的见证和解读历史的关键,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称,服饰是礼仪文化和个体尊卑的代表,也是民族文化的物质承载。近年来,专家学者对历代服饰样式都有所关注和研究,传统服饰研究领域成果颇丰。随着考古实物的陆续出土和研究方法的多种尝试,不同身份和地域的服饰研究蔚为大观,或进行服饰的通史梳理,或展开各类专题研究,传统服饰以多种样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相比服饰主体的物质呈现,服饰配件尤其小型配件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映似乎更为直接和明显。此类佩饰与人贴身相伴,造型各异,功能多样,不同阶层的人依自身财力和审美对其设计加工与再创造,成为人和社会精神面貌的象征。
由梁惠娥、李坤元、邢乐所著的《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一书,从服饰小物洞察社会文化变迁,选材新颖,征引宏富。明清“帉帨”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同时,它又是蒙、汉、满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人们传情达意、敬畏先祖的媒介。作者从多种途径和渠道搜集“帉帨”图片史料和文献记载,系统梳理“帉帨”形制,以大量传世实物图片、古籍文献图、结构图等为读者清晰解读“帉帨”之形;立足多年服饰研究工作经验积累,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系统考证“帉帨”之意。在笔者看来,该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收获。
一、承袭名物研究的细微与严谨:“帉帨”之定名
器物的命名是研究的起始与关键,我国对于“名物”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尔雅》 《释名》中对古代器物的解释,到后来名物学的发展,古代器物的定名已成为一门综合铭文、图考、类书、方物等分析和考辨的学问。对“帉帨”的定名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作者梳理了历代文献中与“帉帨”这一佩饰相关的记载,考证“帉帨”与“禁步”的不同,认为两者概念混淆问题集中出现在明代时期“事件”的命名上,民间对事物的描述多生活口语化,凡是玎铛连珠穿串使用的装饰品都习惯称为“事件”,再加上有时会出现将两种装饰放在一起的情况,便更容易混靖。故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诗经》《礼记》和《释名》中所记载系挂之物的性别区分,考虑元至明清少数民族与汉族命名的异同,综合明代小说中“事件”“汗巾儿”的形制特点与使用情况,最终将此定名为“帉帨”。面对不同时期与“帉帨”相关佩饰名称和样式的纷繁复杂,“帉帨”这一命名既包含作者对历代皇家、官和民所用佩饰的概念整合,又囊括此二字的文字释义所承载传统服饰文化之源流,作者考辨严谨,思虑细微。
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小对实物与相关文献的搜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从服饰研究专著、明清小说、考古发掘报告、档案史料,以及国外相关研究等资料中整理分析其中有关“帉帨”的零星记载,如对明清“帉帨”“配饰”“事件”的考古出土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出土地区、墓主人身份、卒葬时间、“帉帨”名称记载、质料和图片汇总分析;对《金瓶梅词话》中有关“帉帨”的记载和作用进行统计;对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的朝带、吉服带和常服带等逐一归类,结合各大博物馆的调研,大量的案头工作和田野工作使该书考证精审、论据严密,构建了完整的以“帉帨”为内容的服饰品研究体系,为普通读者厘清这一传统服饰品的历史渊源大有裨益,也为学者们在后续传统服饰配件研究中提供了经验指导。
二、着眼日常生活的还原与观照:“帉帨”之定位
“帉帨”作为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易被研究者所忽视,专家学者对此研究和关注甚少,作者着眼日常生活细微,从设计学视角,还原这一传统服饰小物的形与意、纹与饰等特征。
“帉帨”这一日常佩饰有着较强的实用功能,包含耳挖、镊子、剔牙、手巾等日常修颜和清洁工具,作者通过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力求展现每一细节之结构,每一品类之特征。书中详尽的形制图、细节图和结构图将“帉帨”及其相关部件、搭配的关系清晰呈现,加深了读者对“帉帨”的有形认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梳庞杂为条理,使传统服饰不再是陈列于博物馆橱窗中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的晦涩记载,而是精巧的生活必备品和精美的日常佩饰。同时,“帉帨”又有着较强的装饰功能,如作者结合明代考古资料、笔记、小说等文献,阐释了明代“帉帨”多样丰富的色彩,以及民众求浮华,对艳丽、光泽度色彩的使用和士人阶层喜素雅,对恬淡色彩的偏爱。书中涉及明清众多小说中对服饰的描写,如作者引用清代徐珂《清碑类钞·服饰》的记载:“以珠宝制成剔牙、耳挖及各式配件,用彩丝穿组,悬挂在衣襟的第二个纽扣处。”又如引入民间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对“帉”和“帨”在满族的不同释义和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论证清代的“帉帨”传世物中延续汉族民间“帉帨”形式,融合了清代满族佩“帨”的特色,装饰物除了耳挖、剔牙等具有明代特点的装饰,也加上刀鞘、斧头等武器类装饰品,成为满族民间女性骁勇善战的象征,独具清代特色。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搭配“帉帨”精美的纹样装饰和多种材质组合特征的图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又丰富的“帉帨”。
