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惠尔透明贴对预防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预防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观察。
  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对使用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例数进行调查。
  结果: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预防作用。
  结论: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拔针后立即使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有降低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 留置针 静脉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4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35-01
  早在1962年,德国B.Braum公司首先制造出套塑式针管。这种针管可减少普通钢质针管的种种弊端(如对穿血管、渗液、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等)。后来,美国BD公司在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如BD公司的Intima静脉穿刺留置针,导管尾端带有肝素帽,形成一个密闭的穿刺系统,其特点包括①针刺所致损伤极其轻微。②因其管壁菲薄,内外面及为光滑,使涡流减少,即使输入粘稠的溶液,液流量也可达到很高的程度。③留置套管上有不透X线的线条,管壁上嵌入不透X线的的颗粒,便于探测。④机械刺激所致的静脉炎较少。⑤其所需的静脉穿刺力和滑动力极为轻微,易于穿入。⑥Vialom材料是BD公司专门用于静脉炎输液的特殊材料,其特点是进入人体后因温度增高而变柔软 [1]。
  无论什么材质的留置针都不能完全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每次输液前及输液后应注意观察穿刺静脉及沿血管走向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局部静脉硬化或触之有条索状感觉,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应及时拔针。有报道认为,最好是48小时更换穿刺点,这样可减少并发症,同时能使治疗药物顺利地输入 [2]。
  为了减少留置针留置后静脉炎的发生,2014年3月-5月,我科对留置针留置48小时后的患者拔管后,对实验组的患者穿刺静脉局部贴上康惠尔透明贴,保留3天,能起到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科2014年3月-5月住院后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年龄为21-74岁,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60人,实验组发生静脉炎2人,对照组发生静脉炎8人。
  1.2 留置针的使用和维护。
  1.2.1 静脉的选择。留置针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浅、弹性好、无静脉瓣的血管,首选前臂静脉。
  1.2.2 留置针的选择。原则上是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号导管,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1.2.3 冲管与封管。冲管的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冲管的方法:冲管液通常采用生理盐水,用10毫升注射器推注的方法,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
  1.2.4 封管的目的及方法。封管的目的: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封管的方法: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少许,推注封管液至1-2毫升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把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
  1.2.5 封管液的种类及用量。①生理盐水,用量为5-10毫升,停止输液后每隔6-8小时冲管1次;②稀释肝素钠盐水,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U单位肝素钠,即1支肝素(12500U)稀释于125-1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用量2-5毫升,抗凝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
  1.2.6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的成分及使用。
  1.2.7 康惠尔透明贴的主要成分是由甲羧基纤维素钠(CMC)等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1.2.8 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的用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在留置套管48小时后拔管,实验组患者在留置针拔除后,即沿血管走向由穿刺点向近心端贴上一张康惠尔透明贴3天,而对照组的60名患者拔针后穿刺血管局部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
  2 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见表1。
  表1
  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4,故P<0.05)。
  3 讨论
  留置针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明显优于传统钢针,但无论什么材质的留置针都不可避免临床应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康惠尔透明贴在拔除留置针后的使用,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了有效预防静脉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5
  [2]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4,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成人乙肝疫苗主动接种的相关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我镇的50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乙肝疫苗主动接种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家庭收入越高、周围有乙肝患者以及对乙肝相关知识有正确认识(性交不使用安全套可传染HBV、我国乙肝病原携带者较多、无特效药可治愈乙肝)者,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率,比家庭收入低者、周围无乙肝病人者及对乙肝相关知识有错误认识者更高,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来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  方法:选取50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输卵管通液治疗。  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输卵管普遍比对照组通畅,优势比较明显。经过回访调查,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妊娠几率优势明显。  结论:使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的方法治
期刊
摘要: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通过改变手术患者体位而缓解局部组织压力,加之手术的创伤导致病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低下,术后的禁食禁饮、切口的疼痛和应激反应等因素加重了病人的生理、心理负担,因此手术后压疮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关键词:术后压疮 常见原因 防护  Doi:1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翻瓣术治疗慢性重度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20例,患者均在进行基础的治疗后给予牙周翻瓣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以及牙周翻瓣术后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以及探诊深度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手术后3个月以及手术后6个月的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以及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手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28例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2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1组患者术后出现腹内出血的患者为4例,占比例的28.6%,出现感染的患者为6例,占比例的42.9%,出现肠粘连的患者为3例,占比例的21.4%;2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NICU肠道外营养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方法:我科在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需24小时持续输入静脉营养(GS浓度低于12.5% [1])的体重低于2500g早产儿共178例进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者作为观察组共96例,未穿刺成功新生儿进行肘正中静脉或大隐静脉穿刺作为对照组共82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97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与术前超声检查所得结果对比分析。  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查全腹,重点右下腹,分析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典型声像改变及其超声所伴发的间接征象。  结果:97例中,均行手术治疗后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的26例,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5例,阑尾周围脓肿20例,有1例误诊,5例漏诊。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及急性穿孔化脓性化疽性阑尾
期刊
摘要: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传统血液透析过程中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成本高、交叉感染率高、患者不满意的状况,经过我科室近几年的应用,其优点日益明显,使血液透析的护理更加安全和规范,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血液透析工作服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血液透析上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 血液透析 应用  Doi:10.3969/j.issn.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在使用兰索拉唑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人。排除特殊病症,两组患者在研究条件尚具有可比性。  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对照组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周期4周后,观察组症状消失者47例,对照组症状消失者32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期刊
摘要:胎儿娩出的通道为产道。骨骼组成的称骨产道,由纤维和肌肉组成的称软产道。软产道包括会阴、阴道、子宫等器官。分娩过程中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损伤。如软产道异常。可阻碍分娩,甚至危机母婴安全,或产后留下各种病变,如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尿失禁及泌尿生殖道瘘等。因此,应当加强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必要时采取手术措施,恰当地处理软产道性难产,以提高接产质量。  关键词:常见软产道难产 诊断 处理  Do
期刊