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预防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观察。
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对使用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例数进行调查。
结果: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预防作用。
结论: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拔针后立即使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有降低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 留置针 静脉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4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35-01
早在1962年,德国B.Braum公司首先制造出套塑式针管。这种针管可减少普通钢质针管的种种弊端(如对穿血管、渗液、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等)。后来,美国BD公司在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如BD公司的Intima静脉穿刺留置针,导管尾端带有肝素帽,形成一个密闭的穿刺系统,其特点包括①针刺所致损伤极其轻微。②因其管壁菲薄,内外面及为光滑,使涡流减少,即使输入粘稠的溶液,液流量也可达到很高的程度。③留置套管上有不透X线的线条,管壁上嵌入不透X线的的颗粒,便于探测。④机械刺激所致的静脉炎较少。⑤其所需的静脉穿刺力和滑动力极为轻微,易于穿入。⑥Vialom材料是BD公司专门用于静脉炎输液的特殊材料,其特点是进入人体后因温度增高而变柔软 [1]。
无论什么材质的留置针都不能完全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每次输液前及输液后应注意观察穿刺静脉及沿血管走向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局部静脉硬化或触之有条索状感觉,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应及时拔针。有报道认为,最好是48小时更换穿刺点,这样可减少并发症,同时能使治疗药物顺利地输入 [2]。
为了减少留置针留置后静脉炎的发生,2014年3月-5月,我科对留置针留置48小时后的患者拔管后,对实验组的患者穿刺静脉局部贴上康惠尔透明贴,保留3天,能起到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科2014年3月-5月住院后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年龄为21-74岁,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60人,实验组发生静脉炎2人,对照组发生静脉炎8人。
1.2 留置针的使用和维护。
1.2.1 静脉的选择。留置针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浅、弹性好、无静脉瓣的血管,首选前臂静脉。
1.2.2 留置针的选择。原则上是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号导管,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1.2.3 冲管与封管。冲管的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冲管的方法:冲管液通常采用生理盐水,用10毫升注射器推注的方法,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
1.2.4 封管的目的及方法。封管的目的: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封管的方法: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少许,推注封管液至1-2毫升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把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
1.2.5 封管液的种类及用量。①生理盐水,用量为5-10毫升,停止输液后每隔6-8小时冲管1次;②稀释肝素钠盐水,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U单位肝素钠,即1支肝素(12500U)稀释于125-1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用量2-5毫升,抗凝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
1.2.6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的成分及使用。
1.2.7 康惠尔透明贴的主要成分是由甲羧基纤维素钠(CMC)等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1.2.8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的用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在留置套管48小时后拔管,实验组患者在留置针拔除后,即沿血管走向由穿刺点向近心端贴上一张康惠尔透明贴3天,而对照组的60名患者拔针后穿刺血管局部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
2 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见表1。
表1
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4,故P<0.05)。
3 讨论
留置针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明显优于传统钢针,但无论什么材质的留置针都不可避免临床应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康惠尔透明贴在拔除留置针后的使用,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了有效预防静脉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5
[2]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4,23
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对使用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例数进行调查。
结果: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预防作用。
结论: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拔针后立即使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有降低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 留置针 静脉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4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35-01
早在1962年,德国B.Braum公司首先制造出套塑式针管。这种针管可减少普通钢质针管的种种弊端(如对穿血管、渗液、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等)。后来,美国BD公司在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如BD公司的Intima静脉穿刺留置针,导管尾端带有肝素帽,形成一个密闭的穿刺系统,其特点包括①针刺所致损伤极其轻微。②因其管壁菲薄,内外面及为光滑,使涡流减少,即使输入粘稠的溶液,液流量也可达到很高的程度。③留置套管上有不透X线的线条,管壁上嵌入不透X线的的颗粒,便于探测。④机械刺激所致的静脉炎较少。⑤其所需的静脉穿刺力和滑动力极为轻微,易于穿入。⑥Vialom材料是BD公司专门用于静脉炎输液的特殊材料,其特点是进入人体后因温度增高而变柔软 [1]。
无论什么材质的留置针都不能完全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每次输液前及输液后应注意观察穿刺静脉及沿血管走向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局部静脉硬化或触之有条索状感觉,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应及时拔针。有报道认为,最好是48小时更换穿刺点,这样可减少并发症,同时能使治疗药物顺利地输入 [2]。
为了减少留置针留置后静脉炎的发生,2014年3月-5月,我科对留置针留置48小时后的患者拔管后,对实验组的患者穿刺静脉局部贴上康惠尔透明贴,保留3天,能起到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科2014年3月-5月住院后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年龄为21-74岁,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60人,实验组发生静脉炎2人,对照组发生静脉炎8人。
1.2 留置针的使用和维护。
1.2.1 静脉的选择。留置针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浅、弹性好、无静脉瓣的血管,首选前臂静脉。
1.2.2 留置针的选择。原则上是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号导管,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1.2.3 冲管与封管。冲管的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冲管的方法:冲管液通常采用生理盐水,用10毫升注射器推注的方法,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
1.2.4 封管的目的及方法。封管的目的: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封管的方法: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少许,推注封管液至1-2毫升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把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
1.2.5 封管液的种类及用量。①生理盐水,用量为5-10毫升,停止输液后每隔6-8小时冲管1次;②稀释肝素钠盐水,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U单位肝素钠,即1支肝素(12500U)稀释于125-1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用量2-5毫升,抗凝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
1.2.6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的成分及使用。
1.2.7 康惠尔透明贴的主要成分是由甲羧基纤维素钠(CMC)等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1.2.8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的用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在留置套管48小时后拔管,实验组患者在留置针拔除后,即沿血管走向由穿刺点向近心端贴上一张康惠尔透明贴3天,而对照组的60名患者拔针后穿刺血管局部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
2 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见表1。
表1
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4,故P<0.05)。
3 讨论
留置针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明显优于传统钢针,但无论什么材质的留置针都不可避免临床应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康惠尔透明贴在拔除留置针后的使用,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了有效预防静脉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5
[2]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