作者在定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帉帨的时代特征以及在当时生活中的功能与用途,为读者展现了“帉帨”在历史中的时空定位,从小处着眼,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服饰品样貌,凸显传统造物的精妙与现实生活的观照。
三、叙述历史变迁的“物”与“文”:“帉帨”研究之方法
“帉帨”作为日常服饰品,其“物”本身的属性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及其观赏过程中的艺术性。而“帉帨”所承载的造物智慧、民俗隐喻、社会内涵等内容,则是文物中“文”的部分,该书中将“物”与“文”作为“帉帨”这一历史文物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即囊括其物质属性的科学考证,又包含对古人社会生活观念营造的详细阐释。如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考证“帉帨”除本身的功能与装饰性之外,更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是“传情达意的媒介”“崇尚奢靡的彰显”,以及“明代帉帨的礼与雅风格引领”和“清代帉帨的多重别样意蕴”。“帉帨”的流行离不开当时纺织品贸易和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作者通过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记载以及当时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棉粮交换概况,分析江南与关东、广东和福建的贸易市场,当时的商人将扬州、苏州一带“帉帨”的时兴样式运输到各地,而这种以江南为中心向全国各地的“帉帨”流行走向,也与墓葬发掘地点和样本出土数量完全吻合,从而印证了明清时期人们基础生活贸易的运输线路,也成为时尚流行传播的重要途径。可见,作者对这些社会风气与历史文化的分析,建立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上。将文献与实物互为佐证,探“物”之真实,积极发现、寻找“物”里边的故事,竭力呈现贴近历史的客观叙述。
服饰配件参与人的日常生活,并与人的思想、文化、情感产生了积极互动,“帉帨”就是历史进程中这一互动的典型代表,人创造了其形与质,赋予其文化意义和社会象征,“帉帨”融入了人的情感,在展现美与功能的同时,也透露出琐碎日常和众生世相。该书对“帉帨”一物的探讨,为我们展现了明清各阶层的生活百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叙述,为传统服饰品研究提供了以设计学科视角为主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四、结语
在明清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服饰处在富于变革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通过“帉帨”的系统梳理,全面阐释了“帉帨”的历史渊源、命名及概念界定、明清“帉帨”之形制、功能、色彩、纹饰、质料等物质属性,并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如中国服饰历史、明清风俗生活,以及艺术人类学等相关研究著作,考察现存实物与图像资料,深入挖掘“帉帨”的民族与民俗文化内涵,并由此反映出该时期服饰变迁的整体特点。由“帉帨”洞见的社会变迁历程、审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过程使人们看到了“小物”背后的“大气象”。该书从微观视角对传统服饰品进行研究,小中见大,同时又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有深入而全面的阐释,大中见全。通过“帉帨”涉及的明清皇家服饰制度、满汉服饰差异与融合、民间服饰审美等内容,见出明清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作者对此研究挖掘,向人们呈现了被忽略处的别样景象,为未来的服饰研究提供了微观视角的经验借鉴和积极示范。此外,“所谓科学方法,一曰不忽细微,一曰善于解刨,一曰必有证据”。该书延续了作者以往的治学态度,将此科学方法融入“帉帨”的研究中,最终揭示的不仅仅是一器一物之表象,更是与器物共生共存的历史场景,书中详实的实证资料,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为服饰品研究视角的选择与开拓、传统服饰研究方法的探索和传统文化弘扬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服饰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世界影响力研究”(编号:2019SJZDA021)
作 者: 张竞琼,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李冬蕾,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饰设计与文化。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